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令人『失望』的救恩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令人『失望』的救恩


載於:澳門號角報2016129
梁展熙
 
若翰派遣他的門徒前往詢問耶穌(馬賽克,c.1240-1310)
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聖若翰洗禮池),佛羅倫斯
世上幾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有一刻,疑惑過自己所有有血有汗(甚至有淚)的付出,是否值得?自己作做的一切,有否為世界,至少為周遭的人、工作環境等等,帶來自己所期待的改變?自己曾否錯失良機,讓原本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身而過、付諸流水?這也許就在今天福音中若翰洗者的心情。他已身陷囹圄,時日無多。他選擇了最激進、最徹底的先知式生活。他守齋禁食、隱世祈禱、呼籲眾人悔改,並為將要來的那位預備了道路。他盡其一生所做的一切,押對注了嗎?

在耶穌正式來到世界舞台上,開始他的在地人生之後,他並沒有如若翰所期望的:「手持簸箕,清理麥場,把麥粒收集入倉,把穀殼用不滅的火焚燒」(瑪3:12;上主日福音)。相反,耶穌的行動讓當時的猶太人重拾依撒意亞先知所言的,人生最深層最根本的希望:「盲者復明,跛子行走,痳瘋患者潔淨,聾人聽見,死者復活,窮苦的人獲得喜訊」。

今天讀經一所選的《依》卅五章,背景是以色列民在主前第六世紀後半葉充軍塞外後的回鄉。當中提到以民從巴比倫回到熙雍的家。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這就是救恩(salvation)。根據《依》卅五章所言,救恩,就是大地透過上主光榮地臨在於祂子民中間得以更新:「沙漠與不毛之地將要歡樂,荒涼區域將要欣喜昌盛,昌盛得百花齊放,欣喜得雀躍歡呼」。在大地上旅居行走的過客,得到健全的身軀:「盲人復明,聾人耳開,跛者跳躍,啞者高唱」。更甚者,人們最終到達祖先在熙雍山上建造的聖殿而感到的恆久滿足喜悅:「上主解救的人將要歸來,歌唱著回到熙雍,面上流露著恆久的歡樂。幸福與愉快常隨不離,痛苦與嗟嘆無影無蹤」。簡言之,在《依》卅五章的脈絡中,救恩就是天主子民從顛沛流離、備受壓迫的囚徒生活,以及邁向自由路上的障礙中得到解救。

詠一四六篇點出了古以色列民對救恩相似的構想。當中所描繪的救恩,包括:受壓迫的人得到伸冤、饑餓者得到食物、囚犯獲得自由、瞎子復明、受欺壓者可以挺身、異地旅居者得到保護、孤兒寡婦得到扶助,而惡人則失去道路。不難發與,與《依》卅五章相樣相近的是,兩者所關心的,主要是此世的生活。

(至少在《瑪》中的)耶穌所繼承對救恩的理解,明顯與若翰的有別。當若翰遣門生前往核實耶穌身份時,耶穌的回答,正正呼應著《依》卅五章和詠一四六篇當中對救恩的描繪。事實上,耶穌的回答,具有反問若翰之效:『究竟你所期望的默西亞,是個怎樣的人?!』耶穌一直用他的言行來說明,他並不是如達味般的,一切訴諸武力和戰略的戰士;他也不是一切要求冠冕堂皇王者風範(架子),總是好大喜功的撒羅滿。相反,他言行都著重慈悲憐憫,治癒身心。這樣,才是默西亞這身份的界定和意義。

不過,我懷疑當時聽著耶穌說話的人中,有多少真的認為世界翻天覆地的轉變正發生在他們眼前。更重要的是,我們呢?我們中有多少人認為世界正愈來愈糟糕,而不是愈來愈美好。即使我們相信那樣的轉變會發生,我們也只留待天主去完成。我們並非時常明白到,天主是透過我們來逐步實現這轉變。《雅各伯書》把我們比喻為農夫。農夫當然會「期待得多麼耐心,直到秋霖春雨來到」。但望天打卦的同時,農夫們當然也日復一日的耕作,日曬雨淋。而天主正是透過他們,把生命從土地中帶出來。

靠著全情投入的教師、誠實的新聞媒體、在各行各業中公正持平的管理者、心有惻隱的醫護人員,以及事事警惕的公務人員,以及不能盡錄的社會各崗位,我們的世界自然可變得更美好。只要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範疇,心繫慈悲憐憫、盡心為他人設想的耕耘,我們就能讓天主透過我們來改變世界。


此外,救主帶來的,自然是救恩(salvation)。但畢竟其本義為「治癒(healing),使得健全(fullness)」。忽略了這一重點,自是若翰失望之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