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聖言啟航
甲年將臨期第二主日

需要斧頭和簸箕的和平國度



梁展熙


一位德裔美籍版畫師艾肯堡(Fritz Eichenberg)為今天我們聽到《依撒意亞先知書》章節(11:1-10)製作過一幅名為〈和平國度〉(The Peaceable Kingdom)的版畫。畫中本為天敵的各種動物和平地棲息於同一棵大樹的枝葉下,當中有兇猛的獅、熊、豹、狼、蛇,以及溫馴的羊、兔,在牠們中還有一個小孩。然而,當我們回想身處的現實世界,一個即使人與人之間也你爭我奪、爾虞我詐、口蜜腹劍、成王敗寇的社會,我們不禁會問:這一幕是否只是人的幻想?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還是天主許諾給人類的最終未來的一個願景?

也許,讓我們先回到《依》的歷史背景中。在上一章,依氏才剛記述了亞述王散乃黑黎布進軍耶路撒冷(10:6ff.)。文中,依氏最後喜悅萬分,因為藉上主的救助,敵軍攻勢在耶城城牆止突然停止(32節)。有趣的是,於十九世紀初在古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城出土的散乃黑黎布稜柱(Sennacherib’s Prism;主前689/691年)所描述的同一件事,卻截然不同。當中提到散乃黑黎布一舉攻陷猶大國四十六個城市,並將猶大王希則克雅重重圍困,有如「籠中鳥」。而且,在亞述軍隊班師回朝後不久,亞述王便獲得由耶京獻上的大量進貢(Pritchard, ed., 1955: 287ff.)。

同一件歷史事件,雙方各自表述是常見之事。反而,令人更驚奇的,依氏因對達味王朝將來能出到一位正義君王仍有希望而寫下的讚歌(即讀經一)。這位君王將得到上主之神的庇蔭,獲授智慧、明達,以及其他為領導天主子民所需的德行。這理想的領導,是:「以正義審訊窮困者,按公理裁斷卑微者」。舊約中的「審訊」(to judge),總是帶有「保護」的言外之意(如:The Book of Judges=中譯:民長紀;可見舊約中「to judge」帶有領導、保護的含義);再者,《依》以及其他先知書中的一大主題是,一個君王或國家正義與否,在於社會中的弱勢、易受侵害的一群有否得到足夠的保護。事實上,今天的答唱詠,尤其第三節,呼應著這一點。這位君王身穿的,並非上戰場的盔甲;相反,「正義是他的圍巾,忠誠是他的佩帶」。

在這段許諾神諭的中間,話鋒一轉,大地上的正義甚至能影響動物界。借用比喻的手法,《依》藉著描寫各天敵之間和平共處,來表達出能夠在人與人之間製造正義與和平的元素:「豺狼將與羔羊共處」。換言之,人與人之間,再無害人之意,也無防人之心;有的只是彼此接納,和諧共處。整段描寫以脆弱的生命與完全的無邪作結:小孩也不會受到蛇──古時邪惡的象徵──所傷。

問題是:這究竟不過是二千七百年前的美麗願景,抑或對當代社會仍有其現實意義?至少,《依》對人類社會的期望,仍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因著當代社會政經體制對已然富裕的既得利益者的關顧,「以貧為先」(option for the poor)的思想已成絕唱。所謂「以貧為先」,就是所有民生經濟政策都應以其對社會上最易受侵害的弱勢社群的影響為優先考慮。由此看來,依氏願景的現實意義正正在於,當代社會的政治力量幾乎全數落在富有者和有權勢者之手,但他們中不為自己利益謀算的又有幾人?

也許有人會說,鑑於《依》的歷史背景,依氏或者不過是出於對殘酷的軍事現實的恐懼,才繪畫出一幅萬物友好和平共處的景象。那麼,這不過是拒絕接受現實,或者不切實際的過份樂觀。然而,從只有獲賦上主之神之恩的人才能帶來這番景象描述看來,依氏想表達的是,和平最終屬於天主。

言則,我們『翹埋雙手』望主恩賜不就可以嗎?非也。若翰今天的呼籲相當清楚:「你們要悔改,因為天國臨近了」。這裏的動詞「悔改」(μετανοέω;音:metanoeō),本義是「改變心態」(to change one’s mind)。與其要將來被斧頭和簸箕清理,倒不如現在我們主動地用斧頭把心中對別人的怨恨和偏見清除,用簸箕把貪念、放縱、魯莽,以及自私揚去。唯有如此,豹與羊、牛與獅、孩童與毒蛇共處同一樹下的憩息的和平國度才有可能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