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般】 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 天國臨近・平安在心

聖言啟般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天國臨近・平安在心




梵高:《The Red Vineyard》。
現藏於:俄羅斯莫斯科 Pushkin Museum of Fine Arts

在上主日,耶穌以(我們乍聽之下)相當高的要求來對待那些自告奮勇地追隨祂的人:不許他們回家與父母拜別;不許他們先回去安葬父母。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終於明白耶穌何以如此嚴苛。這既是因為祂馬上就要派遣門徒往各城各鄉去傳佈福音,而且已經時間無多了:「天主的國已臨近你們了」。

耶穌何故如此急趕呢?從《路》整本書的結構我們可窺探一二。今天的福音選讀,是截取自《路》第十章;而只是上一章的後半部分中,旁述便如是說:「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衪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換言之,耶穌已開始走上祂的『最後一程』,面對快將在耶路撒冷發生苦難死亡復活升天。由此看來,耶穌之所以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是因為祂收成的季節已到,而且只要來不及收割,已成熟了的莊稼便會慢慢腐爛。正正因此,「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衪的莊稼」。

所以,耶穌馬上「選定了七十二人⋯⋯在衪前面,到衪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在傳教時與別人的互動方面,耶穌對門徒們的指示,首先:「不論進入誰家,先說:祝這家平安!」。「不論誰家」,換言之,無論對方最後是否接待門徒們,門徒們都應先祝別人一家平安。但假若最後對方拒絕接待的話,這豈不是很『蝕底』?耶穌明白人的想法,於是馬上補充:「那裡若住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平安便停留在他身上;否則,仍歸於你們」。【這裏的「和平之子」,意思大概是「和善的人」(參葡:um homen de paz)】。

除了「祝對方的家平安」之外,被派遣去傳教(missionary)的門徒們還要:「醫治城中病人,且對他們說:『天主的國已臨近你們了』」。但被派遣傳教的這項使命(mission),並不只專屬於十二宗徒。耶穌派遣的,是祂的七十二門徒。在《谷》中,耶穌兩兩派遣的,是十二宗徒(見6:6-13)。這代表著向以色列(十二支派)傳佈救恩。而《路》中的門徒人數有七十二,這數字會使得當時的猶太人聯想到諾厄方舟之後各自成族立國的諾厄七十子孫(見《創》十章)。這顯然呼應《路》的普世神學觀:天主的救恩雖然是從猶太人的信仰中心—耶路撒冷—開始發放光芒,但這光並不僅僅停留在猶太民族之內;相反,救恩最終將遠達地極,讓普世萬民都能同沾無窮無盡的生命。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福音的普世性所帶來雙重效應:一方面,領受福音傳佈的人,先成了福音的接受者;另一方面,由於福音並非個人專屬獨享,必需/須與人分享,因此福音的接受者同時又成為傳佈者。正如先教宗聖保祿六世在《在新世界中傳福音》中寫道:「凡接受福音及聚集成為一個得救團體的人,都能傳播這福音,也必須傳播福音」(13)。

但這福音〔=好消息〕(Good News)的內容到底是甚麼?正正就是「天主的國」。特別值得我們留意的是,按耶穌的指示,願意接待門徒們的人,門徒們自然要向他們宣講:「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但即使是那些拒紀接待的人,門徒們在拂去腳上塵土的同時,也要向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了」。

可是,「天主的國」的特質又是甚麼?今天禮儀的讀經安排已為我們提供了答案—平安(或:和平;peace)。抽象來說,平安是人與天主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且向《依》六十六章(讀經一)如何具體地描述這屬天的平安:人生不再有匱乏;每個人將好像一個幸福的嬰孩一樣得到天主如慈母般的撫慰;整個人好像重獲新生般,生命力得以恢復,永如壯年。最重要的是,得到屬天平安的人,將有上主的手常隨,保守一生。

回過頭來說,怎麼耶穌會覺得祂的傳教事業是如何急迫呢?從我們自己的經驗都可得知,這不僅是平安的喜訊(好消息/福音)是很多人所渴望的,尤其是當我們在經歷人生的低潮,失去方向之時。更甚者,在人生開始失去方向時,有些人更會愈走愈遠,終致誤信騙局、虛假的所謂幸福保證、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競爭,甚至彼此消滅。

