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聖言啟航】喜樂與希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將臨期第三主日

喜樂與希望

這主日,教會傳統稱之為「喜樂主日」。「歡樂」這主題貫穿各段福音選讀,或現或隱。有充軍旅居巴比倫的以色列民因回到家鄉耶城而歡樂,有瑪利亞在《讚主曲》中所表達的歡樂(見答唱詠),以及保祿堅持要得撒洛尼的基督徒無論在任何時刻都要喜樂。要馬上指出的是,今天所慶祝的歡樂,並非簡單的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的喜樂,而是因為我們覺察到上主大能照顧的徵兆。

上週的讀經一,取自《二依》,先知作者呼籲以民修好曠野中的路,讓流亡的同胞回鄉。今天的讀經一則取自《第三依撒意亞先知書》(依五十六至六十六章)。這部分成書於主前第六世紀末至第五世紀初,即流亡以民剛回家鄉後不久。回家鄉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家鄉當下的現實,卻仍與《二依》所描述的有一段距離。畢竟,家鄉不是世外桃源,要親身建造才能美好。但建造一個好的家園,自然不是一件易事,更何況是國破家亡後,要重建眼前的頹桓敗瓦。先知並不希望天主子民讓自己困在無盡的灰心喪志之中。

然而,先知喜樂的原因,並不是自己翹起雙手,站在一旁地眼睜睜地看著別人把事情做好。相反,他喜樂,既因為他明白到有困難,更為上主委派了他去處理這難題:激起猶太人的士氣,讓「他們重建古時的廢址,興建往日的荒域,建造傾圮的城邑,數代荒涼的地方」(4節;禮儀從略)。此外,要復興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更重要的還是其內在精神:正義。先知心知,這靠人是無法的,唯有上主才能讓人心重拾對公義的嚮往和追求(見8-9節;禮儀從略)。正是因為《三依》確實上主將眷顧這從瓦礫中重建未來的大工程,所以他「因上主而極度歡欣」,他的心「因天主而雀躍」。

上主對生活於困苦中的、人生破碎的人的關顧,也見諸《讚主曲》。瑪利亞從上主在她身上所行的事中,覺察到上主對其他的人,無論古今,都「廣施慈愛」。祂特別關心「沒有」的一群,讓他們「擁有」、富足。祂毋需再給予富有者,因為他們已經富足。正是上主的這份關懷,使瑪利亞「的心靈歡躍於天主」。

從這角度來看,保祿對得撒洛尼城的基督徒的勸勉—「你們應當時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 就更有意思。對所得到的每事每物常懷感恩之情,避免人產生一種『這是我應得的』的過份自我感覺良好,使人明白自己能夠建構到現在的人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旁人的協助,上主的祝福缺一不可。時常祈禱,就是在人生之路上走到每個交叉點,要做每個重要決定時,都與上主溝通,嘗試求知上主的旨意;並同時嘗試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好的予以保持,壞的一概遠避」。無時無刻的心情喜樂,是因為我們明白到,即使眼前處境窘迫,上主也總會為我們製造時機,開闢出路。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保祿在較早前其實有提到,得城的基督徒為了基督信仰已受了不少苦頭(見得前2:14)。

要有勇氣面對未知的將來,就要有希望。人的這份希望,來自人相信上主對人的愛。當然,一個人要相信某東西,就要另有一人向之講述。「信」字從人從言,我們會意而知。今天福音告訴我們,洗者若翰所擔當的就是這樣的角色:「他來作見証,要為那光作見証,使眾人因他而相信」。

那麼,這「光」又是甚麼呢?答案就在《若望福音》序言的上文下理中:「在〔聖言〕內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1:4)。換言之,若翰是在為生命作證。生命是甚麼?就是無論當下或富足或困苦,都仍勉力前行。光是甚麼?不僅是為讓生命看到自己當下的情況,更為生命指出(甚至引領)可前行的路。生命和光,都指向將來,指向那未知但生命必需面對的未來。
這就是對聖誕的期待。冬天的寒風很多時候會把人吹進窘迫的內心窄巷之中。此時,人尤其想到自己人生的困局,決擇上的兩難,回望與前瞻。這是思想上容易迷惘的時候,但只要看到光,看到生命的話,卻有可能成為思想上更堅定、更有信心的時候。

然而,世界並不只是一個人的生活,而是由千千萬萬個摯愛知己、萍水相逢以至素未謀面的人所組成。這生命之光所照引的,並不是一個人成就自己的路,而是所有人的生命都能夠充滿活力,有機會在其所處的位置映照出這光的輝耀。這是上主的國度,充滿生命之光的世界。這世界追求讓所有人都得到飽足、平靜、自由;因此,這國度致力關顧那些缺乏貧窮的人、人生破碎的人、備受壓迫的人。將臨期的挑戰,大概就是要我們致力去修直自己的以及人世間的道路,讓上主的愛與人間有直通之道。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曠野之路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曠野之路

