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復活的證據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復活的證據


插圖:疑惑的多默。Carl Bloch(1834-90)

按《若望福音》所載,在復活當日的下午,復活了的耶穌第二次現身,仍身處耶路撒冷的門徒們無疑認出了祂就是耶穌。祂向他們許下平安,賦予了他們聖神之恩,並把天父的派遣,即寬恕修和的使命,傳給了他們。耶穌在耶城的第三次出現,是在一週之後。心存懷疑的多默曾要求要檢驗耶穌復活的真憑實據,當天他得賞所願了。當他終於認出眼前的就是復活了的耶穌時,他發出了新約中至高無上的信仰宣認:「我主!我天主!」。可以說,《若》二十章中的復活信仰出發之路,是透過聖神之恩到耶穌的派遣再到多默的宣認中一路走來的從困惑到承認,從絕望的黑夜到希望的曙光。

其實,在親眼看見復活了的耶穌之前,門徒們並不只是困惑。按《若》所言,他們此前充滿著對猶太宗教當局的懼怕,這就顯示出他們當時對耶穌的復活根本沒有絲毫信心。事實上,不只是多默,其他門徒也是在親眼見過復活了的耶穌之後,精神才提振起來。他們都需要可見的、可觸摸的證據。但既然有了可見的、可觸摸的證據,門徒們還有信麼?畢竟,初期基督信仰傳統認為:「信德是 […] [對]未見之事的確定」(希11:1;參拉:[Est fides] rerum argumentum non apparentium.;葡 Difusora Bíblica:[a fé é] certeza daquelas que não se vêem.)。

當然,我們不應太草率地就批評門徒們開始時信的不足。他們怎能夠預計到眼前所發生的事呢?的確,耶穌早前已告訴他們,他會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但他們又怎麼知道耶穌不是在說比喻(metaphor)呢?畢竟,厄則克爾先知在預許散落各地的以色列國的復興時,用的就是枯骨的比喻(則37:1-14)。所以,門徒們確是難以預計這件奇事的發生。而當它真的發生時,他們自然無法理解。

有時候,我們會嘗試去搞懂耶穌的復活是如何發生的,但我們信仰的基礎就是,相信它真的發生了。四部福音都沒有記述門徒們疑惑:「祂是如何復活的?」。相反,他們只是因眼前的奇事而驚愕,思路頓然停止,問不出問題。「眾門徒見了主,就欣喜不已」;多默則馬上宣認:「我主!我天主!」。

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天主修和的能力盡顯我們眼前。門徒們與他們為保己命而離棄的那位修和了,多默也與他拒絕相信其已從死者中復活了的那位修好了。耶穌接納了他們所有人,並派遣他們成為別人與天主修和及彼此修和的中間人。這份修和要能成事,靠的就只有祂復活的力量。在今天這個被仇恨、猜忌和暴力所撕裂的世界中,這份修和乃是我們最寶貴的復活祝福。

取自《伯多祿前書》的讀經一則把我們帶到第二代基督徒的世界,他們從未親身與歷史中的耶穌相遇過。他們對祂的認識,全是來自他們的宣講和榜樣:「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慕他;雖然你們如今仍看不見他,還是相信他;並且以難以言喻和充滿光榮的喜樂而歡躍」。這段話,今天也是對我們說的。我們的信仰也是透過別人的見證和說話而來的。雖然多默一開始並沒有接受他同伴的證詞,但當他知道自己的錯誤時,他的信仰宣認卻是特別的強烈和深刻。他並不只是宣講耶穌是主和天主的默西亞,而是:我的主!我的天主!

至於選自《宗徒大事錄》的讀經一,與其說是初期基督徒團體的實際描寫,不如更好說是社群共同生活的理想模式,是基督徒都應盡力活出的生活方式。這團體的身份,就只是基於信仰:「凡接受信仰的,都同心同德」。這份信仰以幾種方式體現:接受來自宗徒的教導,以致能同心同德;在團體中高度共享彼此所擁有的,以致沒有人身陷匱乏之中;團體聚在一起,祈禱擘餅。

耶穌復活的力量,衝破了那道我們瑟縮其後的大門。耶穌的復活邀請我們誠心接納天主聖言、大方與他人分享、真摯地共同祈禱。耶穌的復活驅使我們與別人修好,並盡力促進我們這個已遍體鱗傷的世界的修好及和平。也許這就是成為「復活的子民」的意思。或更好說,盡力活出真正的基督徒生活,就是主真的復活了的可見的、可觸摸的證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