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主內喜樂 知足分享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主內喜樂  知足分享



Tiziano Vecelli(o) (1488/1490 – 1576).
Giovanni Battista (circa 1542).
Gallerie dell’Accademia.

在上週我們提到,禮儀藉洗者若翰告訴我們,上主為了完成祂的救恩工程,不惜進入人類歷史。這思想聽來抽象,但禮儀今天不單延續這點思想,更將之化作具體。此外,今天的聖經選讀也給了我們提議,包括了心理層面和具體行動,來配合上主救恩史的成全。

《索》中的一句話,就總結了上主進入我們歷史所具備的意義:「不要害怕!⋯⋯上主,你的天主,就在你當中,祂是大能的解救者」。當然,誠如上週所述,在先知時代,以民一切渴求的救援,是結束被外族流放異鄉的生活,回歸故土。這也是《索》寫下今天這段選讀的歷史背景(見3:19-20;禮儀從略)。然而,這段話所宣講的訊息,顯然是跨越歷史時空,古今皆然的:上主已在你們當中,不要懼怕。

今天禮儀所選讀的保祿書信,也呼應著同樣的思想:「你們當一無牽掛,但有任何需要時,應藉祈禱、懇求和感謝,向上主陳述你們的請求」。正是基於對上主臨在於人類歷史之中以及臨在於我們中間的這份信心,我們才能懷有這樣堅定的希望,從而擺脫害怕和憂慮,獲得那「上主超越人類理解的平安」。

然而,儘管「上主快要來到」,沒有身在此世的我們做具體配合,祂的平安也未必能夠臨現人間。因此,保祿宗徒勸勉斐城信友:「你們的寬仁應當叫眾人知道!」。這句話有兩重要求。首先,我們的內心要是寬仁的,不應小心眼,事事斤斤計較,當然更不可只存自私自利之心。此外,我們要把內心的這份寬仁活出來,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我們內心的寬仁。具體來說,我們該怎麼做呢?洗者若翰在福音中向當時猶太人的宣講,無論中西古今仍廣為受用。

若翰的要求,乍聽之下好像不難,只是那有的與那沒有的一起共享生存必需品,掌握權力不要以權謀私,並善待屬下。首先,尋常百姓的話,「凡有兩件內衣的,當分一件給那沒有的;凡有食物的,也該這樣作」。若翰並沒有要求辛勤工作的人或者專業人士不能夠有生活享受,只是當你衣食足而又遇到挨饑抵冷的人時,讓那人有內衣可穿,有食物裹腹。不過,我們是否真的時常願意把自己所擁有的——儘管是藉辛勤工作賺取而堪當擁有的——與不同地方的有需要的人共享?

接著,是代表公權力向平民徵收各種費用的人,「當依照所定的數額征收,切勿多取」。雖然在今天的社會,有權的人直接間接要求多收錢來辦本份之事已有法律制裁,但利用自己的職位和被賦與的權力來為自己謀求,無論是金錢、地位、甚至是一時的方便和特權,仍時有所聞。這種獲得了權力,只求私利而不為服務別人的心態,同樣是若翰所指責的。

最後,是若翰對以獲國家賦與權力行使武力為職業的人的告誡:「不要虐待人,也不要敲詐人,對你們的薪俸,應該知足!」。上一段所提到告誡,若翰是針對能夠巧立名目收取私利的文官。現在他要告誡的,就是武官。既然若翰認為有權勢的人不應以濫用法律的力量來謀取私利,他當然更是反對有權勢的人濫用武力。

若翰最後帶出的一點,也許最能總結他對百姓、稅吏和士兵的告誡:「應該知足」。我們如果知足的話,見到有需要的人,自然願意與他分享他維生所必需的食物和衣物。在上者如果知足的話,自然不會濫用職權,以權謀私。一個社會或團體內的人,只有每人都知足的話,自然能夠在大地預嚐天國的幸福。

洗者若翰還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的。首先,他以行動實踐他「知足」的心態。恰好因為若翰宣講中所預許的國度,與以色列民一直「熱烈期待著」的默西亞國度相當吻合,因此「他們心中猜想,若翰是否默西亞」。若翰不單直言否認—「就連替祂解鞋帶,我也不配」,他也沒有藉機會抬高自己的身價,或者與默西亞拉關係。若翰不僅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任務,更重要的是,他滿足於此,只求盡力完成他的使命。

此外,若翰在教導別人如何好好活出人生的同時,並沒有把別人吸引到自己那裏,要他們成為自己的門徒。相反,他為他們準備好走向基督的方向,好讓他們成為基督的門徒。這對於基督徒來說,有時也許是更困難的課業。

洗者若翰最後的一段話,聽起來令人懼怕:「簸箕已在祂手中,祂要揚淨祂的穀場,把麥粒收入倉內,把穀殻用不滅的火焚燒」。怎麼禮儀會在「喜樂主日」讓我們聆聽這段話呢?我想,正是因為禮儀同時已透過洗者若翰為我們點出了如何結出果實,成為麥粒,在成熟收割的季節時讓默西亞收進倉內。

讓我們善用耶穌降誕前剩餘的兩週,向洗者若翰學習,然後放心地「常在主內喜樂」!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沒入救恩史之中 活出聖洗禮的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沒入救恩史之中  活出聖洗禮的愛  



