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死與新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死與新生


耶穌哭了(Jésus pleura. 1886-1894)
James Tissot(1836–1902)
現藏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

死亡,即使在科技和醫學發達的今天,尚且徘徊於人間揮之不去。在耶穌徐徐步向自己的受難和死亡的旅程之中,即今天的福音選讀,死亡也悄然出現。

〈復生拉匝祿〉,是《若》中耶穌所行的七件超乎常人的大事之一。這些大能之事,大部分中譯本稱其為「神蹟」。但《若》作者在稱呼這些大事時(如12:18),用的其實是sēmeia(拉:signum),即「標記、指示」(sign)。〈復生拉匝祿〉是《若》中耶穌所行的最後的,也是最重大的一件,甚至可算是《若》作者用來注釋耶穌的「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的一段敘述。

當然,早在《舊約》中已有死人復活的一幕,取材於《則》卅七章著名的谷中枯骨神視的讀經一即為一例。先知厄則克爾在神視中看見他的人民起死回生;他看到他們的枯骨重新長出血肉。事實上,這一幕神視是為了讓在主前六世紀充軍巴比倫的以色列民重拾希望的一個比喻:看似已死去的民族將得以重生。然而,上主能夠在萬劫不復的深淵中帶來希望,這一點已逐漸在以民的思想中成形。至於義人(於末世一同)復活,則是於主前第二世紀中葉瑪加伯起義時成形。

回到〈復生拉匝祿〉。雖然耶穌使拉匝祿起死回生的一幕絕對是這一段敘述的高峰,不過更值得回味的也許是瑪氏姊妹與耶穌的對話,以及耶穌與他們三姊弟之間的情誼。

從《若》的筆觸來看,瑪氏姊妹被視為基督徒邁向深層信仰的模範。甫看見耶穌,簡單地相信耶穌是個行奇蹟者的瑪爾大馬上說:「主,假使你在這裏,我的兄弟絕不會死」。她甚至在那時仍然相信天主會應允耶穌的任何要求。然而,一如慣見於《若》,耶穌沒有直接回答瑪爾大,只是說了句:「你的兄弟必將復活」。於此,我們又遇到《若》中常見的「誤解」手法,瑪爾大誤以為耶穌所指的只是世界終結時的義人全體復活。

位於整段敘述中央的耶穌回應,是在喪禮中為人帶來安慰的說話:「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然生活;所有生時信從我的人,永遠不會死」。然後,他問瑪爾大:「你相信麼?」。奇怪的是,瑪爾大的回答與復活看似沒直接關係。她的回答──「是的,主,我一向深信你是默西亞,是天主子,是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位」──反而與伯多祿在瑪16:16-18中的宣認出奇地相似。《若》作者似乎想藉此表達,想要經驗耶穌那克勝死亡的真生命,我們必須接受他為獲天主傅油的兒子。

畫面一轉,我們看到瑪利亞與耶穌的會面。瑪利亞一直在家中哭著,但仍起來與其他的喪哭者一同去與耶穌會面。她俯伏在耶穌腳前,也說了類似瑪爾大那番簡單信仰的說話。但耶穌這次沒有像瑪爾大那時般馬上反應,反而「心靈憂傷,神情激動」。《若》作者以如此強烈的措辭來表達出耶穌對死亡的忿怒,及對其蹂躪的傷痛。耶穌走到墳墓面前,走到那分隔著他和他的摯愛的死亡之門面前,「耶穌流淚了」。

在墓門前,耶穌再感傷痛,並要人移開石門。仍陷誤解之中瑪爾大的說話──「主,恐怕有臭味,因為已四天了」──更實在地讓讀者感到死亡的可怖。在向他的父祈禱後,耶穌高聲喊說:「拉匝祿!出來吧!」。「那已死的人」尚纏著殮布的走出來。拉匝祿將會再死,但那將會把殮布留在墓中的耶穌,是那永不會再死的首生者。