今天的讀經一選自被稱為《第二依撒意亞》的部分(即四十至五十五章),當中反映的,是大約在主前537年間已於異鄉巴比倫流徙五十餘年的猶太人團體心中的希望。在巴比倫帝國被波斯打敗後,新的(波斯)皇帝居魯士准許被巴比倫流放異地的各族人民各自回到自己的祖家。「二依」的任務,就是要說服他的猶太同胞回到耶路撒冷。

先知宣告,無論是甚麼罪招致五十年前(主前587年)的流亡巴比倫,以色列民所受的苦難已足夠抵罪有餘。現在,儘管曠野難越,但上主會親自帶領祂的子民回家。先知告訴耶路撒冷,要親眼看著上主引領祂子民回鄉,好像牧人引領羊群回棧一樣。

一般來說,既然回鄉之路不再被阻擋,那麼回家的決定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先想想,他們已流亡僑居當地五十年之久。古近東的人的平均壽命大概四十餘。除非得天獨厚,否則先知當時的流亡巴國同胞絕大部分是在當地出生的,根本從未踏足、從未見過他們所謂的「家鄉」。再講,他們旅居巴國已久,大都已落地生根,家業亦已上軌道。要他們貿然抛下所有,攜子帶眷,去一個他們應該好熟悉但其實陌生得很的地方,一切重頭開始,必不容易。
圖片來源:路透社網頁

更現實的是,這趟旅程既考驗體能,亦艱險重重。古時候,沒有飛機、火車、大巴。從巴比倫(今伊拉克)回到耶路撒冷,只有徒步走路,大約需時四個月(見厄上7:8-9)。當時也沒有專門為長途跋涉的旅途製作鞋襪和衣服的品牌,有的只是草鞋木杖。可以想像,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者,定必思前想後,難以決斷。此外,儘管今天自由行去大部分地方都相對安全,但古時則不然。據載,從巴國回耶城一路上,很可能與到賊匪兇徒,驚險萬分(見厄上8:31)。不少猶太人就選擇了留在巴比倫而不回鄉(如見厄上1:4-6)。事實上,兩年多前耶路撒冷聖地博物館就曾展出一批在波斯地區發掘出來的二千五百年前的文物(見插圖),當中記載著猶太人在當地五代的家產承繼。

雖然領路的是天主,但先知也明言,這並不等於以民就可以翹起雙手甚麼也不做。相反:「你們要在沙漠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野中為我們的天主修築一條平路」。這可不是甚麼釘鞋補衫的小事,而是修橋舖路般的大工程。上主為以色列民族創造了歷史契機,指出了目的地。但落手落腳準備,面對沿路疑惑甚至困難,卻是每個上路的人自己不能逃避的。

最終,我們都知道,他們回鄉之後,世道仍然險惡。他們期待的美麗新世界—「正義在上主前面開路,平安將緊隨祂的腳步」—並沒有出現。故此,上主賜給他們的國土再度落入外族之手。發生甚麼事了?上主不再牧養自己的子民麼?

另一道來自曠野的聲音正是解答之所在:「你們要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徑」。但這次,所指並非現實的『道路』,而是心的路段、做人之道。若翰的宣講指出,這修路補橋之法,就是:「承認自己的罪過」,並藉他的洗禮而「獲得罪赦」。

由於地勢的關係,無論要從哪個方向進入巴勒斯坦,一般來說是從東方經約但河西進。換言之,無論當年若蘇厄領以民進應許之地,還是以民從巴比倫回國,都必經此路。因此,若翰在約但河施洗,就必然身在「曠野」。同時,所有懊悔己過的人,都必須離開自己的鄉土,再出曠野;在浸沒約但河中後,重返家土。可以想像,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這「悔改」不單是內省自己,更是重溫自己民族與上主之間交往千年的歷史。這「悔改」,是個尋回初心—尋回作為天主子民一份子的初心—的旅程。

但這旅程不只講求反思過去。藉著洗禮,基督徒已踏進了上主的應許之地。不過,以民歷史教訓我們,應許之地並非理所當然。要「上主的光榮必在我們的地上永存」,我們豈可不為祂作證?要「慈愛和真誠要彼此相逢,正義與和平將彼此相擁」,基督徒豈能自視為鐵面判官,或互相欺瞞,或不義偏私,或挑撥離間?雖然「上主必會賜下甘霖」,但若果我們不努力耕作,「我們的土地」也難以「豐收」。這正呼應《伯後》提醒:「在這等待正義常存的新天新地期間,你們要奮勉,在生活上無玷無瑕」。

今天我們大部分人都並非活在流亡的生活中,但我們每個人都在走我們的人生之旅。將臨期特別提醒我們,基督徒雖然有一隻腳已踏進福地之內,但我們另一隻腳卻仍走在曠野之中。曠野之路本身並不好走,但為我們來說,其實也不是不可能任務,因為,那即將誕生的嬰孩,要與我們並肩同行。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教會脈博】2018年主教會議青少年網上問卷

在籌備2018年主教會議,梵蒂岡特為聆聽青少年的聲音,製作了網上問卷。問卷設有德、英、西、法、意、葡六種語言。截止答卷時間為本年十二月卅一日。問卷網址:https://survey-synod2018.glauco.it/limesurvey/index.php/147718