由此可見,福傳—或:宣講福音/喜訊/好消息—其實是傳揚那人從心底深處所追求的人生問題的終極解答,那最終能使人心安樂憩息的,也就是:天主。按保祿所言,要成為這福音的傳訊者,要先成為「新造的人」(new creation)。那「舊的人」已同基督一起被釘死在十架之上。這「新造的人」的首先者升起時,有如太陽,以天主的平安與慈悲光照人間。是故,保祿在《迦》的結尾如是寫道:「願平安與憐憫降在一切遵從這原則的人身上,也降在天主的新以色列民身上」。

讓我們致力負上「工人」的責任,協助「收割」的任務: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太陽,光照溫暖他們人生黑暗的一頁,並把他們引領到天主的平安與慈悲之中。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 放下自我・才背得起十字架向前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放下自我・才背得起十字架向前走


今天的福音選讀,與丙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因聖體聖血節移至上主日舉行從略)的相互呼應。在十二主日的福音選讀中,耶穌宣告了祂作為默西亞,作為追隨祂的基督徒的領袖的方式,同時也是對祂追隨者的要求:每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今天,我們就聽到耶穌向著自己的苦難邁步,向耶路撒冷起行,「因為〔祂〕被接升天的日期快到」(今天福音)。這句話,驟看之下,在《路》的脈絡裏頗為突兀,但其實這是《路》把耶穌與厄里亞對比的手法之一(另特見:路7:11-17 -> 列上17:17-24)。耶穌是厄里亞的完全版。厄里亞最後是被上主接升天的,耶穌也將會一樣(《路-宗》作者甚至兩度記錄耶穌的被接升天。一次在《路》的結束,另一次在《宗》的開首)。

先談,厄里亞的被接升天。在他得知自己離開之前,厄里亞先找了自己的繼任人—厄里叟,並且要他馬上開始工作。但厄里亞容許厄里叟先「回去同父母吻別」(列上十九章;見今天讀經一)。耶穌也在繼續召集門徒,但祂卻更為嚴格:祂並沒有批准那位準門徒回去埋葬父親(這在猶太信仰中相當重要;如見《多俾亞傳》),也沒有讓另一位先回去拜別仍然在生的父母。此外,耶穌在今天的一幕中的最後一句:「扶著犁而後顧者,不適於天主的國」,似乎意在讓讀者聯想到厄里叟。厄里叟在離開厄里亞,回去跟父母拜別的同時,「厄里叟轉身回去,牽出一對牛宰殺了,用耕具生火煮熟,然後分給眾人吃」(列上19:21;見讀經一)。這裏的「耕具」(《思高》作:駕馭牛的用具),就是「犁」(見附圖)。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耶穌在各方面都較厄里亞更進取,但有一點祂卻是全然相反的:暴力(或至少:武力)。先看厄里亞。話說北國以色列的阿哈齊雅因意外而一病不起,遂而問別的神的旨意。厄里亞聞而訓斥。阿哈齊雅便派人『命令』厄里亞面聖。然後,厄里亞兩度遣天火把來『邀請』他回去的五十活活燒死(見:列下1:10, 12)。讓我們再來看耶穌。今天福音提到,耶穌一行人路經一個撒瑪黎雅人的村莊,但他們卻拒絕接待耶穌一行人留宿。按《路》所述:祂的門徒雅各伯和若望,見到這情景,便說:『主!你願意我們命火從天而降,把他們全部燒燬嗎?』。假若耶穌只是按厄里亞的方式行事,祂想必會馬上執行這提議。不過,耶穌沒有這樣做。《路》接著記述:「耶穌轉身責斥了他們。一行人隨即轉到另一村莊去了」。【當然,撒瑪黎雅人的拒絕,某程度上並不是蠻不講理的。畢竟耶穌一行人要去的,是耶路撒冷聖殿。那可是猶太信仰的中心。而當時的猶太宗教領袖,偏偏又是最積極打壓撒瑪黎雅人的。而且,在接下來的數章中,《路》多次明示暗示,其實撒瑪黎雅人並非心地歹毒之輩(如:10:29-36);《宗》甚至花了整整一章來描寫初生教會如何成功紮根於撒瑪黎亞(宗八章)】。

