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還未完的主顯節 不是新郎酒非酒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二主日

還未完的主顯節  不是新郎酒非酒




誠如數週以來所述,禮儀的整個聖誕期所慶祝的,是主的顯現於世。在基督傳統初期,普遍認為這顯現由三部分組成:主的誕生(多以三王來朝來慶祝)、主的受洗,以及主的首次奇蹟(即:加納婚宴)。雖然隨著禮儀年系統的發展,這三部分已各自獨立成不同的慶節(按《禮儀年曆總論》(1969),現在禮儀曆的主的誕生和主顯節屬「節日」〔Sollemnitas〕級,耶穌受洗節及常年期主日[基督君王節除外]屬「慶日」〔festum〕級),但從其在禮儀曆中如此相近可見,其禮儀主題仍彼此呼應。

由聖誕期所延伸的「主顯」主題在《若》為耶穌在加納行的首件奇事所作的總結中最為明顯:「祂〔=耶穌〕顯示了自己的光榮」。然而,《若》所載的加納婚宴也暗裏指出,「聖誕」(聖言取了血肉)與「復活」並非兩件各自獨立的事件,而是密不可分的同一件「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這裏的關鍵在於,耶穌所說的「光榮」所指為何?

關於「光榮」,也許由於我們習慣了傳統上的「主顯」說法,我們會想到君王跪拜、珍貴獻禮(如:黃金),但在《若》中,「光榮」所指的是完全另一回事:耶穌被舉揚在十字架上時的『受光榮』。事實上,《若》筆下的〈加納婚宴〉充滿著耶穌十架默西亞末世盛宴的象徵(sign)。

的確,我們習慣稱的「奇蹟」(《澳門教區主日彌撒》譯)或「神蹟」(《思高》譯),對《若》來說,其本質卻是「σημεῖον」(音:sēmeion),即「sign」(=象徵、指示〔牌〕)。換言之,這些「奇蹟」是指出耶穌身份是誰的「指示牌」。因此,我們不能只把注意力停留在耶穌如何「變水為酒」的這層次之內,而是要更深入地追問:這「指示牌」揭示了耶穌身份的那些訊息。

首先,《若》的開首句:「在起初已有聖言」,使我們想起《創》的開首:「在起初⋯⋯」。的確,《創》以上主的一週創世的開始;而《若》則化出新的創世一週。第一天,聖言乃來自天主的生命真光(1:1-28);第二天,耶穌受洗(1:29-34);第三天,天主的羔羊以「你們來看看吧!」召得首批門徒(1:35-42);第四天,天主子、以色列的君王以「你來看看吧!」召得斐理伯及納塔乃耳;第五天,不詳;第六天(=「第三天」〔若2:1〕),加納婚宴;第七天(及後數天),耶穌在葛法翁休息(若2:12)。正如在《創》中,創世週在第六天以上主造人為高峰;在《若》中,新創世週以「耶穌化水為酒」為新創世週的高峰。可以說,首先,《若》中耶穌不但重現創世一週,並為其賦以新的意義。

這新意義是甚麼呢?何以「耶穌化水為酒」能與「上主造人」在意義上能夠相比?讓我們先看看司席在嚐到耶穌由水所變的酒後所說的話:「一般人都是先上好酒,到客人喝夠了,才上次等的;你竟把好酒留到現在」。這段話,司席是對婚宴中的新郎說的。的確,一般來說,婚宴中的酒水,當然是主人家—新郎—提供的。問題是:這好酒是加納婚宴的新郎提供的嗎?才不是。

我們都知道,這好酒是耶穌提供的。所以說,在《若》筆下,加納婚宴已成了末世天上默西亞婚宴的預象。而耶穌,則成了在這末世盛宴中提供世上最好美酒的完美新郎。以婚宴來理解上主對自己子民的救贖,在《舊約》中早已有之。今天的讀經一,即為一例。

《依》五十五至六十六章是以色列民在主前第六世紀末巴比倫帝國覆亡,被流放者快將回鄉之時寫成的。作者把上主的解救而讓以民重回福地理解為上主與以色列民之間的「婚宴」:「因為上主喜愛妳,使妳成為祂的佳偶。猶如青年迎娶少女,你的創造者也要同樣迎娶妳;一如新郎喜愛新娘,妳的天主也要怎樣喜愛妳」。

這末世(=從基督事件高峰起的人類歷史)的婚宴,《若》藉「加納婚宴」來象徵其意義。耶穌—真正的新郎—要為參與盛宴的人提供最上好的美酒。藉這變水為酒,耶穌顯示了祂的「光榮」,祂預示了當耶穌的「時辰」(hour)來臨時,祂在十架上所要完成的光榮:為那末世盛宴提供真正的酒—祂的血。正正因此,《若》旁述在總結這一幕時,如是寫道:「這樣,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加納行了第一個『sign』(=記號、象徵、指示),祂顯示了自己的光榮」。

由此可見,『聖誕期』的三重主顯到這主日終於告一段落:先是賢士來朝,按《瑪》所載,嬰孩耶穌顯示祂就是舊約後期所期待的天主在人間向萬民照耀的救世之光。接著,按《路》所載,耶穌在約但河邊受洗時,天主父顯示出:「祢是我深愛的兒子,我因你而喜悅」;祂不單深受天主父的愛,祂也愛世間萬物,即使萬物各有軟弱、各有傷口:「殘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滅的燈芯,他不弄熄」。最後,在今天,《若》透過在加納的婚宴來預先顯示耶穌在加爾額略山上將如何光榮地主持那十架上的盛宴。簡言之,這三重主顯所揭示的,乃「上主的奇妙化功」。讓我們與聖詠作者一起,「日復一復,不斷宣揚祂的救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