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光榮於天 人享平安

聖言啟航
甲年耶穌聖誕

光榮於天 人享平安





梁展熙
 
“Nativity,” ca 1473 – 1475.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
Columbia Museum of Art.
由於根據教會古老的傳統,聖誕節一般會舉行三台彌撒(連前夕彌撒則合共四台),因此這一天的禮儀選讀有如寶庫,帶出了整個耶穌降生慶典的不同視角。

前夕彌撒的福音,短式已在上主日讀過了。只有長式才誦讀的耶穌族譜(《瑪》版本),由於只由人名組成,乍聽之下有點沉悶,但也別具含意。一方面,由亞伯郎到達味、由達味到流徙巴比倫、由巴比倫到耶穌的這三個十四代所代表的井然時序,暗示耶穌誕生在上主預定的時間,這是時間的完滿(the fullness of time)。另一方面,仔細點看,這族譜也充滿裂縫。其一,當中包括了毀譽參半和所謂血統不純的女子。前者有把自己裝扮成妓女以求一點血脈的塔瑪爾(創卅八章)、耶里哥城的妓女辣哈布,以及與達味同犯通姦的烏黎雅的妻子(撒下十一至十二章);後者有摩阿布族女子盧德。她們的非常規身份,代表天主接納非常規的人,也預示著耶穌誕生的非常規性(貞女產子)。至於族譜中的男子,也善惡混雜。按列王紀下卷的評價,大部分猶大國的君王是乏善可陳的。最後,則魯巴貝耳和若瑟之間的人名,我們一無所知。

在這聖誕前夕,禮儀的讀經提醒我們,取了血肉的聖言,是在非常具體的處境下活在我們中間的。同時,這些選讀也提供了證據,證明那把耶穌放在形形色色的人之中的天主,總能帶領這個同時充滿著正義和罪過的世界,為其帶來希望。

子夜彌撒的中心思想,《弟鐸書》選讀的開句一以貫之:「天主的救恩已經出現」。依撒意亞先知宣講一位達味後裔君王的誕生,他是一位開啟正義與和平之世的君王。路加記述天使的宣告:「今天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祂就是主、默西亞」。借用依氏的描繪:一道皓光已劃破夜空;活在黑暗中的人,已得到光輝照耀。

在耶穌誕生的這晚上,禮儀選讀邀請我們反思,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有否讓世界感到「天主的救恩已經出現」?有否藉行動把這份人生的希望帶給別人?有否為實現「天主在天受光榮,善願的人在世享平安」(Glória in excélsis Deo, et in terra pax homínibus bonæ voluntátis)做得不足?

至於清晨彌撒,讀經一也選讀了依撒意亞一句點出了禮儀主題的話:「人們要稱他們為『神聖的子民』、『上主贖回的人』」。當時,牧人是被看不起的,因為由於他們的職業,他們無法恪守猶太律法、參加所有宗教儀式。然而,救恩的訊息卻首先向他們傳達,他們也馬上前往朝覲。《弟鐸書》告訴我們:成義不是靠滿全法律,而是靠那慈悲為懷的天主,藉耶穌傾注聖神在我們身上,使我們成義。

我們呢?我們對人有沒有慈愛?我們有沒有關懷社會中的弱小,關顧被人看不起的人?我們關心別人,只是因為我們慷慨大方,因為我們是好人,還是也因為他們本身──作為『神聖的子民』和『上主贖回的人』──也值得我們的慷慨大方,值得我們善待?

最後,聖誕日間彌撒的主題也見於依撒意亞先知的一句:「傳佈喜訊、宣佈和平、傳報佳音、宣揚救恩的人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啊!」。這「喜訊、和平、佳音、救恩」究竟是甚麼?就是在耶路撒冷及猶大各城因被巴比倫攻陷和蹂躪而淪為頹垣敗瓦之後,「上主安慰了祂的人民,救贖了耶路撒冷」。所有備受各種創傷痛苦折磨的人都得到安慰,和平(平安)得以恢復。

聖誕節也是個奇蹟的時刻,因為藉著我們一直誕生於世、一直臨在於世、不斷地在世上工作的基督,正透過我們各人,去「傳佈喜訊、宣佈和平、傳報佳音、宣揚救恩」,去「安慰和拯救」。今天誕生的嬰孩在二千年前開始了的工作,我們繼往開來,為叫:「全球都看見我們天主的救恩」。

如開首所言,聖誕節禮儀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聖經選讀,當中述說的既有人類的光榮,也有破碎了人生;這些讀經,不只是在聖誕禮儀中年年誦讀,也在無數無名無姓的人生中重演著。而道成肉身的基督,也一直活於他們中間,一如祂一直活在我們中間。


