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四天上午 -- 白冷:牧童村、白冷聖誕大殿、乳洞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四天上午 -- 白冷:牧童村、白冷聖誕大殿、乳洞



可列印版本按此下載


這天上午的朝聖點都位於白冷(Bethlehem)。如上面谷歌地圖(Google Map)所示,其實白冷距離耶路撒並不遠,大概一小時車程。但是,在正式介紹今天上午的朝聖點之前,要先處理一個小問題:究竟耶穌誕生在「白冷(郡)」?還是「伯利恆」?

當然,這只是個翻譯問題。其實兩個名字指的都是同一個地方。但為甚麼會有一地兩名呢?

【無興趣者可略過】
先談「白冷(郡)」中的『郡』。在華語天主教會的用法中,把耶穌出生地稱為「白冷郡」的,只有《頌恩》歌集中的聖誕歌 〈新生王〉。大概由於外文歌詞「Beth-le-hem」本身有三個音,而華語天主教慣用的名稱「白冷」只有兩個音;為了填補這一個音的空缺,翻譯歌詞者唯有靠自己補上一個字。「郡」是中國傳統地區稱呼,因而就此用上。不過,要留意的是,「郡」其實是中國傳統行政區的層級。雖然在秦朝以前,郡是小於縣的;但只自秦朝設郡縣制起,郡是大於縣。自宋起,「郡」不再是行政區層級的官方稱謂。而且無論秦前秦後,郡大都設有兵力。然而,據現時考古學界的考證,在耶穌時代,祂出生時『白冷』的人口不過數百(Albright and Mann, 1971:19)。這充其量只可稱作村鎮。事實上,在《瑪》中,經師們向黑落德所匯報的先知預言時,不也說:「厄弗辣大白冷!你在猶大群邑中雖是最小的⋯⋯」(米5:1;思高譯)嗎?也許,我個人猜測,歌詞譯者有意無意把因為主耶穌在那裏出生,也有將其行政區域地位提升的意思。也許吧⋯⋯

然後,讓我們跳到「伯利恆」。這是音譯自希伯來語「בֵּית לֶחֶם」(Bēt-leḥem)。如果從希伯來語來理解這名稱,就是「糧食之家」(House of Bread)。然而,一個人數不過千,男丁不過三百的小村鎮,何以大量出產農作物以得「糧食之家」的稱號呢?其實,這「leḥem」,在以色列民出現之前,是古時客納罕人【即應許之地原居民】的「生產孕育之神」(god of fertility)的名字。後來,以色列人保留這名字的發音。因此,後來這名字的解說也不相同了。是種「同音新義」的現象。這現象,來白冷繼續發生。因為後來,當阿拉伯取得聖地後,以近音稱之為「beːt.laħm」(阿拉伯:بيت لحم)。另外,大三巴腳的「戀愛巷」(Travessa da Paixão),我認為也算是這現象。

至於「白冷」,我相信是華語天主教會傳統上(梵二前)音譯自拉丁「Bethleem」;拉丁是音譯自以希臘語寫成的新約中的稱呼:「Βηθλεεμ」(Bēthleem)。而希臘語又音譯自希伯來語「בֵּית לֶחֶם」(Bēt-leḥem)。不難發現,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希伯來語的有三個音節:「Beth-le-hem」,而希臘--拉丁語則只有兩個音節:「Beth-leem」。當中的關鍵,在於後者沒有「h」來區分第二和第三音節,使兩者合而為一。原因在於,古希臘字母表中並沒有字母「h」。古希臘語要表示呼氣輔音,只能夠在一個字的開首加上發音符號(Spiritus asper)「」。換言之,按古希臘語發音,在一個字的中間是沒有加上呼氣輔音(h)的。這就使「伯利恆」成了「白冷」。
【由此回到正文】

這座小城的歷史,如上所述,較以色列民族的歷史還要久遠。最早出現的有關史料,是在主前第十四世紀,當時的耶路撒冷君主向他的宗主國埃及發訊(見下圖)求助,出兵把被鄰近城邦國君奪去的「Bit-Lahmi」(「伯利恆的阿卡德語說法」)【阿卡德語是一種更古老的古近東語言】。

