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光 眼 看得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光 眼 看得見


基督治好天生瞎子(約1567年)。
格雷古(El Greco)。
現藏於:德國德勒斯登市歷代大師畫廊
(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Dresden, Germany)。

帳棚節,是猶太人為慶祝秋收的大節日。他們會到處築起小帳棚,以回憶祖先在曠野顛沛流離的日子以及終於踏進流奶流蜜之地的那一刻。節日期間,司祭們會重覆把史羅亞池水灑在聖殿中的儀式(也許是為來年雨季求水的儀式)。帳棚節之後有獻殿節(ḥanukkah),記念猶太地區在主前164年的瑪加伯起義後重光,並在重新清理聖殿後作奉獻禮(類似我們的祝聖)。這節日又稱光明節,因為猶太人會在節日期間於聖殿內外點滿火把,為使耶路撒冷每個角落都映照出聖殿的光芒。

按《若》所載,耶穌在較早前到達耶路撒冷,就是為了慶祝帳棚節(7:2);他留在耶城中,直到獻殿節(10:22;有譯本誤作:重建節)。在這四章中,耶穌就自己的身份及他與梅瑟律法之間的關係不斷與人展開長篇辯論。今天的福音選讀(長式:9:1-41;短式:9:6-9, 13-17, 34-38)是《若》以敘述的方式來注釋耶穌較早前的「我是活水」(7:35-38)和「我是世界之光」(8:12; 9:5)。

《若》第九章的關鍵是:何謂看不見?又何謂看得見?看不見卻『看得見』的,是那位天生瞎子。在耶穌首次接觸他時,他全然開放接受耶穌的行動,讓他以口水和的泥(當然,瞎子不知道有口水)塗在眼上,並聽他的說話到史羅亞池洗淨。【《若》旁述注史羅亞意即「被派遣的[那位]」,就是指耶穌】。他洗淨回來時,眼已看得見了。然後,在分別與鄰居和法利塞人冗長的對答中,他慢慢看出耶穌的真正身份:從「名叫耶穌的那個『人』」(11節),到「他是一位『先知』」(17節),再到「由天主來的人」(31節),再到「人子」和「主」(38節)。

簡單總結一下天生瞎子的信仰歷程:整個過程由耶穌介入他的人生──使他復明──開始,透過與(反對的)人討論得以逐步釐清,最後耶穌再遇上他(35節),兩人面對面的對話讓天生瞎子逐步看得見耶穌。

在這脈絡下,《若》敘述中的其他人物,縱看得見,卻反而更似一個看不見的『天生瞎子』。而他們的看不見,背後倒有著不同原因。

首先是天生瞎子的鄰居。他們對這個以前只能坐著乞食的天生瞎子突然的變化十分驚奇。當他們問天生瞎子:「那個人在那裡?」時,天生瞎子卻只能回答:「我不知道」(見12節)。他們因而沒有進路去繼續尋找耶穌。這種看不見,是機緣不合。並出於無知,以及由此而生的不安,他們一如習慣的把他帶到法利塞人那裏。

然後是天生瞎子的父母。在面對法利塞人的查問,他們回答:「他究竟怎麼看見了,我們卻不知道;或者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你們問他罷!他已經成年,會說自己的事了」(21節)。出於對法利塞人的恐懼(22節),他們就如此與自己的兒子撇清關係,看來之後也沒有藉關心自己兒子的復明而讓自己真正看得見。

最後是法利塞人。他們堅持梅瑟法律就是天主,因此凡違此法者,皆不可能來自天主。因此,他們也拒絕了耶穌。當然,我們不可忘記,在耶穌時代,猶太人不過是在自己土地上的二等公民。當耶穌還在孩提時,羅馬人把最後一位猶太裔君主趕下台,改派帝國官員直接管治。在往後的日子,以色列的耕地逐步落入異邦貴族之手。雖然羅馬人一般接受猶太人的習俗和傳統,但他們一直不想接納猶太人的安息日。舉例,古羅馬詩人尤維納(Iuvenālis)就曾因安息日而認為猶太人本質上是懶惰的,不願努力工作。不難想像,羅馬人會想盡辦法逐步蠺食這傳統,而猶太人領袖則對此習俗愈來愈堅持。可以說,安息日已成為猶太人的民族標記,是要不計代價地保護的。

事實上,人看得見是因為光線進入眼球。失明者由於眼球無法接收光線而看不見。但《若》告訴我們,耶穌本身好比光。但接收此光的不是眼球,而是人的心。換言之,要看得見耶穌,不在於雙眼看不看得見,而在於心眼有否受到阻擋。《若》提醒我們,對強權的恐懼和對既有制度和法律的過份執著,就是心眼的最大阻擋。你願意睜開心眼,看見那世界之光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