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聖週苦難聖枝主日 —— 置諸死地.靜待新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聖週苦難聖枝主日

置諸死地.靜待新生



雖然我們習慣了稱今天為「聖枝主日」,但其實這主日的正式全稱是:「苦難聖枝主日」。往年在一般慶祝這主日時,由於禮儀開首的聖枝遊行是今天獨有,不少人都把重點放在了聖枝之上。其實,今天禮儀是要讓我們重新體驗由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直到耶穌毫無尊嚴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整個過程。因此,今天禮儀安排了兩篇福音選讀,在禮儀開始時的一篇是群眾高舉棕櫚枝歡迎耶穌榮進耶京,另一篇在聖道禮時宣講的則是耶穌受難始末。

按一般的禮儀程序【按:今年因疫情則從略】,在祝聖聖枝之後,遊行進堂之前,主禮(或共祭或執事)會宣讀第一篇福音。今年是甲年,亦即瑪竇年,讀的自然是《瑪竇福音》中的相關篇章。當中,群眾認識到耶穌就是達味之子,就是要奉主名而來的那一位。群眾高呼「賀三納」(外語:Hosanna)。

順帶一提,大家大概應該已經覺察到,彌撒的〈聖聖聖〉的一部分,是取自群眾的這段歡呼:「賀三納於達味之子!因上主之名而來的,當受讚頌!賀三納於至高之天」(瑪21:9)。若果大家也有參與其他西方語言的感恩祭的經驗的話,則更容易覺察到。這裏的「因上主之名而來的」與彌撒中的「奉主名而來的」,基本上是異曲同工。至於〈聖聖聖〉中譯本中的「歡呼之聲」,則是意譯外語「Hosanna」(=賀三納)的嘗試之一。「賀三納」音譯亞拉美語(音:hōsha’nā)【亞拉美語相信是耶穌的母語】。此字來自希伯來語(音:hôšî‘â-nā’),直譯的話意思大概是:「求〔祢〕拯救〔我們〕吧!」(英:Please, save [us]!;葡:Salva[-nos], por favor!)。簡言之,〈聖聖聖〉上半部分的末句(「歡呼之聲響徹雲霄!」)以及下半部分全部(「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歡呼之聲響徹雲霄!」)都是取材自群眾當時的歡呼之句。

回到福音的場景之中。群眾向耶穌歡呼「求祢拯救我們吧!」。『賀三納』與祂的名字『耶穌』其實是來自同一字根,字根的意思就是「拯救>>拯救者」。推而論之,群眾在耶穌身上看到一個未來,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脫離當下窘境的新世界。只不過,到達這新世界的道路,卻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進入到聖道禮儀。讀經一和答唱詠都是為向參禮者預示耶穌受難始末中部分情節之用。讀經一(依50:4-7)是取自學界稱為《依》中的第三首〈主僕詩歌〉。詩中上主之僕所受的,包括以背迎向棒擊者和以臉直迎拔鬍者,也是耶穌在走向加爾額略山的路上所受的一切的寫照。至於答唱詠(聖詠22篇),禮儀安排全體參禮者以聖詠作者的呼號作重句:「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2節上)。這句聖詠,在十架上的耶穌也用了來表達祂當時所承受的巨大痛苦(見瑪27:46)。由此可見,禮儀也希望我們嘗試體驗耶穌所承受的苦楚。

學界現時仍有一個爭論,到底耶穌在以詠22:2來宣洩自己當下感受的同時,究竟心中是否只是想引用這一句,還是引用一整首呢?前者感受悲觀,後者卻仍對上主心懷希望。不過,從禮儀的安排來看,禮儀的思路是:儘管痛苦有如長夜漫漫,在最後人類總有曙光。今天的答唱詠共四節,首三節都聚焦於所受的痛苦:敵人的嘲弄;手腳被刺穿;衣物被瓜分。然而,最後一節卻是堅定地指出,亞巴郎的後裔—天主的子民理當讚美上主的聖名。

今天讀經二所選的,是一首相信在初生教會時代就已由基督徒傳頌的聖歌(斐2:6-11)。根據現存的文獻,至少在第五世紀,這段章節就已被選在這主日誦讀。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數句就歸納了耶穌身為天主子來到世間的使命:取人的形體,謙下自己至以罪犯之名赤裸裸地死在十架之上;之後卻獲上主舉揚,成為萬有之主。這段簡短的讀經不單描述了耶穌的苦難和死亡—即本主日的禮儀重點,更提前指出了我們下週才慶祝的逾越奧蹟的曙光之源。