Amarna Letter no. 290
圖片來源

但當然,對猶太--基督信仰來說,白冷首次進入視線之因由,全在於達味。白冷是達味出生和長大的地方(見《撒上》第十六章)。他的祖家已多代在白冷生活(見《盧德傳》第四章)。當撒烏耳出於嫉妒而開始捕殺達味時,達味曾率人攻打培肋舍特人(撒上23:5)。後來,為了報一戰之仇,培肋舍特人也在達味年老之時攻下了白冷,但屯兵駐守(撒下23:14)。年老的達味思鄉情切,立時哀呼:「誰能為白冷城門旁的井中,給我打一點水來喝?」(25節)。當年,在達味稱王時,他之所以沒有選白冷作為首都,是因為白冷畢竟屬於自己(猶大)支派,而若果選一個有支派背景的城作為首都,後患難免。因此,他決定立他自己攻下不久(即沒有支派背景)的耶路撒冷作為首都,免陷於各支派間利益鬥爭之中。

達味的孫勒哈貝罕(Rehoboam;在位於主前928-911年)為白冷等地加建城牆堡壘,增強防御能力(編下11:6)。兩個世紀之後,白冷城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但卻在逐步與猶太信仰對默西亞的期望聯繫一起:「厄弗辣大白冷!你在猶大群邑中雖是最小的,但是將由你從我生出一位統治以色列的人,他的來歷源自亙古,遠自永遠的時代」(米5:1)。據考古發現,當時(主前第十至第八世紀)的白冷城中心其實位於現今誕生大殿的山頂過後(東面),而當時的人也有使用過大殿地下的洞穴。

談到了白冷的洞穴,就不得不提對我們來說白冷之所以如此重要的一幕:耶穌誕生。從《瑪》(第二章)的脈絡來看,若瑟和瑪利亞根本一直就住在白冷,直到耶穌誕生。然而,據《路》所載,若瑟和瑪利亞本住在納匝肋,因為羅馬帝國要進行人口登記而必須回到祖鄉白冷(2:4)。然而,由敘利亞總督季黎諾(Quirinius)所執行的人口登記,是在主曆第六年才進行。此時小耶穌大概已有十歲之齡。由此看來,《瑪》的說法 -- 即若瑟和瑪利亞原本就住在白冷 -- 較為可取。

另外,按《路》的記述:「〔瑪利亞〕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裏,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2:7;思高譯)。句中「客棧」的原文是「κατάλυμα」(kataluma),更多是指「房間、廳間」,如路22:11和谷14:14都用這個字稱預備吃最後晚餐的房間。此外,稱呼在 〈良善的撒瑪黎雅人〉 比喻中的客棧,《路》用的是更常用的「πανδοχεῖον」(pandocheion)。因此,另一個可能的翻譯是:「〔瑪利亞〕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裏,因為在房間中為他們沒有地方」。這也符合《瑪》所描繪的耶穌誕生背景。

依從《瑪》的說法,若瑟和瑪利亞本就住在白冷,那麼他們本來就沒有必要投宿客棧。相反,他們應住在他們自己的房舍,也就是當時當地黎民百姓所住的單房小屋。此外,雖然《瑪》《路》沒有記述,但在第二世紀的教父猶斯定和《雅各伯耶穌誕生敘述》(Protoevangelium of James)卻有提及,耶穌是在洞穴中誕生的。而當地的建屋傳統,就是在洞穴上方或前方建小房舍,把洞穴用作飼養家畜或儲物空間之用。他們可能不想在只有一間房(也就是廳)的房子內生產,才轉往洞穴裏誕下小耶穌。

那麼,讓我們先談談白冷聖誕大殿。

白冷聖誕大殿

若瑟因為是達味家族的人,也從加里肋亞納匝肋城,上猶大名叫白冷的達味城去, 好同自己已懷孕的聘妻瑪利亞去登記。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她分娩的日期滿了, 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裏,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路2:4-7)
聖誕大殿外觀

早年在羅馬皇帝哈德良平定第二次猶太叛亂(主曆135年)後,他在改建耶路撒冷為羅馬式城市 Aelia Capitolina 的同時,也對白冷作出諸多改變。其一是在相傳耶穌誕生的洞穴上建了一座異教神廟。在基督信仰在羅馬帝國取得合法地位(主曆313年)後不久,為紀念耶穌誕生而建的第一座聖堂於339年5月31日祝聖啟用。

