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仰望上主 無懼邪魔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仰望上主  無懼邪魔



刊於:澳門《號角報》2018年1月26日
來自奧地利 Lambach 修道院的十一世紀壁畫

閱讀《谷》,我們就像代入了門徒們的身份,親身經驗當中的每一幕。在回應了耶穌的呼召之後,自然就是開始上路,與祂同行。他們認了這位師傅不久,首次見祂技驚四座的,是祂在葛法翁猶太會堂的宣講,尤其是他們首次見到祂驅魔。眾人彼此竊竊私語般的問:「這究竟是甚麼?」。我想,門徒們心中也同樣有著這樣的疑問。而且,我們甚至應該有這樣的疑問。

對於那些在猶太信仰傳統中成長的人來說,這樣的疑問一點也不意外。這可是早已植根於他們內心的一份渴望。他們等待著那位上主派來的,有如梅瑟般的先知重臨他們之中。這份期待就記錄在我們在讀經一中聽到的《申》中的一段話。

上主在描述這位由祂親自提拔的先知時,提到兩個必要的要求:一)凡上主要他說的,他必要說;二)凡把自己的話冒認為上主的,或以其他神祗而說話的,則當受死。這兩個要求,一以貫之,就是上主所揀選的先知,其實就是忠心信實的代言人。畢竟,其實聖經中的「先知」,意思並不是「未卜先知」,預言未來以趨吉避凶的人,而是代上主說祂要說的話的人,即「代言人」。

上主的要求,或更好說上主的保證的,祂所揀選的人對祂完全忠信,言行都唯以上主為中心。這樣的要求看似理所當然,但在《申》的上文下理中也有其用意。事實上,在梅瑟覆述上主這番話之前,他先告誡自己的同胞:「在你中間,不可容許人使自己的兒子或女兒經過火,也不可容許人占卜、算卦、行妖術或魔術;或念咒、問鬼、算命和求問死者」(10-11節;禮儀從略)。梅瑟之所以指出這位繼承他上主先知身份的人,所講的只會是上主的話,就是讓他的族人明白,毋需依賴迷信之事來確認人生的路向如何,因為他們中已有人能夠傳達唯一可靠的上主的說話。

既然早與上主立約了,就當然不應依靠其它神靈魔怪。不過,為何梅瑟要在這個時候作出這番警誡呢?這就要回到《申》所描繪的歷史背景中。基本上,梅瑟之所以要重申上主的律法和命令(《申命記》取名的本意),就是因為以民已來到應許之地的邊界,但梅瑟已無法繼續領導他自己的民族。是故,梅瑟在這番警誡之前,更先說了:「幾時你進入了上主你的天主賜給你的土地,不要仿傚那些異民做可憎惡的事」(9節;禮儀從略)。

的確,當人失去一個已習慣了的可倚傍的精神上的支柱,又或者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時,是很容易感到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因此,在這個時候,人就會想去以一些『非常手段』來感到有所依靠,來尋找方向。梅瑟大概明白這一點,所以在這個一方面自己快要離開自己的族人,另一方面他們也將進入一片全新的(陌生的)土地時,告誡他們只可以,也只需要,信賴上主,因為儘管他不在了,上主仍會在他們中提拔一位像他一樣的代言人,以供他們倚傍,並指引他們。

藉由今天的福音選讀,禮儀嘗試讓我們明白,耶穌繼承這唯上主是瞻的忠信代言人職份。而且,祂把這職份做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此,祂展現出來的震懾力,也是無遠弗屆的。祂的教誨,「語驚四座」;祂的宣講,「具有權威」;祂的命令,連「邪魔也要屈服」。

然而,即使祂的震懾力如此大,祂並沒有歸功於自己,更沒有事事以自己的喜惡為標準。相反,祂的宣講是:「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祂宣講的,是天主的國;祂要求人信從的,其實是福音(縱然基督信仰後來明白祂就是福音本尊)。只有這樣完全以上主為中心,又同時在人們本身的生活環境中與人相遇,耶穌才能夠展現出祂的權威,讓人,甚至魔鬼,折服。

另一方面,雖然我並非附魔與驅魔問題的專家,但我相信,盡力效法耶穌那份唯上主是瞻的精神生活的人,被附魔的機會是極度低的。相反,那些企圖利用別的神靈魔妖為自己趨吉避凶,甚至惡意傷害別人的人,當然將『聰明反被聰明誤』;然而,想深一層,這樣的人在心底深處,其實不也就是那些只顧自己眼前利益好處,或至少一切只從自己處著想的人嗎?他們會否為天主國的來臨而悔改?會否仰望那位在十架上為救罪人而承受無辜之苦無妄之災的耶穌嗎?其實,某程度上,他們何嘗又不像是附了魔?

