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聖言啟航】 便凌雲去也無心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便凌雲去也無心



耶路撒冷橄欖山主哭耶京堂花園所種的荊棘(刺)樹

今天禮儀為我們所選的三篇讀經,牽涉到的主題不少,而且相當重要。譬如先知的本質、身份、便命與作用;信德與天主作為之間的關係等。但有一個主題,是貫穿三篇讀經以及答唱詠的,這也見於我為本文所選的標題。

本文標題的「無心」,是取自宋代詩人徐庭筠的七言《詠竹》:「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徐氏借詠竹勸勉,縱使攀到高處,人仍應虛心謙卑。沒錯,今天禮儀四篇讀經(包括聖詠)共有的元素,是對驕傲的反思,當中包括對天主的、以及對其他人的自高自大。

有一種自高自大是時常形之於外的,類似恃寵生驕的情況。他們看不起地位、財富、學識、圈子、職階甚至論資排輩不如自己的人。他們有時會刻意擺架子,更嚴重的人會擺了架子卻不自知。他們會刻意甚或不自覺地在待人接物時沒有為他人著想,沒有尊重對方,沒有體諒對方的感受,有時甚至刁難別人。

另一種自高自大,並不時常形於外的,只有在共事時才會顯現出來。他們會依恃自己的職階、地位、學識、財富而剛愎自用,以為自己所想的就是正確的,毋須兼聽不同意見的人,毋須考慮當下處境情況。出錯以後卻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的樣子。

上述兩種自高自大,無需多講,是對教會—基督奧體—的成長毫無幫助的。在讀經二中,保祿提到上主並沒如他所願,替他拔除撒殫的使者施加於他身上的那根刺,目的是「為了使〔他〕不至自高自大」。這自高自大,指的有可能是這兩種形於外的,在與人交往時便會有意無意展現出來的態度。
然而,又不一定只有那些有地位、財富、學識等等的人才會自高自大。今天福音選讀讓我們聽到按《谷》所載耶穌第二次回鄉時所發生的事,就是最佳例證。耶穌回到納匝納,安息日時在自己家鄉的會堂發言教導。群眾的反應分兩個步驟。他們一開始在聽到耶穌的說話時,「就驚訝」了。這驚訝是出於他們發現到,他們其實並未真正認識這位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耶穌:「他這一切從何而來?他獲得的是哪種智慧?他手所行的又是什麼奇能?」。面對著這份突然而來的陌生感,群眾心裏頓生反感:「他不就是木匠嗎?不就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太和西滿的兄弟嗎?他的姊妹不也是在我們中間嗎?」。最後,《谷》如此總結耶穌家鄉同胞的想法:「他們便看不起他」。

乍看之下,這情況令人費解。自己的家鄉出了個名聲響噹噹的人物,而且按《谷》所載,群眾是並沒有質疑耶穌教導的智慧、耶穌行奇事的事實。耶穌的同鄉不單只沒有以祂為榮,反而「看不起他」(《思高》譯:「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原文:「καὶ ἐσκανδαλίζοντο ἐν αὐτῷ.」;參拉:「et scandalizabantur in illo」;及葡:「E isto parecia-lhes escandaloso.」)。背後因由,究竟為何?

他們的反應,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看。一方面,他們接受不了自己的同鄉,他們曾經識於微時的、曾經聘請他當木匠的、兒時一同學習梅瑟律法的耶穌,現在成了這個如此有權威的人物,甚至自己都要聽祂的教導。可以說,納匝肋的群眾自己也內化了,也認同了坊間對自己鄉鎮的看法:「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東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也許不自覺地)抗拒天主出乎他們常理的做法。他們也許在想,既然人人都說納匝肋出不了好東西,既然我們眼中的耶穌不過是那誰誰誰的兒子,不過是我們木匠中的一個,不過是那誰誰誰的兄弟,那麼,天主便不可能使他成為與我們不同的人,這樣的人便不可能是默西亞。這樣以自己的想法來猜度,來局限天主的作為,其實才是最嚴重的自高自大。

即使在親自召叫厄則克爾先知時,上主也直呼他為「人子」,希伯來原文作:ben-ʾādām。直譯是:「亞當之子」。其實在希伯來文中,亞當(adam)既是專用名詞—原祖父親的名字,也是普通名詞,即「人」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亞當」一字,很可能是來自「泥土」(ʾădāmāh)。上主在提醒厄則克爾,儘管他的臨在就代表上主的臨在,但他不過也與他的同胞以及其他所有人一樣,是出自「泥土」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基督徒都只能自卑地生活。非也。保祿就是我們十分好的榜樣。他寫道:「我樂意以我的軟弱為榮」。他並不是要虛無地巔倒是非,而是因為他知道,這樣是為「使基督的德能常存留在〔他〕身上」。我們每個人,都與保祿一樣,都總有(至少)一根刺在我們身上,但我們仍然要像他一樣努力前行,要像厄則克爾先知那般成為天主在人們中間的臨在。因為,正如保祿所言,「我〔們〕軟弱的時候,〔才〕是我〔們〕剛強的時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