在384年,教父聖熱羅尼莫(St. Jerome)從羅馬移居白冷。兩年後,葆菈(Paula)和她的女兒柔絲圖姬(Eustochium)與他會合。自此,白冷在當時成了隱修生活的熱點。也是在這情況下,他完成了把新舊約都譯成拉丁語的工作,也就是自第四世紀末起在天主教會中成為官方權威版本的《拉丁通行本》(Latina Vulgata)。在熱羅尼莫還在生時,葆菈和柔絲圖姬先後離世。他便在主誕生的洞穴附近埋葬了她們,也為自己準備好死後安葬的洞穴(見下文)。

後來,在529年撒瑪黎雅人動亂過後,拜占庭皇帝【此時西羅馬帝國早已滅亡】猶斯定尼安(Justinian)重建聖誕大殿,並擴張其規模。在中世紀西方基督徒的心目中,這座聖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可見於,在1100年鮑德溫一世(Baldwin I)選定這座聖堂,作為他登基為耶路撒冷國君主的地點。

除了屋頂經過更換,以及內部裝飾經過更新外,第六世紀的聖誕大殿根本上保存到今天,面對火災(1869年)和地震(1834年)也能䇄立不倒。

前地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君士坦丁時代(第四世紀),這地方是古聖誕大殿的門廊(atrium;古大殿平面圖及立體重構圖見下)

古聖誕大殿平面圖
圖片來源

古聖誕大殿立體重構圖
圖片來源

正立面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由於經過歷代的修葺,大家或者看不出,其實這正立面是來向第六世紀猶斯定尼安(Justinian)時代。如果有機會,可以留意,其實外牆上另有兩個今已封堵的入口。

今日所見的細小入口,其實是經過歷代縮小的。大家會留意到,上方有大塊門楣石的,是拜占庭時代(即猶斯定尼安時代)的入口大小(見下圖):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到十字軍時代,他們把入口縮至中世紀時代南歐歌德式的入口大小,其尖頂痕跡在正立面牆上仍清晰可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及至鄂圖曼時代,入口進一步縮小,也就是今天的入口大小。這次把入口縮小,很可能是為了不讓異教徒把聖堂當作牲蓄的歇息場所: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現時這入口只有大約三尺高。凡進入聖堂者必須彎腰或蹲下而進,因而有「謙卑之門」的稱謂。

聖堂前廊(narthex)


所謂「聖堂前廊」,指的是下面平面圖中「1」的位置:


這前廊的地板是第六世紀的。但現時所見的石灰牆並非原本的。【據查,聖堂前廊的修復工作已於2016年10月完成。因此,朝聖時可能有機會目睹石灰牆所覆蓋的白紋大理石和第六世紀馬賽克壁畫。】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中世紀時期,十字軍以前廊兩端為地基,建了兩座鐘樓。然而,後來伊斯蘭教不允許在其屬地上有聖堂的鐘聲響起,故鐘樓後來被廢棄。現在,一邊的鐘樓成了一旁亞美尼亞宗徒教會修院的傳達員住處;另一邊則成了聖海倫娜小堂,屬方濟會物業。

木門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這道木門,已有超過七百年歷史。這是亞美尼亞國王在1227年所贈送的,一如門上的阿拉伯語及亞美尼亞語的刻文所述:
榮福天主之母之門,於〔按亞美尼亞曆〕676年,由亞伯拉罕神父和阿拉基爾神父,於亞美尼亞國王、君士坦丁之子、黑都木在位時所製。望主垂憐彼等靈魂。
這次餽贈是亞美尼亞與十字軍之間良好關係的證明。這道木門,原本手工精巧;可惜經歷時間洗禮,又欠缺保養,致成現貌。門上的花型雕飾,是亞美尼亞的典型風格。

據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所述(簡介著於2013年),因聖堂結構不穩,尤其屋頂,因此巴勒斯坦政府在聖堂各支力點以棚架支撐。由於棚架部分遮掩木門,故朝聖者未必能夠親睹這道有七百年歷史的木門全貌。不過,據查,聖堂屋頂修復工程已於2015年3月竣工,故相信應無大礙。

聖堂內部


現時聖堂的內部結構,保存了第六世紀的建築。但話說當年拜占庭皇帝猶斯定尼安在看過建造成果後,並不認同建築師的設計,指控他浪費撥款,並下令將他問吊。然而,時間證明,這建築設計相當穩固,完整存留了一千四百多年,直到今天。

