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 會帶來分裂的和平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會帶來分裂的和平





在今天的福音中,《路》記述耶穌聲明祂來是使大地成為火海的。然而,我們必需明白的是,這類措辭是耶穌時代的主流思潮。自舊約先知時代消亡以後,默啟文學方式(apocalyptic literature)成為猶太思潮主流。這種思想和文字常把人世間的矛盾和問題簡化為兩股超越人類的力量善與惡的鬥爭,並以天崩地裂和鬼哭神號的場面來描寫這場末世鬥爭。【參路10:18—「耶穌向他們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路》中耶穌並不是在建立一套神學理論,祂只是在用當時文化常用的措詞而已。《路》中耶穌曾經有一次天主國度的經驗,仿如一股降到祂上的力量,催迫著祂行事。因此,《路》並不只是說會祂會施火的洗禮(見3:16),而且祂自己也將浸沒在這火的洗禮之中(見今天福音)。

我們可能會因為這些措詞而感到疑惑。然而,正正因著這些措詞,我們就便可嘗試理解到耶穌作為天主子與上主作為天主父之間的『父子關係』。耶穌一直聽命地活著祂的人生,時機成熟時,聖神如火一般降到祂身上,祂遂藉信德與望德領受了這末世思想,而非祂自己的文學創作而已。而且,祂並不只是我們的救主,祂同時也是我們信德的模範。的確,我們相信祂。可是,我們的信仰並沒有把我們與祂區分開來,置祂於我們的對面,成為我們相信這個行動(verb)的「接受者」(object)。相反,在信仰之內,祂與我們同時都是「行動者」(subject):祂與我們都一樣,一直聆聽天主父的話語。

今天的讀經二(《希‧十一章》的前部分就已列舉了一系列的信德模範;見上主日)正正就指出耶穌就是信德的最高的模範。祂是「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正如祂勇敢地走上祂的「跑道」,並使之轉化為與俗世相反的標記,並鼓起勇氣地走到最後;我們也同樣應走上這跑道,走到最後。

這是一場比賽上的跑道。這跑道把我們置於世界的對面。在這層面上,耶穌同樣是我們模範。祂來並不是為帶來和平至少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而是帶來分裂(路12:51;今日福音),以及與俗世對抗的標記(希12:3;讀經二),就好像在祂之先的先知們一樣,尤其是耶肋米亞(讀經一)。我們總是期待和平能夠容易地(因著強而有力的權威或無法撼動的架構)從上而下的套加下來;耶穌所提倡的和平,則是建基於自由的決定以及自願的彼此信靠;這講求自由;因此,這同時也打開不和之路;因此,耶穌並不會強迫任何人要同意祂。無人能夠被迫去愛他的近人如他自己,畢竟,這裏講的是愛。同樣,沒有人能夠被迫為了愛的緣故而犧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這才是耶穌要帶來的和平。使人分裂的,正正就是由對耶穌這提倡的支持與反對;這分裂甚至在家庭中發生。及至《路》成書的時候(太約主前七十年代後期,即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四十多年),這分裂卻是事實,因為有系統地對基督徒的迫害已然展開。

對《路》來說,一切都是「時代的徵兆」(sign of the times;見路12:54-56 // 16:2-3)。時代的徵兆的關鍵性在於,天主也參與其中。今天,我們就是與世俗相反的標記。若否,則我們就有禍了,畢竟天主與此世在本質上有互不相容之處。我們應該視這為一個「具末世意義的處境」。在今天的世界之中,要成為基督徒的爭議性的時代徵兆,就是要做一個選擇:人要選擇支持還是反對基督;要決定他是渴望成為天主的子女,還是不渴望。在天主〔=愛主愛人〕與世界〔=自私自利〕之間作出選擇,是成為基督徒的永恆末世幅度。

那麼,基督徒是否要再減少點人性?要成為一個憤世嫉俗的子民,無止境地對此世的一切事都不滿意?的確,有誰能夠對此世的事完全滿意(因為完美只存在於彼岸)。然而,我們卻不應變得憤世嫉俗,因為我們對此世不滿意的原因,正正是因為我們愛這世界,好像天主愛了這世界一樣。此世之所以變得不那麼美麗,說到底,是因為單純地追求對欲望的滿足。

由此回到耶穌今天的那段話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至少間接地)看過多少父母子女因各種的原因互相敵對。雖然這些大部分是因為錢,而錢當然不值得讓家庭分裂。但有一種分裂有時卻是難以避免的:價值觀的分裂。當然,在大部分時間,基督徒的身份並不會為我們構成凶險難關。然而,當兩難的情景萬一出現時,我們會選擇天主還是世界呢?或更好說,我們會選擇天主所喜悅的愛主愛人,抑或此世的所謂成功之道只顧自己,機關算盡?

讓我們在領受過天主聖言及基督聖體後,更活出〈領聖體後經〉的祈求:「我們在世肖似〔基督〕,將來在天上得與祂同享榮福」!天主保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