隨著我們邁向聖週,今天的福音選讀主題有許多讓我們默想的地方。我們習慣把耶穌所給予的生命稱作永生,並視之為只有在死後才開始。不過,禮儀希望藉著《若》讓我們明白,所謂永生,其實指的就是真實的生命,完滿的生命。這生命藉信仰成了血肉的天主子而開始。《若》作者藉今天的敘述說明了,永生雖然沒有廢除死亡,但克勝了死亡。而且,在死亡面前,我們並非不可傷心,只是不可失望,因為我們所相信的,就是我們的復活,因為祂就是我們的生命。因著復生拉匝祿,猶太人宗教領袖決定置耶穌於死地(11:46-53)。耶穌成了為所愛的人捨生的模範,而這一幕,就在下一週展開。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光 眼 看得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光 眼 看得見


基督治好天生瞎子(約1567年)。
格雷古(El Greco)。
現藏於:德國德勒斯登市歷代大師畫廊
(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Dresden, Germany)。

帳棚節,是猶太人為慶祝秋收的大節日。他們會到處築起小帳棚,以回憶祖先在曠野顛沛流離的日子以及終於踏進流奶流蜜之地的那一刻。節日期間,司祭們會重覆把史羅亞池水灑在聖殿中的儀式(也許是為來年雨季求水的儀式)。帳棚節之後有獻殿節(ḥanukkah),記念猶太地區在主前164年的瑪加伯起義後重光,並在重新清理聖殿後作奉獻禮(類似我們的祝聖)。這節日又稱光明節,因為猶太人會在節日期間於聖殿內外點滿火把,為使耶路撒冷每個角落都映照出聖殿的光芒。

按《若》所載,耶穌在較早前到達耶路撒冷,就是為了慶祝帳棚節(7:2);他留在耶城中,直到獻殿節(10:22;有譯本誤作:重建節)。在這四章中,耶穌就自己的身份及他與梅瑟律法之間的關係不斷與人展開長篇辯論。今天的福音選讀(長式:9:1-41;短式:9:6-9, 13-17, 34-38)是《若》以敘述的方式來注釋耶穌較早前的「我是活水」(7:35-38)和「我是世界之光」(8:12; 9:5)。

《若》第九章的關鍵是:何謂看不見?又何謂看得見?看不見卻『看得見』的,是那位天生瞎子。在耶穌首次接觸他時,他全然開放接受耶穌的行動,讓他以口水和的泥(當然,瞎子不知道有口水)塗在眼上,並聽他的說話到史羅亞池洗淨。【《若》旁述注史羅亞意即「被派遣的[那位]」,就是指耶穌】。他洗淨回來時,眼已看得見了。然後,在分別與鄰居和法利塞人冗長的對答中,他慢慢看出耶穌的真正身份:從「名叫耶穌的那個『人』」(11節),到「他是一位『先知』」(17節),再到「由天主來的人」(31節),再到「人子」和「主」(38節)。

簡單總結一下天生瞎子的信仰歷程:整個過程由耶穌介入他的人生──使他復明──開始,透過與(反對的)人討論得以逐步釐清,最後耶穌再遇上他(35節),兩人面對面的對話讓天生瞎子逐步看得見耶穌。

在這脈絡下,《若》敘述中的其他人物,縱看得見,卻反而更似一個看不見的『天生瞎子』。而他們的看不見,背後倒有著不同原因。

首先是天生瞎子的鄰居。他們對這個以前只能坐著乞食的天生瞎子突然的變化十分驚奇。當他們問天生瞎子:「那個人在那裡?」時,天生瞎子卻只能回答:「我不知道」(見12節)。他們因而沒有進路去繼續尋找耶穌。這種看不見,是機緣不合。並出於無知,以及由此而生的不安,他們一如習慣的把他帶到法利塞人那裏。

