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世界的終結 新生的開始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世界的終結 新生的開始




隨著我們逐漸邁向這個禮儀年的結束,禮儀也開始讓我們思考有關世界終結的問題。今天的讀經一和福音選讀,都有關於「那時候的大災難」的描寫。當中的內容,一方面成為了基督信仰傳統中對末世的論述,這是我們相對熟悉的;但另一方面,其實這些描寫也能夠激發我們更好地活出此世的生命。

先看今天的讀經一在《達》中的脈絡。身在異邦—巴比倫帝國—朝中為官的達尼爾,自書中第七章起,開始敘述他的神視。異獸與天廷異象(7:1-14)和公綿羊山羊相爭異象(8:1-14),都是與四個依序統治以色列民的異族帝國的更替有關。然後,達尼爾記起耶肋米亞先知有關耶路撒冷—猶大國首都—要荒蕪七十之久的預言(9:1-3)。在達尼爾的禱詞(9:4-19)後,加俾額爾向他預言當下重建了的耶城聖殿將因戰爭而再度被毀(9:24-27)。在第十章,上主使者再度出現,告訴達尼爾,祂正與波斯國陷入衝突,並得到首階領軍之一(參拉:unus de principibus primis)的彌額爾的協助。到第十一章,上主使者詳述四個異族帝國的更替,當中所涉及的戰爭,以及因版圖擴張失敗而遷怒於天主子民及其信仰之神的希臘塞琉古王朝皇帝厄丕法乃命軍隊蹂躪耶路撒冷並以「那招致荒涼的可憎之物」玷污聖殿的惡行。今天讀經一所宣告的,就是厄丕法乃的最後挫敗,以及以色列民得到偉大領軍(princeps magnus)彌額爾之助而得救。

在《達》成書的時期,猶太信仰中死後生命的思想發展漸趨成熟,善者永生惡人永苦的信念開始確立,正如我們今天所讀的。不過,《達》所針對的,並不是只是異族,或者戰爭中的敵人。在達尼爾向上主懇求減輕同胞要受的災難的禱詞中,他承認:「我們犯了罪,行了不義,作惡反叛,離棄了你的誡命和法令。我們沒有聽從你的眾僕人先知」(9:5-6)。假若把達尼爾(代表以民)的認罪總結起來,就是沒有愛上主和愛近人。由此看來,達尼爾之所以描述「那時候的大災難」,也有勸導同胞悔改,反省自己一直以來在與上主和與近人之間的關係的不足之處,重新好好活出天主子民的身份。同時間,人死後復生並受上主裁斷的思想將繼續發展,直到耶穌的時代。

在上主日所選讀中的窮寡婦的獻儀後,按《谷》脈絡進入第十三章。先有耶穌預言聖殿被毀—「將來這裏決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2節)以及戰爭和人禍(7-8節),接著是基督徒受到迫害:「兄弟將把兄弟,父親將把兒子置於死地;兒女將起來反對父母,把他們處死」(12節),然後間接預言耶城再被攻陷,並提到那是「那『招致荒涼的可憎之物』立在不應在的地方」(14節)的時候,最後就是今天福音選讀所屬的段落(開首的19-23節從略)。

閱讀這一段時,當然不可忘記,這是耶穌在聖城的最後一週。兩天之後的晚上,祂就要被負賣,(按《谷》)孤獨地死在十架之上。既然為人,耶穌在絕境之中會以「默啟文體」說話,是自然而然的。同時,身為天主的耶穌,也藉祂所描述的末世為背景,啟示出祂自己—聖言—的本質:「天地都要消逝,但我的話總不會逝去」。我認為,耶穌這段話的用意,重點在這一句。

一方面,耶穌以猶太傳統的默啟文體來描述此世的末日。但另一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按基督信仰,自道成血肉的基督來到此世,實現了天主參與歷史所完成的救世工程起,末世已在此世展開。世上每個人,若要迎接這盛載天主救恩的世度,必須讓自己原本的『天地消逝』。耶穌說,那時「太陽將要昏暗,月亮不再發光,星辰要從天墜下,天上的萬象也要動搖」。日月星宿,都是古人以為世界上會恆久不變的事物。然而,耶穌明白地說,當天主進入人的生命時,人本來以為永恆不變的、可以永遠依靠的世界(觀),將分崩離析。事實上,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接受天主聖言所建構的新天新地—天主的國—所預許的世界。

相較之下,我們可以看出,耶穌不單藉默啟文體來述說世界結束,更超越了這文體的傳統用法,藉以為我們展示出一條生路,就是按照的聖言來生活。然而,雖然天主對世界的愛無邊無際,但我們卻是活在受時空所限的現世之中。換言之,既然我們已得悉前路去向,便不可再枉走歪路。因為,正如《谷》十三章接下來所載的聖言所警告:「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來到」。

耶穌來到世上,已滿全了聖詠作者的呼求:「祢必要指示給我生命之道」。讓我們依基督的指示而行,以獲得「圓滿的喜悅」、「永遠的福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