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羅馬2016--第三天--伯多祿大殿

朝聖之旅
梁展熙

羅馬2016
第三天
伯多祿大殿


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


聖伯多祿廣場,是一個兩邊由柱廊圍成的空間,組成了聖伯多祿大殿的門廊(atrium;或[開口]天井)。這廣場是由著名的雕塑家、設計師貝尼尼(Bernini;他的墓就在聖母大殿[見第二天行程(一)])。據聞這設計是取材於君士坦丁堡的君士坦丁廣場(Forum of Constantine;現已被毀,下圖為想像重構圖)。


在伯多祿廣場上,每週日正午都有過萬群眾聚集,以期得到教宗的降福。而每週三(如天氣許多的話),則等待教宗的週三公開要理講授(general audience)[我們將在第五天行程中聆聽教宗的週三公開要理講授,地點也許是在伯多祿廣場(或可能是保祿六世大廳)。一般來講,雖然要理講授在上午十時半才開始(夏天因炎熱關係可能提早至十點),但保安開放入場時間為八點至八點半之間。而因為座位是先到先得的,因此我們當天可能要很早出門。而如果地點是在廣場的話,最好帶備帽、太陽眼鏡和水。見官網]。

伯多祿廣場上的兩邊柱廊,以一排四柱的形式構成。


柱廊從橢圓形空間導向一個梯形的空間,最後到達伯多祿大殿前的梯階。


從高處向下望的話,會發現廣場的形狀與一個鎖匙圈的形狀相似,這就像是呼應此大殿的主保(patron saint),乃是從耶穌手上獲得天門聖鑰的伯多祿。

***

兩邊柱廊上有聖人塑像合共140尊,每排柱一尊。


在廣場的橢圓部分的中央,有兩個噴泉,一支古埃及方尖碑。


這支方尖碑原本位於古埃及北部的亞歷山大利亞,於主曆37年被移到卡里古拉競技場(Circus of Caligula;後來被稱為尼祿競技場;地點即現在的梵蒂岡[幾乎完全重疊];[見下圖2])。



也就是說,這支方尖碑的原本位置,就在伯多祿大殿的祭衣房附近。換言之,這支方尖碑是在這個地方最古老的東西。在1586年西斯都五世(Sixtus V)決定把這支方尖碑從原址搬到現址時,總共動用了九百人、一百五十匹馬,以及四十四個絞盤(windlass),費時四個多月。

這支方尖碑現在被冠以西斯都五世的 Chigi 家族徽號,並於其上加了一個十字架。傳說這銅十字架內,有真正的十架聖髑。另外,這是羅馬城內第二高的方尖碑(還記得最高的那一支在哪裏嗎?)。


西斯都五世的 Chigi 家族徽章

***

至於廣場上的左右兩個噴泉,並非在同一時間建造的。在北面(面向伯多祿大殿的話在右手邊)的噴泉是在1613年由Carlo Maderno為保祿五世而設計的:


六十多年後,由Carlo Fontana (也有說是貝尼尼)為克萊孟十世設計南邊的(左方的)噴泉,大致上(但不完全)根據北邊(右方)的噴泉設計:



***

Scala Regia(皇家階梯)


不知我們有沒有時間,在進入大殿之前,走到右邊門廊的盡頭,去看看梵蒂岡宮有官方儀式舉行時的入口:Portone di Bronzo(銅門)


向內望去,會見到一條樓梯。貝尼尼(Bernini)巧妙地運用了 trompe-l'oeil(錯視法)來設計的柱廊,使原本鈄度高而且規則不一的樓梯化為莊嚴的畫面。


***

伯多祿大殿


在君士坦丁大帝讓基督信仰合法化之後,他便於320年在伯多祿墓穴之上建了這裏的首座巴斯里卡(basilica)。傳說君士坦丁親手動土,並揹起十二籃泥土,來象徵十二宗徒。該座巴斯里卡在326年被祝聖,但及至349年才完全建成。當時的巴斯里卡,大小也許與拉特朗大殿相約,也有說可容納3,500人。

在梵蒂岡博物館(羅馬第四天)的火室(Fire Room)中,有一幅由拉斐爾所繪的畫 The Fire In The Borgo。在畫中我們可看到舊伯多祿大殿的正立面:


在另一幅現存於別處的濕壁畫中,我們可看到舊伯多祿大殿的內部結構:


在這座大殿的歷史中,當然發生過許多大事。其中之一要算是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 Charles the Great)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即使在今天的伯多祿大殿中,中殿(nave)地板上仍有一處紅色灰岩圓圈,用來標示當年查理曼跪著受冕的地方:


在1506年,教皇猶利奧二世(1503-1513年在位)宣佈要拆去整座大殿重建,耗時逾百年。新的大殿(也就是現在的)終於在1626年祝聖啟用。

在新大殿裏當然也曾發生過不少大事。最重要的當數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照片

***

伯多祿大殿正立面


在正立面上,刻有:

IN HONOREM PRINCIPIS APOST[olorum] PAVLVS V BVGRHESIVS ROMANVS PONT[ifex] MAX[imus] AN[no] MDCXII PONT[ificatus] VII

粗譯:

敬獻眾宗徒之王(prince),來自波基斯家族的保祿五世,羅馬至尊司祭,於1612年,在教皇位第七年


正立面上的十二像和正中的基督:



在大殿正立面兩旁,分別樹立了伯多祿和保祿像,二人好像要守護著這座大殿一樣。

左方有手執天門聖鑰的伯多祿:


右方則有手執長劍的保祿:


***

伯多祿大殿的門前涼廊(portico)


是時候要進入大殿了。在踏上大殿的梯級後,我們先來到大殿的涼廊,其平面圖如下:


從圖上數字已可知,單單是伯多祿大殿的門前涼廊,細節就多得很。於此只介紹數處。

首先是 The Door of the Sacraments(聖事之門;數字9)旁邊的一塊碑文(數字10)。上面刻著的是教皇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於1300年宣佈基督信仰史上首個禧年的手諭:Antiquorum habet 的全文。



***

教皇波尼法爵八世與首個聖年(禧年)

在中世紀時代,基督信仰世界的三大朝聖地點是:羅馬、西班牙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及耶路撒冷。人們前往這三大地點,都是為尋找聖人遺髑,以及親眼目睹聖人聖女們曾生活過的地方,和神蹟曾發生過的地方。換言之,他們是去尋找他們信仰的可觸摸的確證。同時,他們也是去尋求他們罪罰的暫免。

雖然在640年,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勢力範圍後,羅馬已成為朝聖的超級熱點,但羅馬作為終極朝聖地的轉捩點,還是在1300年。就在那一年的2月22日,教皇波尼法爵八世確立了首個聖年(或:禧年),並向所有到訪聖伯多祿大殿及聖保祿大殿的人承諾全大赦(plenary indulgences)。因此,為數前所未有的多的朝聖者湧到羅馬。畢竟,在此之前,全大赦只是參與十字軍或冒死往耶路撒冷朝聖的人方可獲得。

波尼法爵八世的手諭如下:

為使榮福宗徒伯多祿和保祿的大殿更廣受尊敬,並使信友們更虔敬地到訪這兩位宗徒的大殿,以及使信友能感受到他們的力量藉特別恩賜而得到更新,藉著全能天主的恩寵,和對這兩位宗徒的功勞及權威的信任,以及藉我們弟兄們的建議和我們完整的宗座權力,我們在這一年,如此遲的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誕生後的一千三百年,允賜如下:
所有虔敬地進入這兩座大殿,真心悔改並辦告解者,以及那些在到訪過後真心悔改並辦告解者,他們的所有罪過,不只是完全地,更是絕對地,得到赦免。

自己的所有罪過都能夠完全而絕對地得到赦免,是多麼的吸引,朝聖者遂蜂擁般前往這兩座大殿。聖年的習俗也沿襲至今。聖年間隔從起初的一百年,首先在1343年宣佈縮短至33年(耶穌在世的時間),後來也再逐步縮短至25年。而今年,則是特別增設的慈悲(特別)禧年。

而在這塊碑文的右方,就是只有在聖年期間才會開啟的聖門,也是我們今天進入大殿的入口。

***

然後,走到涼廊的北端(面向大殿的右手方),有一個君士坦丁大帝像(平面圖數字16):


這像由貝尼尼(Bernini)所製,看來似是他的「憑此標記,你必勝利」(In Hoc Signo Vinces)的夢中神視。然而,貝尼尼把他放在馬上,彷彿是要在把他與傳統上同樣放在馬上接受神視保祿作個對比。由於這像已位於皇家階梯位置,所以未必能走近觀賞,但仍值得一看。

在君士坦丁像的正對面(即平面圖數字1)是另一尊塑像,也是一位騎著馬的戰士。他是查理曼(Charlemagne),或稱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這像是由Agostino COrnacchini所製。有說是為平衡貝尼尼在右端的君士坦丁像。

***

教宗庇護十二世,為籌備1950年的聖年,於此舉辦了這大殿三道新銅門的設計比賽。當中最出色的作品,由藝術家 Giacomo Manzù 所製的,定為「死亡之門」(Door of Death;平面圖數字5)。如此命名,是因為只有在教宗喪禮及出殯時,才會通過此門。


***

聖門(Porta Santa)


我們當然不會經死亡之門而入。根據行程,我們今天應該會跨聖門入伯多祿大殿。


這雙聖門上刻有四四一十六幅小型雕塑,在最下方還有兩段文字。以下把這些雕塑畫從左至右,從上至下介紹:

第一行第一幅:前往守護樂園入口的,手執火劍的革魯賓(天使)


第一行第二幅:亞當、厄娃被逐出樂園


這對聖門由左右兩扇組成,而一行四幅雕塑畫即左右各兩幅。所以許多時候同一畫面都會用上左邊或右邊的兩幅位置來表達。此處即為一例。這兩幅所描繪的,是同一個故事。在基督信仰傳統中,這就是「原祖陷落」(the Fall)。

在第二幅的右上方有一句拉丁語,是來自一首第六世紀的聖詩的,詳情稍後揭曉。先看文字:QVOD HEVA TRISTIS ABSTVLIT(=what the sad Eve has taken away=可悲的厄娃拿走了的)。大家可以馬上發現,這其實只是半句,下半句要在下兩幅中找到。

第一行第三幅:[到第四幅大家就知道這幅的標題應是甚麼的了]


第一行第四幅:天使加俾額爾向瑪利亞報喜[及第三幅]


在第三幅中我們就見到下句了:TV REDDIS ALMO GERMINE(=You return with the nourishing seed / sprout =你藉那滋養[世]界的種子 / 嫩枝恢復過來)。這兩句其實是第六世紀 Poitier 教區主教 Venantius Fortunatus 所作的一首聖母歌 Quem terra, pontus, aethera 中的兩句歌詞。

這一行由人類的失落一躍而至預報救主降生,是人類救恩史的兩大重要時刻。

***

第二行第一幅:耶穌受若翰的洗

圖上寫著:TV VENIS AD ME?(You come unto me?=你竟然來我這裏嗎?)