然後是天生瞎子的父母。在面對法利塞人的查問,他們回答:「他究竟怎麼看見了,我們卻不知道;或者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你們問他罷!他已經成年,會說自己的事了」(21節)。出於對法利塞人的恐懼(22節),他們就如此與自己的兒子撇清關係,看來之後也沒有藉關心自己兒子的復明而讓自己真正看得見。

最後是法利塞人。他們堅持梅瑟法律就是天主,因此凡違此法者,皆不可能來自天主。因此,他們也拒絕了耶穌。當然,我們不可忘記,在耶穌時代,猶太人不過是在自己土地上的二等公民。當耶穌還在孩提時,羅馬人把最後一位猶太裔君主趕下台,改派帝國官員直接管治。在往後的日子,以色列的耕地逐步落入異邦貴族之手。雖然羅馬人一般接受猶太人的習俗和傳統,但他們一直不想接納猶太人的安息日。舉例,古羅馬詩人尤維納(Iuvenālis)就曾因安息日而認為猶太人本質上是懶惰的,不願努力工作。不難想像,羅馬人會想盡辦法逐步蠺食這傳統,而猶太人領袖則對此習俗愈來愈堅持。可以說,安息日已成為猶太人的民族標記,是要不計代價地保護的。

事實上,人看得見是因為光線進入眼球。失明者由於眼球無法接收光線而看不見。但《若》告訴我們,耶穌本身好比光。但接收此光的不是眼球,而是人的心。換言之,要看得見耶穌,不在於雙眼看不看得見,而在於心眼有否受到阻擋。《若》提醒我們,對強權的恐懼和對既有制度和法律的過份執著,就是心眼的最大阻擋。你願意睜開心眼,看見那世界之光嗎?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活水泉旁的撒婦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活水泉旁的撒婦


《基督與撒瑪黎雅婦人》(1310/11)。
杜卓(Duccio di Buoninsegna;約1255/60-1318/19)。
現藏於西班牙馬德里Thyssen-Bornemisza博物館。

在(甲年)四旬期的第三、四、五主日,我們會讀到《若》中的三個信仰萌芽(to come to faith)的故事。今天的教會禮儀,一般強烈建議在合共於三個主日(即四旬期三至五主日)舉行的三階段考核禮的彌撒中誦讀這三篇福音,無分甲、乙、丙年。原因大概是,當中有激勵人心的人物,又有深富象徵意義的水和神,光和信,死亡和生命,這一切都是用來作候洗教理講授的理想材料。不過,我倒想用另一個角度,從《若》第四章中的撒瑪黎雅婦人切入,來看看今天的福音選讀。

耶穌藉要水開始與撒婦攀談,直到帶出活水的主題。在撒婦已無法再藉這話題而更深入反思時,耶穌突轉話鋒,要撒婦把丈夫帶來(4:27;短式從略)。當她答說她沒有丈夫時,耶穌以聽起來十分苛刻的說話來回應:「你說:我沒有丈夫,正對;因為你曾有過五個丈夫,而你現在所有的,也不是你的丈夫:你說的這話真對」。

二千年來有不少人嘗試理解撒婦的背景。最早期(也是現在一般)的說法最簡單直接:她是個淫婦。此說支持者從文中找證據說:在正午烈日當空之時,一般來說是沒有人在戶外走動的。看哪!那時就只有撒婦一人獨自冒著炎熱打水。想必她是被同鄉鄙視杯葛的。原因?當然就是她私生活放蕩吧!

但對很多人來說,這個說法未免太簡單,甚至有時是附和了一般人對於非主流背景的人(通常十分負面)的刻板印象。最起碼,從耶穌並沒有對她說──「不要再犯罪了!」──看來,她很可能並非帶罪之身。

另一個說法是,《若》把象徵意義投射在撒婦身上,她之前的五位『丈夫』,指的其實是舊約時代分別把自己的宗教加諸撒瑪黎雅地區的五族異邦(見列下17:13-34)。雖然這說法讓撒婦洗脫淫亂之嫌,但對她的評價仍然是相當負面的。