其實,追隨耶穌的真正先決條件是,徹底地拋棄一切的羈絆。任何人際關係之間的責任,人倫的孝道,本身當然是很有價值。與父母道別,甚至安葬父母,當然是天經地義。問題是,如果這些成了我們跟隨耶穌的障礙—或更好說當我們利用它們作為延遲成為基督徒的藉口—時,它們就是問題了。耶穌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誰若願意跟隨我,應該捨棄自我,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路九章;見十二主日)。這裏的「天天」很重要。跟隨耶穌,並不是英雄式的引頸成一快,剎那間的壯烈犧牲【當然,很極端的情況下除外】。然而,更多的時候,基督徒要面對,是如何在平平無奇的日常生活中,在處理芝麻綠豆、雞毛蒜皮的小事中,仍然以難以起眼的方式來逐點逐點地修德,散發出微量的基督徒溫暖來讓世界感覺到天主慈悲之愛一直臨在人間,從未離棄。

從今天禮儀的角度來看,耶穌所要求的「徹底地拋棄一切的羈絆」,就是保祿宗徒在《迦》中所提到的「自由」。當然,我們不能無視保祿提到「自由」的上文下理(迦五章)。保祿之所以會提到「自由」,是因為當時有些人仍然以為要成為基督徒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成為猶太人;並因而要求所有基督徒嚴守猶太律法(參:迦三至四章)。換言之,保祿所講的「自由」,指的是基督把天主(新)選民從猶太律法中解放出來而得到的自由。

從保祿的措辭看來,猶太律法不僅單靠人身體表面上的東西(割損禮)、或只憑可見的儀式(潔與不潔)來把人區分開來。尤甚者,被區分的各群人不得往來。它的致命弱點在於,被分隔的各群人不得往來。因此,保祿說:「〔我們〕們蒙召,原是為得自由;但不要以此為藉口,放縱情慾,而應以愛德互相服務」(迦5:13)。

回到了常年期,讓我們學習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日復一日地背著自己十架,而冄學習跨越不必要的隔閡彼此關心愛護!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 有血有肉的信仰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有血有肉的信仰




“Corpus Christi” by: Beverly Klucher

既然今年是「路加年」,我們值得去嘗試從《路》的角度來閱讀「基督聖體聖血節」的福音選讀。對《路》來說,〈耶穌增餅奇蹟〉一段究竟意義為何?當我們把《路》和《谷》作比較,我們會發現兩者的重點各有不同。

《谷》把〈耶穌增餅奇蹟〉(6:30-44)置於〈耶穌派遣十二宗徒外出傳教〉(6:7-13)和〈黑落德回想自己殺害若翰洗者〉(6:14-29)之後,並且是旁述在解釋了黑落德何以會對有耶穌有誤解。至於《路》,雖然保留了黑落德的『誤解』,但在寫作手法上就更為深重。在《谷》中,黑落德只是懷疑耶穌「是我所斬首的若翰復活了」(谷6:16);但按《路》所載,黑落德卻在歎問:「若翰我已經斬首了;而這人到底是誰?關於他,我竟聽到了這樣的事!」(路9:9)。接下來,《路》並沒有倒敘若翰的被殺(因為在路第三章已有詳述),但就直接記述耶穌的增餅奇蹟(9:10-17)。然後,《路》又略去了《谷》在耶穌首次與二次增餅之間的事蹟(即至谷第九章),直接跳到耶穌向伯多祿問的—並可解讀為用來回應黑落德—的問題:「眾人說我是誰?」(路9:18)。伯多祿便回答說:「天主的受傅者」(或譯:天主的默西亞;路9:18-22;參:谷8:27-29)。同樣,對《路》來說,耶穌的增餅奇蹟可以被視為對黑落德問題的回應:耶穌就是默西亞、天主的受傅者。《路》以一種較《谷》更為複雜間接的寫作手法,藉耶穌的增餅奇蹟來描寫耶穌身為默西亞的記號(messianic sign)。而且,《路》更藉這一幕的開首來輕輕點出,因著耶穌到來,世界已經開始進入「默西亞時代」:「那時,耶穌對群眾講論天主之國」(9:11)。

此外,對《路》(以至其他福音)來說,〈耶穌增餅奇蹟〉不僅僅是「默西亞時代」的標記,同時也有其教會(基督徒團體)的向度,即把麵包(食物)分給眾人使之飽飫:「耶穌便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來,舉目向天,祝福了,擘開,交與門徒分給群眾。眾人都吃飽了」(路9:16-17)。留意這段話。一方面,這段話相似我們每次舉行感恩祭時的舉動和步驟;另一方面,從基督十架事件的視角來回看這段話的話,其箇中意義得到了轉化和提昇。在加爾瓦略山上被高舉於木架的耶穌,祂在十架之上仍在祈禱(與父對話),最終祂被擘開,並被交給世世代代的基督徒分食,使我們得到飽飫。因此,禮儀為我們揀選了今天的讀經二:(按保祿所記述的)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建立聖體聖事』。在逾越節餐桌上,耶穌向門徒們遞出餅和酒,代表著祂的肉和血,在十架的祭獻上為我們犧牲。基督默西亞身份的真正揭示,並非發生在加里肋亞湖畔的山丘上純粹滿足人的口腹之慾,而是在哥爾哥達山丘上十架上把人類真正地從罪過的奴役中解放出來使之得到自由。只是此時,被交出的不再是單純物質上的食物,而是那天主之僕、義人耶穌的生命,為人的益處而被交出。能夠解放人類,使人得到自由的,並不是一塊塊的麵餅,而是被交付至死的義人的生命。至於麵包作為標記的重要性,最終也是在於義人耶穌當時決定採用它作為象徵。

