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 新天新地・由愛開闢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五主日

新天新地・由愛開闢



"Jesus Washing Peter’s Feet" by Ford Madox Brown

「新」是個有魔力的形容詞。它幾乎主宰了廣告中的口號和噱頭來吸引消費者。但同時,它也在聖經的不少段落中出現,表達出人類的終極盼望。基督信仰的思想是建基於舊約和新約,舊約的天主選民和新約的天主子民的對比;以及建基於藉著從舊而會死的生命到新而永恆的生命的逾越(=洗禮)和遵守新的法律(而擯棄舊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帶著已被終極更新的心態來活出我們的人生。在今天禮儀的聖經選讀中的「新天新地」和「新的耶路撒冷聖城」的圖像,就是用來描寫這新的心態和生活角度。之不過,怎麼世上一切仍看似陳舊迂腐,而非新生不息、活力充盈?

因此,去反思耶穌基督向我們提出的「新」(究竟為何物)就顯得格外重要。就聖經學者的眼光看來,這就蘊含在福音中一句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話中:「我給你們一項新命令:你們應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你們也要照樣彼此相愛」(若13:34)。這整句話的首兩句與末兩句相對(或稱平行)。從這寫作手法來看,耶穌這命令之所以謂「新」,正正就在於:「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去〕愛」這動詞本身並不新,「去愛(近人)」的命令本身也不算親。在《舊約》中就已有所載,如:「不可復仇,對你〔的同胞〕,不可心懷怨恨;但應愛人如己」(肋19:18)。耶穌的誡命之所以是「新」,在於要我們「好像耶穌」那樣去彼此相愛。

不過,我們要緊記的是,一切都有其歷史背景。上面提到的耶穌的新命令也不例外,而且這句話的上文下理頗為複雜。首先,猶太信仰中的愛的觀念,即關愛近人,關愛自己社區的成員,關愛旅居社區之中的異鄉人,以及某種對所有人都應博愛的觀念,當時早已存在。其次,希臘世界中也有一種愛的觀念。這是基於(至少理論上)每個人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某種普世平等博愛的態度。當時業已存在的,當然還有情愛和友誼。然而,正如保祿宗徒在《致羅馬人書》中所言(參5:7-11),上述的這些愛的觀念並不會使得一個人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性命(giving [up] one’s life)。由此看來,基督的愛確實是交出/給予生命的愛(life-giving love),祂代替了「弟兄姊妹」們的位置而交出了祂自己的生命,為的是使這些弟兄姊妹能藉天主父而被提升到基督的那裏,成為祂的一份子。

當然,世上有些文化或宗教也提倡博愛。也當然,並不是所有基督徒都能夠活出,甚至根本沒打算活出,基督以自己的身死來親見展示的愛的誡命。然而,世上再沒有另一個團體是這樣具體而明確地以這道愛的誡命來定義自己的特質的:「只要你們能彼此相愛,人們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若從這句話的上文下理來看,這份愛尤其美好。在較早前,耶穌就替門徒們洗了腳,作為徹底的愛的象徵。之後,祂就把這份徹底的愛(love until the end)實踐出來:死在十架之上。

舉凡這份愛出現之處,事情就會變得不再一樣。所謂「現狀」,正正出於人保護(或至少不想失去)自己既有好處的本能:沒有人會為了別人生活得更好而傷害自己的。只有在「先自己而後近人」的所謂「常識」被打破的地方,一切意想不到的事才能夠發生。而打破了這「常識」的,就是天主。因此,我們只能從祂那裏期待那全然的「新」,畢竟眼前的一切並不見得是問題的更好解答。這恰好也是《默示錄》(讀經二)的作者所夢寐以求的。在人類歷史的盡處,他看到了一個新天新地(是依65:17的實現)。屆時再沒有海洋,因為在《舊約》的世界觀裏,海洋是「Levianthan」(《思高》有譯作「海怪」〔如約3:8〕,又譯「里外雅堂」〔如詠74:14〕)的居所。在這「新」世界中,有位新娘已在盛裝等候她的新郎。這是一場具默西亞意義(意指:與救世主結合)的婚宴。那裏就是天人共住之所(見則37:27)。這就是「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圓滿(見依7:14)。這就是人心能夠得到的天主撫慰的完全(依25:8; 35:10)。這就是人所能夠渴望的一切。這就是新的創造(參依65:17)。

