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曠野之路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曠野之路

今天的讀經一選自被稱為《第二依撒意亞》的部分(即四十至五十五章),當中反映的,是大約在主前537年間已於異鄉巴比倫流徙五十餘年的猶太人團體心中的希望。在巴比倫帝國被波斯打敗後,新的(波斯)皇帝居魯士准許被巴比倫流放異地的各族人民各自回到自己的祖家。「二依」的任務,就是要說服他的猶太同胞回到耶路撒冷。

先知宣告,無論是甚麼罪招致五十年前(主前587年)的流亡巴比倫,以色列民所受的苦難已足夠抵罪有餘。現在,儘管曠野難越,但上主會親自帶領祂的子民回家。先知告訴耶路撒冷,要親眼看著上主引領祂子民回鄉,好像牧人引領羊群回棧一樣。

一般來說,既然回鄉之路不再被阻擋,那麼回家的決定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先想想,他們已流亡僑居當地五十年之久。古近東的人的平均壽命大概四十餘。除非得天獨厚,否則先知當時的流亡巴國同胞絕大部分是在當地出生的,根本從未踏足、從未見過他們所謂的「家鄉」。再講,他們旅居巴國已久,大都已落地生根,家業亦已上軌道。要他們貿然抛下所有,攜子帶眷,去一個他們應該好熟悉但其實陌生得很的地方,一切重頭開始,必不容易。
圖片來源:路透社網頁

更現實的是,這趟旅程既考驗體能,亦艱險重重。古時候,沒有飛機、火車、大巴。從巴比倫(今伊拉克)回到耶路撒冷,只有徒步走路,大約需時四個月(見厄上7:8-9)。當時也沒有專門為長途跋涉的旅途製作鞋襪和衣服的品牌,有的只是草鞋木杖。可以想像,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者,定必思前想後,難以決斷。此外,儘管今天自由行去大部分地方都相對安全,但古時則不然。據載,從巴國回耶城一路上,很可能與到賊匪兇徒,驚險萬分(見厄上8:31)。不少猶太人就選擇了留在巴比倫而不回鄉(如見厄上1:4-6)。事實上,兩年多前耶路撒冷聖地博物館就曾展出一批在波斯地區發掘出來的二千五百年前的文物(見插圖),當中記載著猶太人在當地五代的家產承繼。

雖然領路的是天主,但先知也明言,這並不等於以民就可以翹起雙手甚麼也不做。相反:「你們要在沙漠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野中為我們的天主修築一條平路」。這可不是甚麼釘鞋補衫的小事,而是修橋舖路般的大工程。上主為以色列民族創造了歷史契機,指出了目的地。但落手落腳準備,面對沿路疑惑甚至困難,卻是每個上路的人自己不能逃避的。

最終,我們都知道,他們回鄉之後,世道仍然險惡。他們期待的美麗新世界—「正義在上主前面開路,平安將緊隨祂的腳步」—並沒有出現。故此,上主賜給他們的國土再度落入外族之手。發生甚麼事了?上主不再牧養自己的子民麼?

另一道來自曠野的聲音正是解答之所在:「你們要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徑」。但這次,所指並非現實的『道路』,而是心的路段、做人之道。若翰的宣講指出,這修路補橋之法,就是:「承認自己的罪過」,並藉他的洗禮而「獲得罪赦」。

由於地勢的關係,無論要從哪個方向進入巴勒斯坦,一般來說是從東方經約但河西進。換言之,無論當年若蘇厄領以民進應許之地,還是以民從巴比倫回國,都必經此路。因此,若翰在約但河施洗,就必然身在「曠野」。同時,所有懊悔己過的人,都必須離開自己的鄉土,再出曠野;在浸沒約但河中後,重返家土。可以想像,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這「悔改」不單是內省自己,更是重溫自己民族與上主之間交往千年的歷史。這「悔改」,是個尋回初心—尋回作為天主子民一份子的初心—的旅程。

但這旅程不只講求反思過去。藉著洗禮,基督徒已踏進了上主的應許之地。不過,以民歷史教訓我們,應許之地並非理所當然。要「上主的光榮必在我們的地上永存」,我們豈可不為祂作證?要「慈愛和真誠要彼此相逢,正義與和平將彼此相擁」,基督徒豈能自視為鐵面判官,或互相欺瞞,或不義偏私,或挑撥離間?雖然「上主必會賜下甘霖」,但若果我們不努力耕作,「我們的土地」也難以「豐收」。這正呼應《伯後》提醒:「在這等待正義常存的新天新地期間,你們要奮勉,在生活上無玷無瑕」。

今天我們大部分人都並非活在流亡的生活中,但我們每個人都在走我們的人生之旅。將臨期特別提醒我們,基督徒雖然有一隻腳已踏進福地之內,但我們另一隻腳卻仍走在曠野之中。曠野之路本身並不好走,但為我們來說,其實也不是不可能任務,因為,那即將誕生的嬰孩,要與我們並肩同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