今天的福音選讀,按長式的話,橫跨兩章(瑪26:14—27:66),即使短式也有四十四節(瑪27:11-54)。篇幅之廣,當然無法於此三言兩語講畢。最好還是請各位翻開聖經細閱,從而與耶穌一起再走一次祂人生的最後一天。無論如何,整段讀經做觸動信友的心的,想必是以下一句:「耶穌又大喊一聲,遂交付了靈魂」(瑪27:50)。概括來說,《瑪》的〈耶穌受難敘述〉,是一段對耶穌人生最後時刻的神學反思。然而,這反思雖然深刻,但並不艱深。今天時辰頌禱禮(舊稱:大日課)的誦讀日課中禮儀所安排的克里特主教聖安德肋的一篇講道,正好為今天的讀經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基督〕進入了我們無限的卑微的陰影中⋯⋯祂甘願降來,和我們一起生活,分享我們的本性,而將我們提高,並引導我們歸向祂」。因此:「我們要把我們自己當作外衣,鋪在基督腳前」,放下自我,追隨基督。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 新生的曙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新生的曙光


由於下主日—苦難聖枝主日—的福音選讀就是耶穌受難始末,所以,可以說,這主日的福音選讀(以及其餘的讀經)就是禮儀為基督徒以及候洗者參與逾越三日慶期和復活禮儀而作的最後準備。逾越,就是跨過生死的門檻,走過幽暗的無盡深谷,而後重見光明。今天禮儀所選的讀經,從兩重不同的人生經歷切入死後重生的視角,讓我們先稍稍預嘗新生的滋味。

讀經一所選的《厄則克耳先知書》第卅七章,是第一重視角:從國破家亡、充軍塞外、離鄉背井的幽谷中看出國族復興的曙光。厄則克耳,是在南國猶大的貴族菁英開始流放巴比倫的時期擔起先知職務的。透過他,上主向身陷困境的以色列民宣告,自由終會再現;雖然當下看似全無可能,就像死人無法復生一樣【當時死後復活的信念仍未在猶太信仰中紥根】,但上主仍能化不可能為可能。因此,先知就起用了枯骨重生,死人復生的圖像來描繪這復興的希望:亡了的國,原本的確就好似死去的人一樣,無法回來;可是,厄則克耳的創見在於指出:上主,作為人類的創造者,定能使枯骨復生;厄氏再進一步推斷,既然上主連死人復生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做得到,言則復興覆亡了的國家也就當然可能了。

當然,從今天禮儀的脈絡看來,厄則克耳先知所用的圖像卻為我們聆聽福音選讀做好準備。那是按《若望福音》的脈絡,耶穌所行的最後一個奇蹟【《若》特意稱之為「標記」(英:sign;葡:sinal),也就是指示出耶穌真正身份的『路牌』】:復生拉匝祿。

復生之前,死亡的陰谷卻確實是逃不了的。只不過,從我們的信德而來希望,卻成了我們勇敢走過這深谷的力量,正如今天禮儀藉答唱詠的重句來讓我們與聖詠作者一同讚頌:「上主慈悲為懷,樂於救贖」(詠130:7)。可見,上主的慈悲不只停留在有「同情心」的層次,而更是伸手參與我們每人的生命(歷史軌跡)之中,向我們每人賜予圓滿的救贖。當然,在這天人互動之中,也少不了我們的一份:「上主,我從深淵呼求你」。

從今天禮儀的脈絡來聆聽的話,這一句有如是亡者在死亡的深淵中所發出的呼號一樣,請求著上主的寬宥,並懷著上主確實會拯救他們的希望。儘管聖詠作者原本可能只是身陷孤獨無援的困境而仍然在生,但我們仍可視這篇聖詠為已亡信友的靈魂的禱辭。

生死這大題目,也是保祿宗徒在《致羅馬人書》中要致力闡述的主題之一。與之前的讀經一和答唱詠一樣,保祿的角度都是向著對(永恆的)生命的嚮往。保祿的新穎之處在於,把聖神引入視界之內。保祿認為,在人領受永恆生命的工程中,因應人的兩種不同狀況,聖神有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首先,是仍然在生的人。在保祿看來,儘管他們尚未墮入死亡,但有些人生活會「隨從肉性」,因而是活於罪惡之中;至於基督徒們,由於有天主的神活內他們之內,他們因而是「屬於聖神」的。換成保祿的神學語言,是天主聖神把成義的身份賦予基督徒。此外,保祿提出,聖神的效力不會因為死亡而終結。畢竟,耶穌的復活也是透過聖神的工作;那麼,聖神自然也能夠使已因死亡而腐朽的肉軀重獲新生。