在我們的時代,提倡不同的新時代、新社會、煥然一新的美好將來的聲音未絕於耳。然而,在歷史的實驗場中,這些嘗試最終都已失敗告終(至少一直未竟全功)。歸根究底,要建立一個人人都生活得幸福快樂的烏托邦,並不能單靠人的理論和想像。這樣的美麗「新」世界,只有以耶穌已給予了我們的「新」—以祂為榜樣的彼此相愛—為基礎,方能成就。

這確實是個艱鉅的任務。但只要我們學習保祿和巴爾納伯,把自己「託付於天主的恩寵」,並且時時謹記,一切事都是天主在和我們一起完成的。這樣,儘管我們沿路跌跌碰碰,最終也必能不負所託,讓人們認出我們就是那頒下愛的誡命的基督的門徒。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 向外流溢的・才是生命之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

向外流溢的・才是生命之泉



Mystic Lamb (局部).
Jan van Eyck  (ca. 1390–1441).
@ Saint Bavo Cathedral, Ghent, Belgium.

如果大家在今天感恩祭中留心細聽主祭禱文的話,今天的禮儀主題就開宗明義的在〈集禱經〉中出現【拙譯】:「全能而永恆的天主,〔求祢〕領我們往那天上喜樂之家,好教那卑微的羊群,也可到達牠們那強有力的牧者早已前往的地方去!」(拉:Omnipotens sempiterne Deus, deduc nos ad societatem caelestium gaudiorum, ut eo perveniat humilitas gregis, quo processit fortitudo pastoris.)。

在第二篇讀經(《默示錄》)中,我們再一次讀到羔羊的描寫(參上週):這羔羊引領著羊群。只是,在這週的讀經中,這羔羊的圖像也多了一重寓意:『牧人』。把「羔羊」和「牧人」這兩個不能重疊的描寫同時應用到基督一人身上,並不是《默》作者的思路錯亂,而是「默啟文學」體裁的風格使然。如我們在上週已看過的,作者使用羔羊的描寫在基督身上,強調出祂願意站在羊群的一邊,成為牠們的一份子(the Lamb’s solidarity with the flock),並正正出於這原因,無辜的祂卻竟願意揹起牠們的罪罰,讓自己成了贖罪的祭品、逾越的犧牲。然而,今天我們看到,同樣的情況,但事效的方向卻相反。在這大群義人的神視中,是(義)人—因著他們在迫害中的堅定—(願意)站在羔羊的一邊([righteous] human beings’ solidarity with Christ),成了潔白無瑕的,如同基督一樣。他們在迫害中所流的血,洗淨了他們,使他們好像基督一樣的無垢。至於羔羊,猶如一個會牧放餵養羊群的牧人,領他們到水源。這撫慰之源,就是那會拭去每個(受苦的)人眼中淚水的天主。

今天的福音選讀中讓我們默想的,是同一個思想。唯一不同的是,在《若望福音》第十章中,福音作者強調的是耶穌的牧人身份,而沒有把焦點放在祂作為天主的羔羊的描寫。在《若・十章》的〈我是善牧〉首兩部分中(分別見甲、乙年復活期第四主日福音選讀),我們已得知基督善牧不只為人世間帶來「生命」,而且是「更豐富的生命」(10節)。事實上,這生命就是祂為羊群捨棄的「自己的性命」(11節;參11-18節)。我們已經知道,耶穌在這裏所講的,其實就是那天主性的生命。今天的福音,看來是要嘗試探討這恩寵背後的奧蹟:基督與父本為一體。既為羊群的我們,被帶到那水源、那生命之源(參:默7:17),即天主本身(若10:27-30)。