第二行第二幅:連一隻亡羊也拯救的牧人

這是《路》第十五章中亡羊比喻的牧人

上面刻有:SALVARE QVOD PERIERAT (=to save what is lost=拯救喪失了的)


第二行第三幅:蕩子的慈父

這當然就是《路》第十五章蕩子的比喻中的最著名的一幕。

上面刻著:PATER, PECCAVI IN COELVM ET CORAM TE(=Father, I have sinned against heaven and before you=父啊!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第二行第四幅:耶穌治好癱子

上面刻著的是耶穌對已治癒了的癱子所說的:TOLLE GRABATVM TVVM ET AMBVLA(Take your mat and walk!=拿起你的蓆,走路吧!)


可見這四行都集中於福音中天主如何主動地對人施以憐憫和寬怒。

***

第三行第一幅:在法利塞人西滿家中為耶穌洗腳的女子

上面刻有:REMITTVNTVR EI PECCATA MVLTA (his/her many sins are remitted=她[或他]的許多罪過都被刪去了)。


第三行第二幅:保多祿問耶穌應寬恕人多少次

耶穌答說:SEPTVAGIES SPETIES(=seventy times seven times=七十次七次)


第三行第三幅:伯多祿否認耶穌

上面刻著:CONVERSVS DOMINVS RESPEXIT PETRVM(=The Lord turns and looks at Peter =主轉身,望向伯多祿)


第三行第四幅:悔改的右盜

耶穌望著他,說:HODIE MECUM ERIS IN PARADISO(Today, with me shall you be in paradise =今天,你將與我同在樂園中)。


從這四幅可見,第三行延續著第二行上主慈悲憐憫和寬恕的主題,直到耶穌在十架上為人而死。

***

第四行第一幅:復活基督向多默顯現

耶穌對多默說:BEATI QVI ... CREDIDERVNT(=Blessed are those who ... believe=那些...相信的人是有福的!)


第四行第二幅:復活基督向眾門徒顯現

耶穌並對他們說:ACCIPITE SPIRITVM SANCTVM(你們領受聖神吧!)[《若》廿一章]


第四行第三幅:復活耶穌向掃祿顯現

掃祿聽到有聲音說:SVM JESVS QVEM TV PERSEQVERIS(=Jesus am I, whom you are persecuting=耶穌就是我,你正在迫害的那位)。


第四行第四幅:打開聖門

圖中是一位教宗正準備開啟聖門,說:STO AD OSTIVM ET PVLSO(=I stand at the door and knock=我站在門前,我要敲[門])


聖門上的最後一行雕塑畫,描繪復活事件、教會的誕生,以及慈悲和寬恕的具體實現(聖年)。

***

最後,是門下的文字。左門下寫著:

PIUS XII PONT. MAX ANNO INEVNTE
SACRO MCML AENEIS HVIVS PORTAE
VALVIS VATICANAM BASILICAM DECO-
RARI IVSSIT LVDOVICO KAAS PETRIA-
NI TEMPLI OPERVM CVRATORE

Pius XII Pontifex Maximus as the Holy Year 1950 drew near, ordered Ludovico Kaas, curator of Peter's temple, to adorn the Vatican Basilica with the bronze panels of this Holy Door.

庇護十二世至尊司祭,隨著1950聖年臨近,命 Ludovico Kaas,伯多祿聖殿的(副)主任司鐸,以這聖門上的青銅板來裝飾[位於]梵蒂岡的大殿。

右門下寫著:

HINC VBERES SCATEANT DIVINAE GRA-
TIAE LATICES OMNIVMQVE INGREDIEN-
TIVM ANIMOS EXPIENT ALMA REFI-
CIANT PACE CHRISTIANA VIRTVTE
EXORNENT ANNO SACRO MCML+

From here the waters of divine grace flow abundantly, may they purify the soul of anyone who enters, restoring their spirit with divine peace and adorning them with Christian virtue.
Holy Year, 1950.

由此天主慈悲之泉源源不絕地湧出,願這些水淨化那些進入的靈魂,以天主的平安來恢復他們的精神,並以基督徒的德行來裝飾他們。聖年1950。

***

正門(Central Door)


雖然我們將跨聖門而入,但正門也是不可不介紹的。


這道門是在1430's 年代由佛羅倫期雕塑家 Filarete (飛勒利特)所製。飛勒利特只是他的暱稱,來自希臘語 φιλάρετος(lover + [of] excellence=愛好完美的人),他原名是:Antonio di Pietro Averlino。

這道門是從舊伯多祿大殿保存下來的古物之一。

這道銅門最上層左右鑄有文字,下面的三層左右各鑄有圖畫。

從最上層起向下數:

一左:

PAVLVS V PONT MAX

保祿五世 至尊司祭


一右:

RESTAVRAVIT A PONTIF XV

在教皇位第十五年修復


二左:

浮雕底部的標題:SALVATOR MVNDI(=Savior of the World=世界的拯救者)

圖中基督手持打開的書本,上面寫著:

EGO SVM LUX MVNDI ET VIE [via?] VERITATIS

這句的意思是:I am the Light of the World and the Way / Path of Truth =我是世界之光,及真理之路。

至於基督光環上的字,看來不是拉丁、希臘、或希伯來語,故我辨識不了。


二右:

底部標題:AVE GRATIA PLENA D[minus] TECUM(=Hail! Full of grace! The Lord is with you=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妳同在。見路1:28b)

至於聖母光環上寫著的,正是天使加俾額額這段向瑪利亞的問候語的在聖經中的希臘文版本,只是在中間上聖母的名字:ΧΑIΡΕ, ΚΕΧΑΡΙΤΩΜEΝΗ, MARIA, ὁ ΚYΡΙΟΣ ΜΕΤA ΣΟU


在二、三行之間的最左方(門邊位置),雕上了飛勒利特自己的頭像。


三左:

在像的腳下有一行細小的文字寫著:S. PAVLVS APOSTOLVS 聖保祿宗徒


三右:

在兩人腳下分別寫有:EVGENIVS PP IIII VENETVS (Pope Eugenius IV of Venice=來自威尼斯的尤真尼四世)和 S. PETRVS APOSTOLVS(聖伯多祿宗徒)

圖中的畫面是,伯多祿正在把天門聖鑰授予尤真尼四世,尤真尼四世是當時在位的教皇(1431-1447年)。


四左:

這幅沒有標題,但可知是保祿殉道。此幅雕塑由兩幕合而為一。左方有保祿被判死罪,而右方就是保祿被斬首。

至於最上方,則刻有:OPVS ANTONII DE FLORENTIA(Work of Antonio of Florence=此乃來自佛羅倫斯的Antonio的作品),也就是作者的署名。


四右:

這幅也沒有標題,不過一看便知是伯多祿殉道。

值得一提的是,畫面下方的左右兩塔。此兩塔是中世紀繪畫伯多祿殉道的特色,並用來註明地點。讓我賣個關子,詳見第四天行程前往梵蒂岡博物館畫廊的作品解說。


左下角:

門的左下角,刻有鷹一隻。


這隻鷹是來自博基士(Borghese)家族的保祿五世的象徵,且看他的教皇徽章:


而事實上,保祿五世的教皇徵章上的兩個圖案(包括刻在門左下角的鷹),也是博基士(Borghese)家族象徵(或圖騰)


***

伯多祿大殿平面圖


在進入聖伯多祿大殿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它的平面圖:

來源:Georgina Masson, [revised by John Fort], The Companion Guide to Rome, 9th ed., (Woodbridge: Companion Guides, 2009), 633.

***

拉丁刻文


這座大殿充滿著拉丁刻文,也頗有意思,這裏列出一些。而且,不要小看這些字。雖然我們從地上看上去它們好像很小,但它們其實有六呎高。

首先是拱頂小圓天窗圓周上的:

S[ancti] PETRI GLORIAE SIXTVS P[a]P[a] V A[nno] MDXC PONTIF[icatus] V

致聖伯多祿之光榮 教皇西斯都五世 於1590年 在教皇位第五年


***

右邊耳堂上的刻文:

O PETRE DIXISTI TV ES CHRISTVS FILIVS DEI VIVI AIT IESVS BEATVS ES SIMON BAR IONA QVIA CARO ET SANGVIS NON RELEVAVIT TIBI

伯多祿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耶穌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見瑪16:16-17)。


***

拱殿底部的環狀刻文:

TV ES PETRVS ET SVPER HANC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M ET TIBI DABO CLAVES REGNI CAELORVM

你是伯多祿(Petrus),在這磐石(Petra [obj. form: petram])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瑪16:18-19)。


***

中殿兩側刻文(一邊):

QVODCVMQVE LIGAVERIS SVPER TERRAM ERIT LIGATVM ET I COELIS ET QVODCVMQVE SOLVERIS SVPER TERRAM ERIT SOLVTVM ET IN COELIS.

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16:19)。


另一邊:

EGO ROGAVI PRO TE O PETRE VT NON DEFICIAT FIDES TVA ET TV ALIQVANDO CONVERSVS CONFIRMA FRATRES TVOS.

我已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致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22:32)。


***

左耳堂:

DICIT TER TIBI PETRE IESVS DILIGIS ME CVI TER O ELECTE RESPONDENS AIS O DOMINE TV QVI OMNIA NOSTI TV SCIS QVIA DILIGO TE

伯多祿,耶穌三次對你說:「你愛我嗎?」你那被揀選的,回答了說:「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知道我愛你」(見若21:17)。


***

前殿,詠禱團位置:

O PASTOR ECCLESIAE TV OMNES CHRISTI PASCIS AGNOS ET OVES ΣΥ BOΣKEIE TA APNIA ΣΥ ΠOIMAINEIΣ TA ΠPOBATIA XPIΣTOΥ

這句由修改自若21:17的拉丁通行和希臘文:

教會的牧者啊!你餵養基督的所有羔羊和綿羊:你餵養[基督的]羔羊吧!你牧養基督的綿羊吧!」


***

拱頂下四角:

HINC VNA FIDES | MVNDO REFVLGET | HINC SACERDOTII | VNITAS EXORITVR

於此,唯一信仰向世界照耀 於此司祭職的團結一致出現。


簡言之,這些文字都是通稱為「伯多祿文字」(The Petrine Texts),即傳統上用來支持伯多祿首席說的文字。

***

洗禮小堂(Baptistery)