在古以色列時代,人們普遍把從大自然中所取的—獵物或農作物—直接奉獻給天主。在整部聖經中,《創.十四章》(讀經一)是首次人類把大地的出產和人力的創造的合成品—餅和酒—奉獻給天主。一般來說,古人相信血祭—宰殺牲口祭獻—更能中悅上主心意(見加音和亞伯爾),人心中所求因而更有機會靈驗。然而,默基瑟德為了亞巴郎求得勝而祝禱是所獻之物,是餅和酒。而這兩者,不過是古人的日常食糧【古人有肉可食的日子,與現在相比,少太多太多了;即使只是與數十年前相比,今天的肉食實在是充裕至少百倍】。而隨著救恩史的推演,這餅酒的意義,卻日益深遠,到了默基瑟德當年意想不到的地步。

默基瑟德所獻的,是由天主恩賜和人類勞苦所合成餅和酒;而我們現今在感恩祭中所獻的,則是天人合一的餅和酒。正如在《路》中耶穌在逾越餐桌上所強調的,這餅酒並不是個人獨自領受的,而是分飲共吃的(見22:15-20)。換言之,這是共融(communion)的餅酒。我們把能夠飽暖家中餐桌共食之人的餅酒獻給上主,我們同時也是藉著人類所能祭獻的至尊祭品—基督—把我們的共融、互愛、分享、交流(communion)獻給上主。因此,基督徒團體眼任由世上有弟兄姊妹三餐不繼,是不可接受的。這就是保祿宗徒所說的「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格前11:27;參:20-22節)。

基督信仰並不只看精神層面,卻同時是個有血有肉的(incarnated)信仰。我們不能只追求自己(和別人的)神益的,而忽略了別人(和自己)在身體上的益處。大至以金錢或力氣支持愛德工作,少至禮讓和攙扶,以致社會建設等,都是我們應當兼顧的。

插圖: “Corpus Christi” by: Beverly Klucher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丙年天主聖三節 —— 藉著愛・合而為一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天主聖三節

藉著愛・合而為一




Frans Floris I  (1519/1520–1570).
“The Sacrifice of Jesus Christ, Son of God,
Gathering and Protecting Mankind” (1562).
Musée du Louvre.

天主是個「奧秘」(mystery)。但這並不是說祂是接觸不到的(inaccessible)或感覺不到的(incognizable);相反,「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宗17:28)。我們的理解並不能夠完全包含這奧秘的一切。因此,天主首先藉那包圍著我們的東西—宇宙、—向我們顯示祂自己。第一步,祂首先藉那天主用以創造宇宙、世界的不可言喻之智慧來啟示。的確,猶太信仰視天主的「智慧」為先於宇宙的存在:天主的首個受造物。再過一段時間之後,先賢們再稍微窺探到箇中奧秘,《若》遂能夠較清晰地稱之為(天主的)「言語」(Word; Logos);這「聖言」就是耶穌基督。祂不僅使我們能夠在天主的創造之中看出祂令人目瞪口呆的上智,並向我們更親密地啟示出天主的本質:祂的愛。然而,天主在耶穌基督身上的啟示,必然發生在歷史(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地點)之中。這是因為,為了去愛活在歷史中的人類,就只能在歷史中與人類相遇。那驅動、引領耶穌,並使祂一直有力量逐步完成救世工程的聖神,現正與我們在一起,並使耶穌在基督徒團體的記憶中常存不息,並保持基督在我們之間的臨在恆久不斷,並引導我們在信仰生活中日益深入地體會到祂就是「天主子」。

