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羅馬--第二天 - 一)聖母大殿

朝聖之旅

羅馬2016
第二天

一)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聖母大殿)


梁展熙

今次的羅馬之旅行程包括羅馬的四所宗座大殿,而今天就會一次過到訪其中三所。我們上午會先到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聖母大殿)和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拉特朗大殿),然後在下午前往Basilica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城牆外的聖保祿大殿)[我想這大概是因為這座大殿是在羅馬古城牆外,因而位置較遠的緣故]。也許,這也是我們了解一下所謂的 Basilica(大殿)好時機。

Basilica 本非大殿


在天主經中,我們會唸到:願祢的國來臨[順帶一提,「國」字看來不能完全譯出原本的意思;見英:(May) your kingdom come;葡:venha a nós o Vosso Reino]。從外文譯本可見,禱文中期待著來臨的,不純粹只是一個「國」,而是「王國」。隱含的另一層意思是,願祢為王。

怎麼突然在此會談起天主經呢?是因為譯文中的「國」(或 kingdom、Reino),譯自希臘文βασιλεία(音譯:basileia),而其形容詞式,就是βασιλικός(basilikos),其陰性式,就是 basilika(=basilica),有「皇者的、皇家的、御用」等意思。

而今天我們稱為大殿的 basilica 之所以會用陰性,是因為這稱呼來自βασιλικὴ στοά(=royal stoa=皇家柱廊),這是古希臘皇帝主持裁決的地方。發展至羅馬時代,basilica(音:巴斯利卡)是一個地方處理公共行政事務的建築物,主要是仲裁商業和法律上的糾紛。換言之,羅馬帝國體制內的巴斯利卡是不具任何宗教功能的。這類巴斯利卡最早見於主前第二世紀。

位於羅馬的兩座分別於主曆第二和於第四世紀初建成的巴斯利卡遺址讓我們一探基督信仰發蹟時期的羅巴斯利卡的平面圖。

二世紀初的烏皮亞巴斯利卡(La Basilica Ulpia):


四世紀初的麥克斯提烏斯巴斯利卡(Basilica of Maxentius):


麥克斯提烏斯巴斯利卡外觀:



從兩圖可見,巴斯利卡內部是靠柱排來界隔空間,分出nave(中殿)和左右 aisle(旁殿)。一般來說,以nave(正廳或中殿)最寬敞,能容納大批群眾。中殿末有apse(半圓殿室),裁判團成員坐在其內的座位上,主裁判官坐正中。此外,巴斯利卡一般入口眾多,方便大批的群眾進出。

及至君士坦丁大帝於313年頒下米蘭敕令,賦予基督信仰合法地位之時,教會成員早已多不勝數。因此,巴斯利卡這種建築,是最適合讓他們馬上使用作聚會敬拜之用的已有場所。再加上巴斯利卡主要不作宗教用途,因此異教元素較少,這也是巴斯利卡成為當時基督徒所選的聚會場所的重要原因。

當然,鑑於其大小,不難想像,歐洲各地的巴斯利卡式聖堂,主要都是地方主教所用的聖堂,也就是主教座堂。然而,我們也知道,現在,不是所有主教座堂,都賦有 basilica(大殿)銜頭,也不全都享有大殿所獨有的特權。那麼,大殿這聖堂階級是從何而來的呢?

Basilica 大殿之銜


作為聖殿階級的排位,大殿的銜頭大致上分Basilica maior(major basilica=特級大殿)和 Basilica minor(minor basilica =次級大殿)兩類。

「特級大殿」(又稱 Basilica papale maggiore=papal major basilica =宗座特級大殿)的銜頭始見於教皇波尼法爵八世於1300年頒佈的詔書Antiquorum fida relatio(古老信仰的申述)。這詔書確立了天主教會中的禧年(jubilee)制度,宣佈1300年為教會史上首個禧年,宣告人將得到「他們罪過最完滿的赦免」(即今天我們所稱的全大赦),並為得到此全大赦定下條件:

  • 首先,身為懺悔者,當然必先辦妥告解
  • 然後,分別前往最偉大的兩位宗徒長眠之所--聖伯多祿大殿和聖保祿大殿--朝聖
在1350年,即教會的第二個禧年,教皇克萊孟六世把羅馬教區主教座堂--拉特朗堂欽定為宗座大殿。及至下一個禧年,即1390年,羅馬城中最早以聖母為主保的聖堂也被加入宗座大殿的名單之中。時至今日,在傳統的禧年(即每廿五年一次定期的)到這四座宗座大殿(或其他指定的朝聖地)朝聖,仍是獲得全大赦的條件之一。

另外,按梵蒂岡與意大利政府於1929年簽訂的拉特朗條約,雖然有三座宗座大殿(伯多祿大殿在梵蒂岡境內)位於羅馬卻在梵蒂岡城國國境以外,但意大利政府承認它們由梵蒂岡完全擁有。換言之,此三座聖堂享有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我們可最直接觀察到的是,在這四座宗座大殿中執勤的人員,全都是梵蒂岡城國的警察,而不是意大利的(雖然他們都是意大利人沒錯)。

此外,這四座宗座大殿還有兩個共通點,一是聖門。一般來說,都是最右手邊的那道門。除了聖母大殿之外,那裏的聖門是在左邊。二是宗座祭台。這四座宗座大殿都保留了一個祭台,只有教宗(或獲他授權者)方可用來舉行彌撒的宗座祭台。

四座宗座大殿的通用徽章式樣:



除了這聖座宗座大殿之外,所有的大殿都算是不同階級的次級大殿。這些大殿通常是古老教區的主教座堂。若一個教區內的主教座堂不是大殿,而另有一座聖堂獲升格為大殿的話,聖堂排位仍以主教座堂為先。

一般來說,次級大殿獲准在牆外掛起這類帶鈴御傘(Tintinnabulum):


次級大殿內允許擺放御傘(Umbraculum):



次級大殿的通用徽章式樣: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聖母大殿)


聖母大殿 中殿末 入口 正立面

聖母大殿,座落於埃斯奎利諾山丘(Esquilline Hill)頂上。至於何以這座大殿選址於此呢?原來是有典故的。

聖母大殿起源典故


話說在主曆358年8月一個炎熱的晚上,童貞聖母向教宗利伯略儒(Pope Liberius)顯現。她告訴他,在翌日早上,他將在埃斯奎利諾山丘上找到鋪著一片白雪的地方,而他要在那裏建造一座聖堂。利伯略儒當然照做了。因此,那座聖堂就取名利伯略儒大殿(Liberian Basilica)。

奈何好景不常,在利伯略儒死後,有兩人爭奪繼教宗之位:達瑪穌(Damasus)和烏辛納(Ursinus)。一輪爭奪之後,烏辛納一幫人進駐利伯略儒大殿,反鎖其中。為剿他們,達瑪穌下令移走大殿屋頂,向內投擲炸彈。最終,達瑪穌得繼大位,但死者逾百。

及至43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Council of Ephesus)宗告「瑪利亞天主之母」教義,因此在利伯略儒大殿的(傳說)舊址重建一座以童貞聖母為主保的大殿。今天我們所見的聖母大殿,就是建基在第五世紀的這版本之上。

聖母大殿平面圖:



一般來說,我們應會從平面圖下方進去。那麼,首先應該舉頭欣賞的,就是大殿的正立面壁畫。

正立面壁畫

這座大殿的正立面,乍看之下,只是立體石雕,是沒有壁畫的:

聖母大殿 中殿末 入口 正立面

其實,現在我們看到純石雕的立面,是個loggia(涼廊),即入口與建築物之間的一處淺窄空間,讓人可稍作停留的地方。然而,這石雕立面,只是1743年的作品。事實上,這石雕立面內藏玄機:



看到了吧!其實這十八世紀的石雕立面蓋過了屬十三世紀末的正立面,我相信到走進涼廊舉頭抑望,才可勉強看到那些馬賽克(Mosaic):


勉強可見,圖窗上的是萬有主宰(Pantocrator)基督。而圓窗兩側的馬賽克則以四幕描寫了這座聖堂的傳說。尤見可在最右邊的馬賽克中看到耶穌和聖母一同向大地灑雪。

聖門


進了涼廊,然後就當然是從門口進入聖堂。我猜這次大概不會經聖門而入,但也應介紹一下聖母大殿的聖門:


如上圖所示,有別於其餘三所宗座大殿,聖母大殿的聖門是在聖堂的最左方。


門上耶穌的模樣,很可能按都靈殮布上的模樣鑄造的。

聖母和耶穌二人頭上的拉丁刻文:Mater Dei Mater Ecclesiae(=Mother of God, Mother of the Church=天主之母、教會之母),指的是在431年的厄弗所大公會議中宣告瑪利亞不單是耶穌(人)的母親,也是子(天主)的母親。

金色天花

一進大殿,也許大家會馬上為豪華的鋪金天花吸引:


相傳鍍在天花上的金是委託西班牙國王費迪能(Ferdinand)和皇后依莎貝拉(Isabella)獻給來自波治亞(Borgia)家族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在新世界(很可能是秘魯)運回來的首批金。因此,我們有時可在天花上找到亞歷山大六世的教皇徽章(牛是波治亞家族的圖騰):


另外,如平面圖所示,今天聖母大殿中殿的偌大空間感,是保留了第五世紀時期的巴斯利卡建築特色。

凱旋圓拱(Triumphal Arch)和中殿兩旁柱廊上的五世紀馬賽克


這批五世紀製成的馬賽克,由於位置甚高,肉眼難以觀賞。如果想現場欣賞,就緊記要帶備可觀看遠處細節的望遠鏡,或解像度高的電子相機等等。

順帶一提,所謂的馬賽克,就是用本來有色的小石塊來拼湊出圖畫的藝術作品。

先看看凱旋圓拱:


在華蓋(baldacchino=baldacchin)後面上方,有射燈照著的,就是凱旋圓拱了。

這是聖母大殿最觸目的地方。馬賽克所描繪的,是瑪利亞及聖言取血肉的幾幕。這些馬賽克大概在431年之前不久完成的,以紀念厄弗所大公會議對瑪利亞宣告。這些馬賽克,以及中殿柱廊兩旁的,都是由教宗西斯都三世(Pope Sixtus III)出資的。


凱旋圓拱上的馬賽克,由最高點的高峰圖加上八部分構成。先看高峰圖:


位於正中的是放在御座上的皇冠和披風,上面放在默示錄。在左邊的是伯多錄,在他兩旁的分別是象徵路加的牛和瑪竇的人。在右邊的則是保祿,在他兩旁的是象徵馬爾谷的獅和若望的鷹。至於在御座下的字則是:XYSTUS EPISCOPUS PLEBI DEI(=Bishop Sixtus to the [common] people of God=西斯都主教致天主百姓)。

以下將按聖經所載的順序來介紹餘下六幕,但凱旋圓拱卻不按此序排列。

第一幕--天使向瑪利亞報喜(傳統:聖母領報),又向若瑟通報(左方第一層):


第二幕--三賢士拜訪黑落德王,並詢問新生王所在地(右方第三層):


第三幕--三賢士(衣著不同了)拜訪瑪利亞、若瑟和聖嬰。一位賢士指著異星(右方第二層)


第四幕--瑪利亞、若瑟、耶穌及天使隨團前往聖殿,往見女先知亞納、年老的西默盎及以色列各支派。在最右邊,天使在夢中告訴若瑟要帶著聖家逃往埃及。


第五幕--黑落德王驚慌,下令屠殺兩歲以下所有男嬰


第六幕--聖家到達埃及,有位當地管治者皈依(右邊第二層)