保祿在這段章節中,是在進行層層神學推演。然而,訊息本身其實並不艱澀:屬靈的將會克勝肉身的,生命將會克勝罪惡和死亡。隨著我們逐潮接近慶祝復活節—生命永無止息的慶節,細讀保祿的這段話將能幫助我們領悟基督有克勝死亡的德能,並帶來了生命的不滅光芒。

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耶穌使祂的朋友拉匝祿死而復生。剛開始的時候,耶穌看似對拉匝祿的死亡有點冷漠。祂在得知拉匝祿病重的消息後,不單沒有馬上往他家中去,反而還有原地多留了幾天。及至拉匝祿死後,祂才動身。耶穌還補充道:「這病並非死症,只為光榮天主,使天主子受顯揚」。

雖然,耶穌確實藉此機會行了祂(在《若》中)的最後一個「標記」,然而,祂也不是對祂朋友的死去無動於衷。按《若》所記,耶穌先是「心靈憂傷」,繼而「流起淚來」,並「懷著哀痛」走到拉匝祿的墳前行「標記」。作為人,耶穌對於自己的朋友要經歷死亡的痛苦,內心也不並好受。正正為了克勝死亡,並藉激發各人的信德使我們都能走出死亡的陰谷,祂自己卻就不得不既受內心之痛,又忍肉身之苦。基督在拉匝祿一事中的兩面,〈頌謝詞〉將之表露無遺:「基督是真人,為了朋友的死亡而悲傷;祂是永生的天主,使拉匝祿從墳墓中出來」。

今天的讀經,讓我們面對人生的兩大奧秘:死亡與新生。天主展示祂克勝死亡,導向新生的德能。在這四旬期內,讓我們藉懺悔而死於過去,並將在復活主日起來,有如新人!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 基督:人生的真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四主日

基督——人生的真光



人人都說,肉眼乃靈魂之窗。然而,人的肉眼是否真的能夠看穿表象,見到靈性的真實?若否,我們又該如何獲得這份真實。這就是串連起今天各篇讀經的主題。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撒慕爾紀上卷》,是上主揀選達味為以色列君王,並由撒慕爾為他傅油的一幕。從禮儀的角度看,這篇讀經滿足了縱横兩個向度的意義。橫向來看,就是把四旬期各主日的讀經一依次順序閱讀,我們就會讀到整個舊約救恩史的重要里程。這安排特別是為了候洗者的緣故,因為四旬期的甲年主日讀經,即使只乙、丙年,只要堂區有候洗者,都可改用。把六個主日的讀經一排起來讀,我們就可看到天主如何在以色列民的歷史裏一步步的為人類的救恩作好準備。其中的一步,就是為達味傅油。

從縱向角度來看,讀經一呼應著福音選讀—天生瞎子復明。後者可算是『眼盲心未盲』的一段記述,前者也是異曲同工。人以自己所認為的所謂『最好條件』來篩選人,往往選不到天主早已預備的—也就是最適合的—人選。尤其值得大家細味的,是《撒上》作者如何『賣關子』的高超手法。這位候任君王的名字,作者一直隱藏。一次又一次撒慕爾(以及讀者)以為已經找到人選,結果卻又一直落空。即使最後他人出場了,名字卻一直隱沒。直到最後,要傅油的一剎,讀者才獲告知,這位君王的名字就是:「達味」。

為了呼應讀經一,禮儀選了聖詠第廿三篇。這毫無疑問是最受歡迎的聖詠之一。禮儀的選擇,大概是因為聖詠之中牧人與羊群之間的和平相處,彼此各安其份。在禮儀的脈絡中,這篇聖詠強調出達味—天主所揀選的牧人—會好好地牧放祂的羊群。我們甚至可以想像,達味詠唱這一句來祈禱:「〔祢〕在我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詠23:5)。換言之,就是以色列民羊群的牧人達味也承認上主是他的牧者。