然而,從保留到現在的《若》的結構看來,今天的福音選讀與之前的章節其實是分開,因為《若》作者在10:22中直白地交代了新段落發生在新的時序背景:「那時,在耶路撒冷舉行重建節,正是冬天」。《若》作者上一次交代時序背景,是在第七章的開始:「那時,猶太人的慶節,帳棚節近了」(2節)。換言之,7:1—10:21是為一部分;10:22是新篇章【要留意的是,現時在各版本中的章節分隔,屬後人所加,並非原文所有】。這樣,我們就能更容易理解群眾的反應。從耶穌首次說明祂是善牧(10:1-21)之後,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猶太群眾尚未能領會耶穌的身份。隨著這段時間日復一日的過去,他們愈發按捺不住心中煩惱,於是情緒爆炸,對耶穌這樣說:「你使我們的心神懸疑不定,要到幾時?你如果是默西亞,就坦白告訴我們吧!」(10:24)。正是猶太群眾的這番質問,讓耶穌回答出我們今天禮儀中的福音選讀。可惜的是,他們最終沒能明白耶穌的說話,反而指控祂褻瀆上主,要對祂行石刑(即用石頭砸死祂;見31節)。可是,耶穌作為默西亞,正正就是要引領我們默思細想祂父的奧秘(見若14:9)。祂所給予我們的生命,並沒其他人能給,因為「〔祂〕與父原是一體」(見10:30)。既然我們要追隨祂,就要放自己在天主手中,讓祂做判斷,而不是我們去做判斷。假若我們要站在基督善牧身邊(our solidarity with him),我們就要讓祂引領我們到祂的力量以及祂那無可憾動的生命的泉源:天主性的生命。

今天,禮儀藉選自〈若望著作〉的兩篇讀經邀請我們,去跟隨羔羊基督:祂要去甚麼地方,我們也就跟著往那地方去。或死或生,我們都要與祂在一起(solidarity with Him)。換言之,我們就是要分享祂所活的生命:屬於天主的生命。我們必須讓自己被牧人基督帶領,因為祂已為我們而交出了祂的生命。而祂的生命,並不純粹是祂的,更是天主的。羔羊—牧人基督的引領是如何的呢?就是:「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谷8:34);「愛惜自己的,必會喪失〔自己〕;在現世憎恨自己的,必會保存〔自己〕入於永生」(若12:23;所作修改與希臘語「ψυχή」〔=psyche〕的本義有關,參《Difusora Bíblia》:Quem se ama a si mesmo, perde-se; quem se despreza a si mesmo, neste mundo, assegura para si a vida eterna.)。

當然,基督羔羊—牧人引領羊群的方向以及我們要一同到達的地方(=活出的生命)最簡單直接的記述,就是:「你們稱我為師為主,說得正對:我原來是。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目的地和方向都已有了,我們可以起行了嗎?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 在羊群中的羔羊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在羊群中的羔羊



Jan van Eyck  (circa 1390 –1441).
Adoration of the lamb (局部).

今天的禮儀,看起來,重點有二:那備受光榮的羔羊,以及伯多祿作為羊群的牧者和代言人。這兩個主題看似各有來源,但禮儀讓我們把這兩個來自聖經的主題放在同一個框架內,互為解讀。在讀經二(《默示錄》)中的羔羊,就是那引領羊群(群眾)的羔羊(見7:17; 14:4; 等)。值得留意的是,這引領者,為了引領群羊,成為了羊的一份子。牠最終引領羊群邁向勝利。而這位得勝者羔羊,也獲得了專屬於天主的屬性:「讚頌、尊威、光榮和權力」【在《達尼爾先知書》中,這些屬性也被賦予那「相似人子者」(見7:14)】。

想必大家會想知道,耶穌之所以被稱作「羔羊」的原因。大體來說,這與聖經書卷體裁各自特有的寫作風格有關。默啟文學(《厄則克耳先知書》[部分]、《達》、《默》等)會以動物的特性來描寫人物。把基督視為贖罪祭和逾越節的祭品(=犧牲)的神學思想,特見於《若望福音》和《若望一書》,《默》也承襲了這思想(參若1:29, 35;及其記述耶穌死亡的一刻正是逾越羔羊被宰的時間)。作為贖罪祭的犧牲,耶穌克勝了罪過的力量。這些力量,《默》作者以猛獸代表【在《達》中則以古時近東地區的各帝國勢力代表】。因此,羔羊成了一位勝利者,但並不是透過使用武(暴)力,而是因為祂願意成為牠,成為羊群的一份子,並為了羊群而承受死亡。

