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天主無邊界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天主無邊界



Christ and the Canaanite Woman (1617)
Pieter Lastman
Rijksmuseum

在「團體、社群、民族」這些概念中,有個相當重要的思想,是「彼此接納和包容」。在家庭中如是,在一個群體、社會,以至國家之中也如是。然而,無可避免地,這些概念同時帶著另一個完全相反的思想,就是「排斥外人」。故此,總要在某處劃一條線,不論是性別、種族、出生地、階級、能力或興趣等等,把異(外)和己區分起來。

猶太-基督信仰也曾經,尤其在種族這一條線上,經歷過這樣的掙扎。在瑪竇為自己的團體所撰寫的耶穌行實(即《瑪》)中,早在耶穌首次派遣十二宗徒傳揚福音時,就寫有耶穌說過:「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你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群那裏去」(10:5-6)。很明顯,這段話呼應耶穌在今天福音中回應門徒就那客納罕婦人請求時所說的:「我被派來只為以色列家的亡羊」。

尤有甚者,故事的細節帶出更多的種族問題。首先,按《瑪》所載,耶穌突然走到提洛和漆冬一帶。提洛和漆冬是位於加里肋亞以北的沿海城市,是異邦之地。上週提到對先知厄里亞下格殺令的北國以色列王后依則貝耳,原本就是提洛的公主。提洛是盛行巴耳膜拜的地方之一。此外,《瑪》並沒有根據其資料來源之一《谷》,以當時的地名,稱那位婦人為敘利腓尼基人(參谷7:26),反而用一個棄用已久的名稱,即以色列出離埃及後要佔領應許之地時稱呼當地人的名稱:客納罕人。由此看來,《瑪》似乎有意加強這段情節中由種族問題──包括兩族之間的不同信仰以及貫穿兩族歷史之間的仇恨──而生的矛盾和張力。但是,最後耶穌怎麼卻又願意出手相救呢?

這問題就把我們帶回情節裏去。一開始,我們就得知這位客納罕婦人在街上大聲呼叫說:「主,達味之子,請可憐我!我的女兒被邪魔折磨得很苦」。出乎意料,面對這位可憐的婦人,耶穌卻沒有理會她。此時門徒們插口說:「打發她走吧!因為她在我們後面不停喊叫」。可是,莫說要打發,耶穌根本沒有打算理她,故回答門徒們道:「我被派來只為以色列家的亡羊」。雖不獲理睬,婦人仍堅持,再「上前跪著哀求說:『主,請救助我!』」。

耶穌對婦人的回應──將兒女的食物擲給小狗,不對吧!──乍聽之下相當刺耳。不少釋經學者提出,句中的「小狗」是指家中寵物,試圖減低句子的刺耳成份。我認為此說行不通。首先,今古不可同日而語。現代社會中平民百姓都負擔得起養寵物,而且對之寵愛有加,但古時,平民是養不起我們今天所謂的寵物。他們養動物,大抵都有用途。狗的話,用來看門或看羊。再者,無論如何理解,把一個人說成是小狗也斷不會好得哪裏去。

然而,看外文譯本的話,不難發現,這裏的「小狗」,其實是複數(參:NAB: dogs; Difusora Bíblica: os cachorros; 拉丁通行本:catelli)。換言之,耶穌並無意直接指那婦人為「小狗」。有學者推斷,耶穌於此可能只是在用當時猶太人慣常用來形容外邦人的較為粗俗和具敵意的諺語,畢竟,耶穌也是按著自己的文化來行事。無論如何,這句話是相當令人難受的。可以想像,如果這婦人只是為自己的話,她也許會放棄。不過,為了自己女兒的得救,她不但逆來順受,更用今天所謂黑色幽默的方式,利用這句難受的話來表達出她的信心。這使耶穌改變初衷:「女士,妳的信德真大!就照妳的意願實現吧」。

有學者提出,這次經歷讓耶穌自己更明白天父的福音是要傳遍普世,而不是限於猶太人的。我反而認為,這是《瑪》透過這段敘述,以求讓自己團體的成員明白這一點。雖然在救恩史進程中以色列民在時序上有所優先,但天主並不只是某一群人的天主,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這點思想貫徹今天的所有讀經。

我們每個人都曾跌倒,這條線包圍著所有人。但正如保祿宗徒說:「實在,天主因著背命把眾人都囚禁起來,為使所有人都受到憐憫」。保祿的這句話,我想,正好總結了耶穌的福音。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有信心 毋懼浮沉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有信心 毋懼浮沉