以上就是今天讀經一和福音選讀的思路主線。在這兩者之間的讀經二就是保祿就天主對人間的愛情在耶穌基督身上顯示的論述(羅5:1-5)。藉著信賴、信靠耶穌(faith in Jesus),人便得以成義,或更好說:人便得到天主的接納(accepted/welcomed by God)。信(faith;或:信德),就是把耶穌基督視為人生的依靠,並投入活出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把自己交付給耶穌基督,『交託給』祂的說話和榜樣,人就投進了天主的懷抱。而能夠驅使人去作出如此重大改變的,就只有聖神。以保祿為例,他從未面對面的認識基督,他只「藉聖神」認識祂,但他卻能藉著基督的神的臨在而活在基督內。聖神的這份臨在,就是天主所許諾的一切—(我們能)與天主和好—的實現的開始(見羅5:1)。

這就是為甚麼,天主至聖聖三的奧蹟雖然是人無法完全參透的,但卻也不是接觸不到的(inaccessible)。談論天主,在那三位(persons)同屬一個天主性的這個「難以參透」的奧蹟之先,我們首先經驗到的是,祂是愛的天主。這天主性本質—愛—的無限豐盛,盡在納匝肋人耶穌和祂的神之中,一直引領教會,給予她力量在歷史中前行;正如這份愛曾經引領之前的救恩史,並使之有力量在歷史完成。畢竟,說到底,這份愛的奧蹟並不是留給我們去用邏輯理解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拋棄理性),而是驅使我們去與祂對話,與祂相遇。

因為,三位一體的奧蹟的特質之一,就是關係。聖三三位並不是同枱食飯各自修行的,更不是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相反,三位之間的關係是至美至善的愛。而耶穌向我們啟示這奧蹟,並不是只是我們去學會當中的邏輯推理。因為「現時我們不能擔負(澳門彌撒書譯:未能領悟)」。耶穌並不是要加重我們理性上不必要的負擔。相反,真理之神會把我們引入一切真理。這裏的「引入」,原文『ὁδηγέω』的本義是「沿路導引」。換言之,耶穌的啟示,是要我們一步步去走,去經驗的。當然,就好像我們一般的旅程一樣,對於路途的相當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如一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情、友情、愛情等)一樣,對這些關係的『完美理論』,遠不及好好地(雖然時有差錯)活出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情份。

所以,耶穌說,聖三三位並不是各說各話,而是「父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聖神〕把由我領受的,轉告給你們」。而耶穌的啟示—祂的死而復活—使我們與天主修好。這修好亦牽涉到聖三三位。我們藉著耶穌,與父修好;而這份修好,也少不了聖神「傾注到我們心中的愛」。因為,即使天主愛我們,若我們對祂沒有愛,是無法修好的。畢竟修好,是要雙方都懷有對彼此的關愛,方能成事。

聖三奧蹟作為 (1)理性(盡可能)理解的對象,以及 (2)生命的救恩和人生的方向這兩點思想也貫穿今天禮儀的經文。禮儀所提供的進堂詠在感恩祭開始時就邀請我們:「讚美天主聖父,唯一聖子及聖神,因為祂向我們施展了仁慈」。禮儀一開始就讓我們明白,至聖聖三奧蹟的意義,最重要的是三位一體的天主向我們人生照射出一道仁慈之光,讓我們有重新做人的機會,並給予我們永恆生命的希望。

最後,正如子把從父所領受的轉交給聖神,聖神又將之轉交給我們,並把天主的愛傾注到我們心中,讓我們也同樣把從領受所得的天主之愛傳遞開去,好叫「光榮歸於父、子、神,歸於那今在、昔在和還要降來的天主」。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五旬節 —— 天主聖神,求祢降臨!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五旬節

天主聖神,求祢降臨!





五旬節,也就是我們慣稱的「聖神降臨節」,可說是整個逾越奧蹟的圓滿。因為,我們與已復活的基督的共融要能夠完整,就必需先獲得聖神之恩,就必需先領受那「另一位護慰者」(見若14:16),祂會在我們內延續基督的工作,以及祂充滿光榮的臨在。因此,以五旬節來標誌禮儀年復活期的結束,也是最適合不過。然而,今天禮儀在這神學層面上的著墨較少,反而比較專注於聖神在人間歷史之中的顯現—先是五旬節奇蹟(見讀經一),然後是教會內的各種神恩(見讀經二)。這些都是團體和愛的標記,而此兩者正是耶穌所帶來的。這就是宗徒們能夠超越種族和語言來宣講基督復活的原因,也是教會內的不同神恩能夠為構築同一個(以基督為首的)奧體的原因。這兩點,也是禮儀希望我們在今天能夠有所省思的主題。