在今天的福音選讀所屬的脈絡中,羊群更是主題焦點。按《馬爾谷福音》—《瑪竇福音》的傳統,在耶穌面臨逾越苦難之際,跟隨祂的門徒們郤大難臨頭各自飛,故有「我要打擊牧人,羊群就要四散」之說法(參:谷24:17 // 瑪26:31)。在這角度下,基督復活出現在眾門徒聚集之處的敘述,就可看成是耶穌基督重組祂的羊群。已復活的耶穌要再呼喚四散的羊重組祂羊棧的羊群的思想,尤可見於這一幕按各福音作者所述的地點。《谷》和《瑪》都提到,在空墳中的天主使者向首先到達墓穴的婦女們說,復活了的耶穌要在門徒們之先回到加里肋亞去,祂並要他們在那裏與祂會面。至於今天所讀的《若》廿一章,同樣發生在加里肋亞【提庇黎雅海,即加里肋亞湖】。而加里肋亞湖邊,正正就是耶穌當初召選門徒們的地方。可見,耶穌重新再一次選他們為門徒的想法,自是不言而喻。

福音選讀的第二部分,雖然按禮儀的規定只屬長式,可以從略,但我仍推薦大家去把它一併讀畢。曾經信誓旦旦要與耶穌一起赴湯蹈火卻又三次親口否認耶穌的伯多祿,在耶穌復活後,在提庇黎雅海邊,重宣信仰。這段載於若21:15-19的敘述,有著耶穌受難敘述的影子:當時伯多祿三次否認耶穌,現在他則要三次確認他對耶穌的愛。只有那能以無比的愛去愛慕耶穌基督的人,才能得到羊群的信任。然而,與此同時,還有那耶穌所愛的門徒。在《若》的復活敘述中,他不單與伯多祿一起行動,而且走在伯多祿之先,比他早就能夠領會耶穌復活的奧蹟(20:8),並能一眼就認出復活了的主(21:6)。也許《若》在書寫基督復活敘述的同時,也反映出初生教會的基本動態:有穩定居中的牧者,但同時也有那與主情深而且富有衝勁的行動派。

事實上,按《宗徒大事錄》所載,在初期教會歷史中,伯多祿的確擔當著領袖和代言人的角色。在猶太公議會面前,以眾宗徒的名義,勇敢地與大司祭對話的,就是伯多祿。在今天的讀經一中,我們甚至從他口中聽到那句也許在早期基督徒之間十分流行的口號:「服從天主比服從人更為重要」(宗5:29;見4:19)。伯多祿更是在猶太議會中間高聲作出那被猶太人領袖所除掉的基督經已復活的證言。

的確,基督徒之所以能夠勇敢面對世界,向世界宣講愛,是因為對世界的愛打破了神人的鴻溝,使主願意空虛自己,來到世界之中;出於愛,主願意以無辜之軀背負世界的罪過,讓有罪的世界得以『無罪釋放』。但這一切的宣講,都基於天主的愛粉碎了死亡之門,基於耶穌已從死者中復活的宣言。尤其在這復活期中,這神學重點貫穿禮儀始末。

出於對羊群的愛,並為了成為羊群的一份子,羔羊替代了群羊的位置,交出了自己的生命。同樣,伯多祿因為對主的愛,接受了他引領羊群的責任,並不惜為此而受苦(宗5:40-41;見若21:18-19)。然而,除了基督的愛以及伯多祿的領導之外,整個羊群的好與壞,還在於羊群中的每個人,是否都能在路上,活出基督彼此相愛的誡命,學習伯多祿勇於承擔份內的責任,而且在遇到困難時互相扶持,有爭執時彼此寬恕。讓我們以言以行,與伯多祿同聲三次回答主說:主,祢知道我愛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