一進入大殿,如果左轉,就會看到洗禮小堂(即數字14的正對面)。這小堂最值得看的重點之一,是聖洗池的蓋。有史學者相信,這華美的聖洗池蓋本來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利安(Hadrian)的骨灰龕蓋,後來被人從不遠處的 Castel Sant'Angelo(聖天使堡)移過來[聖天使堡本是哈德利安為自己和家人所建的陵墓,後來先後成為監獄、教皇行宮、守軍要塞,今天是個博物館]。


***

米高安哲勞的〈聖殤〉(Pietà del vaticano)


平面圖上數字14的位置,想必定會人山人海。因為放在這裏的,就是聞名於世的,米高安哲勞(Michelangelo)的〈聖殤〉(Pietà)。

聖殤(Pietà),並不是一個藝術作品的專稱,而是一類作品的通稱,指描繪童貞瑪利亞把耶穌的遺體抱在懷的一幕,通常是雕塑像。

回到米高安哲勞的〈聖殤〉。


文藝復興時期(14-17世紀)意大利藝術史作者華沙里(Giorgio Vasari)為這雕像寫下如此的一句:一塊起初無形無狀的巨石,竟能成就大自然幾乎不能創造的這般完美(idem., Lives of the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vol. II,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 (David Campbell, 1996), 652)。

相信世上有無數的人,與華沙里一樣有著如此讚嘆,甚至視之為一個由人類雙手所創造的奇蹟。這個雕像看起來既純粹,又優雅,更令人著迷。幾乎說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看來,認為這作品是無與倫比的,不只是華沙里以及千千萬萬的觀賞者,也包括米高安哲勞自己。也許因此,他也忍不住要在作品上答署拉丁全名(就在瑪利亞胸前的斜帶上):

MICHAEL A[N]G[EN]LVS BONAROTIVS FLOREN[TIAE] ...

米高 安哲勞 波拿羅茲 來自佛羅倫斯


正如這作品能令世界驚嘆,於1972年5月21日(五旬節)一個精神失常的人拿著鎚子走進大殿,在聖母像手肘位置鑿斷手臂,又鑿斷鼻子,並鑿碎一邊眼眉,此事令舉世震驚。雖然損傷經已修復,但以防歷史重演,像前已裝設防彈玻璃保護。

米高安哲勞的〈聖殤〉,是說是聖殤史的里程碑。在他之前的聖殤,強調聖母哭泣的蒼老痛苦面容,也強調耶穌所受的痛苦。例如:

Meister von Nerezi. "Lamentation." 1164. Fresco. St. Panteleimon's Church, Nerezi
Křivákova Pieta, 1390-1400, Arcidiecézní muzeum v Olomouci

Jean Malouel (circa 1370-1415)
"Large Round Pietà." 1400 - 1410.
Louvre Museum

Anonymous (Kraków). "Pietà of Tubądzin." Ca. 1450. National Museum in Warsaw.

但讓我們回顧一下米高安哲勞的〈聖殤〉


與他之前的聖殤截然不同的是,在米高安哲勞的〈聖殤〉中,瑪利亞的面容平靜的得令人驚訝。然而,這看不出悲哀的平靜,更帶出來了一種令人呼吸不了的窒息感。套用台灣美學家蔣勳的講法:藝術家使最大的悲痛凝鍊成無聲的沉默(蔣勳,2013, 76)。

瑪利亞的五官之所以令人屏息,並不是因為她的悲痛,反而是因為她的平靜。這份平靜,彷彿告訴世人,悲痛到了極致的平靜,才是最崇高的莊嚴。由此,米高安哲勞為 聖殤 下了新的定義,一切哭哭啼啼的情緒發洩已變得低俗和膚淺(蔣勳,2013, 78)。

至於耶穌,雖然已是成年人,看起來卻不過像是熟睡在母親懷中的嬰孩。他看來不像已死去,也不像受過苦。米高安哲勞並沒有強調耶穌的苦難,只是在右肋處輕輕劃上一道傷痕,腳上的釘孔也不顯眼。

看來,米高安哲勞拒絕誇長的痛苦,他不想廉價地販賣悲傷。相反,對他來說,聖殤乃生命最崇高的時刻。他要的,不是人們一看見這個像就哀哭著的,而是要他們凝視這最崇高的美(蔣勳,2013, 78)。


如果能走近觀察的話,大家也許會發現,本應年約五十的瑪利亞,在這作品中的容貌卻非常年輕,幾乎是個女孩子的臉。


但她抱在膝上的耶穌的面容,看起來卻比她蒼老得多。


怎麼會這樣的呢?

根據華沙里的記載,米高安哲勞在聽到這質疑時,說年青是童貞的反映,因此把她的臉容塑成像一個青春期的少女一樣,是為強調天主之母的無玷純潔[一般在梵蒂岡售賣的導賞書,如(Paolucci, 2013),都引用並接受這充滿神學意味的說法]。另有一個說法,是由於米高安哲羅深受但丁《神曲》的影響,即當中〈天堂●讚歌卅三〉中聖巴爾納伯(St. Bernard)向瑪利亞祈禱時稱她為 Vergine madre, figlia del tuo figlio(=Virgin mother, daughter of your son=童貞母親,妳兒子的女兒)的一句。

我不敢全盤否定這說法,即使蔣勳也認為米高安哲勞意不在「歷史事實」,不在「邏輯」,而在於「美」。他甚至說:太邏輯的頭腦通常是最看不到「美」的(2013, 80)。然而,一來我並不相信美與邏輯是水火不容,二來其實蔣勳也給出了一個既合乎人生的美,也合乎人生邏輯的解答。