聖堂地板


在1932年,英國託管政府進行了考古挖掘,發現了在地板底下,是君士坦丁時代(第四世紀)精細地鑲嵌的幾何及花卉圖案馬賽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已發現的第四世紀地底馬賽克,在以下聖堂平面圖中的紅點處(介紹次序從下往上):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位於聖堂正典中央靠後(靠入口)位置的,是第四世紀的幾何圖案馬賽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正典中央附近的,是第四世紀的花卉圖案: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正殿左前方柱邊的第四世紀馬賽克,我們可隱約看見上面有「ΙΧΘΥΣ」字樣: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ΙΧΘΥΣ」,音:Ichthus,本字是「魚」的意思。但這個希臘單字的五個字母,各有含義:
  •  I :是「Ἰησοῦς」(音:Iēsous),即「耶穌」的首字母
  • Χ:是「Χριστός」(音:Christos),即「基督」〔本義:受傅者〕的首字母
  • Θ:是「Θεοῦ」(音:Theou),即「天主的」的首字母
  • Υ:是「Ὑἱός」(音:(h)yios),即「兒子」的首字母
  •  Σ:是「Σωτήρ」(音:sōtēr),即「救主」的首字母
因此,合起來,「ΙΧΘΥΣ」就隱含「耶穌基督〔是〕天主子、救主」的意思。


最後,在左耳堂入口左邊的四世紀馬賽克,有動物圖案: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我們可留意到,第六世紀的地板較原本的馬賽克地板高約一米。聖堂內部方面,大家會留意到現在光線不足。其實,在第六世紀時,聖堂內牆全部有白色大理石覆蓋,唯後來穆斯林在修建聖殿山時所用的大理石,全部從這座聖堂拆去。現在的石灰牆上仍留有小洞,就是原本用來固定大理石的。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柱身


聖堂主體部分由四排圓柱分成一個主殿和兩旁各兩行走道。這些圓柱,無論柱身還是柱頭都用來自白冷本身的紅石(red stone),在拜占庭時期由當地工匠手製。尤其突顯精巧手藝的柱頭,原本被塗以藍色。柱身也繪有來自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的聖人,包括修道人和平信徒。唯年代久遠,柱色色彩已遭燻黑,肉眼只能勉強看見圖案基本輪廓。然而,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以科技展示了正中兩排圓柱上的聖人畫像,有興趣者請按此(英語)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牆身

柱上的橫石樑也屬拜占庭時期。不過與聖墓大殿一樣,這些石樑上的裝飾是來自十字軍時代。牆上較高的位置,有精巧非常的馬賽克,出自十二世紀東方技師之手。後來,有少位置都被塗上石灰,暫時可見的原本圖案不多。位置如下:
如上圖所示,原本馬賽克分上、中、下三系列。現時左邊牆身保留了上層馬賽克一塊,其餘的屬中層;右邊牆身保留了下層馬賽克一塊,其餘的屬中層。

據文獻紀錄,下層的馬賽克,左右繪畫了分別按《路》和《瑪》中耶穌族譜上的人物。如現存的右牆中殿下層馬賽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中層馬賽克所繪畫的,是初期教會在面對大問題時,以會議形式決策的重要時刻。包括七次大公會議:尼西亞大公會議(325年)、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38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431年)、 加采東大公會議(451年)、君士坦丁堡第二次大公會議(553年)、君士坦丁堡第三次大公會議(680年),以及尼西亞第二次大公會議(787年);四次教省會議:安提約基亞(268年)、安卡拉(Ancyra, 314年)、沙狄卡(Sardica, 342年),以及嘉格勒斯(Gargres, 第四世紀);以及兩次地方主教會議:迦太基(254年)、勞狄刻雅(第四世紀)。

至於上層,左右兩邊各畫有天使,面向祭台及祭台下的耶穌誕生洞。在其中一位天使旁邊,留有相信是畫師的名字:Basilius Pictor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另外,在兩邊側耳堂的牆上的馬賽克,包括有耶穌升天和多疑的多默: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另一邊的則是耶穌顯聖容,榮進耶京及被捕。(沒圖)

順帶一提,以上圖片來自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但該網頁資料撰寫於2013年。然而,據查,聖誕大殿的牆上馬賽克已於2015-16年間復修完畢。相信,到朝聖時,大家會看見更華麗的馬賽克。謹提供一些修復好的圖片(來源):



