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聖週苦難聖枝主日 —— 置諸死地.靜待新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週苦難聖枝主日

置諸死地.靜待新生



雖然我們習慣了稱今天為「聖枝主日」,但其實這主日的正式全稱是:「苦難聖枝主日」。往年在一般慶祝這主日時,由於禮儀開首的聖枝遊行是今天獨有,不少人都把重點放在了聖枝之上。其實,今天禮儀是要讓我們重新體驗由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直到耶穌毫無尊嚴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整個過程。因此,今天禮儀安排了兩篇福音選讀,在禮儀開始時的一篇是群眾高舉棕櫚枝歡迎耶穌榮進耶京,另一篇在聖道禮時宣講的則是耶穌受難始末。

按一般的禮儀程序【按:今年因疫情則從略】,在祝聖聖枝之後,遊行進堂之前,主禮(或共祭或執事)會宣讀第一篇福音。今年是甲年,亦即瑪竇年,讀的自然是《瑪竇福音》中的相關篇章。當中,群眾認識到耶穌就是達味之子,就是要奉主名而來的那一位。群眾高呼「賀三納」(外語:Hosanna)。

順帶一提,大家大概應該已經覺察到,彌撒的〈聖聖聖〉的一部分,是取自群眾的這段歡呼:「賀三納於達味之子!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賀三納於至高之天」(瑪21:9)。若果大家也有參與其他西方語言的感恩祭的經驗的話,則更容易覺察到。這裏的「因上主之名而來的」與彌撒中的「奉主名而來的」,基本上是異曲同工。至於〈聖聖聖〉中譯本中的「歡呼之聲」,則是意譯外語「Hosanna」(=賀三納)的嘗試之一。「賀三納」音譯亞拉美語(音:hōsha’nā)【亞拉美語相信是耶穌的母語】。此字來自希伯來語(音:hôšî‘â-nā’),直譯的話意思大概是:「求〔祢〕拯救〔我們〕吧!」(英:Please, save [us]!;葡:Salva[-nos], por favor!)。簡言之,〈聖聖聖〉上半部分的末句(「歡呼之聲響徹雲霄!」)以及下半部分全部(「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歡呼之聲響徹雲霄!」)都是取材自群眾當時的歡呼之句。

回到福音的場景之中。群眾向耶穌歡呼「求祢拯救我們吧!」。『賀三納』與祂的名字『耶穌』其實是來自同一字根,字根的意思就是「拯救>>拯救者」。推而論之,群眾在耶穌身上看到一個未來,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脫離當下窘境的新世界。只不過,到達這新世界的道路,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進入到聖道禮儀。讀經一和答唱詠都是為向參禮者預示耶穌受難始末中部分情節之用。讀經一(依50:4-7)是取自學界稱為《依》中的第三首〈主僕詩歌〉。詩中上主之僕所受的,包括以背迎向棒擊者和以臉直迎拔鬍者,也是耶穌在走向加爾額略山的路上所受的一切的寫照。至於答唱詠(聖詠22篇),禮儀安排全體參禮者以聖詠作者的呼號作重句:「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2節上)。這句聖詠,在十架上的耶穌也用了來表達祂當時所承受的巨大痛苦(見瑪27:46)。由此可見,禮儀也希望我們嘗試體驗耶穌所承受的苦楚。

學界現時仍有一個爭論,到底耶穌在以詠22:2來宣洩自己當下感受的同時,究竟心中是否只是想引用這一句,還是引用一整首呢?前者感受悲觀,後者卻仍對上主心懷希望。不過,從禮儀的安排來看,禮儀的思路是:儘管痛苦有如長夜漫漫,在最後人類總有曙光。今天的答唱詠共四節,首三節都聚焦於所受的痛苦:敵人的嘲弄;手腳被刺穿;衣物被瓜分。然而,最後一節卻是堅定地指出,亞巴郎的後裔—天主的子民理當讚美上主的聖名。

今天讀經二所選的,是一首相信在初生教會時代就已由基督徒傳頌的聖歌(斐2:6-11)。根據現存的文獻,至少在第五世紀,這段章節就已被選在這主日誦讀。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數句就歸納了耶穌身為天主子來到世間的使命:取人的形體,謙下自己至以罪犯之名赤裸裸地死在十架之上;之後卻獲上主舉揚,成為萬有之主。這段簡短的讀經不單描述了耶穌的苦難和死亡—即本主日的禮儀重點,更提前指出了我們下週才慶祝的逾越奧蹟的曙光之源。

今天的福音選讀,按長式的話,橫跨兩章(瑪26:14—27:66),即使短式也有四十四節(瑪27:11-54)。篇幅之廣,當然無法於此三言兩語講畢。最好還是請各位翻開聖經細閱,從而與耶穌一起再走一次祂人生的最後一天。無論如何,整段讀經做觸動信友的心的,想必是以下一句:「耶穌又大喊一聲,遂交付了靈魂」(瑪27:50)。概括來說,《瑪》的〈耶穌受難敘述〉,是一段對耶穌人生最後時刻的神學反思。然而,這反思雖然深刻,但並不艱深。今天時辰頌禱禮(舊稱:大日課)的誦讀日課中禮儀所安排的克里特主教聖安德肋的一篇講道,正好為今天的讀經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基督〕進入了我們無限的卑微的陰影中⋯⋯祂甘願降來,和我們一起生活,分享我們的本性,而將我們提高,並引導我們歸向祂」。因此:「我們要把我們自己當作外衣,鋪在基督腳前」,放下自我,追隨基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