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聖言啟航】 哀民多艱是為牧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哀民多艱是為牧



第五世紀『善牧』馬賽克。意大利Ravenna市Galla Placidia陵墓。

只要略讀一下今天的讀經,不難發現「牧者/人」一詞出現多次。今天的主題,明顯是與「牧人」有關。當然,禮儀不是為教導我們如何牧羊,而是希望我們從中體會到如何在世上活出基督徒的精神。

在讀經一所截選的一段《耶肋米亞先知書》中,「牧者」所指的,顯然是人民的領袖。在《耶》中,我們聽到上主對當時以民領袖的強烈譴責:「〔他們〕是有禍的!⋯⋯我必要清算〔他們〕這些惡行!」。上主何以如此決絕?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就回到《耶》的脈絡。讀經一的選段是取自上主藉耶肋米亞之口宣告的一段神諭(21:3–23:40);而這段神諭是南國猶太王漆德克雅在面對巴比倫大軍壓境而求問吉凶(21:1-2)的回應。根據神諭,上主決定讓巴比倫入侵猶大國,因為其領袖已完全腐敗。讀經選段中說,上主的『羊群』「受摧殘和被驅散」,沒有受到牧者的「照顧」,在「恐懼」中度日,不斷「喪失」。這些圖像,又何所指呢?

這一切也清楚在《耶》的上文下理中。上主的神諭說,猶大的王室並沒有「執行正義」,也沒有「從壓迫者手中解救被剝奪的人」(見21:12);他們「傷害虐待外方人和孤兒寡婦」,並在這應許之地上「流無辜者的血」(見22:3);他們更在征召人民建造皇宮殿宇、亭臺樓閣時「叫人為自己徒勞而不給他工資」(見22:13);他們「只顧私利」,又「施行欺壓和勒索」(22:17)。這樣的『牧人』,難怪上主要將之拋棄。

那麼,能夠中悅上主的「牧者」,又是怎麼樣的呢?上主在神諭中作了個扼要的描述:「在世上維護正道和公義」,以致人們會稱他為「上主〔是〕我們的正義」。但這具體又指甚麼?我們至少可以回塑上主在神諭中對當時(仍屬達味王朝的)猶大王室的指摘,撥亂反正:執行正義、解救被剝奪的人、保護無依無靠的外方人和孤兒寡婦、不要讓無辜的人受傷害、讓工人收取應得的工資、不要自私而要為他人設想、不欺壓、不勒索。

今天禮儀的福音選讀,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善牧」的好例子。上週福音提到,耶穌以二人一組的方式把門徒們派遣出去。他們回來覆命時,似乎仍有一大群人跟隨著他們,以致「他們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耶穌有見及此,便與他們一同「乘船私下到一清靜地方去了」。疲憊的他們,此行本來是要為休息,為遠離人群。不料群眾消息靈通,步履敏捷,較耶穌和門徒們早一步到達他們要歇息的地方。

已經有門徒們為群眾花時間心機宣講治病和驅魔,以致他們已體力透支,再加上未能進食,但群眾卻仍然不肯散去,那麼,耶穌會怎樣做呢?把群眾驅趕嗎?非也,祂一看見他們,「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有如沒牧人的羊群」。此句頗堪玩味。如果牧人指的是領導者,在政治上群眾有羅馬政府,在宗教上他們有司祭經師法利塞人,他們怎會「有如沒牧人的羊群」?從耶穌的反應—「〔祂〕遂教導他們許多事」—看來,群眾是人生沒有方向,某種意義上是散亂的羊群。尤有甚者,他們渴望得到指引,找到方向,因此才會以積極得有壓迫性的緊隨耶穌和門徒們。順帶一提,耶穌除了施教之外,還同時以五餅二魚讓群眾得飽飫,唯今天讀經從略;下週禮儀會讓我們聆聽按《若》中的〈五餅二魚〉。

耶穌對群眾的關顧,有如聖詠作者所歌頌的一樣:「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事實上,上主藉耶肋米亞先知之口申明,羊群並不是牧者的財產,並不是牧者可以隨其心思利用,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相反,上主說他們是「我的羊」。的確,在不同處境下的不同牧者—領導、長輩、上級—都必須緊記,他們的下屬和晚輩,只是上主暫托給他們照顧的。最終,他們都是『上主的羊』。如果牧人們把羊驅逐趕散,沒有好好照顧,上主說:「我必要清算你們這些惡行。」

然而,這份責任不只是屬於我們在可見的組織和架構中的在上者。其實每位受了洗的基督徒,都有責任讓其他基督徒,甚至我們遇到的每個人(包括非基督徒),(從不同層次來說)過更好的生活。這就是所有基督徒因著洗禮而分沾了基督三項職務,當中就包括「王道職務」(kingly function; 拉:munus Christi regali;參《教會憲章》31)。如福音所示,耶穌的君王職務,是有如牧人般的關愛,儘管自己和同伴們疲累不已,仍不拒絕前來求助的群眾,並且讓他們得到滿足。教友履行基督王道使命的方法之一,就如《教會憲章》所言:「要在他人身上服務基督,以謙遜忍耐把他們導 向基督君王,這樣服事基督就等於稱王」(36)。

讓我們攜手,「使世界浸潤在基督的精神內,在 正義、仁愛、和平內」(《教會憲章》36),讓世界因為基督徒的努力而稱道:「上主是我們的正義」。


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非問未來 只宣主言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非問未來  只宣主言



「先知」一詞,大概會令人望文生義,以為他們就是能夠「未卜先知」或「預先知道未來」的人。然而,聖經中的先知,他們當中有些也許能夠指出人或事的結局,但他們的本質,絕不在於「預知未來」。言則,先知者,何許人也?

