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羅馬2016--第二天--三)城牆外保祿大殿

朝聖之旅
梁展熙

羅馬2016
第二天

三)城牆外保祿大殿




在古時,墳場墓地一般設於城牆之外。例如,澳門聖味基墳場(Cemitério São Miguel Arcanjo;俗稱:舊西洋墳場)。因此,聖伯多祿的墳頭是在梵蒂岡丘,當時是羅馬城外。至於聖保祿,傳說他在城外兩公里處被斬首。當他的頭跌在地上時,彈了三次;三處同時有水湧出,是為 Tre Fontane(three fountains =三泉),現在那裏有一座聖堂(將是本次朝聖的最後一個點)。時至今日,此三泉仍有清水湧出。不過,據考古發現,此三泉早已存在。

傳說聖保祿殉道之後被埋在 Via Ostiensis (奧斯田路)旁的一個小墓園裏。今天,這條奧斯田路是通向羅馬機場的繁忙車道。遺憾的是,這座大殿的命途都算坎坷。大約在324年,教宗西維爾一世(Sylvester I)祝聖了君士坦丁大帝在保祿墳旁建了一所細小的巴斯里卡(basilica)。這座小型巴斯里卡被羅馬皇帝華倫天尼二世(Valentinian II)和德敖修一世(Theodosius I)的較大的巴斯里卡所取代。繼位的安諾歷(Honorius)於395年稍事擴充,後來教皇*里奧(或:良)三世(795-816年在位)再度擴充。

*由於教皇國已於754年成立,故我認為稱教皇較教宗為妥。

及至1823年7月15-16日,大殿被一場大火重創。然後,人們盡量用能用的遺骸來重建。幸好,並非整座大殿都付之一炬。倖免於難的有迴廊(cloisters;見下面平面圖數字18)、由Arnolfo di Cambio所製的主祭台天蓋(ciborium),以及一支來自中世紀的復活蠟燭座。半圓前頂(apse)拱頂上的馬賽克,雖然經多過次修復,但仍是原本的。事實上,雖然這座大殿是在十九世紀重建的,但它的平面構造卻恰能反映出早期基督信仰的巴斯里卡(basilica)的樣貌。另外,這也是繼伯多祿大殿後,面積排第二的大殿。

今天,這座大殿由一個本篤會團體打理。

保祿大殿平面圖:



門廊(Atrium;或天井;平面圖數字 1)


雖然北門也是入口,但一般來說更好的選擇是經西門而入(此大殿祭台向東)。這樣的話我們便會先進入保祿大殿前的門廊(俗稱:天井)。



這天井內種有常綠的樹籬和棕櫚,由花崗岩柱廊圍著。正中有一座聖保祿手執長劍的雕像。長劍,是他殉道的象徵,也是用來指聖經的比喻(見弗6:17),他又手持書本,也是聖經的象徵。在保祿後面右方的是路加像,路加是保祿的親密戰友(可下文:半圓前殿馬賽克)。

 ***

正立面馬賽克


在正立面的上半部分,我們可見到一幅十九世紀的馬賽克。


這幅正立面最頂部分(在三角層之上)有個小長方形,上面寫著:SPES VNICA


這是一句天主教傳統中常用敬禮對句的後半句,全句是:Ave crux spes unica(Hail, O Cross, [our] only hope=稱頌十架,唯一希望)

***

在第二層正中,是坐在御座上的耶穌。坐在耶穌右邊的是手執天門聖鑰的伯多祿,在祂左方的是手持長劍的保祿。十九世紀乃意大利統一運動席捲意大利半島,教皇國岌岌可危可危的時候,在重建保祿大殿時,即使在正立面仍要確立伯多祿首席,地位先於保祿的形象,是可理解的。

另外,耶穌手持打開了的書本,在左右兩頁分別寫了兩行字:


左頁:oves meae vocem meam audiunt(My sheep hear my voice=我的羊聽我的聲音;見若10:27a)