官網連結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聖言啟航】活好每一天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將臨期第一主日

活好每一天

每年的將臨期第一主日,是各禮儀年循環的新開始。乙年主日的福音選讀,主要取自《馬爾谷福音》,所以乙年又俗稱為「馬爾谷年」。至於「將臨期」,故名思義,就是等待將要來臨的某個人或某件事物的禮儀節期。雖然,從禮儀曆的進程來說,接著將臨期的就是聖誕期;可是,將臨期首要邀請信友期待的那將要來臨的,並不是聖誕節—即耶穌的第一次降臨。相反,正如今天的讀經向我們展示的,將臨期首先引領我們,遠望那耶穌的再次來臨—即天主的國度(全新的世界)—的臨現。

這個只有喜樂滿足,沒有仇恨、沒有眼淚、沒有壓迫的國度,相信每個人都渴望,而且恨不得其馬上就臨現。然而,耶穌卻指出,「你們不知道那時辰何時會到」。因此,「你們要小心防備,要保持警覺」。耶穌更用了家主僕人的比喻來說明祂的囑咐:「切勿讓家主突然回來時,發覺你們在睡覺」。言則,耶穌是在說我們要不眠不休地保持警覺嗎?永遠都不可以睡覺嗎?我們又要防備甚麼?「保持警覺」 又所指為何?

耶穌自己就借所用的比喻,教導了我們在等待祂再度來臨的時候該怎樣做。在比喻中,家主在出遠門前,「指派僕人處理各項工作」。我認為,我們在此現世生活的每一天,也就是在期待著祂再來的每一天,所需要做的,不過就是做好自己的事、盡好自己的責任,祗此而已。這乍聽之下,不會太簡單嗎?非也。當中所涉及的難度,起碼有兩個層面。一方面,知道自己有何責任,能否一直毫不怠惰地,始終絲毫沒有差錯地完成呢?另一方面,一個人要知道自己有責任,關鍵就在於一個人是否明白自己的身份。這兩難點,我想,是人生每天的必修功課。

今天的讀經一,就是最佳例證。這段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第三部分(即第五十六至六十六章),而這部分所反映日竹心戈,是大約主前五百年左右,在被迫流徙的大部分以色列民中上階層從巴比倫回到自己的家鄉後,在耶路撒冷所經驗的黑暗日子。《二依》(即第四十至五十五章)所期許的新天地以及新出谷的光輝未來,看似未能完全兌現。的確,上主已為選民的復興創造了歷史契機:巴比倫帝國的末落。然而,要有美好的生活,靠的還有人日復一日的、(有時甚至是)平凡而沉悶的默默耕耘。可是,我們可從讀經一得知,無論在崇拜、士氣、道德以至宗教律法節期的基本遵守上,他的同胞都乏善可陳,更遑論當時仍是頹垣敗瓦,尚待重建的聖殿。

只不過,猶太人的現況並不是出自他們內心的邪惡意圖。相反,從先知所記述的以民怨言:「我們有如不潔之物,連我們的善行也如染上血污的衣服。我們好像乾枯的落葉,罪惡把我們帶走,勢若狂風」可見,他們雖然是向上主抱怨,但他們所怨的,其實是自己,是「恨鐵不成鋼」的自己。他們當然有犯罪的時候,但就算在他們想行善的時候,有時也會好心做壞事,甚至以為自己做了好事但其實卻害了別人。這使他們自己氣鋖不已。的確,所謂人性的軟弱和有限,有時的確是出於自私(或其它罪性)而做錯事,但更多時候,是無心之失,甚至是好心之錯。這怎教人不惱恨自己!

可幸的是,以民的抱怨,不是為卸責,反而承認自己是由上主所塑造的:「可是,上主,你是我們的大父,我們無非黏土;你是我們的陶匠,我們都是你手中的作品」。換言之,他們期望上主可逐步日夕改變他們。這份心情,與聖詠作者所吟唱的—「萬有的上主,求你回顧,從高天垂視這葡萄樹。求你保護你親手種植的園圃,照顧你親自培育的小樹」—不謀而合;也呼應保祿宗徒的信念:「天主必要堅固你們直到世末,使你們在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指責」。

然而,有時候,人們看不出本身的軟弱和有限,反而被眼前的繁華所蒙蔽。《谷》第十三章全是耶穌談論世末的說話,而耶穌是如何開始這番話的呢?就是當「耶穌從聖殿裏出來的時候,他的門徒中有一個對他說:『師傅!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建築!』」(1節)。外表華美,本非過錯,更是好事;不過,被外在華美所吸引而看不出內裏的實相,就算不是錯誤,也肯定是過失。

正正因為看到自己的缺陷,按《依》所載,以民向上主呼求:「啊!但願你衝破諸天,降臨下土!」。這份心情與聖詠作者的相同:「天主,請顯示你的慈顏,使我們獲得救恩」。從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這呼求已在耶穌基督身上『一次過地』(once and for all)圓滿實現。身為基督徒,我們的本份就是每天平凡但堅實地活出耶穌的教導。僕人等待家主的時候,要做的不也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