還有一個來自《出》廿一章的推斷,認為她是因為家貧而被賣作女僕的。按出21:7-11,這種女僕可被主人立為妾侍(中譯本中的「妻子」是並不貼切)。但無庸置疑的是,這類妾侍的生活,以至性生活,全都任由主人擺佈,事實上與奴僕(甚至性奴)並沒有太大差異。如果主人不再喜歡她,父家又無力替她贖身的話,主人是可以把她賣給其他人的。只有當她的主人家道中落,無法再提供她衣食,她才可獲得自由。從這角度看,她不單並不淫蕩,反而在男權社會中受盡凌辱。事實上,時至今日,社會對弱勢社群的反應,都是遠離多於歡迎的。在這背景下,若簡單地把她視為淫婦,似乎有點武斷。

但是,撒婦烈日當空之下獨自一人前往打水,又作何解釋?也許回到《若》的脈絡,有助我們解答這問題。在上一章中,法利塞人尼苛德摩獨自往見耶穌。雖無惡意,但無論尼苛德摩最終有否明白耶穌的「在聖神內重生」的意思,他與耶穌的面對面傾談卻沒了下文,他也隱沒於《若》的敘述之中。而尼苛德摩往見耶穌的時間,正是黑暗的夜晚。

因此,有學者認為,《若》讓撒婦在正午與耶穌相遇,用意正正在於把她和尼苛德摩作對比。畢竟,在《若》中,光明代表信仰,黑暗則代表無信。黑夜來找耶穌的尼苛德摩沒有相信,白日與耶穌相遇的撒婦卻不單相信了,並成了(按《若》所載)最早的傳教士。雖然她帶回去的只是問句:「莫非他就是默西亞嗎?」;但因著她,同鄉們主動去找耶穌,並在與他相談後總結出:「現在我們信,不是為了你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並知道他確實是世界的救主」。

在今天福音選讀中的撒瑪黎雅婦人,雖然有著一段複雜而悲慘的過去,但卻最終成為她村莊的希望之泉。她經驗到的,是她人生的復活。教會讓我們在四旬期中讀她的故事,以求為復活節的入門聖事(再)做準備,是因為只有因著基督的死亡和復活,我們才有機會分享類似撒婦的與主相遇的經驗。在每個世代,基督的門徒在與祂相遇時,都仍背負著過去的心碎和跌倒的傷痕。基督那湧向永生的活水,不單使人的身心靈恢復健康,更讓基督徒在萍水之上彼此相遇,一同漂向那耀眼的義德太陽!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謙行天意 愈顯主榮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謙行天意 愈顯主榮

基督顯聖容──君士坦丁堡風格的聖像畫(icon)(約十二世紀中)
現藏於埃及西乃半島聖嘉大莉納隱修院

每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選讀,都是「耶穌顯聖容」(The Transfiguration of Jesus)。在今時今日的人來說,這樣的稱謂不易明白,而且似乎掩蓋了其更深一層的意義。容我斗膽提出,更貼切的名稱應該是「耶穌改變形態」(The Metamorphosis of Jesus)。這提議取靈感於「[耶穌]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一句的動詞:metamorphoō(=改變;轉化)。這個動詞的字根之一是「morphē」(=形狀),使人不其然想起保祿的《致斐理伯人書》中詩歌的一句:「[基督]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2:7)。句中的「形體」,原文就是「morphē」。至於動詞「metamorphoō」,在《新約》中只出現在另外兩處:「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被你們心思的更新所『變化』」(羅12:2)及:「我們眾人以揭開的臉面反映主的光榮的,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主同樣的肖像,正如由主,即神在我們內所完成的」(格後3:18)。可以說,耶穌顯示自己光榮,預兆著祂追隨者的轉化。