的確,在埃及當地有傳說,稱有些聖家逃亡時已令當時有皈依基督。但就我所知,這些只是傳說,未可盡信。

餘下的是左右兩方的最底層。右方的是白冷(或:伯利恆),可以說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而左方的則是耶路撒冷,可說是一切完成的地方:


***

接下來是中殿(nave)兩側柱廊上的馬賽克。唯憾的是,由於歷時已久,有些馬賽克已面目模糊。另外,由於位處高窗位置,並非所有馬賽克的照片都容易找到。有鑑於此,以下唯有盡己之能介紹這系列馬賽克之中的一部分。

聖母大殿中的這系列馬賽克的重要性,在於這是在基督信仰史中(現存)最早的(幾乎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整組藝術品,具有裝飾用途的同時,也發揮了教導的作用。也就是透過述說整個救恩史,來宣講救恩的「喜訊」。可以說,這也是履行了耶穌在福音中的命令:ite et docete(=Go, and teach!=往訓[萬民]!)。換言之,這座大殿,透過其結構,尤其透過其畫作中的敘述,成了由宣講救恩所組成的空間。在這意義上,聖母大殿預示了中世紀時期聖堂的內部牆壁『裝飾』的一大功能,讓這些『裝飾』成了必需品,也不只是襯托。

中殿兩側的(以及上述凱旋圓拱上的)這批馬賽克,製成時期大致與這座大殿最初建成的時期相同,即第五世紀中葉。這批馬賽克更是保存在羅馬的最重要的早期基督信仰馬賽克組圖。讓我重提一遍,在現場這批馬賽克是很難用肉眼觀賞的,具有望遠功能的設備能幫助大家。

這組馬賽克所敘述的啟示故事,從亞巴郎到雅各伯、到梅瑟、到若蘇厄,再走到瑪利亞天主之母,並藉著她,到基督。救恩史並非零碎的事件,彼此各不相干,而是同一個救恩,並以聖言取了血肉作為理解的關鍵。

在整個教父時代中,雖然已產生了各不相同的聖經詮釋方法,但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舊約必須與新約齊讀,因為(基督信仰相信)前者與後者是不可分割的。無論是較為傾向於當時亞歷山大利亞學派的寓意(allegorical)釋經法,抑或安提約基雅學派的字意(literal)釋經法的預表論(typology),新舊兩約的統一在此時的不同大師著作中都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現在可見的馬賽克組圖,已不齊全。原因,就要先看看這座大殿最初的平面圖(左)與今天的平面圖(右)之間的對比:


大家可以發現,大殿兩側的部分,大多是後來加上的。尤其是左右兩側的小堂。事實上,為了從中殿開出這兩小堂的入口,相關柱廊上的馬賽克也被破壞。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現存的馬賽克敵不過歲月的洗禮。還有一些是描繪出相同內容,但只是後來補上的壁畫(fresco)。

讓我們在面向祭台時,先看中殿左側(即右平面圖上的S邊)的馬賽克。這些馬賽克所描繪的,都是出自《創世紀》的情景,主要聚焦於亞巴郎、依撒格以及雅各伯三人身上。但現在左方共21幅作品中,只有12幅是原來的。

從祭台左側起往聖堂入口方向,12幅原本作品分別如下:

1) 默基瑟德遇見亞巴郎,並向他奉上餅酒(創14:17-2)。上方有基督伸出右手,寓意清楚的是感恩祭的預象(typology):

左1) 默基瑟德向亞巴郎獻餅酒

2) 在上半部分,上主以三位使者(或:天使)的形態,在瑪默勒橡樹林向亞巴郎顯現(創18:1-5);
在下半部分,左方有亞巴郎要撒辣準備三『個』餅(創18:6),右方則是亞巴郎為三位使者準備餐桌(創18:8):