Our Refuge and Strength(November 2014)
Morgan Weistling

人在談及信仰生活的時候,很多時候著意的都是與主相遇的經驗,或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奇事,或是絕處逢生的機遇,甚或是反敗為勝的大事。今天的兩篇讀經,卻為我們提供了兩段不同的經驗,一個截然不同的新角度。

第一個與上主相遇的人,是先知厄里亞。但究竟他是在甚麼樣的情況下與上主相遇的呢?當時的他不但灰心喪志,甚至恐怕自己連小命也保不了。話說厄里亞挑戰北國以色列王后依則貝耳的巴耳神先知勝利(見列上18:21-40)後,她惱羞成怒,對厄里亞下格殺令。他便逃進曠野,撲倒在一棵樹下,向上主求死。不過,上主卻另有計劃,派使者為他提供飲食,並兩度勸他進食。他最終首肯,並由此有力走四十晝夜路程到曷勒布山──西乃山。在這同一座山上,上主曾與梅瑟會面。

在面對極大的恐懼和凶險時,厄里亞回到以色列的根──以色列與上主立約之地。不過,上主並沒有在烈火中出現,好像梅瑟領受約板時在山上出現的那樣(出24:17);上主也沒有在地震中出現,好像祂頒佈十誡時那樣(出19:18);上主也沒有在強風中出現,好像祂出現在約伯面前那樣(約38:1)。

最終,上主在「微弱的風聲」中只問了厄里亞一句:「厄里亞,你在這裏做什麼?」。就是這一問,厄里亞忘記了自己灰心和恐懼,反而重親激起他的熱忱(列上18:14;禮儀從略),然後上主派遣他去履行新的任務。

至於眾門徒在海上遇見耶穌步行海面時,伯多祿要求嘗試步行於水面,乃《瑪》獨有的一幕。與厄里亞不同的是,耶穌就在伯多祿眼前,他親眼見著祂步行海面,也親耳聽到祂說:「來吧!」。但即便如此,對伯多祿來說,這仍不足以使他無視狂風巨浪。伯多祿是漁夫,是個『行船』的,海上的狂風巨浪有幾危險,他早已清楚。

因此,最終,伯多祿在還未被巨浪吞噬之前,就已被恐懼所淹沒,陷入掙扎之中。他高聲呼救:「主!救我啊!」(Difusora Bíblica: Salva-me, Senhor!)。然後「耶穌立即伸出手來,拉住他」。

當看見別人生命有缺失時,無論是信德上的還是人生其他方面時,人很容易不自覺地站在道德高地上對之有所指摘。尤其伯多祿,在親眼見過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逾五千人的事(本是上主日福音選讀,唯遇耶穌顯容節而更改),理應相信耶穌能夠支持他於水面上行走。但有時候,看見天主的力量在別人的生活中工作是一回事,而要肯定同樣的力量會支持自己而勇敢地踏進混沌雜亂之中,則是另一回事。

想深一層,伯多祿的那句:「主!救我啊!」,背後的意義相當矛盾。一方面,是因為伯多祿對耶穌的信靠不足以致從水面下沉,使得他不得不開口求救。但另一方面,他僅餘的「小信德」驅使他在水正要淹沒自己的時候求救,相信著眼前的耶穌不單不會見死不救,更相信祂有這樣的能力。在這段敘述中,耶穌不但顯示出自己高於大自然以及甚至渾沌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祂所顯示的神性,正正在於能夠並願意在所有人都迷茫混亂時出手相救。

禮儀今天透過《瑪》的敘述,讓基督徒明白,我們是要不斷放下既有安全感,走出習以為常的舒適圈。無論多麼虛幻的救生圈,人總是會緊抓著不放。但要跟隨基督,要踏上成為完全的人的路,就必須邁步踏進人生的風浪,放下那虛幻的所謂安全感。我們有信心,是因為當天叫伯多祿走出船外的耶穌,今天仍與我們一起,並要我們接受同樣的挑戰。

在讀經二中,保祿就是我們模範。他不只強調了以色列後裔在整個救恩史中的重要性,甚至願意為了他們「與基督斷絕關係」。我們未必需要走到這彷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一步,但這份勇氣和犧牲的精神,就是我們今天的挑戰。

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在日常看似微不足道的人事物中看到聽見天主,靠著信心鼓起勇氣與耶穌一起走在風浪之中,並常抱為別人作犧牲的精神。在此路上,我們或浮或沉,但不要忘記耶穌正站在我們面前,對我們說:「要有信心,有我在,不要害怕!」(參拉丁通行本:Habete fiduciam, ego sum; nolite timere!)。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沒有『勝利』的尊威和光榮

聖言啟航
梁展熙
耶穌顯聖容(甲年)

沒有『勝利』的尊威和光榮


刊於:澳門《號角報》2017年8月4日
基督顯聖容(約繪於:1487年)。
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約1430–1516年)。
現藏於:意大利拿玻里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

在教會禮儀的主日讀經編排,每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選讀,都以耶穌顯聖容為主題。既然如此,為何恰好在今天禮儀又會慶祝耶穌容貌改變呢?