與「是否真的看得見」這個主題相連的,自然是「光明與黑暗」;畢竟,沒有光,又如何看得見?今天選自《致厄弗所人書》的讀經二,就這樣轉向新的主題。這是一封寫給外邦基督徒團體的信。在作者眼中,他們的過去(=皈依之前)乏善可陳:「你們從前一片黑暗,現在在主內卻成了光明」(弗5:8)。在信友內心所發出的光芒,是十分美麗的。作者更鼓勵他們,把這道光芒向別人綻放。這篇讀經的結束,相信來自一首十分古老的初期基督徒聖歌,呼籲所些睡著了的(=已離世的)的人,去向基督—給予他們光芒的那位—致候。

從今天的禮儀脈絡看,讀經二與福音選讀之間的主題相關。《若》中所載的是一個天生肉眼失明,後得耶穌治好得而復明;而《弗》作者要表達的,則是一群天生靈性上失明、活於黑暗中的人,現在終於能夠以清明的心眼看見光明。

雖說我們慣稱《若》這一幕為〈耶穌治好天生瞎子〉,但其實耶穌使他復明的情節不過是整段敘述的開始而已。整章《若》第九章餘下的部分,也就是今天福音選讀的餘下部分,是展現出耶穌的這個『奇蹟』(=標記;sign)對於天生瞎子的家庭、朋友、以及他自己所產生的效應。

聖史若望並沒有隱藏他想要藉這段記述來表達的要點。他把肉眼的失明與靈性的失明作對比。事實上,很多人都十分喜歡的聖歌〈奇妙救恩〉(Amazing Grace)第一段末句「瞎眼,今得看見」(Was blind, but now I see),就是取靈感自今天的福音選讀:「那人回答說:『祂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曾是個瞎子,現在我卻看見了』」(若9:25;短式從略)。

就如上主日的福音選讀一樣,今天的這段同樣有段用於慕道期的久遠歷史。通過了甄選禮的候洗者,現在【儘管今年因疫情而另有安排】為復活期領受聖洗聖事作最後準備—考核禮,以驅除任何妨礙他們接近基督的事物,並堅強他們追隨基督的決心。把這兩個主日的福音一作比較,發現那撒瑪黎雅婦人追隨了基督,那天生瞎子也一樣成了基督徒。更出乎意料的是,如果我們細心留意的話,那天生瞎子從未向耶穌求過神蹟,他的信德之恩也是在他復明之後才產生的。然而,他的信仰宣認,同樣鏗鏘有力:「主,我信」。

今天的禮儀選讀,並不僅僅堅定那些準備洗禮的人,也提醒我們這些已經領受聖洗聖事的人:跟隨基督,就是除去了靈性上的失明,治好了心盲。在這四旬期內,讓我們借基督教導的真理之光,看出我們自身的軟弱、不足、缺失、過份等等。我們也許由於各種原由,未曾向耶穌求過明目之恩,但只要我們願意張開雙眼,基督定會讓我們看見光明。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 活水之源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活水之源


The Water of Life Discourse between Jesus and the Samaritan Woman at the Well
by Angelika Kauffmann, 17–18th century

水,是維持人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今天的讀經一和福音,講述的都是人需要水,但求的人的態度不同,他們得到的也就不完全一樣。然而,在兩幕之中,我們都感受到天主—生命之泉—都渴望人得到生命。

讀經一選的,是《出谷紀》第十七章。以色列民剛剛出離埃及,橫渡海水後,正在往西乃山的路上。未幾,以民因為口渴而鼓躁。面對著臭牌氣的群眾,梅瑟和天主的反應不盡相同。梅瑟按捺不住,氣上心頭;天主卻想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梅瑟以手杖敲石,天主藉以闢石出水的一幕。以色列民的長老們見證著這一幕,因此,儘管此事非比尋常,以民即使想不相信也不行了。天主既已召叫了以色列民走上邁向應許之地的路上,當然希望看見他們走完這趟旅程,也自然就會為他們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在今天禮儀的脈絡中,這篇讀經可算是福音的序章,準備我們去聆聽那篇預示聖洗聖事的章節。

今天的答唱詠,取自聖詠第九十五篇,也提到讀經一所記述的那一幕。只是,天主於此並不如在《出》中那般忍讓了。祂並沒有隨以民心意的順應他們的渴求,相反,天主為當年以色列民的後代給了以下的命令:「你們⋯⋯不要像在默黎巴那樣心硬,不要像在曠野中瑪撒那天,你們的祖先看到我的工作,在那裏仍然試探我、考驗我」(8-9節;答唱詠第三段)。簡言之,聖詠作者在提醒他往後世代的天主子民,不要好像他們的先祖般任性,而要以更好的心態與天主相處。