「耶穌改變容貌」之後,就啟程前往耶路撒冷。而在上山「改變容貌」之前,耶穌才剛預言過,這一趟將以十架釘刑的痛苦死亡結束。在「改變容貌」的瞬間,天上有聲音宣告:「這是我的愛子,祂令我喜悅」。這句話也呼應著耶穌受洗時的天上聲音(見瑪3:17)。換言之,不只是當他在山中聖訓中宣佈上主的慈悲和愛,以及藉醫治來顯示天主大能的時候,他才是天主子;當他受苦受辱,被人唾棄的時候,他仍是天主子。此外,正如耶穌早前所述,在此世之後,「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如同太陽」(13:43)。可以說,耶穌的「改變容貌」,也預示著基督徒的將來。

然而,耶穌「改變容貌」時,到底發生了甚麼?我們也許可從同在山頂的梅瑟和厄里亞的經驗一窺究竟。在西乃山頂上,上主面對面與梅瑟對話,把用來指引以色列子民生活的誡命交託給他。在梅瑟回去,繼續履行那難關重重的領導工作時,他自己的面上反映著上主的光芒,耀眼得人不能直視(見出34:29)。至於厄里亞,他為逃過依則貝耳的追殺令,逃到西乃山中。在那裏,天主用「輕微細弱」的聲音呼喚他,鼓勵他繼續前行,去為一位新君王傅油,並替厄里叟傅油,立他為自己的繼承人(見列上十九章)。同樣,耶穌也來自己人生使命的轉捩點。外面有那些想要他的命的人,也有那些嘗試忠實地活出他所教導的天主之律。在山頂上,他最終能夠以天主的視野來看出為了忠於自己的使命所要走的路。

耶穌「改變容貌」的事件,對耶穌的追隨者而言也是極具挑戰性的一趟。在與耶穌一同上山之前不久,西滿伯多祿才剛宣認了:「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16:16),也獲耶穌許諾他將作為建立教會的磐石,以及有天主的德能保守他的使命。但我們也記得,在耶穌接著談及他那即將來臨的死亡時,伯多祿卻把他拖到一旁,並對他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現在,注視著有梅瑟和厄里亞站在兩側的耶穌的光榮,伯多祿想搭建三個帳幕。換言之,他仍然希望耶穌以在此落腳,不要多想有關前往耶城受死的事。然而,回應伯多祿的,卻是天上雲中的聲音,一如在耶穌受洗之時,宣認著耶穌就是那位備受天主鍾愛的兒子,並加上一句:「你們要聽從他!」。伯多祿直接聆聽天主聲音的體驗,並沒有安撫他,反而命令他去跟著走上那一條他一直不願走的受苦的門徒之路。

那麼,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又如何才可在我們身上映照出基督耀眼的光輝?不單耶穌,讀經一中的亞巴郎也是我們榜樣。他們無懼前路茫茫,信靠上主的旨意和帶領,忠於上主賦予他們的召叫,不辱使命,走畢成聖之路。同時,我們要記得聖保祿在讀經二中的教導:「成聖不是靠我們的作為,而是按照[天主]自己的計劃與恩寵」。基督的光輝,就在於他盡力完成天主的計劃,但不貪天功為己有。願我們能在這個四旬期中,在這課業上有所增進,身上煥發多一點天主的光芒吧!共勉之!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致死的原罪 永生的救恩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致死的原罪 永生的救恩

The Temptation of Christ by the Devil (1860).
Félix Joseph Barrias (1822 - 1907).
Philbrook Museum of Art.

原載於:澳門號角報2017年3月2日

            四旬期的主日讀經是既豐富而又艱澀的。舊約的選讀刻劃出整個救恩史的大綱。福音選讀則集中於耶穌人生中重要的數幕。書信選讀就旨在說明上主藉著耶穌的生活、死亡和復活為我們所成就的大事。