縱然我們不是耶穌,我們也不必個個都是驅魔人,但至少我們能夠學習耶穌,事事以上主的心意為先,一言一行都為「愛主愛人」的天主國度代言。那麼,即使我們不是驅魔人,也能夠讓我們以及我們身邊的人對附魔產生抗體。

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主的呼召 同行旅伴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主的呼召  同行旅伴



今天的讀經一,短短六節(納3:1-5, 10)。上主派約納到外邦(敵對)大國的首都尼尼微城去宣講悔改。約納馬上前往;而尼尼微城的人也立即回應,連居住在尼尼微城的亞述皇帝都不例外(見6-9節;禮儀從略)。簡言之,如果純綷從禮儀的節選來看,上主的呼喚(召叫),無論是尼尼微城中的所有人,還是約納,都一聽即應,沒有猶豫,遑論抗拒。

Duccio di Buoninsegna. “Calling of the Disciples, Peter and Andrew”
在福音選讀中,彷彿也是類似的情節。耶穌在海邊散步,碰見西滿和安德肋兩兄弟,呼喚他們。他們即時放下自己的漁網,隨祂去了。未幾,耶穌又遇到了載伯德的一對兒子。祂同樣呼召他們,他們也二話不說,甚至連自己的父親也留下,便隨耶穌而去。同樣不加思索的馬上回應,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半點抗拒。

我不認為禮儀要求每個人都要給出這近乎『神級』的回應。只不過,基於篇幅等的各種原因,禮儀無辦法讓我們在聖道禮中聽畢整本《納》和《谷》。我想,在回到聖經(甚至禮儀年)的大脈絡中,將有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兩段選讀。

先看《納》。其實上主在《納》第一章甫開始時就已呼召約納前往位於以色列東方的尼尼微城宣講。不過,大概出於國仇家恨,他不單拒絕上主,反而要經水路往別的地方去。接著,就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一場風浪,讓約納為大魚所吞三天三夜之久。被大魚吐出後,上主再呼召他(即今天讀經一的選段),他才『死死地氣』聽命行事。

上主的呼召背後的計劃,未必合我們心意,甚至不合乎我們所預設的善惡報應邏輯。對身為以色列人的約納來說,攻滅了北國以色列的亞述帝國該死有餘,他心有不忿而拒絕對那裏宣講悔改皈依以避過災劫的心情,我們大概可以理解。上主某程度上亦有讓約納去選擇。雖然,約納遇到的海難和大魚可以說是上主出手驅使他接納使命,然而,在約納安全了以後,上主的再一次呼召,仍舊是有讓約納去選擇的。我們並不知道,假若約納再次拒命,他的遭遇會是甚麼。但有趣的是,其實約納早知他執行上主使命的結果。

正如聖詠作者所誦唱的,上主「一向都以慈悲為懷」,祂「慈愛寬厚」。而且,約納似乎也猜到尼尼微人會全數悔改。畢竟,假若他確知尼尼微人個個都死不悔改的話,他去宣講也無妨。正正因為他既明白上主慈愛寬厚,又知道尼尼微人本質並不邪惡,他才不願意接納上主的呼召。但反過來看,上主對約納的呼召,雖說是要改變異教的尼尼微人,但何嘗又不是要改變本身就是天主子民一份子的約納,要他切身體驗到天主對人的無限慈愛,處處讓人有路可走,手下留情。這一點,在後來上主與約納的對話中可見一斑(見《納》第四章;禮儀從略)。

再來是福音選讀。相信大家應該記得,上週我們讀過的,是按《若》所載先是安德肋及其同門(大概)在約但河畔從若翰轉入耶穌門下,後來又引西滿成為耶穌門徒的事。如此說來,這豈不是與今天按《谷》所載,一直從事漁業的西滿和安德肋以及雅各伯和若望這兩對兄弟在加里肋亞湖邊得耶穌呼召有所矛盾!禮儀何以在這相連的兩個主日,把同一件事的兩個敘述版本讓我們接連聆聽呢?

先要指出的是,既然來自不同團體(即《若》和對觀)的傳統都記錄了他們被耶穌所呼召,我們無理由對這一點有所懷疑。來自不同傳統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描寫,更有可能是反映出他們各自對「召叫」的神學反思。

如上週所言,「彼此住在彼此內」乃《若》描寫神人關係的重要圖像,以表達耶穌與祂門徒們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相較之下,在對觀福音中,耶穌與門徒們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在從加里肋亞走到耶路撒冷加爾額略山的同路人。在這趟旅程上,他們聆聽耶穌,看見耶穌的超乎常人,質疑耶穌,甚至背棄耶穌,最後卻又再一次成為祂的同路人。正是這重點的不同,帶出了兩個不同的召叫描寫。
此外,上週《若》中主的呼召,是讓安德肋和他的同門走到耶穌的住處看清楚然後才住下來;但在今天《谷》中,卻是耶穌走到漁船上呼召本是漁夫的安德肋和西滿,並以漁夫再熟悉不過的比喻—漁人的漁夫—來說明他們的新身份。換言之,耶穌是在他們人生的當下處境中召叫他們,與他們相遇。

把兩個主日的呼召主題放在一起,禮儀讓我們對召叫有較整全的理解。這份召叫,既讓我們與主同住,也與祂同行;我們既往祂的住處去,祂也向我們當下的處境走來;祂的召叫未必符合我們的構想,但一定切合祂的慈悲寬大的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