Mattia Preti  (1613–1699).
Predica di san Giovanni Battista, 1665 circa.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在上主日的讀經中,基督描繪出此世的歷史洪流走到終點時會發生的景象:「那時,〔人〕們要看見人子,帶著威能及莫大光榮乘雲降來」(路21:27)。這也就是救恩史走到完滿的一刻。而在今明兩個主日,禮儀將會讓我們(再一次)認識把救恩史帶向高峰的耶穌基督的先驅:洗者若翰,藉以使我們明白,天主如何利用願意與祂合作的人,來促成祂拯救人的救恩歷史的逐步成全。

值得留意的是,今天福音選讀的開首,乍聽之下枯燥乏味、與今天的我們毫不相干的一句話:「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般雀比拉多做猶太總督⋯⋯」。一方面,《路》是在為讀者解釋當時猶大地區的政權背景:四侯分治(Herodian Tetrarchy)。在大黑落德死後,羅馬帝國把大黑落德王國的一些異邦土地(如:十城區)等歸入羅馬帝國直轄管治後,把其餘的分封給他的三個兒子以及他的姊姊。也許由於他姊的封地相對細小,所以《路》未有提及。另一方面,《路》也簡介了當時的宗教背景:「亞納和蓋法擔任大司職」。《路》花了這些功夫,就是為讀者提供救恩史展開的時空(=歷史)框架。正正是在歷史洪流的這一波之中,「在荒野中有天主的話,傳給匝加利亞的兒子若翰」。換言之,天主拯救世界,並不只會留在祂高高在上的永恆之中,靠咒語或魔法站得遠遠的出手;相反,祂不會害怕弄濕自己,親自把手伸入水中,把快要溺斃的我們用力提起來。

的確,人是歷史的產物。即使人的創造力再豐富,人的思想也只能取材自曾經看過、聽過、經驗過的一切,就算是宗教思想、靈性反思也不例如。以色列民族的歷史,備受異族大國的蹂躪,尤以兩次滅國充軍流放為甚。一方面,大部分人只有在國破家亡、生離死別之際,才會意識到自己有需要被拯救;只有在明白到歷史巨輪的背後,或一切已成定局之時,最終自己也有難辭其咎,有份造成如此局面的時候,人才會意識到需要得到救贖。粗略來說,這也成了以色列民(舊約)神學思想發展的主線。他們從離鄉別井、流亡異地的現況下,既想從中得到解救,更反思到人生在世又何嘗不是相近的情形。因此,在《舊約》中,以色列民逐漸以充軍流徙來象徵整個人類經驗中需要得到拯救的實況。

讀經一的背景,正是以色列民這沉重的歷史框架。耶路撒冷子民流徙塞外多年,她盼望著她的子女。日復日,年復年,可惜終究不見身影。現在,《巴》卻對她呼籲說:「耶路撒冷,快站起來⋯⋯請看,你的子女,奉至聖者的命,從西至東,齊集一起,興高采烈⋯⋯敵人曾押解他們,步行著離開了妳;如今天主把他們帶回給妳」。大自然的挑戰也不能阻礙天主的拯救:「天主已發施號令,把所有高山和年代久遠的懸崖剷平,將一切山谷填成平地⋯⋯連森林和各種香榼都照天主的命令,庇蔭著以色列」。這不單是《巴》描繪著以色列子民從流徙塞外的生活中得到天主拯救的情景,更透露出整個天主子民對救恩的渴望。

既然救恩史是在歷史中發生,而這歷史也即是人類的歷史,那麼人的參與和配合也是理所當然。今明兩個主日,禮儀讓我們認識一個主動配合上主救恩工程的佼佼者:洗者若翰。他的任務,就是為要建立天主子民的基督,準備預選成員。這準備,就是若翰所施的洗禮。《路》說,這是「悔改的洗禮,為得罪赦」。誠如保祿宗徒在《斐》中所提及,既然使我們結義德之果的是基督,那麼為過去所做的錯事懊悔求赦,是再自然不過的。不過,我認為,禮儀和《路》都指出,洗禮的另一重意義。

《路》旁述在提及「悔改的洗禮,為得罪赦」之後,馬上援引《依》的一段話。這段話不單呼應讀經一(即《巴》),更喚起了整個以色列民族對天主救恩的神學思想。此外,若翰選擇施洗的地方,是約但河,是以民出谷後跨入上主所許諾的土地的門檻,是他們正式成為在上主的土地上生活的天主子民的一刻。換言之,洗禮不單為所有受洗的人打開救恩之門,也使他們成為一個民族,一個社群——天主子民。因此,保祿除了提到我們要結義德之果外,他也祝禱,以求基督徒的「愛德不斷增長」。

對永生彼岸的㝷求,並不等於要輕忽對現世的關懷。上主也在人類此世歷史中成全祂的救恩計劃的,在此世中自己和別人的需要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禮儀藉今天的讀經,尤其是福音中的洗者若翰,呼籲我們與他一樣,成為走在上主之前的先驅。在主耶穌來到我們身邊的人之前,準備好他們。禮儀也透過保祿的說話提醒我們,我們在教會內的工作的同時,不要因為任務繁雜而失去愛德,反而要時時警覺,以期在上主的福佑下,「愛德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