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滿懷信心 聽從祂
禮儀年三年循環的四旬期第二主日,主題同一:耶穌顯聖容。中文也許意思譯得不夠傳神。外文作「transfiguration」,是整個容貌甚至外觀改變的意思,也算是俗語說『成個人變咗、唔同咗』的類近意思。這並不是說從一個人變成了另一個人,而是同一個人卻變得與以往不一樣。
三年讀經循環的讀經一,我們也讀到同一個人的事蹟:亞巴郎。今年的讀經向我們呈現的,是作為信仰(或作信德)、希望,以及膺服天主意思的榜樣的亞巴郎。他不單聽了上主的話,更深信即使是不可能的,天主也能使之發生。既接受了天主那不可思議的計劃,他便放下一切,起程向新的土地出發。借用保祿的套話,因著信德,亞巴郎轉化成了一個新的人。他的人生已變成了他本來完全意思不到的;因為與他自己的能力相比,他更相信天主的大能。
今天的答唱詠,是能促進我們向亞巴郎學習信靠天主的一篇禱詞。先看重句:「上主,我們期待著你廣施慈愛」。每每唸到這一句,都讓我們站到了當天的亞巴郎身旁,懷著同樣的信心,邁步踏出人生未知之路上的每一步。聖詠的主體,更是我們對上主完全可靠的信德宣認,並宣認上主的慈愛充滿著整個受造界。至於答唱詠的末段,也是聖詠本身的結尾,提醒我們,上主不單是我們的救助和護盾,更是我們希望的唯一泉源。因此,滿懷信心靜候上主,就是活出我們信德的最佳行動。
然而,在我們的人生中,要活出基督徒生命的光輝,受外在的挑戰不在話下,內在的掙扎有時也難克勝。今天的讀經二,就這問題有所指點。在《致弟茂德後書》中,我們遇到一個相當有血有肉的保祿,寫信給他視為子弟的晚輩,藉著他自己的福傳經驗來提點弟茂德,如何做好一位侍奉福音的人。當然,這箇中少不了受苦,無論肉身的還是內心的,但堅持忍耐著這一切所需要的力量,來自上主。而我們的使命,是上主從一開始就呼召我們的。保祿邀請我們再度省思我們蒙召要度的成聖生活,乃基督耶穌的恩寵改變我們,使我們從只顧自私自利的世俗面容轉化過來,顯現出基督信徒面上反映著基督的榮光。
談到耶穌的光輝,我們就會轉向福音選讀。今天讀的是按《瑪竇福音》所載的〈耶穌顯聖容〉(更好譯:耶穌改變外貌)一幕。按《瑪》脈絡,這一幕發生在耶穌首次預言苦難以及解釋門徒生活真義—背起自己十字架跟隨祂—之後。有趣的是,從聖史的寫作手法來看,他〈耶穌改變外貌〉這一幕,雖說耶穌是主角,但重點可以說是落在那三位耶穌帶著上山的入室弟子之上。這一段文字,描寫三人的篇幅事實上較描寫耶穌為多;至於與改變外貌後的耶穌對話的,聖史除了交代了他們姓甚名誰之外,並無更多的交代。聖史也沒有告訴我們耶穌的經歷與感受為何,卻告訴我們那三人的所見所聞。聖史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這一份經驗有否增強耶穌自己的信心,但肯定是對那三位宗徒的一次獨特的啟示經驗。
耶穌的顯聖容(改變外貌),彷如上主的神現(theophany)。顯聖容發生在六天之後,一如天主在西乃山上顯現給梅瑟時一樣(見出24:13-16)。顯聖容發生在山上,山上其實就是天主啟示經常的發生地。顯聖容時的耶穌,面容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潔白耀眼」(見2節);這使人想到《舊約》中的天主「榮光」,指的就是透著太陽光線的白雲。出現耶穌兩旁的梅瑟和厄里亞,是以色列歷史中舉足輕重的兩號人物,並代表著律法和先知。耶穌是深深地繼承著猶太人的信仰傳統。
就好像耶穌受洗時一樣,耶穌改變外貌時,天上也有聲音。在這幕中,天上聲音宣告:「這是我的愛子,祂令我喜悅,你們要聽從祂!」(5節)。這道聲音令他們驚得發慌,使他們恐慌得跌倒在地。就好像一幅經典的耶穌顯聖容聖像畫(見附圖)中栩栩如生地描繪的三位宗徒們的反應:他們是慌張地想方設法躲起來。有的像小孩一樣,閉眼掩面就以為他們所驚慌的事物就會隨之消失。有的『扒低』在地,無法忍受目睹耀眼的光芒。此外,在聖像畫中【但福音並無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其他門徒留在遠處,像是山洞之類的,從中看著聽著所發生的事,看來較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三人更不理解正在發生的一切。
最後,耶穌溫和地碰了碰他們三人,讓他們不要害怕。耶穌又要他們不要對別人提及此事。很明顯,他們仍然未明白發生了甚麼事。然而,從整個禮儀的讀經脈絡來看,重點就是,基督徒要滿懷信心地聽從耶穌基督的教誨,效法天主的愛子,使天主喜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