在《舊約》中,「五旬節」本是個由農業發展出來的節日,慶祝(在北半球)每年的初次收成。後來,這節日就慢慢與梅瑟盟約的救恩事件關連起來,以紀念在西乃山上頒佈律法,並由此逐漸衍生出三個人們必須往耶路撒冷聖殿『朝聖』的年度大節日:五旬節、巴斯卦(逾越節)和帳棚節。而在耶穌受難死而復活的那一年的五旬節,聖神之恩在門徒們(包括聖母)之中『大爆發』。聖神的德能驅使他們在散居各地的猶太人面前宣講聖言,傳佈耶穌基督的復活喜訊。

不過,我們不能以為聖神只在這一刻才首次被𧶽下的。自從耶穌的死而復活開始,聖神便一直臨在人間,也與基督奧蹟密不可分。《若》則以耶穌在復活當日就向門徒們賦予聖神來闡述這一點。更好說,在五旬節那天,聖神向世界顯現。換言之,今天禮儀慶祝的,是聖神顯現。祂藉宗徒們口中所說出(或來自各地的猶太人耳中所聽到)的各種語言來顯現。這是一次不同人說不同語言卻能夠彼此明白的奇蹟,是向著人類因巴貝耳塔語言混亂事件而四散之前的世界『回歸』。

事實上,這思想—由聖神引導來以各種語言向世界各地的人宣講「天主的偉業」—散見於今天的禮儀經文。如〈進堂詠〉禮儀選用了:「上主的神充滿了世界,包羅萬象,通曉一切語言」(智1:7;另見集禱經和讀經一)。至於宣講的內容—即「天主的偉業」,自然是我們在整個復活期內(以至所有)主日所慶祝的基督死而復活的奧蹟,以及我們藉聖洗聖事所分沾的同一光榮復活。就這一點,禮儀藉〈答唱詠〉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省思材料:「祢一噓氣,萬物化生,並使大地煥然一新」!

讀經二則展示出聖神是如何在基督徒團體—教會—內運作的:雖然教會內有各種各樣的天賦才能,但全都來自同一位聖神,就好似同一個身體有著不同的功能一樣。保祿稱之為「χάρισμα」(音:karisma;慣譯為:神恩),意思就是:天主的「χάρις」(音:karis;慣譯為:恩寵、恩典等)的惠賜。由此可見,「多元而又一體」(unity in diversity)並不是單靠人類自己努力工作便能成就的(這到最後通常只會產生出由個人主義而來的分裂),而是彼此相愛之神(the Spirit of Love)—即聖神—把一切人團結在一起。

至於今天的福音選讀,則向我們展現出《若》如何理解耶穌的受光榮(glorification):祂的死亡、復活,以及派遣聖神,乃同一件事件。換言之,耶穌在十架上的死亡,就是天主的受光榮,而祂的肋旁的傷口,則成了要賜給基督徒的聖神的來源(參若7:37-39; 19:31-37)。就在耶穌復活的同一天,祂在門徒們面前顯現,賜給了他們祂的平安和聖神,為了世界的得救;或更好說,為了他們(我們)能夠繼續祂的救世工程。

已被提升於天的主的神,乃把我們團結在一起的神聖之愛的連繫。這份愛使大地更新,把整個人間轉化為新天新地。在這天主的新創造之中,再沒有罪過的污垢,反而當中的每個人都能夠聆聽天主的聲音。這就是今天的禮儀所慶祝的。世界得到聖神的更新,日益肖似基督的救恩計劃;至於我們,藉著祂的神的引領,則把祂的計劃逐步擴展。從這意義上說,今天禮儀是慶祝那在救主肋肪誕生的教會在五旬節當天揭示出她的傳教使命。而教會至所以誕生,並非純粹為了建構一個龐大的跨國組織或一套制度,而是因為天主把具有恩寵的力量傾注到人的心,放在人的口上。

然而,在復興教會內(尤其教友中)的各種神恩的同時,我們不應陷入過度的「活動主義」,以致我們忘記了教會的『靈魂』,其實是天父和主耶穌的神。正如教會古老的繼抒詠中提到的,聖神乃「人生逆旅的舒適庇蔭」、是「苦困人生的憩息」、是「熱浪中的清風」、「撫慰傷痛的慈愛」、「苦渴心田的滋潤」。這些才是聖神之風吹拂的痕跡。

天主聖神,求祢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