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何事遊人尚迷路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何事遊人尚迷路




三世紀初羅馬地下墓穴壁畫(Catacombe di San Callisto, cripta di Lucina)

上週福音讀到,耶穌派遣門徒二人一組外出傳教後回來覆命,疲憊不已仍被群眾包圍以致無法進食,耶穌決定讓一行人退到野外稍事休息。不料群眾竟然在他們之先就到達。耶穌不忍見他們有如「無牧之羊」,便主動施教—上主日福音選讀到此為止—並以五餅二魚飽飫群眾。自本主日起,禮儀一連五個主日在馬爾谷年(乙年)插入《若望福音》第六章—耶穌在《若》中的生命之糧講道,來取代《谷》寫得相對較為簡短的五餅二魚段落。

聽到「五餅二魚」和「生命之糧」,我們也許都會有份衝動,馬上跳往我們熟知的感恩聖事概念。雖然《若》第六章最終會達致耶穌體血是生命的真正糧食和飲品的結論,但如此的「目標直達」卻會讓我們忽略了《若》第六章在逐步進展時所不斷帶出的其他深刻洞見。

讓我們先留意《若》的脈絡。耶穌在耶路撒冷羊池治好癱子後,得不到猶太人的相信,便北上回到加里肋亞。在加里肋亞湖邊,有大批群眾跟隨著祂。此時,群眾跟隨耶穌的原因,《谷》隱而不談,反倒《若》直白地說:「因為〔他們〕見過祂為病者所行的神蹟」。

接著是按《若》所載〈五餅二魚〉的場景:「耶穌上了山」。先要留意的是,在古時巴勒斯坦地區走山路,並不如在現今港澳般容易。首先,當地的山要高得多。更重要的時,當時並沒有現代的鋪路習慣和技術,山路陡峭難行。再者,古時的人並沒有今天的名牌攀山鞋可供穿著,他們有的只是不包五趾的草鞋。我想,走在只算成年男士就有五千的群眾前面,上山後不久便可聽到人們因肚餓而發出的咕嚕聲。無怪乎耶穌會主動問斐理伯:「我們從那𥚃可買到食物給這些人吃呢?」

接著,經安德肋,耶穌得到一個小孩帶著的五個餅和兩條魚。然後,「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分給坐著的人; 又照樣分了魚,讓眾人隨意享用」。在基督信仰已傳承了二千年的今天,『祝謝了』(《拉丁通行本》:et cum gratias egisset;葡《Difusora Bíblica》:tendo dado graças;直譯:感謝了)具其特定禮儀意涵。然而,耶穌二千年前的『祝謝』並不等於今天感恩祭中的『祝聖』(尤見諸另一食物乃魚而非酒),而是猶太人在每頓飯前都必定要唸的指定感謝經文。,時至今日,較傳統的猶太人在每餐飯在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時,包括麵包、酒或葡萄汁、水果、蔬菜、五穀,以及其他,都會分別唸不同的感謝經文。換言之,耶穌在並無任何特別公然行奇蹟的徵兆,沒有任何特定術語或姿勢,在完全平常不過的情況下,而是在祂平靜地親自把餅和魚分給眾人時,就能取之不竭地讓所有人吃飽。

當然,在天主選民的歷史裏,這不是首次有神蹟發生。在今天的讀經一中,厄里叟先知把人們帶給自己的二十個大麥餅和一袋新麥粒分給了一百個人吃。眾人吃了,還有剩餘。先要點出的,是厄里叟先知無私和大方。就在數節之前(禮儀從略),《列》記述了厄里叟身處的地方,「正遭受飢荒」。其次,更重要的是,厄里叟特別提到:「因為上主說過⋯⋯」。一方面,世上每個人都能夠得到溫飽,是上主的意願。另一方面,在行這件神蹟時,厄里叟刻意提醒自己的弟子,神蹟最終是藉上主而行的,既避免搶奪上主的功榮,也避免弟子們把自己當作神祇膜拜。

《若》有一項獨特之處,就是以「符號」(希臘:「σημεῖον」音:sēmeîon;或譯:標記;徵兆;指示牌)來稱呼各中譯本裏耶穌的『神蹟』(參《拉》:signum;葡:o sinal;英:sign)。以視覺為例,人看見「符號」,除了明白該符號本身之外,該符號更會使人想到其背後的意義(參:聖奧斯定,《論基督信仰教義》,II,1)。那麼,《若》既然稱『神蹟』為「符號」,便意味著《若》認為耶穌的群眾(和《若》的讀者)必須要解讀或詮釋該「符號」,以求明白其背後的意義。

群眾的解讀,有兩步。一方面,憑藉他們自身的天主選民歷史(如讀經一中的厄里叟),他們認出了耶穌「確是那位要來到世上的先知」。但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對自己民族政治未來的嚮往,對於立刻馬上解決眼前所有問題的欲望—簡言之,為了他們自己的目的—而視祂為王,並強行為之。結果,耶穌拒絕了他們的第二重解讀,「便又獨自退到山中躲避去了」。

的確,群眾的做法,就等於要耶穌成為他們的『囚犯』,以他們自己的想像和期望來困住祂。這樣,耶穌並無不退避之理。那麼,要如何避免這樣做呢?保祿可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甘願在主內做囚犯」的他,勸勉基督徒「凡事要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接納,盡力和平共融,同心同德」。讓我們效法保祿,從耶穌的視角出發來了解祂,明白祂是滿足眾生的生命之糧,並致力讓世界各地的人不再身心貧乏。

插圖:三世紀初羅馬地下墓穴壁畫(Catacombe di San Callisto, cripta di Lucin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