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卅四主日——基督君王節 沒有君臨天下.只有捨己愛人的國度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四主日——基督君王節

沒有君臨天下.只有捨己愛人的國度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禮儀革新運動。在《此神聖〔大公〕會議——禮儀憲章》於一九六三年獲大會絕大多數與會教父〔尊稱為:Council fathers〕(2,147比4)通過後,按先教宗聖保祿六世諭令逐步推行。其中一項是禮儀中讀經循環的改革,我們今天主日彌撒甲、乙、丙(瑪竇、馬爾谷、路加)三年循環蓋由此起。今天—丙年常年期第卅四主日—既是丙年循環的最後一個主日,更是整個三年循環的結束。當年禮儀革新的設計師敢於為這主日選定這一篇福音選讀,確實極盡心思。

禮儀為今天—基督君王節—所選的福音,是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斷氣前的一幕。赤裸裸地被釘在木架之上的基督,受到猶太人首領和士兵的譏笑和戲弄,場面難堪得很;甚至連與祂一同被釘的二個凶犯之一〔俗稱「惡盜」〕也侮辱祂。在場只有那另一個凶犯,態度截然不同,並向祂『祈求』。這一幕中的所有元素都指向耶穌的王者(默西亞)身份,包括一開始的譏諷,以及後來全然相反的充滿信德的請求。因此,後者得到了以下的應允:「你今天就要同我一起在樂園裏」。

對《路》來說,基督國度的真正開始,就是祂被釘在十架上的時刻。這一幕深刻地體現出信友團體的模範:罪人的悔改(另見:罪婦、稅吏、蕩子、匝凱等等)。這裏隱含的意思就是,耶穌的國度本質上就是天主與人修和的國度(又見是日讀經二)。默西亞所帶來的真正的平安,並不只是豺狼與綿羊可和睦共處(見依11:6-9),更是人能夠與天主修好,並共享祂的生命,換言之,就是身處「天堂」之中,重拾人類在受造之初的純真。只有透過信德,人方能進入這國度;而祈禱【《路》的另一重點】,就是表達這份信德最好方式:善盜的禱詞並不只是一份「請求」,同時也是對耶穌王者身份的信仰宣認(見:「當祢進入祢的王國時」〔23:42〕)。正如早前其他人因著信德而獲得治癒(如耶里哥瞎子,見:18:42),因著同一份信德,善盜得到了天國。不過,可以說,從《路》的角度看來,基督的國度也就是祂能夠使天主與那些相信祂的人修好的力量。這份修好以十架為中心,因為那正是耶穌對祂的弟兄姊妹們的愛情與服務至尊行動。藉著這個納匝肋人因愛而受死,天主與人類重修舊好,就是透過信德和與基督合而為一。

讀經二處理的,是同一個議題,只是當中用的是更為深層的神學用語。天主把我們接到祂愛子的國度之中(哥1:13)。藉著祂,「我們得了救贖,獲得了罪赦」(14節)。讀經二餘下的部分,是初期教會的基督讚歌(見哥1:15-20)。詩歌頌揚耶穌為被天主派遣的那位,而且在祂內存有天主的圓滿。天主把一切賜給了祂,並且「樂意使整個圓滿住在祂內」(19節)。《致哥羅森人書》是利用「身體」的語言來發展出當中有關基督的神學論述:耶穌是頭部,教會(=信友團體)是軀體。當然,頭部與軀體是分不開的。既然「圓滿」已住在頭部之內,軀體自然共享得到這份圓滿。基督出於服從,為我們而犧牲了自己,死在十字架上,我們當然就成了已與天主修好的人。同時,基督藉著祂在十架上所傾流的血,為世界「建立了和平」。

對新約時代以降的讀者來說,今天的讀經一有其預示的作用。這段敘述向我們指出,耶穌作為一脈之圓滿的開始。這一脈就是達味的王族血脈,受傅(即基督【『基督』〔christ = messiah〕一字:本是形容詞,意即受傅油的〔人〕】)的一脈,他們(本該是)承行天主旨意的家族。但當然,耶穌遠超越了達味,因此,把基督的國度從政治的角度單純地理解(誤解)為一個新的達味王國,並不正確。

要思考基督的國度,最適當的切入點確實就是天主與人的修好。很多時候,人們總有傾向,以此世的大國強權的概念來理解(誤解)基督國度,以為基督國度就是領袖高高在上,人民臣服其下的一種強人式的領導。然而,從今天禮儀的角度來看的話,基督的國度,其實是藉著祂血的犧牲來成就天父所願意的天人修好;絕非一種讓人如機械般運行的社會,甚或如有神助般的勝利與成功,而是藉著信德來共享那藉血的犧牲方能獲得的修和。換言之,基督的國度,就是那份能夠從基督的死亡中認出天主對我們愛情的最偉大表達,從而悔改皈依並嘗試效法這同一份愛情,在生活中實踐,繼而克勝仇恨和分裂。讓我們緊記:基督藉著祂的聽命至死所開創的國度,是由那些相信祂並追隨祂步履的人使之在世上生根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