謹祝聖誕快樂!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義人若瑟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四主日

義人若瑟



梁展熙

 
El Greco,
“San José con el Niño”
[St Joseph and the Christ Child],
1597-99.
Capilla de San José, Toledo.
無論是在禮儀或藝術層面,我們都會把《瑪》和《路》的耶穌誕生敘述合併起來。身為母親的瑪利亞,以及她的手抱孩兒,自然成為焦點。不過,《瑪》卻走不同的路線。在《瑪》中,主角人物其實是若瑟。與《路》不同,在《瑪》中,從天使那裏接收上主訊息的並非瑪利亞,而是若瑟。瑪利亞確實常被提及,但她卻沒有任何行動;反而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是若瑟在遵行天主的說話。當他對瑪利亞的身孕起疑時,他聽從天使的說話,娶她入門。在黑落德準備大開殺戒時,他在夢中得到天使指示,便起行逃往埃及避難。及後,他三度得到指引,舉家遷回納匝勒。每一次,若瑟的行動,都讓聖經得以應驗。因此,讓我們今天把鎂光燈投射在他身上,仔細地了解一下若瑟這人物。

一般來說,一個人獲稱為正義的人(義人),絕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也許因此,當我們讀到《瑪》稱「若瑟是個義人」時,我們會聽不出當中的不祥之兆。在猶太傳統,以及在希臘-羅馬社會中,所謂的正義,就是守法,而且是達到恪守不渝的程度。而這樣,就使若瑟陷入兩難的困局。

這困局在我們慣用的中譯本中未必容易發現。希臘原句:δίκαιος ὢν καὶ μὴ θέλων αὐτὴν δειγματίσαι(拉Vulgatacum esset iustus et nollet eam traducere):他『雖然』是個一直嚴格依法生活的猶太人,『但同時』不想瑪利亞在人前受辱。簡言之,這兩句的關係並非「因果複句」,而是「轉折複句」。
具體點說。一方面,無論若瑟和瑪利亞的婚約是如何訂立的(指腹、媒妁),即使未婚妻突然懷有他人骨肉,他也不願公開羞辱她。這也許是出於愛,但更可能的是出於憐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若瑟是個「好男人」。

但另一方面,既然若瑟清楚自己從未與未婚妻同床,但她竟已身懷六甲,則(至少從正常情況來看)必然得出這是她與別人苟合所得的結論。根據《申命紀》:[但若夫家]「發現少女真不是處女,就應將少女領到她父親家門口,本城的人應用石頭砸死她」(22:20-21)。換言之,如果若瑟把瑪利亞婚外得孕一事張揚,她可不只會受辱,更可能惹來殺身之禍。

很明顯,若瑟本性純良,並不希望事情會走到那地步。因此,他心中的計劃是「暗暗地休退她」(見申24:1)。問題是,即使瑪利亞兩母子保得住性命,由於古時對單親母親並不友善,他們母子倆往後的日子也只會是坎坷窮困的。

正是若瑟不知如何是好時,上主的使者來幫他一把,而他也毫不猶豫地決定依照使者的指示行事。儘管若瑟一生遵行載於梅瑟律法中的天主誡命,但看來已別無選擇的處境卻使他信靠上主的旨意。他明白到,(至少)這一次,天主要求的正義,與他一直認為的有所區別:照顧瑪利亞,以及她腹中胎兒。

我們呢?我們又有否留意上主的使者?正如若瑟曾依靠梅瑟律法生活,我們也正確的靠著一套原則和規則來活出我們的信仰、我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然而,縱使這些規範是很有價值的,縱使當中傳達著上主的旨意,它們無法涵蓋人生所有的處境。我們也總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若瑟一直培養自己成為義人,但上主派遣給他的使命所要求的,是十分不一樣的。若瑟把他自己對所謂正義的理解交給了上主,然後接受了對正義的新理解。說起來,這與依納爵神操中一首頗著名的詩歌《Suscipe》不謀而合:Quidquid habeo vel possideo mihi largitus es; id tibi totum restituo, ac tuae prorsus voluntati trado gubernandum(=凡我所有,俱汝所授。全奉還汝,盡交汝手,任由支配;見《神操#234》)。若瑟對正義的新理解,讓他成為首批為天主國服務的人。至於我們,只要經過這樣的轉化,今天同樣可成為基督使命的僕役。


最後,雖說《瑪》和《路》的耶穌誕生敘述各自獨立,但也互相呼應。瑪利亞和若瑟對天使訊息的回應十分相似。他們二人都獲勸勉,不要害怕那未知的將來。他們都獲告知,一切是聖神的工作。他們二人,在聽過天主聖言之後,都坐言起行了。聖誕將至,讓我們使基督再次藉著我們再臨人間。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令人『失望』的救恩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令人『失望』的救恩