其實,這慶節來源不明。在西方教會歷史中,只有到第九世紀中才有所記載。及至第十世紀,大部分教區都有慶祝這節日,只是所定的日子不盡相同,包括有每年8月6日。

在第七世紀自伊斯蘭教正式出現後,勢力不斷藉武力向外擴張,數世紀間一直與當時統治大部分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有武力衝突。阿拉伯人先後取得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小亞細亞(約即今土耳其)大部分土地。

第十一世紀末,東羅馬帝國與教皇【教皇國時期之教宗】復交,並請求救援。於是,教皇烏班諾二世於1095年發起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協助東羅馬帝國取回一部分土地。然而,這些土地後來再度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此外,加上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的軍隊竟然轉而攻陷君士坦丁堡,搶掠破壞。雖然東羅馬帝國後來得以恢復,但國力大不如前,同時鄂圖曼帝國內亂既定,逐步向外擴張。最終於1453年5月29日,阿拉伯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

鄂圖曼帝國欲乘勝追擊,向歐洲擴展。然而,於1456年7月22日,在匈牙利王國的協助下,貝爾格萊德城(今塞爾維亞首都)最終擋住了阿拉伯軍隊的攻勢,止住了其擴張計劃。捷報於8月6日抵達羅馬,教皇嘉禮三世(Callixtus III)為紀念此戰的勝利,遂頒令普世教會每年8月6日慶祝「耶穌顯聖容」。


這「勝利」的意像,乍看之下與今天的讀經一吻合。按達尼爾先知自己在神視中所見:「那年高者便把王權、尊榮和國度賜與那像似人子的。各民族、各邦國和說各種語言的人都要侍奉他。他的王權千秋萬世,永無終結;他的國度也不會消滅」。但耶穌的光榮似乎有另一層更深的意義。

在讀經二中,《伯多祿後書》的作者也有描繪出類似的圖象:「實在,我主耶穌基督從天主接受了尊威和光榮」。然而,他馬上指出這尊威和光榮的由來:「因為當時從顯赫的光榮中,有聲音發出說:『這是我的愛子,祂令我喜悅』」。這句話,也就是耶穌在山上改變容貌時,雲中聲音所說的。

那麼,與這尊威和光榮有緊密關係的顯聖容是甚麼一件事?要了解一件事,通常不可忽略發生在之前和之後的事。按《瑪》的脈絡,在耶穌改變容貌之前,祂首度向門徒們預言自己的死亡及復活。然後,伯多祿不接受這樣的事,這不但使耶穌在當下稱他為撒殫,更重申要跟隨祂的人就要像祂一樣,背起自己的十字架(16:21-28)。然後,耶穌就帶同(剛剛才否定耶穌的)伯多祿以及載伯德兄弟上山顯聖容。下山後,先是門徒們因缺乏信德而無法治好附魔兒童(17:14-21),然後耶穌再度預言自己的死亡及復活,門徒聽後仍舊憂鬱(17:22-23)。參照對觀的話,繼續可見門徒們爭論在天國裏他們之中誰最大(谷9:34),載伯德兄弟在耶穌第三次預言後要求在耶穌的光榮中出任『左右丞相』(谷10:35-45 // 瑪20:20-28)。

由此可見,耶穌顯聖容一件是夾在祂兩次預言自己的死亡和復活中間,以及充斥其中的門徒們對此事的沒法接受(缺乏信德?),甚或各人自身對耶穌國度的誤解。某程度上,耶穌顯聖容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顯示自己,而是為了讓心懷這誤解或缺乏信德的人(以伯多祿和載伯德兄弟為代表?)明白跟隨祂的真正意義。

基督徒的十字架是甚麼?在耶穌改變容貌時,天上聲音還有一句,是《伯後》略去了的:「你們要聽從祂!」。我們就是要按耶穌的教導生活,在《瑪》中尤以山中聖訓以及當中有關天國的比喻為甚。最重要的,是在以人標準看來是徹底失敗十架中看出天主真正的勝利:對人世間的愛的勝利!

在四旬期間,顯聖容讓我們勇敢面對聖週星期五,懷著希望迎接復活節。在常年期中,這節日也許再一次提醒我們,一個人所散發的光彩,不在於世間追逐中的勝利失敗,而在於我們有否活出耶穌對所有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