聖所(Presbytery)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

這道華麗的希臘傳統聖像畫屏風大概製造於1764年。通往聖誕洞的入口,也在這範圍。

地下洞穴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聖誕洞穴的附近,也有三個與之相連的洞穴。另一方面,這地區在古時曾一度作埋葬之用。

聖誕洞


聖誕洞(平面圖中右上紅點)的入口在聖堂聖像屏風的右方。裏面通道狹窄。天然的石牆在君士坦丁時代有所裝飾,至於鑲嵌雲石,則是在拜占庭時代。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對聖誕祭台的敬禮,始於拜占庭時代。當時,人們正式把這地方視為耶穌出生的確切地點。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祭台上方常放著繪有童貞瑪利亞和襁褓中的嬰孩耶穌、牧童來朝等的聖像畫。

圖片來源

在祭台之下,有片銀製星形圖案,上面寫著:「Hic de Virgine Maria Iesus Christus natus est」(=這裏就是耶穌基督從瑪利亞誕生之處)。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祭台右方就是瑪利亞安放小耶穌的地方,即馬槽。在馬槽前方有個敬禮三賢士(俗稱:三王)的小祭台,是拉丁教會(即天主教會)舉行彌撒的地方。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若瑟洞


沿著地道走,會走到平面圖正中的紅點,就是聖若瑟洞。此洞分兩部分,此與外面的方濟會會院相通,是每天遊行到聖誕洞的通路。

聖若瑟洞現已被方濟會士以現代風格修復:

洞內保存了一道君士坦丁時代的牆壁,一道較君士坦丁更古老(大約主曆第一、二世紀)的拱門: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此外,這裏也是初期基督徒的埋葬之地。事實上,把亡者埋葬在一處聖地附近,是傳統做法,在羅馬也可見。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諸聖嬰孩洞(Grotto of the Innocents)

當我們背向聖若瑟洞的祭台時,我們右手邊的就是諸聖嬰孩洞。這洞所紀念的,就是在耶穌出生後不久,大黑落德派人在白冷所屠殺的所有兩歲以下的嬰孩。洞內有三個學名為「arcosolium」式的墓穴:

聖熱羅尼莫洞


最後,是平面圖左下方的點 -- 聖熱羅尼莫洞。

穴內有個洞口,以聖熱羅尼莫命名,可經此通往「十字軍迴廊」(Crusader Cloister)〔下面平面圖正中紅點〕。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與聖誕大殿連接的建築


由以上聖誕大殿建築群的平面圖可見,聖誕大殿主體部分(淺綠色)和地下洞穴群(深綠色)連接著一些建築(淺黃色)。如上一幅平面圖所示,這些相連建築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十字軍迴廊(又稱:聖熱羅尼莫迴廊)、聖嘉戴妮納堂(Church of St. Catherine;三紅點中最高的一點)和聖海倫娜小堂。

聖熱羅尼莫迴廊


這迴廊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可直達聖熱羅尼莫洞。迴廊的修復工作於1947年完成。為了建構安全,必須在遺漏之處補回柱身和柱頭。設計簡約的,就是新補上的。

經聖熱羅尼莫迴廊,我們可進入聖嘉戴妮納堂:

聖嘉戴妮納堂

這座大聖堂的前身,早在1347年已開始敬禮亞歷山大利亞的聖嘉戴妮納(S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前身只是方濟會會院內的小堂,位置和大小與今天聖堂內的聖嘉戴妮納大小相約。

在千禧年重修時,正祭台上方的圓窗新補了今天繪畫耶穌誕生的彩繪玻璃窗: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內另有一座來自第十七世紀的童貞瑪利亞側祭台,祭台底座有耶穌聖嬰像。每年白冷城的聖誕瞻禮彌撒,均在這祭台上舉行: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海倫娜小堂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進入了聖熱羅尼莫迴廊後,走向聖堂之前,路上會有一道小門,通往一所以「聖海倫娜」命名的小堂。

這本來是猶斯定尼安(Justinian)時代聖堂的前廊(narthex),在十字軍時代被橺開了,其中一部分成了這所小堂。小堂內呈現的,是十字軍的建築風格。壁畫也是來自第十二世紀。這些壁畫的造詣相當高,但久歷時間洗禮,極需保存和修復。