讓我們先從今天的讀經一來了解「先知」在舊約時代的發展。位於北國以色列的祭祀場所貝特耳的司祭阿瑪責雅在把亞毛斯趕走的話中,有此一句:「你走吧!退到猶太區去!在那裏覓食⋯⋯」。可見早在主前第八世紀後期,以色列—猶太宗教傳統中不少「先知」是以『搵食』為目的。

既然「先知」已成為職業,自然有「入行」的門路。且看亞毛斯如何回答阿瑪責雅:「我本來就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弟子」。舊約時代,如果一個人自己想成為先知,他就要拜一位先知為師。雖然在聖經中所記載的(上主親自召選的)先知人物大都獨來獨往,但從隱藏舊約中的蛛絲馬跡可見,以先知為業者大都群居生活(如見撒上10:5;列上18:4;)。不同地方的先知各自組成不同門第派別(見列下2:12-18)。他們廣納門生(列下4:38-44),甚至成了為君主在軍事等事情上出謀獻策的「宮廷先知」(court prophet;如見列上22:6)。

本來,為別人的事花了時間尋求上主的意思,收取酬勞以糊口養家,實在無可厚非。問題是,如果「先知」職份成了賺錢的工具,那麼不能避免的情況就是,「先知」從業員為了討金主的歡心而只講金主喜歡聽的話,反而沒有傳達上主的旨意。這就是後來的耶肋米亞先知所面對的境況。

沒錯,猶太信仰傳統在自行反思以及聖神默感之後,明白到先知的本質,是受上主派遣到祂子民中間宣講上主的話。還記得上主日的讀經一嗎?上主在差遣厄則克爾先知時,如此對祂說:「我派遣你到他們那裏,向他們說:吾主上主這樣說:⋯⋯」。先知是要說上主要他說的話。這才是先知的本質:被上主派遣去向祂的子民宣講上主要他講的話的人。

上主接著對厄則克爾說:「他們或是聽,或是不聽,終究要承認在他們中有一位先知」(參則2:5)。我們必須宣講上主的話,但接受與否,上主讓聆聽宣講的人自行決定,我們不必也不可強迫別人接受。他們的決定,最終是由上主審斷,他們自己要自上主負責。這似乎也呼應了耶穌在今天福音選讀中對十二門徒說的話:「若有地方不接待你們,或不聽從你們,你們離開時,要拂去你們的塵土,『εἰς μαρτύριον αὐτοῖς』」。末句我刻意用原文,教會傳統的拉丁譯本也準確:「in testimonium illis」。這句直譯的意思是(英):「against a (/the) testimony for/to them」。言下之意,拂塵動作的意義有如向上主—最後審斷者—作供:我們已向他們宣講了,只是他們不接受;他們不能夠以沒有人向他們宣講作為不信的抗辯理由。

耶穌的門徒,既然本質上就是要宣講,那麼,到底要宣講甚麼?《谷》在寫下耶穌這次派遣門徒時,並沒有記錄耶穌要他們去宣講的內容。反而,耶穌把他們兩個為一組的派遣出去。當中也許有其實際作用,如互相照顧等。但最重要的意義,見諸猶太人當時的一種習俗規定:證詞必須有二人申明,才可作實。的確,他們所宣講的,就是為耶穌所作的證詞。從《谷》總結門徒們的行動來看,他們所宣講的,很可能就是耶穌在《谷》中所講的第一句話:「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

天主的國到底是怎樣的呢?《致厄弗所人書》紀錄了教會初期就這議題十分精闢的神學反思:「按照〔天主〕的措施,時期一滿,就使上天下地的一切,重歸於基督」。而因著我們的基督徒身份,「在基督內,我們也成為〔這國度〕的承繼人」。然而,我們既也有象徵著上主臨在人間的使命,我們如何讓世人感受到天主國度為何物呢?

這一點可從耶穌在派遣門徒時的囑咐中看得到。耶穌要他們只穿戴最基本的裝束,毋須「士啤」(備用衣物),更不要帶錢。到訪別人家中,便接受人家的款待。當然,我們在今天的社會中無法搬字過紙地執行,但背後的精神是,門徒們不應被物質需要的擔憂所困擾。他們既然花費時間精力,甚至投身於把聖言帶給每個人的事業上,讓每個人都更了解上主的說話,那麼聆聽者也自當讓宣講者無須分心於籌措盤纏。

此外,宣講也在人的生活中有實際果效。聆聽了聖言的人,應有把邪惡、不義、散播仇恨的事物驅除的心,應獻身支持幫助跌倒受傷的人痊癒的事工。梵二教導我們,教友也肩負基督的先知職份(《教會憲章35》),讓我們廣傳「真理的話」,使萬民都刻上聖神的印記,歸於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