右頁:et ego vitam aeternam do eis(I give them eternal life=我賜與他們永生;見若10:28a)

***

在第三層,天主羔羊在山丘上,樂園的四河從山下湧出。其他羔羊分別從耶路撒冷和白冷(=伯利恆)走來。

至於站在第四層的,是四位大先知:依撒意亞、耶肋米亞、厄則克爾,和達尼爾,他們都預言了默西亞的到來。由於他們四人手持書卷上文字太模糊,我無法辨識。

這幅十九世紀的馬賽克,取代了在大火之前的十三世紀的馬賽克。後者並未被大火完全吞噬,保存下來的被移到凱旋拱門後面。


***

另外,在我們走過涼廊,在正立面而未進大殿前,在那裏的保祿像前放了一盞保祿火(Pauline Flame)


這盞保祿火是在2008年保祿年中伯多祿與保祿瞻禮的夜禱時點著的,以紀念聖保祿的二千年誕辰。向那天起,此火長燃至今。

***

保祿門(Pauline Door)



通常,如果進入保祿大殿的話,朝聖者和訪客要走最左邊的保祿門。此門是由 Guido Veroi 於2008年所製,上面刻有四幅保祿生平,包括他的歸化和殉道。


順帶一提,梵蒂岡城印有若望保祿二世的二元歐羅硬幣,也是由他(Veroi)所設計的。

***

聖門


由於在早上已跨過伯多祿大殿的聖門,我不知我們還會否跨這大殿的聖門,不過仍是需要稍作介紹的。

這道聖門在大殿的右方,以青銅鍍金製成,由意大利雕塑家 Enrico Manfrini 為公元二千年的禧年而立的。

聖門上的雕刻所描繪的,大概是聖三的故事。


門下有拉丁銘文:

Ad sacram Pauli cunctis venientibus aedem 
sit pacis donum perpetuoque salus. 

這是充滿祝福的對句:

願所有到訪保祿的這座聖殿的人
得享和平與永恆拯救之恩

***

正門


也許是因為一般人,無論遊客或朝聖者,都較少用到正門,因此它經常被人忽略。然而,在三道門中,正門是最具藝術氣息的。


門上清晰可見的,是由兩條樹籐繞成的十字形狀,看起來其實也像一棵鍍了根的生命之樹。十架兩臂下的左右,分別雕有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的生平。鍍了銀的耀眼基督分別在中間的一幕向二人顯現。由下而上,左右五幕的順序如下:

聖伯多祿(左):
  1. 伯多祿施洗
  2. 伯多祿建立羅馬之座
  3. 基督把天鑰授予伯多祿
  4. 基督向伯多祿顯現(Domine, Quo Vadis?*)
  5. 伯多祿被釘殉道


聖保祿(右)
  1. 保祿到達羅馬
  2. 保祿被軟禁
  3. 保祿歸化(在通向大馬士革路上)
  4. 保祿在羅馬宣講
  5. 保祿被斬首殉道


*Domine! Quo Vadis?

這句拉丁語的意思是:主啊!你要往那裏去?(Lord! Where are you going?)

這是一句有關聖伯多祿的傳說。根據成書於第二世紀下半部分的經外經典《伯多祿大事錄》,由於羅馬政府看似要釘死伯多祿,他於是打算逃走。在羅馬城上的路上,他遇到復活了的耶穌。在拉丁譯本(希臘原文本已佚失)中,伯多祿問耶穌說:Quo Vadis? 耶穌回答:Romam eo iterum crucifigi(=I am going to Rome to be crucified again =我正往羅馬去,再被釘一次)。伯多祿於是重拾勇氣,回到羅馬去繼續他的宗徒職務,最終被頭腳反轉的方式被釘而死。

***

拜占庭門(Byzantine Door)


在大殿裏,其實還有一道門,不過這道門似乎只用來觀賞,已無實際用途。這門在平面圖上數字4位置附近:


這道拜占庭門是在1070年於君士坦丁保(今:伊斯坦堡)製成,裝有54塊銅製鍍根飾片。是大殿的前身留下來的。

有一道為西方教會首都聖堂而製的門從東方教會首都運來,是很不簡單的。尤其是,東西教會才剛在1054年驅逐彼此出教會。事實上,出資委託製作這道門的是一位商人,是作為他販賣奴隸的補贖。這位商人把它送給了當時負責保祿大殿的隱修院院長(abbot)。而這位院長,就是後來的教皇額我略七世。


這些飾片上的雕刻,內容包括基督生平(從出生到聖神降臨)、宗徒行實及殉道、梅瑟行實和一些先知的行實;以及一些出資委託者所要求的雕刻等。在左右下角均刻有拜占庭鷹徽:


***

中殿壁畫

中殿的廊柱上,圍著各任教宗的頭像,這已是十分著名的了。但較少人提及的,是在教宗頭像系列上方,有一系列的保祿生平壁畫,是十九世紀的作品。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現任教宗的頭像是另有射燈照亮的。


***

中世紀復活蠟燭台


復活蠟燭,是每年聖週星期六復活守夜彌撒中點起,用來象徵基督的光的特別蠟燭。保祿大殿的復活蠟燭台是十二世紀的製品,經歷過地震火災,仍屹立於此。


復活蠟燭台上的浮雕,描繪著耶穌苦難的經過。上面又刻有身在mandorla(杏形榮光)內的耶穌。大家不妨找找比拉多金盆洗手的畫面~

***

聖保祿石棺


在主祭台下的小地窖內,在一塊金屬格柵後,有一個石棺。


根據2009年由教廷委託的一次檢驗,宣佈確認這石棺內的確是聖保祿的遺髑。考證確認石棺中人患有羅圈腿(bandy-legged),雙膝關節突出,頭髮稀少,鬍鬚黑而尖。

走近的話,應該可看到石板上刻著:


PAULO APOSTOLO MART[YR]

英:Paul Apostle Martyr

中:保祿 宗徒 殉道者

***

另外,保祿大殿中留有相傳曾用來鎖著保祿的鎖鏈



***

凱旋拱門(triumphal arch)上的馬賽克


這首凱旋拱門,就位於中殿與半圓前殿(apse)之間的地方。


拱門上的馬賽克,是來自第五世紀的,儘管它歷代經過多次修葺。


在馬賽克正中的,是個樣貌嚴肅的基督。在祂旁的金色背景,可分上、下兩層。在上層左右的,是代表四部福音的四個象徵。從最左到最右分別是:牛-路加、人-瑪竇、獅-馬爾谷、鷹-若望;然而,也有可能的是,這四隻就是措述末世之象的默示錄第四章中的四活物(6-7節;不過《默》說四活物都各有六翼,這細節則與馬賽克不符)。在下層,先分別有一位天使在基督兩旁,然後有兩旁合共二十四位長老。他們就是《默》中描述的末世之象中的廿四位長老(4節)。他們每人都手持自己的皇冠,要拋向萬王之王基督。在左右兩邊長老下方的,分別是保祿(左)和伯多祿(右)。

這幅馬賽克上,有兩行文字。首先是最頂的、貼著天花的那一句:

THEODOSIVS CEPIT PERFECIT ONORIVS AVLAM + DOCTORIS MVNDI SACRATAM CORPORE PAVLI

粗譯:

德敖都修開始了這殿堂、安諾歷完成了[它]+[它]因世界導師保祿的身體而聖化

關於這些人物,見上述保祿大殿簡史。

下面的是跟著拱彎一起彎著的一句:

PLACIDIAE PIA MENS OPERIS DECVS HOMNE PATERNI + GAVDET PONTIFICIS STVDIO SPLENDERE LEONIS

粗譯:

帕菈薺狄雅虔誠的心思喜樂,因父親作品的所有光輝透過里奧(良)的熱忱而輝耀。

帕菈薺狄雅是德敖都修(Theodosius I)的女兒,也是安諾歷同父異母的妹妹。教宗里奧(良)一世,則於441年修葺過這座大殿。

***

半圓前殿(apse)拱頂上的馬賽克



這裏就是平面圖中數字6的位置。


這幅馬賽克是由十三世紀初來自威尼斯的馬賽克師傅所製的,不過在1823年那場大火之後曾經大修。


這幅馬賽克分上、下兩層。


上層正中,坐在御座上的,是耶穌基督。上面刻有祂名稱的希臘字母簡寫:IC XC = IHSOUS XPISTOS。C 是希臘字母 S 的小楷字尾式。祂手中的書上寫著:

Venite benedicti patris mei percipite regnum q[uod] v[obis] p[aratum est] a[b] o[rigine] m[undi]

這句話來自瑪竇福音第廿五章描述末世公審判時人子所講的一句話:

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

站在基督左邊(即我們看去的右邊)是 S[AN]C[TV]S PETRVS(聖伯多祿),他手上的卷軸上寫著:TV ES CHR[ISTV]S FILIVS DEI VIVI(也就是我們已見慣見熟的: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見瑪16:16)。在他後的是 S[AN]C[TV]S ANDREAS (聖安德肋),他手上的卷軸則寫著:BEATUS ANDREAS DUM PENDERET IN CRUCE DEPRECATUR DOMINO IESU CRIST[I](=Blessed Andrew while he hung on the cross prayed to the Lord Jesus Christ.=榮福安德肋,在他被懸在架上時,他向主耶穌基督祈禱)。這句話大概呼應他傳說殉道時的一幕。詳情已於別處提到,於此從略。

站在基督右邊(即我們看去的左邊)是 S[AN]C[TV]S PAVLVS(聖保祿),他手上的卷軸寫著:IN NOMINE IESU OMNE GENUFLECTATUR CAELESTIUM TERESTRIUM ET INFERNORUM(=At the name of Jesus every knee should bend in Heaven, on earth, and under the earth.=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見斐2:10)。站在保祿後的是 S[ANCTVS] LVKAS EV[AN]GELISTA (聖史路加)。在這裏放路加,大概是因為弟後第四章中的一句:德瑪斯因愛現世,已離棄我到得撒洛尼去了;克勒斯刻去了迦拉達,弟鐸去了達耳瑪提雅,只有路加同我在一起(10-11節)。至於路加手上的卷軸,由於文中簡寫太多,我辨別不出句子寫甚麼。

至於在耶穌右腳下的白色東西,其實是個size小很多的教宗安諾歷三世(Honorius III),出資委託這幅馬賽克的,就是他。

至於下層,就要考大家眼力(應該可以放大這幅解像度頗高的圖片來看細節)


在下層正中,站著兩位天使。在他們中間的,是個鑲了寶石的十字架,十架放在桌(祭台?)上,並有耶穌苦難的刑具。站在這層的其他人,都是其他宗徒和聖史,刻在上面的名字太小了,我大概辨認不了全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每人(包括兩位天使),都手持卷軸,上面都寫了字。

右方天使:GLORIA IN EXCELSIS D[E]O(天主在天受光榮)

左方天使:ET IN TERRA PAX H[OMINIBVS] B[ONAE] V[OLVNTATIS](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右使旁一(雅各伯):LAVDAMUS TE(我們讚美祢)

左使旁一(?):BENETICIMVS TE(我們稱頌祢)

右使旁二(巴爾多祿茂):ADORAMVS TE(我們朝拜祢)

左使旁二(斐理伯):GLORIFICAMVS TE(我們顯揚祢)

右使旁三(多默):GRATIAS AGIMVS TIBI,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VAM](我們感謝祢,因為祢至高無上的光榮)。

......