我們也許要知道,在米高安哲勞完成這件安放在伯多祿大殿的〈聖殤〉時,只有二十四歲。這年紀的米高安哲勞,也許誠如蔣勳所說,是太年輕了,他迷戀的是青春之美。

說米高安哲勞的年紀對他的作品有影響,這說法有證據嗎?是有的。

五十年之後,七十五歲的米高安哲勞,雕塑了另一個〈聖殤〉(現存於佛羅倫斯主教座堂)。


與五十年前對青春、生命充滿憧憬的心境不同,我們看到一個帶著五十年人生旅途痕跡的米高安哲勞。他對 聖殤 有了新的體會。當耶穌的遺體被卸下來時,他的母親在旁以手攙扶著。她的臉緊貼著兒子遺體的頭部。母親的面部輪廓只是草草雕刻了,彷彿淚水已模糊了她的表情。

至於耶穌,遺體的重量完全向下壓,頭倒垂在一邊,腳也支撐不了上半身。無論旁邊二人如何盡力支撐,已死去的人注定要向下垮的。死亡的重量是沒有人可以承擔得了的

五十年的人生歲月,令米高安哲勞修正他對 聖殤 的看法。

有說這是米高安哲勞為自己的墳墓所準備的作品。背後的男子就好像是他自己,從高處凝視自己的死亡(蔣勳,2013, 46)。

事實上,米高安哲勞還雕塑了第三尊〈聖殤〉(現存於米蘭斯佛沙古堡)。

有說在米高安哲勞死前的兩、三天,他還在製作這尊雕塑。這尊雕塑既是 聖殤,就仍舊是信仰與死亡的主題。

這一次,米高安哲勞去蕪存菁了。沒有多餘的人或物,只有瑪利亞和耶穌二人。乍看之下,好像是已經『使命完成』的兒子正要揹著母親升天而去,彷彿死亡就是重擔的解脫。

然而,從另一角度來看,情景就完全相反。他們沒有升天而去,反而是母親用雙腿托著兒子,希望他能仍舊站起來。她面帶悲傷,緊貼兒子的頭部,是在哀喪還是仍想把體溫傳給兒子?


有說這是尚未完成的作品,但在意境上,這可能才是最完成的作品(蔣勳,2013, 48)。

***

聖若望保祿二世之墓


讓我們回顧一下平面圖:

來源:Georgina Masson, [revised by John Fort], The Companion Guide to Rome, 9th ed., (Woodbridge: Companion Guides, 2009), 633.

與米高安哲勞的〈聖殤〉所在的小堂相鄰的小堂(數字15和17之間的小堂)的祭台下方,現在是聖若望保祿二世的長眠之所。


若望保祿二世在2005年離世後,本葬於伯多祿大殿地窖。但在2011年,因應他獲封真福品,便把他的遺體恭移到此。

***

聖伯多祿銅像


如果我們往前走,到支撐著拱頂的四條支柱之一(平面圖4),我們便可看到一尊廣受敬仰的聖伯多祿像。這銅像是十三世紀的製成品,也是舊伯多祿大殿的遺產之一。他右手舉起,作祝福狀,左手拿著天門聖鑰。到訪伯多祿大殿時,用手觸摸(俗:捽下)或親吻這銅像的腳是以前的習俗,因此伯多祿雙腳的腳趾也已被摩蝕了。


在每年6月29日,即聖伯多祿聖保祿瞻禮,他便會穿起整套宗座禮服:


***

拱頂四柱


現在又先讓我們回顧下平面圖:

來源:Georgina Masson, [revised by John Fort], The Companion Guide to Rome, 9th ed., (Woodbridge: Companion Guides, 2009), 633.

支撐著中央拱頂的四條支柱,各敬禮一位聖人,分別是:聖朗基奴斯(St Longinus;數字5)、聖海倫娜(St Helen;數字6)、聖韋洛尼嘉(St Veronica;數字7)以及聖安德肋(St Andrew;數字8)。

聖朗基奴斯像,於1639年由貝尼尼所製。聖朗基奴斯,指的是在耶穌被釘時用長槍穿耶穌肋旁的羅馬士兵(若19:34)。在福音這位士兵是佚名的,朗基奴斯這名字最早見於第四世紀中成書的經外經《比拉多大事錄》的附錄,偽託(pseudepigraphal)的《尼苛德摩福音》。


雖然這尊雕像下寫著:SANCTVS LONGINVS MARTYR(聖朗基奴斯,殉道者),但這只流於傳統說法,證據或文獻欠奉。

Longinus(朗基奴斯)這名字,大概來拉丁化了的希臘語 λόγχη(音:longchē),也就是福音中這位士兵用來刺穿耶穌肋旁的「長槍」。

此柱之所敬禮聖朗基奴斯,是因為傳說他的長槍碎片是伯多祿大殿的鎮殿聖髑之一。

***

聖海倫娜,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相傳她從聖地把耶穌受釘的十架碎片帶返羅馬,並成了伯多祿大殿的鎮殿聖髑。


這尊塑像下刻有:SANCTA HELENA AVGVSTA。Augusta(奧古斯塔)是羅馬帝國的榮銜,一般授予皇后或來自權貴家庭的女子。她是於325年獲她的兒子授予這榮銜的。

***

聖韋洛尼嘉,是身為澳門教友的我們所不會感到陌生的。

雖然在正典內(canonical;即在聖經內)的四福音都沒提及過聖韋洛尼嘉,但在傳統中她就是那位在苦路上用面巾替耶穌抹面的婦女,然後傳說耶穌的樣貌(image)就在這塊面巾上出現。

