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 會帶來分裂的和平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會帶來分裂的和平





在今天的福音中,《路》記述耶穌聲明祂來是使大地成為火海的。然而,我們必需明白的是,這類措辭是耶穌時代的主流思潮。自舊約先知時代消亡以後,默啟文學方式(apocalyptic literature)成為猶太思潮主流。這種思想和文字常把人世間的矛盾和問題簡化為兩股超越人類的力量善與惡的鬥爭,並以天崩地裂和鬼哭神號的場面來描寫這場末世鬥爭。【參路10:18—「耶穌向他們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路》中耶穌並不是在建立一套神學理論,祂只是在用當時文化常用的措詞而已。《路》中耶穌曾經有一次天主國度的經驗,仿如一股降到祂上的力量,催迫著祂行事。因此,《路》並不只是說會祂會施火的洗禮(見3:16),而且祂自己也將浸沒在這火的洗禮之中(見今天福音)。

我們可能會因為這些措詞而感到疑惑。然而,正正因著這些措詞,我們就便可嘗試理解到耶穌作為天主子與上主作為天主父之間的『父子關係』。耶穌一直聽命地活著祂的人生,時機成熟時,聖神如火一般降到祂身上,祂遂藉信德與望德領受了這末世思想,而非祂自己的文學創作而已。而且,祂並不只是我們的救主,祂同時也是我們信德的模範。的確,我們相信祂。可是,我們的信仰並沒有把我們與祂區分開來,置祂於我們的對面,成為我們相信這個行動(verb)的「接受者」(object)。相反,在信仰之內,祂與我們同時都是「行動者」(subject):祂與我們都一樣,一直聆聽天主父的話語。

今天的讀經二(《希‧十一章》的前部分就已列舉了一系列的信德模範;見上主日)正正就指出耶穌就是信德的最高的模範。祂是「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正如祂勇敢地走上祂的「跑道」,並使之轉化為與俗世相反的標記,並鼓起勇氣地走到最後;我們也同樣應走上這跑道,走到最後。

這是一場比賽上的跑道。這跑道把我們置於世界的對面。在這層面上,耶穌同樣是我們模範。祂來並不是為帶來和平至少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而是帶來分裂(路12:51;今日福音),以及與俗世對抗的標記(希12:3;讀經二),就好像在祂之先的先知們一樣,尤其是耶肋米亞(讀經一)。我們總是期待和平能夠容易地(因著強而有力的權威或無法撼動的架構)從上而下的套加下來;耶穌所提倡的和平,則是建基於自由的決定以及自願的彼此信靠;這講求自由;因此,這同時也打開不和之路;因此,耶穌並不會強迫任何人要同意祂。無人能夠被迫去愛他的近人如他自己,畢竟,這裏講的是愛。同樣,沒有人能夠被迫為了愛的緣故而犧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這才是耶穌要帶來的和平。使人分裂的,正正就是由對耶穌這提倡的支持與反對;這分裂甚至在家庭中發生。及至《路》成書的時候(太約主前七十年代後期,即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四十多年),這分裂卻是事實,因為有系統地對基督徒的迫害已然展開。

對《路》來說,一切都是「時代的徵兆」(sign of the times;見路12:54-56 // 16:2-3)。時代的徵兆的關鍵性在於,天主也參與其中。今天,我們就是與世俗相反的標記。若否,則我們就有禍了,畢竟天主與此世在本質上有互不相容之處。我們應該視這為一個「具末世意義的處境」。在今天的世界之中,要成為基督徒的爭議性的時代徵兆,就是要做一個選擇:人要選擇支持還是反對基督;要決定他是渴望成為天主的子女,還是不渴望。在天主〔=愛主愛人〕與世界〔=自私自利〕之間作出選擇,是成為基督徒的永恆末世幅度。

那麼,基督徒是否要再減少點人性?要成為一個憤世嫉俗的子民,無止境地對此世的一切事都不滿意?的確,有誰能夠對此世的事完全滿意(因為完美只存在於彼岸)。然而,我們卻不應變得憤世嫉俗,因為我們對此世不滿意的原因,正正是因為我們愛這世界,好像天主愛了這世界一樣。此世之所以變得不那麼美麗,說到底,是因為單純地追求對欲望的滿足。

由此回到耶穌今天的那段話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至少間接地)看過多少父母子女因各種的原因互相敵對。雖然這些大部分是因為錢,而錢當然不值得讓家庭分裂。但有一種分裂有時卻是難以避免的:價值觀的分裂。當然,在大部分時間,基督徒的身份並不會為我們構成凶險難關。然而,當兩難的情景萬一出現時,我們會選擇天主還是世界呢?或更好說,我們會選擇天主所喜悅的愛主愛人,抑或此世的所謂成功之道只顧自己,機關算盡?

讓我們在領受過天主聖言及基督聖體後,更活出〈領聖體後經〉的祈求:「我們在世肖似〔基督〕,將來在天上得與祂同享榮福」!天主保祐!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 警醒=靜靜地守候?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警醒=靜靜地守候?




