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 愛天主 要警醒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愛天主 要警醒




在天主教的聖經書卷列表中,《智慧篇》屬於次經(Deuterocanonical books)。在猶太信仰和基督新教的聖經書卷列表裏,並不包括這些次經。換言之,猶太信仰和基督新教並不包括這些書在他們的聖經正典之內。按現時學界的最新結論,《智慧篇》成書於主前第二世紀。在舊約中的各書卷之中,與耶穌生活的時代相對接近。作者相信是一位虔誠的猶太人,但卻無可避免地與希臘文化和哲學有所接觸。他借撒羅滿王之名寫下此書【託名寫作在古西方並不罕見】,並把他作為虔誠猶太人的理想人物的一面呈現出來。我們都知道,上主把智慧賜給了撒羅滿王,而他與我們一樣,都不過是有血有肉的會死之人而已(智7:1)。由此可知,所有愛幕上主,尋求祂的道路的人,也都將可得到上主的智慧。《智慧篇》的主要訊息是,真正的智慧是來自與天主共融。在猶太信仰傳統中,智慧經常以女性的身份現身(見箴1:20-24; 8:1-2; 9:1-6)。


在今天的選讀(智6:13-17[12-16])中,智慧被描寫成一位君子好逑的女子,舉凡有心尋求靈性上的滿足的人都應渴慕她。因此,她呼籲來聽她說話的人,要拒絕任何邪惡的人事物,卻要珍視正義(1:1-15)。


至於今天的答唱詠,選自聖詠第六十三篇,是描寫天主與人靈之間的愛。在聖詠中,人靈對天主的那份渴望,就好像達味當日被在猶大曠野中逃避敵人的追殺時的飢渴感相比。儘管死神迫近,達味仍然讚美上主:「祢作了我的助佑」(詠63:7;答唱詠第四節)。即使達味的心神已「飽饗了膏脂」(詠63:5;答唱詠第三節),但他的內心仍然未曾滿足,直到天主親自滿足他的心神需求為止。在與讀經一共讀的角度來看,這份對與天主共融的渴求,既是人心滿足之處,也是人生智慧的開端。


《瑪竇福音》第廿四至廿五章記述的是《瑪》中耶穌的第五段,也是最後一段長篇講辭。當中耶穌向門徒們解釋當人類歷史走到最後時會發生的事。祂警告他們,屆時將有許多自然災難,也會有許多假借耶穌之名說教的假先知,但這些卻仍只是好像產痛一樣(瑪24:7-11),雖然痛苦萬分,但仍不過是整個過程的開始。耶穌把祂的再來比擬作一場婚宴,並發問,究竟誰才是「忠信聰明」的僕人(瑪24:45),他是當日家主遠行之前把一切交託他管理的家僕。今天的福音選讀(瑪25:1-13)中的十童女的比喻,就是耶穌就這問題所提出的解答。這比喻是《瑪》所獨有的,表達出《瑪》當年成書時的讀者對象的猶太文化背景。按第一世紀古近東地區的習俗,新婚夫婦【兩人分別大概為十四和十三歲】的父親負責安排婚禮。在訂婚後一直受男家『保護』的新娘,在婚宴期間,從娘家搬到男家處長住。由於相當部分參禮的親友要遠道而來,因此整個婚宴慶典會持續數日。婚宴的最高峰,就是新郎前往女家接她來到自己家中住下,然後圓婚。


耶穌比喻的開始,就是新郎已前往迎接新娘,準備巡遊回家的一幕。十位少女,也許是一對新人的親姊妹和表親,正等待著新郎回來。十位少女之中,其中五人是「精明的」,另外五人則是「糊塗的」(見:瑪25:2)。對於耶穌時代的猶太人聽眾來說,這定必使他們想到《箴言》中的智慧小姐和愚昧小姐(見:箴9:1-6; 13-18)。在《箴》的寓言中,智慧小姐為她的賓客所安排的盛宴,是真理和生命;至於愚昧小姐的餐桌上所擺滿的,卻是謊言和死亡。在耶穌的比喻中,糊塗的少女們並沒有因應新郎可能會在入黑以後才回來而準備好燈油。精明的少女們卻早已為任何萬一都作好準備。新郎突然回來,殺糊塗的少女們一個措手不及。她們剛回過神來,就發現宴會之門經已鎖上,她們已沒法進入。這故事的主要訊息,是保持警醒。儘管耶穌再來的時日較祂的門徒們所預計的時間有所推遲,但門徒們自己仍然要因為是否保持警醒也負責。


耶穌再來之日會是如何?保祿宗徒在寫給得撒落尼人的首封信就有所描述。號角、雲彩、天上的聲音等等,都會使熟悉舊約的讀者想起上主快要降在西乃山上與向梅瑟啟示十誡的一幕(見:出20:1-17);也使人想到天主的君王身份,在民族危難之時宣告正義(參:詠97:1-6)。這些都是保祿用來嘗試描繪基督光榮再來時的景象的圖像。


當時得撒洛尼團體大概是為了耶穌再來以前就已離世的弟兄姊妹而哀傷,而保祿就為此事安慰他們。既然天主已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那麼所有在基督內的弟兄姊妹,或生或死,都將親眼目睹基督的光榮再來。因此,保祿頓促基督徒團體內的弟兄姊妹,以這福音喜訊彼此安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