載於:澳門號角報2016129
梁展熙
 
若翰派遣他的門徒前往詢問耶穌(馬賽克,c.1240-1310)
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聖若翰洗禮池),佛羅倫斯
世上幾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有一刻,疑惑過自己所有有血有汗(甚至有淚)的付出,是否值得?自己作做的一切,有否為世界,至少為周遭的人、工作環境等等,帶來自己所期待的改變?自己曾否錯失良機,讓原本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身而過、付諸流水?這也許就在今天福音中若翰洗者的心情。他已身陷囹圄,時日無多。他選擇了最激進、最徹底的先知式生活。他守齋禁食、隱世祈禱、呼籲眾人悔改,並為將要來的那位預備了道路。他盡其一生所做的一切,押對注了嗎?

在耶穌正式來到世界舞台上,開始他的在地人生之後,他並沒有如若翰所期望的:「手持簸箕,清理麥場,把麥粒收集入倉,把穀殼用不滅的火焚燒」(瑪3:12;上主日福音)。相反,耶穌的行動讓當時的猶太人重拾依撒意亞先知所言的,人生最深層最根本的希望:「盲者復明,跛子行走,痳瘋患者潔淨,聾人聽見,死者復活,窮苦的人獲得喜訊」。

今天讀經一所選的《依》卅五章,背景是以色列民在主前第六世紀後半葉充軍塞外後的回鄉。當中提到以民從巴比倫回到熙雍的家。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這就是救恩(salvation)。根據《依》卅五章所言,救恩,就是大地透過上主光榮地臨在於祂子民中間得以更新:「沙漠與不毛之地將要歡樂,荒涼區域將要欣喜昌盛,昌盛得百花齊放,欣喜得雀躍歡呼」。在大地上旅居行走的過客,得到健全的身軀:「盲人復明,聾人耳開,跛者跳躍,啞者高唱」。更甚者,人們最終到達祖先在熙雍山上建造的聖殿而感到的恆久滿足喜悅:「上主解救的人將要歸來,歌唱著回到熙雍,面上流露著恆久的歡樂。幸福與愉快常隨不離,痛苦與嗟嘆無影無蹤」。簡言之,在《依》卅五章的脈絡中,救恩就是天主子民從顛沛流離、備受壓迫的囚徒生活,以及邁向自由路上的障礙中得到解救。

詠一四六篇點出了古以色列民對救恩相似的構想。當中所描繪的救恩,包括:受壓迫的人得到伸冤、饑餓者得到食物、囚犯獲得自由、瞎子復明、受欺壓者可以挺身、異地旅居者得到保護、孤兒寡婦得到扶助,而惡人則失去道路。不難發與,與《依》卅五章相樣相近的是,兩者所關心的,主要是此世的生活。

(至少在《瑪》中的)耶穌所繼承對救恩的理解,明顯與若翰的有別。當若翰遣門生前往核實耶穌身份時,耶穌的回答,正正呼應著《依》卅五章和詠一四六篇當中對救恩的描繪。事實上,耶穌的回答,具有反問若翰之效:『究竟你所期望的默西亞,是個怎樣的人?!』耶穌一直用他的言行來說明,他並不是如達味般的,一切訴諸武力和戰略的戰士;他也不是一切要求冠冕堂皇王者風範(架子),總是好大喜功的撒羅滿。相反,他言行都著重慈悲憐憫,治癒身心。這樣,才是默西亞這身份的界定和意義。

不過,我懷疑當時聽著耶穌說話的人中,有多少真的認為世界翻天覆地的轉變正發生在他們眼前。更重要的是,我們呢?我們中有多少人認為世界正愈來愈糟糕,而不是愈來愈美好。即使我們相信那樣的轉變會發生,我們也只留待天主去完成。我們並非時常明白到,天主是透過我們來逐步實現這轉變。《雅各伯書》把我們比喻為農夫。農夫當然會「期待得多麼耐心,直到秋霖春雨來到」。但望天打卦的同時,農夫們當然也日復一日的耕作,日曬雨淋。而天主正是透過他們,把生命從土地中帶出來。

靠著全情投入的教師、誠實的新聞媒體、在各行各業中公正持平的管理者、心有惻隱的醫護人員,以及事事警惕的公務人員,以及不能盡錄的社會各崗位,我們的世界自然可變得更美好。只要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範疇,心繫慈悲憐憫、盡心為他人設想的耕耘,我們就能讓天主透過我們來改變世界。