佚名。 “Parable of the Unfaithful Servant” (ca. 1560).
德國柏林 Gemäldegalerie

在這幾個主日,《路》一直努力使我們看清人生(生命)的真實。雖然資本主義思想體系只是在主曆十八世紀中才由英國哲學家亞當.史密斯等奠定,但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中,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有以商業貿易來累積財富的做法,所謂「重商主義」(mercantilism)。耶穌時代當然也不例外;而《路》則視人追求財富的虛幻卻無視身邊饑寒交迫的人為萬惡之源(之一)【尤見16:19-31的〈富人與拉匝祿的比喻〉】。雖說澳門現在物質富庶,但放眼四海,時至今日,這仍是人世間的現況。《路》希望提醒我們,要在這空虛的幻象面前保持警醒。自從由埃及奴役中得到自由解放開始,「警醒」就成了以色列(猶太信仰)的基本生活態度。在那一夜,上主的使者途經每一戶埃及人和以色列人;而以色列人則整裝待發的舉行逾越節晚餐,準備好去跟隨著他們唯一的上主的引領,橫渡紅海,進入曠野(見讀經一)。「警醒」也是基督信仰的基本生活取態;基督徒一直等待著他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的再來。而在祂回來的時候,凡警醒地等候著的,祂都要讓他們坐在筵席之上,並親自服侍他們。耶穌就是那紆尊為僕的主(the Master/Lord—Slave/Servant)。可以說,祂完全顛覆了人世間的主僕關係。

接著,耶穌講了一個有關祂的再來的比喻。祂很具體地解釋了「警醒守候」的意思/意義。要做一個忠信而精明的管理人,就是照顧好自己責任範圍內的所有人。「警醒守候」並不是翹起雙手乾等著主的再來,而是負擔起好好照顧著自己,然後就是自己的家庭,所屬的信友團體和社會,以至世界的責任。關懷別人〔以及自己〕是否活得好(well-being)並不只是位高權重者的義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見47-48節)。凡是明明知道主的旨意卻又沒有好好準備的,將要受到嚴厲的責罰;若因為出於無知而失責,則懲罰會稍會減輕:「給了誰的多,向他要求的也多;託付與誰的多,向他索取的也格外多」。

這訊息的要點在於,我們每個人都得到天主託付,要照顧祂子民中每一位的日常所需,就是在準備那團結在基督內的永恆而喜樂的團體。因為,基督深深愛著祂所交托給我們責任範圍內的人;而我們斷然不能讓祂對我們失望。從這份對「警醒」的理解可見,按照基督福音所活出的宗教生活絕非人民的鴉片,只求個人從人生的苦海中尋求麻醉自我的觀感而對身邊的人事物不聞不問,甚至成為社會負累。相反,基督信仰不但驅使其追隨者成為自己人生的好的管理者,同時尋求弟兄姊妹們的益處,促使成就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當然,保持著這份(帶有末世意味的)「警醒」殊不容易,這要求我們時刻抱著對天主國度的來臨的盼望而顧及他人。反而,只顧自己的利益活在當下卻容易得多。畢竟,又有誰知道主何時才會再度來臨呢?要保持這份「警醒」心態,我們的確需要強大的信德。從這角度來閱讀,今天的讀經二正好幫助我們理解福音中的訊息。《希》作者如是寫道:「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看不見之事物的確證」(11:1)。這『定義』清楚地揭示出信仰/信德的末世向度。說到底,信仰/德並不是人類理性所到達不了(inaccessible)的終極真理;這對信仰/德的描述只是引申而來的。信仰/德的本義是全身投入去一種尚未可見而又未可觸摸的新的生命,但這新生命又真實得能夠吞併我當下的整個人生。接著,《希》舉出一系列活出這信仰/德的例子;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是亞巴郎出於對上主許諾的信仰而服從祂的獻子命令。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甘願冒生命危險來在這旅居之世上活出這信仰。我們將在下個主日的讀經二聽到《希》作者如何描寫這些人中的佼佼者—耶穌自己。

然而,我們今天必須張開眼睛,看出那雖然不能直接感知但卻又對我們的人生具決定性的事。綜合今天禮儀的精神,我們可以說:天主所交託給我們的一切,包括大自然、我們自己的生命,以及屬於我們責任範圍內的其他人的生命(時間和精力),並不是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之榨乾淨盡的。相反,正如〈集禱經〉所強調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天主父藉洗禮所(重)生的義子義女,我們都渴望「承受〔祂〕所預許的天堂產業」。這就把我們帶到〈答唱詠〉,當中宣告天主的產業,就是祂的子民。由是觀之,我們有責任好好地照顧我們所承受的產業—祂子民中的每一位,效法上主那樣照顧那些有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因各種原因而面臨死亡的威脅,以及因匱乏而饑寒交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