雖然讀經二所選取的保祿宗徒的《致羅馬人書》第五章中,主題並不是水,但由於當中借用了水的形象來描寫我們藉聖神而得的超性三德。正如天主在曠野中向以民傾注水泉,以給予他們生命之泉,以解口渴;同樣,天主在基督徒心中傾注聖神的恩寵。事實上,《羅》的這一章,可算是全信最需要不斷細味的一章。而在今天所選的節段中,保祿就嘗試探討超德:基督徒因對天主的信心〔信德〕而成義,並從而得到對直到永遠的生命的希望〔望德〕,因為我們已領受了天主的愛情〔愛德之源〕。保祿使用了『傾注』的暗喻,也為禮儀所用,把書信中的這一段與其餘兩篇讀經相連起來。

順著讀經的脈絡,我們來到了福音選讀。一開始,這不過一位女子在日常生活的慣常事務中所發生的一段不尋常對話。可是,這就成就了《若望福音》中最生動的對話之一。

先回顧些少歷史背景。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與撒瑪黎雅人是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在很多很多代以前,當猶太人從巴比倫充軍回歸故土,重建聖殿的時候,撒瑪黎雅人原想出手相幫,卻被猶太人藉口斷言拒絕;其後,撒瑪黎雅人因好意遭拒而與之反目成仇,並去信波斯帝國斷其重建財源而起(見厄上第四章)。由此可見,當身為一個猶太人的耶穌向這位撒瑪黎雅女子要水喝時,已是在『擦邊球』了。不久,他們的對話更是在烈日當空,兩人都極需要水份的時刻,花時間把話題轉到討論真正的朝拜之地,就更是展示出他們兩位都真心想要直截了當地探究致使兩地人民彼此仇視數百年的問題的核心。其實,耶穌想要的,不只是討水喝;祂更想看見這位女子得到信仰。祂層層剝開她的心房,向她展示出祂先知性的知識,對她的一生瞭如指掌,並同時展現祂願意解她心底裏最深層次的渴求。祂要給她活水。而耶穌就是這水,能夠解人心之渴,使人不再『口渴』(=乾涸),不再失去生命力,不再漫無目的地僅僅存活。耶穌想這位女子把祂『喝下』。

這位撒瑪黎雅女子又把話題轉到信仰,畢竟以色列先祖的口渴也未曾得到這樣的消解。同時,她也在心中猜測,祂是否就是要來的默西亞—基督?就在一口水并旁,耶穌的自我介紹呼應著上主當年在荊棘叢中向梅瑟啟示的聖名:「我就是」(I AM;當年的啟示,原文直譯為「我就是我[之所是]」〔I am that/which/what/who I am〕;參葡:«EU SOU AQUELE QUE SOU.»)。面對著這啟示,撒瑪黎雅女子有如『宗徒』般行動【宗徒,外文本義為:被派遣的〔人〕】,她把其他的族人帶到耶穌跟前,使他們也得到信仰。

在教會禮儀史中,這篇福音很早就有在四旬期第三主日中誦讀的歷史。據不少資料所示,這是因為教會很早就在這主日舉行考核禮,讓候洗者為聖洗作好準備;因為,撒瑪黎雅女子成了所有追尋信仰的人的榜樣。不過,四旬期不只是為候洗者而設,更是所有基督徒都必需為逾越三日慶典中復活守夜時重宣信仰所作的準備。屆時,為聖洗而準備的聖洗將會灑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那是使我們能夠向世界宣告耶穌就是默西亞的活水。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甲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 滿懷信心 聽從祂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滿懷信心 聽從祂





禮儀年三年循環的四旬期第二主日,主題同一:耶穌顯聖容。中文也許意思譯得不夠傳神。外文作「transfiguration」,是整個容貌甚至外觀改變的意思,也算是俗語說『成個人變咗、唔同咗』的類近意思。這並不是說從一個人變成了另一個人,而是同一個人卻變得與以往不一樣。

三年讀經循環的讀經一,我們也讀到同一個人的事蹟:亞巴郎。今年的讀經向我們呈現的,是作為信仰(或作信德)、希望,以及膺服天主意思的榜樣的亞巴郎。他不單聽了上主的話,更深信即使是不可能的,天主也能使之發生。既接受了天主那不可思議的計劃,他便放下一切,起程向新的土地出發。借用保祿的套話,因著信德,亞巴郎轉化成了一個新的人。他的人生已變成了他本來完全意思不到的;因為與他自己的能力相比,他更相信天主的大能。