1912年出版的天主教百科,稱韋洛尼嘉(Veronica)這名字是由拉丁語 vera (true=真的)和希臘語 eikon(icon, image=肖像)。因此推論,韋洛尼嘉面巾早在中世紀時代就已被視為真正的耶穌樣貌,比都靈殮布還早。

不過,我雖無意介入韋洛尼嘉面巾或都靈殮布熟真熟假的問題,但要指出的是,韋洛尼嘉這名字,更有可能是拉丁化了的希臘語 Βερενίκη(音:Berenikē;異體:Βερoνίκη / Beronikē)。這是個馬其頓的名字,意思是「帶著勝利的人」(bearer of victory)。在東方拜占庭傳統,這一直是這位女子的名字。


這尊塑像的底座,刻有:SANCTA VERONICA IROSOLYMITANA(St Veronica the Jerusalemite=聖韋洛尼嘉,耶路撒冷女子)。

另外,如大家所料,這塊韋洛尼嘉面巾也是伯多祿大殿的鎮殿聖髑。這塊面巾,再加上朗基奴斯長槍聖髑和海倫娜十字聖髑,分別藏在各自的柱上壁龕內(或一同放在三柱的其中一個壁龕內),只會一年一度在聖週期間讓人明供。

***

聖安德肋像,底座刻有:SANCTVS ANDREAS APOSTOLVS(聖安德肋宗徒)。


相傳是聖安德肋頭骨的聖髑曾一度鎮守伯多祿大殿,唯現已移往希臘帕特雷的聖安德肋主教座堂(Άγιος Ανδρέας [Agios Andreas] St Andrew's Cathedral, Patras)。

***

拱頂


伯多祿大殿的拱頂也是由米高安哲勞設計的,但他卻無法親眼看見這拱頂完成。這拱頂完成於1590年。


拱頂下四角有四聖史:


瑪竇:象徵是人(有時是天使,例如這裏)。《瑪》是以追溯到亞巴郎的耶穌族譜開書,彷彿在強調耶穌的人性,是故。


馬爾谷:象徵是(有翼的)獅。有說獅子有勇氣和皇族的意思。另外,由於古人以為獅子是開眼睡覺,故以此來比喻墳中的耶穌。又有可能是意指基督是君王。又可能是呼籲基督在救恩路上(尤其在被迫害的時期)要有勇氣。

順便帶出一點細節,讓大家感受一下其真實規模。單單是馬爾谷手上的毛筆,就長1.5米。


路加:象徵是牛。牛是祭品,而《路》是以聖殿中的匝加利亞開書的,是故。


若望:象徵是鷹。一是因為古人相信鷹能張目對日。而太陽即天主,又《若》好像能直接把天主的本質(當然不可能全部)寫了下來。二是因為《若》中的對基督的描寫,與三部對觀不同。後者好似從下而上,但《若》更像從上而下。是故。


















聖伯多祿之墓


又回顧一下平面圖:

來源:Georgina Masson, [revised by John Fort], The Companion Guide to Rome, 9th ed., (Woodbridge: Companion Guides, 2009), 633.

在主祭台下的小地窖就是伯多祿的墓(數字10)。裏面的燈是長明的。主祭台有華蓋(Baldachin)覆蓋。


這華蓋是由貝尼尼(Bernini)於1633年所製,重八噸,用的是羅馬萬神殿(見第一天行程)門廊天花的青銅。還記得在羅馬第一天行程時,在萬神殿部分提過的那首打油詩嗎:Quod non fecerunt barbari, fecerunt Barberini(外族蠻夷尚留手,巴貝里尼竟動手)?在華蓋的內頂有鴿子形狀的聖神,四柱上繞著大麥枝,並有蜜蜂飛舞。蜜蜂,是當時在位教皇烏斑諾八世出身的巴貝里尼(Barberini)家族的徽章:


伯多祿之墓就在這主祭台的正下方。


在這裏如果你眼力夠好的話(又或者你的拍攝器材解像度夠高的話),就可看到聖髑箱。


聖髑箱上有刻文:

SACRA BEATI PETRI CONFESSIO A PAVLO PAPA V EIVS SERVO EXORNATA ANNO DOM MDCXV

粗譯:

神聖榮福伯多祿之小地窖,由教皇保祿五世他的僕人所裝飾,如主曆1615年。

又可見聖髑箱左邊有一個上下倒轉的十架,這是伯多祿殉道的刑具。

***

想要看得仔細點的話,就當然要進入這小地窖:Tombe dei Papi(Tombs of the Popes=歷位教宗靈柩)。入口是在聖安德肋柱,但一旦人多就會因為要實施人流管制而暫時關閉。


在經過一系列的教宗靈柩後,我們會來到這裏:SEPULCRUM SANCTI PETRI APOSTOLI(Tomb of St Peter the Apostle)。

我們未必能夠越過玻璃門內進,但總有辦法找到照片:


但在這裏我們可見聖髑箱左右分別有伯多祿和保祿像。聖髑後有一幅馬賽克,當中基督舉起手來,作降福之狀。在這幅馬賽克後面有個壁龕,是在160年由當時的基督徒作家加猶斯(Gaius / Caius)所立的紀念碑(Tropaion / Trophy of Gaius),上面以希臘語刻有伯多祿的字樣。