也許大家會發現,這就是拉丁版本的光榮頌(由於中譯因文法問題句序並不完全與拉丁相對,所以只看中文的確不易發現)。而且,光榮頌的每句是右左相對地出現。

***

Cappella del SS. Sacramento(聖體小堂)


在半圓前殿(apse)的左方是聖體小堂(平面圖數字9),內有個苦像十字。據聖芘芝塔(Birgitta Birgersdotter = Bridget of Sweden)所講,曾對她說話。


聖芘芝塔的像也在這裏


有關這位聖女的奇事很多,這裏只提一件發生在這個十架苦像前的事。

由於聖芘芝塔自小就把自己的靈修重點放在耶穌苦難上,因此,在她長大並移居羅馬後,她為了得知耶穌在苦難時受了多少鞭,便長時間在這十架苦像前祈禱。終於,有一天,耶穌顯現給她,對她說:「我身體受了5,480鞭。如果妳願意敬禮它們,便在這篇我將親自教妳的十五段禱文[英譯本見此]的每段結尾時唸一遍天主經和一遍聖母經,一年之內天天唸之。當一年之期完滿後,你便恭敬了我的每個傷口」。

雖然現在史學界普遍認為這些禱文另有源頭,但無論如何,及至中世紀晚期,這些禱文已街知巷聞,並成了大日課本和其他敬禮小冊子的必備內容。

既然是在中世紀期間流傳,就很難避免不會與承諾整年唸畢經文後就賜予大赦及其它超性恩寵的做法連起來。這些流傳的承諾包括:敬禮者的十五位家族成員可得從煉獄釋放,或保世上十五位家族成員身處恩寵的狀態(in a state of grace)。

這些逐漸淪為以訛傳訛的承諾,漸漸變得離譜,其一是:敬禮者將可得其心之欲,包括他靈魂的得救。這些所有與這篇禱文有關的承諾,古今都有人批評。及至1954年,宗座憲報(Acta Apostolicae Sedis, XLVI (1954), 64)認為這些所謂承諾並不可靠(禱文本身則不受批評),並著各地方教長(一般來說,教區主教)禁止載有這些承諾的單張在教區內傳閱。

***

聖體小堂內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這幅中世紀(約12 / 13 世紀)的聖母馬賽克:


這幅馬賽克雖然華麗非常,但它的厲害之處並不在它本身,而是在它面前曾發生的一件事。話說在1541年8月22日,耶穌會創辦人依納爵●羅耀拉與他的首批同袍,就是在這幅馬賽克面前發願,正式成為會士的。

***

歸化祭台(Altare della conversione)


聖體小堂旁的,就是首位殉道者聖斯德望的小堂(平面圖數字8),再轉左,就是歸化祭台(數字7)。


這祭台之所以如此命名,是與祭台上那幅祭台畫有關的。


那就是由十八至十九世紀意大利畫家Vincenzo Camuccini 所繪製的保祿歸化。


順帶一提,雖然描繪掃祿(=保祿)歸化這一幕的名畫多有掃祿從馬墮下,但宗徒大事錄中從沒提過他當時是騎著馬的。此舉,大概是來自一般人(尤其在教會尚未允許普眾大眾閱讀聖經時)對這一幕的浪漫想像,以增加當中的戲劇張力罷了。

***

聖母祭台(Altare della Madonna)


保祿大殿的聖母祭台畫 聖母加冕

在歸化祭台正對面的,是聖母祭台。這當然也是因為祭台上的祭台畫。這幅畫是由拉斐爾的門生Giulio Romano(1499-1546)的作品。然而,這幅只是複製品,真本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的畫廊(第四天的主要行程)。

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的正本

***

明天,我們將踏入梵蒂岡境內,前往伯多祿大殿。




參考書目:
  • BARBER, A.B. Pilgrim's Rome. A Blue Guide Travel Monograph. London: Somerset, 2012.
  • ERASMO, Mario. Strolling Through Rome: The Definitive Walking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London / New York: I.B. Tauris, 2015.
  • LANSFORD, Tyler. The Latin Inscriptions of Rome: A Walking Guide.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9.
  • PAPANDREA, James L. Rome: A Pilgrim's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Eugene, Oregon: Cascade, 2012.
  • WALSH, Michael. Every Pilgrim's Guide to Rome. Norwich: Canterbury Press, 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