今天的答唱詠,是能促進我們向亞巴郎學習信靠天主的一篇禱詞。先看重句:「上主,我們期待著你廣施慈愛」。每每唸到這一句,都讓我們站到了當天的亞巴郎身旁,懷著同樣的信心,邁步踏出人生未知之路上的每一步。聖詠的主體,更是我們對上主完全可靠的信德宣認,並宣認上主的慈愛充滿著整個受造界。至於答唱詠的末段,也是聖詠本身的結尾,提醒我們,上主不單是我們的救助和護盾,更是我們希望的唯一泉源。因此,滿懷信心靜候上主,就是活出我們信德的最佳行動。

然而,在我們的人生中,要活出基督徒生命的光輝,受外在的挑戰不在話下,內在的掙扎有時也難克勝。今天的讀經二,就這問題有所指點。在《致弟茂德後書》中,我們遇到一個相當有血有肉的保祿,寫信給他視為子弟的晚輩,藉著他自己的福傳經驗來提點弟茂德,如何做好一位侍奉福音的人。當然,這箇中少不了受苦,無論肉身的還是內心的,但堅持忍耐著這一切所需要的力量,來自上主。而我們的使命,是上主從一開始就呼召我們的。保祿邀請我們再度省思我們蒙召要度的成聖生活,乃基督耶穌的恩寵改變我們,使我們從只顧自私自利的世俗面容轉化過來,顯現出基督信徒面上反映著基督的榮光。

談到耶穌的光輝,我們就會轉向福音選讀。今天讀的是按《瑪竇福音》所載的〈耶穌顯聖容〉(更好譯:耶穌改變外貌)一幕。按《瑪》脈絡,這一幕發生在耶穌首次預言苦難以及解釋門徒生活真義—背起自己十字架跟隨祂—之後。有趣的是,從聖史的寫作手法來看,他〈耶穌改變外貌〉這一幕,雖說耶穌是主角,但重點可以說是落在那三位耶穌帶著上山的入室弟子之上。這一段文字,描寫三人的篇幅事實上較描寫耶穌為多;至於與改變外貌後的耶穌對話的,聖史除了交代了他們姓甚名誰之外,並無更多的交代。聖史也沒有告訴我們耶穌的經歷與感受為何,卻告訴我們那三人的所見所聞。聖史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這一份經驗有否增強耶穌自己的信心,但肯定是對那三位宗徒的一次獨特的啟示經驗。

耶穌的顯聖容(改變外貌),彷如上主的神現(theophany)。顯聖容發生在六天之後,一如天主在西乃山上顯現給梅瑟時一樣(見出24:13-16)。顯聖容發生在山上,山上其實就是天主啟示經常的發生地。顯聖容時的耶穌,面容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潔白耀眼」(見2節);這使人想到《舊約》中的天主「榮光」,指的就是透著太陽光線的白雲。出現耶穌兩旁的梅瑟和厄里亞,是以色列歷史中舉足輕重的兩號人物,並代表著律法和先知。耶穌是深深地繼承著猶太人的信仰傳統。

就好像耶穌受洗時一樣,耶穌改變外貌時,天上也有聲音。在這幕中,天上聲音宣告:「這是我的愛子,祂令我喜悅,你們要聽從祂!」(5節)。這道聲音令他們驚得發慌,使他們恐慌得跌倒在地。就好像一幅經典的耶穌顯聖容聖像畫(見附圖)中栩栩如生地描繪的三位宗徒們的反應:他們是慌張地想方設法躲起來。有的像小孩一樣,閉眼掩面就以為他們所驚慌的事物就會隨之消失。有的『扒低』在地,無法忍受目睹耀眼的光芒。此外,在聖像畫中【但福音並無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其他門徒留在遠處,像是山洞之類的,從中看著聽著所發生的事,看來較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三人更不理解正在發生的一切。

最後,耶穌溫和地碰了碰他們三人,讓他們不要害怕。耶穌又要他們不要對別人提及此事。很明顯,他們仍然未明白發生了甚麼事。然而,從整個禮儀的讀經脈絡來看,重點就是,基督徒要滿懷信心地聽從耶穌基督的教誨,效法天主的愛子,使天主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