            無論是對那些已經完全地成為教會成員的人,還是那些正為入門聖事(洗禮、堅振、聖體)做準備的人,四旬期都是個自我省察和悔改、實行自制以至克己的時期。然而,在這說法之下潛藏著一個危險,就是我們或許會過份地視我們自己為四旬期的焦點。四旬期首要是我們進入耶穌的受苦和死亡的時間。四旬期各主日的讀經會幫助我們把我們的自省和克己,甚至基督的苦難,放在一個更宏大的視野──我們的救恩史──之中。而這段歷史的開端,是由亞當和厄娃開始的。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創》第二至三章,所講述的是我們稱為「原罪」的一幕。讀經的第一部分(2:7-9)講述天主創造了亞當,並把他放在(伊甸)樂園之中。雖然沒有被選錄,但我們都知道,當時天主給予亞當唯一一條誡命,就是禁止他吃知善惡樹的果子。讀經的第二部分(3:1-7)講述亞當和厄娃如何被蛇所引誘。蛇斷言他們如果違反那誡命,他們不單不會死,反而會變得「好似神一樣」。他們最終屈從,犯下了「原罪」──人類逾越份際,希望自己成為神。他們的罪牽連廣大,影響著我們所有人。這故事解釋了我們人類最易出問題的地方,以及為何人類有時會做出非常可怕的事。

            然而,人類面對這樣的自己,是否已無希望?非也,今天《瑪》選讀中的耶穌,就展現出人類最美好的一面。

            撒旦三次引誘耶穌,要他偏離天主給他的召叫和使命。耶穌則藉著以色列民的聖經(即我們的舊約)來三次拒絕撒旦。〈耶穌三退魔誘〉一幕,給予我們兩層解讀。一方面,按《瑪》的脈絡,耶穌受誘惑前的四十天曠野禁食,象徵著以色列在出離埃及到進入福地之間的四十年曠野流徙。耶穌所受的三項試探,呼應著以色列民當時所受的:曠野中的饑餓、要求上主顯示祂的力量、以及朝拜邪神。換言之,令古時以色列跌倒的試探,耶穌卻克勝了;言則,耶穌就是新的以色列(天主子民),就是上主心目中最理想的、完美的天主子。

            另一方面,撒旦的三項誘惑內別有意義:一)以天主的德能變石為餅來填飽自己的肚子;二)以天主的德能來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力量;三)放棄天主所賦予的身份和使命,並轉而朝拜撒旦以換取自己能夠享受此世的一切榮華富貴。言則,撒旦要耶穌只為自己來用自己的能力,拒絕天主的旨意,也即視自己為天主;又甚至為了換取利益來認魔作神,即自己決定誰是自己的天主。不過,耶穌卻仍舊只把自己的焦點放在天主上,並為我們示範在生活中該如何抵抗誘惑。換言之,亞當和厄娃想自己成為「好似神一樣」,但耶穌卻願意順服於上主的旨意和安排。

            不過,對我們來說,耶穌的行動並不只是榜樣,而是具有救恩的實效。這一點,今天的書信選讀說得很清楚。保祿在《羅》第五章中把耶穌形容為新亞當。藉著他的順服,耶穌打破了罪過和死亡的權限。當然,耶穌的順服最終在於他的死亡犧牲,但這份順服已在這次三退魔誘中顯示了出來。這樣,耶穌基督逆轉了亞當之罪的後果,使我們能夠享有與天主之間恰當的關係。

            原本的亞當把背命、罪過和死亡帶到人世,但新的亞當卻帶來服從、成義和永生。因為原本的亞當,人類成了軟弱的;但透過基督,我們成了天主的子女,並能夠合理地期望亞當和厄娃原本希望得到的。藉著耶穌基督,我們終於有可能成為「好似神一樣」。

        在這條成聖的路上,我們都曾有失足躊躇的時候。我們也許都曾因為利益、榮譽、權力而背棄天主的旨意,甚至膜拜別的東西,仿如邪神。今天的答唱詠,就成了我們在這自省懺悔的最佳禱辭:「天主,你是仁慈的,求你憐憫我;你有豐厚的慈愛,求你消滅我的罪惡;求你洗淨我的過犯,消除我的罪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