祭台壁上畫的,是基督在童貞聖母與聖史若望中間的登極(試回想一下《若》中十架下的一幕):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圓形拱頂位置的繪圖更特別。在圓形外框內所畫的,是拜占庭聖像畫傳統中的一種特定圖案,稱為「Hetoimasia」(希臘:ἑτοιμασία)。單從畫的內容來看,這圖案所繪的是復活基督離去而後留下來的「空墳」。但拜占庭傳統,為「空墳」增添了另一重的意義。他們視之為基督在末世審判再來時會登上的御座。其希臘名稱的本義就是「準備」,意思是:空墳就是為基督再來時所準備的御座。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方濟會會院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聖熱羅尼莫迴廊中,有一道門通往平面圖中橙色的區域,這裏是方濟會的會院。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這所會院建於教會早期來此定居於聖誕穴附近的隱修士洞穴,以及十字軍時代的奧斯定會院的遺址之上。設計大致上根據十字軍時代的會院,但有所調整和擴充。

如果可以入內的話,朝聖點應該有兩個:嬰孩耶穌澡洞 和 十字軍大廳

嬰孩耶穌澡洞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這個相傳是耶穌誕生後第一次洗澡的地方,只能經過會院才可到達。地上所挖的洞,有說就是洗澡的地方。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然而,要指出的是,這地方是在十九世紀才被一位管事發現,而且有關的考古研究尚有待進行。

十字軍大廳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現時會院設計所根據的十字軍設計傳統之一,就是地下小堂。現時這小堂供朝聖團體舉行彌撒之用。

牧童村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白冷城中市以東大約兩公里處,有一條村,稱為「Beit Sahour」(警醒者之家=the house of vigilant)。步行沿乳洞街即可到達。

早在君士坦丁大帝母親聖海倫娜的時代,這裏已有一所紀念天使向牧人們報喜的聖堂。經歷一千七百多年的動盪,原本的聖堂早已不復存在。現時的聖堂,在1953-4年間建成,並於聖誕節當天祝聖,奉花地瑪聖母和小德蘭為主保。有說意大利建築師A. Barluzzi的設計,是讓聖堂外觀彷似牧人們居住的帳幕。【順帶一提,傳說這條村的村民是波阿次(即盧德的第二任丈夫)的後代。】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主祭台的雕像,應該是由巴勒斯坦工匠由單一塊石雕製而成的: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聖堂四周的祭台壁畫,描繪著由聖母領報到聖家逃往埃及的一段經歷: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雖然各福音書中並沒有明言,但傳統認為在這座聖堂附近的草地(Siyar el-Ghanam=牧童村),就是天使向牧人們報喜的地方。

在聖堂旁邊,有個天然山洞,現時已修築成一所小堂。有說這裏是牧人們在聽見天使聲音之前所在的地方: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方濟會士哥威治神父(Virgil Corbo)在1951-52年間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在附近的洞穴中有人居住的痕跡,可追溯到大黑落德和羅馬帝國時代。他們又在兩所修院的地基中發現了古代榨油裝置的遺骸。考古團隊認為,這足以指出在耶穌誕生時,這裏已有一個小社區聚居。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考古隊伍也發現了,這地方曾兩次建造過修道院。第一座建於第四至五世紀,但在第六世紀就已被拆毀重建。重建的修道院聖堂祭台方向向東方遷移。及至第八世紀,穆斯林攻入聖地,拆毀聖堂和修道院。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乳洞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這所在白冷的小堂,是歷史悠久的敬禮之地。這個「乳洞」,不少本地婦女經常到訪,不論是基督徒還是穆斯林,都想向瑪利亞轉求。有傳說,當瑪利亞在這洞中以母乳餵餔嬰孩耶穌時,有數滴母乳淺出,傳說相信這就是洞壁上有白色石點的原因。另外,有個可追溯到第七世紀的說法,稱這地點是大黑落德所屠殺的無辜嬰孩的安葬之地。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在乳洞小堂旁邊的,是道明會大家庭屬下的聖體女修會會院(Congregation of the Sisters of the Blessed Sacrament)。聖堂也是由她們打理。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參考資料:
  • ALBRIGHT William and C. S. MANN. Matthew. The Anchor Bible. NY: Doubleday, 1971.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