***

但伯多祿真正的埋葬地點並不在此。這只是現在安放相信是伯多祿的遺骨的地方。行程安排如像是會去伯多祿墓穴。我不知道是指上面的,還是伯多祿原本埋葬的地方。

的確,如下圖所示,歷位教宗靈柩以及伯多祿之墓(Tomb of St Peter)只是在粉紅色的那一層,但伯多祿原本的墓穴(Grave of St Peter)曾在粉藍色的那一層。




如圖所示,伯多祿原本的墓穴(圖中:Surviving part of Peter's grave),是更深一層的。



上圖的 Present floor (chapel) 就是大殿主祭台下可見的小地窖。這幅紅牆,可以說是伯多祿墓穴的記號。我們要先記著這一點,然後才可找到他墓穴的遺址。這道紅牆就是加猶斯描述的伯多祿墓穴的主牆(重構圖):



另外,要去伯多祿原本的墓穴,是需要提前預約的。但梵蒂岡網站也有網上導賞團,按此(意大利語,英語字幕):www.vatican.va/various/basiliche/necropoli/scavi_english.html.

事實上,伯多祿墓穴是在一個古墓城--Necropoli Vaticana(Vatican Necropolis =梵蒂岡墓城)--之中。墓城由多個墓區組成:


伯多祿的墓穴就在上圖 P 區左側的小方塊處。

放大一點來看:


走到紅牆時,就會看到,考古人員發掘後重新放好的遺骨(圖中央偏左的玻璃器冊內):


也可看到 Grafiti Wall (塗鴉牆[?])上的圖案:


上面清楚有以下圖案:



也就「基督」的希臘語的首兩個字母:ΧΡΙΣΤΟΣ(音:christos)[X = ch; P = r]。

最後,用文字來解釋伯多祿墓穴的沿革相當困難,在YouTube 上有段短片可供參考(英文):



***

Cathedra of St Peter(伯多祿宗座)


既然我們已從地下回到地面,讓我們又回顧一下平面圖:



來源:Georgina Masson, [revised by John Fort], The Companion Guide to Rome, 9th ed., (Woodbridge: Companion Guides, 2009), 633.
在前方的半圓殿,我們可以欣賞到貝尼尼(Bernini)所製的伯多祿宗座(圖中數字11):


這伯多祿宗座由金光的雲層提升上天,上方噴發出道道光芒,又伴有大隊天使,中央有取鴿子形狀的聖神。在宗座下兩旁的分別是東西方教會的聖師(Doctors of the Church)。帶主教帽的兩位分別是聖奧斯定和聖安博羅削(西方拉丁教會聖師),另外兩位則是聖亞大納削(St. Athanasius)和金口聖若望(東方希臘教會聖師)。

整個設計內含的神學意思都是支持教宗首席權的:教宗權威既得到教會傳統(東、西方教會聖師)的支持,也是根據聖神默感而確立的。

***

棄王位而皈依者


伯多祿大殿中也有兩塊碑,是為紀念來自基督新教國家的皇室成員,他們為了自己的天主教信仰而要退位或放棄王位繼承權。在平面圖數字15位置的是瑞典的Christina,她在皈依天主教會被迫退位,移居羅馬度餘生,卒於1689年:


另一位是英格蘭的 James Stuart(詹姆士●斯圖亞特),他本來是王儲,可繼位為詹姆士三世(縱然天主教世界,包括法國、西班牙和教皇國,始終承認他為英格蘭合法國王),最終在1766年卒於羅馬:


這碑除了紀念詹姆士之外,也紀念他的兩個兒子:亨利和查理斯。

***

北耳堂(平面圖數字22與23之間的耳堂)


這耳堂正中的祭台,是聖若瑟祭台。


相傳這祭台的材料是一塊大灰岩,而灰岩內有個石棺,而石棺內裝著的,就是聖西滿(熱誠者)和聖達陡(=聖猶達[不是猶達斯])兩位宗徒的聖髑。

***

永援聖母祭台(Altar of the Madonna del Soccorso)


這祭台位於平面圖上數字19的地方。


祭台上有幅木畫,是從舊伯多祿大殿保留下來的。


另外,一位著名的早期教會神學家,最終解決了教會早期天主三位一體的神學爭論的貢獻者之一的 St Gregory of Nazianzus 的聖髑,就在這祭台下。

***

這座大殿當然還有很多寶藏,不能盡錄。三天到不同聖堂之後,大家必定需要稍為放鬆。根據行程,下午是自由時間。至於明天,是要耗費不少專注力的梵蒂岡博物館(群)







參考書目:
  • BARBER, A.B. Pilgrim's Rome. A Blue Guide Travel Monograph. London: Somerset, 2012.
  • ERASMO, Mario. Strolling Through Rome: The Definitive Walking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London / New York: I.B. Tauris, 2015.
  • LANSFORD, Tyler. The Latin Inscriptions of Rome: A Walking Guide.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9.
  • MASSON, Georgina. Revised by John Fort. The Companion Guide to Rome. 9th edition. Woodbridge: Companion Guides, 2009.
  • PAOLUCCI, Antonio. Michelangelo and Raphael in the Vatican. Translated by Julia Hanna 
  • PAPANDREA, James L. Rome: A Pilgrim's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Eugene, Oregon: Cascade, 2012.Weiss. Vatican City: Edizioni Musei Vaticani, 2013.
  • WALSH, Michael. Every Pilgrim's Guide to Rome. Norwich: Canterbury Press, 2015.
  • 蔣勳。《破解米開朗基羅》。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