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 最好的・最不需要粗勞的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最好的・最不需要粗勞的




Tintoretto (+ 1594).
“Christus bei Maria und Martha”.
現藏於:德國慕尼黑Alte Pinakothek

讓自己為這事為那人忙得透不過氣來(所謂「行動主義」:activism),是人類揮之不去的一種病態心理。事實上,按《路》所載,為了突出當下行文的神學思想,耶穌有時對款待祂的家主也不大友善(見路13:37ff.)。在今天福音選讀中的耶穌的款待家主—瑪爾大—正正面對著這個問題。因為這就是她想要的:為自己十分尊重敬仰信靠的耶穌事事忙。沉醉在聆聽耶穌說話的瑪利亞,卻被瑪爾大打斷,並要求她去一同幫忙準備食物。假若她根本都不明白她忙碌地準備一切是為了甚麼,那她又何必去準備呢?假若一個人並不打算接受那與他生命尤關的訊息,那麼他去準備一切的這個行動,到頭來反而會使他走入死亡。當然,一個好的家主會盡量把最好的拿出來款待客人。可是,假若一個人平時沒有好好儲備,到有客人來的時候,又拿甚麼來款待他呢?因為,有客人來的時候,即使家主拿出來款待客人的美酒佳餚很豐盛,這也並不是最重要的。「瑪爾大,瑪爾大,你為這許多事操心勞碌,其實,真正需要的只有一件」。當然,耶穌並不是說瑪爾大所做的一切是一無是處,但瑪利亞選擇了的肯定是最正確的:聆聽耶穌。比起把房間好好打掃和一枱豐富的美食,更重要的是用心地聆聽祂的說話。這樣,我們才懂得好何準備餐桌。

瑪爾大真正的問題,在於她把她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看得無比重要,但卻(有意無意地)把她能夠從耶穌那裏領受的卻看得不重。讀經一所展示的卻截然不同:家主在認為自己在為款待來客而作出奉獻(to offer)的同時,其實也在領受(to receive)。亞巴郎的熱情款待(hospitality),就是在瑪默勒橡樹林附近,他大方慷慨地向那三位路過的客「人」所作的無私奉獻,把一個單純的奉獻行動轉化為一次領受;他所領受的就是他一直渴望的:一個由他妻子—撒辣—所生的兒子。或者,更好說,款待客人本來就是「歡迎、迎接、接受、領受」(to receive)一個人:客人乃天主賜給我們的禮物。

一心一意地「歡迎、迎接」一個人,聆聽他,很可能就是一個去接受那唯一真正需要的事物—天主的話語—的機會。對亞巴郎來說,那是天主的許諾;對瑪利亞來說,那是天主的教導。因為正如客人來到家主家中作客,天主也來在人中間。保祿對這天人合一(union of God/Christ with humanity)自有深切的體會。他在他自己肉軀上所受的苦,他視為「補足基督的苦難」。他認為這是一個自亙古就已隱藏的奧秘,是只有那些參與其中的人方能明白:「光榮的希望」,就是「基督在你們內」(或:基督在你們中間)。在信友—尤其是保祿為之而成宗徒的外邦人—的團體內,當中有著祂那取了我們人生以致整個天主創造的整個意義的基督(見:哥1:15-20;參:上主日)的臨在。為了使這些信友能夠被提升到「完美無缺」的層次,保祿甘願受苦,甚至獻出自己的性命。

行動主義(activism)—〔所謂〕為了他人而事事忙—,即使是(看似)為別人服務,最終都有墮入為自己服務的陷阱:為了肯定自己而犧牲了我們施行愛德的目的。

要克服「行動主義」,就要學會在他人身上看出天主的奧蹟,就如瑪利亞在耶穌身上看出天主一樣。當然,這包括了不同形式。瑪利亞肯定在耶穌身上看出祂就是天主的發言人,祂「有永生的話」(若6:68)。可是,我們也有能力看出,人就是天主的愛的接收者:這也是在人身上看到天主的一種方式。真正的默觀(contemplation;或譯:靜觀)並不是從現實世界中往一些抽象空泛(即:離地)的思想逃遁,而是恰恰相反,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領我們去在人身上看到天主,在天主那裏看到人。這樣的默觀也是信仰的真正實行之本,也就是正正把人視為天主的子女以及天主的代表。因此,我們不應為我們所勞碌的事而操心,而應該專注於天主讓我們遇到的每個人,我們應該「迎接、款待」他們有如天主的恩賜。

尤其在這物質主義興起的年代,我們習慣了以物質的豐盛來取代花心思陪伴別人、聆聽別人。莫說是接待客人,即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年幼子女有的如是,子女對年長的父母有的也如是。父母為了給予子女日益富裕的生活,到頭來犧牲了彼此深入地相處的時間,最終交情疏離者不在少數。藉著今天禮儀所安排的讀經,我們明白到,由於我們人生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安排,而且每個人都是天主的肖像,因此,我們花心思聆聽每個人,就是聆聽天主的聲音。在聆聽別人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分享別人—其他天主子女—的所有喜樂與期望,也才能夠分擔別人—其他天主子女—的所有愁苦與焦慮。這才是天主盼望我們選擇的最好的一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