此外,救主帶來的,自然是救恩(salvation)。但畢竟其本義為「治癒(healing),使得健全(fullness)」。忽略了這一重點,自是若翰失望之由。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需要斧頭和簸箕的和平國度



梁展熙


一位德裔美籍版畫師艾肯堡(Fritz Eichenberg)為今天我們聽到《依撒意亞先知書》章節(11:1-10)製作過一幅名為〈和平國度〉(The Peaceable Kingdom)的版畫。畫中本為天敵的各種動物和平地棲息於同一棵大樹的枝葉下,當中有兇猛的獅、熊、豹、狼、蛇,以及溫馴的羊、兔,在牠們中還有一個小孩。然而,當我們回想身處的現實世界,一個即使人與人之間也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口蜜腹劍、成王敗寇的社會,我們不禁會問:這一幕是否只是人的幻想?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還是天主許諾給人類的最終未來的一個願景?

也許,讓我們先回到《依》的歷史背景中。在上一章,依氏才剛記述了亞述王散乃黑黎布進軍耶路撒冷(10:6ff.)。文中,依氏最後喜悅萬分,因為藉上主的救助,敵軍攻勢在耶城城牆止突然停止(32節)。有趣的是,於十九世紀初在古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城出土的散乃黑黎布稜柱(Sennacherib’s Prism;主前689/691年)所描述的同一件事,卻截然不同。當中提到散乃黑黎布一舉攻陷猶大國四十六個城市,並將猶大王希則克雅重重圍困,有如「籠中鳥」。而且,在亞述軍隊班師回朝後不久,亞述王便獲得由耶京獻上的大量進貢(Pritchard, ed., 1955: 287ff.)。

同一件歷史事件,雙方各自表述是常見之事。反而,令人更驚奇的,依氏因對達味王朝將來能出到一位正義君王仍有希望而寫下的讚歌(即讀經一)。這位君王將得到上主之神的庇蔭,獲授智慧、明達,以及其他為領導天主子民所需的德行。這理想的領導,是:「以正義審訊窮困者,按公理裁斷卑微者」。舊約中的「審訊」(to judge),總是帶有「保護」的言外之意(如:The Book of Judges=中譯:民長紀;可見舊約中「to judge」帶有領導、保護的含義);再者,《依》以及其他先知書中的一大主題是,一個君王或國家正義與否,在於社會中的弱勢、易受侵害的一群有否得到足夠的保護。事實上,今天的答唱詠,尤其第三節,呼應著這一點。這位君王身穿的,並非上戰場的盔甲;相反,「正義是他的圍巾,忠誠是他的佩帶」。

在這段許諾神諭的中間,話鋒一轉,大地上的正義甚至能影響動物界。借用比喻的手法,《依》藉著描寫各天敵之間和平共處,來表達出能夠在人與人之間製造正義與和平的元素:「豺狼將與羔羊共處」。換言之,人與人之間,再無害人之意,也無防人之心;有的只是彼此接納,和諧共處。整段描寫以脆弱的生命與完全的無邪作結:小孩也不會受到蛇──古時邪惡的象徵──所傷。

問題是:這究竟不過是二千七百年前的美麗願景,抑或對當代社會仍有其現實意義?至少,《依》對人類社會的期望,仍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因著當代社會政經體制對已然富裕的既得利益者的關顧,「以貧為先」(option for the poor)的思想已成絕唱。所謂「以貧為先」,就是所有民生經濟政策都應以其對社會上最易受侵害的弱勢社群的影響為優先考慮。由此看來,依氏願景的現實意義正正在於,當代社會的政治力量幾乎全數落在富有者和有權勢者之手,但他們中不為自己利益謀算的又有幾人?

也許有人會說,鑑於《依》的歷史背景,依氏或者不過是出於對殘酷的軍事現實的恐懼,才繪畫出一幅萬物友好和平共處的景象。那麼,這不過是拒絕接受現實,或者不切實際的過份樂觀。然而,從只有獲賦上主之神之恩的人才能帶來這番景象描述看來,依氏想表達的是,和平最終屬於天主。

言則,我們『翹埋雙手』望主恩賜不就可以嗎?非也。若翰今天的呼籲相當清楚:「你們要悔改,因為天國臨近了」。這裏的動詞「悔改」(μετανοέω;音:metanoeō),本義是「改變心態」(to change one’s mind)。與其要將來被斧頭和簸箕清理,倒不如現在我們主動地用斧頭把心中對別人的怨恨和偏見清除,用簸箕把貪念、放縱、魯莽,以及自私揚去。唯有如此,豹與羊、牛與獅、孩童與毒蛇共處同一樹下的憩息的和平國度才有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