左2) 三位使者到訪亞巴郎及撒辣

3) 亞巴郎與羅特分離。往左方去的是亞巴郎,手在依撒格頭上;往右的是羅特,手在兩位女兒上(創13:8-12)。
下方的是兩人的牲畜及其牧人,象徵著上述二人的分離(創13:5-7)。

左3) 亞巴郎與羅特分道揚鑣

原本接續的三幅馬賽克,因要建造大殿左側的保祿小堂(Cappella Paolina)而被毀。然後接著的是:

4) 上方有依撒格在黎貝嘉的見證下祝福了雅各伯(創27:22-29);下方的是厄撒烏狩獵完後回來到父親那裏,但為時已晚(創27:30-31)。

左4) 雅各伯奪去了依撒格給厄撒烏的長子祝福

5) 一幅描繪雅各伯天梯之夢的畫作(創28:11-15)

6) 上方:辣黑耳(Rachel)向父親拉班匯報雅各伯到埗(創29:12)。下左:拉班與雅各伯擁抱親吻(創29:13);下右:拉班向他的家族引見雅各伯(創29:13下)。

左6) 雅各伯逃到舅父拉班那裏

7) 站在右邊的雅各伯向拉班提親,欲娶辣黑耳(Rachel)為妻。拉班則指著左邊的羊群,即要他先充當牧人七年(創29:15-19)。

下方面目無非,無法辨認。

左7) 雅各伯欲娶辣黑耳(Rachel),向拉班提親

8) 上方:雅各伯滿七年之役,離開羊群,前往拉班處求娶辣黑耳(Rachel)為妻。下方:雅各伯大宴親朋(創29:21-30),並繪有辣黑耳(或肋阿[Leah])與雅各伯行握右手禮(dextrarum iunctio)。

[按:Dextrarum Iunctio(=the joining of right hands=握右手),全稱 dextrarum iunctio inter coniuges(=the joining of right hands between spouses=夫妻間握右手 ),是羅馬時期(主前第五世紀至主曆第七世紀間)締結婚姻的儀式。可想而知,創自然沒有記載雅各伯與辣黑耳(Rachel)行握右手禮。這可算是聖經藝術的本地化詮釋]

左8) 雅各伯的與拉班女兒的婚禮

9) 上方:雅各伯要求拉班棧中有斑點的羊為工價。下方:按上述方法分開羊群(創30:25-35)。


左9) 雅各伯分得拉班有黑點的羊

10) 上左:雅各伯神奇地讓拉班羊群生下有斑點的羊(創30:37-43);上右:上主對雅各伯說話,要他離開。
下方:雅各伯對他的妻兒宣佈,要離開、回故土(創31:3-16)。

左10) 雅各伯準備好班點羊,並叫妻兒離開

11) 一幅時序錯亂的濕壁畫(fresco),繪有雅各伯以為自己認出了兒子若瑟的染血彩衣,但若瑟其實是被賣到埃及(創37:33-34)。

12) 上左:雅各伯派使者知會厄撒烏(創32:4-6);上右:使者回報雅各伯及他的兩位妻子(創32:7)。
下方:經時間洗禮,已模糊不清。猜測大概是雅各伯和厄撒烏二人相擁(創33:3-5)。

左12) 雅各伯與厄撒烏的重逢

13) 一幅十六世紀的馬賽克。也是時序錯亂的,繪有亞巴郎為奉獻依撒格而作準備。

14) 上方:在舍根城,哈摩爾的兒子舍根因一見鍾情意亂情迷而強姦了雅各伯的女兒狄納(Dinah)後,事後提議要娶她為妻(創34:4-5);
下方:狄納的弟兄們從田間回來,憤恕非常(創34:7)。

左14) 哈摩爾及舍根求娶狄納 狄納弟兄憤怒非常

15) 上方:狄納的弟兄們與哈摩爾及舍根談判,要求所有舍根城的人受割損作為嫁娶條件(創34:8-18);
下方:哈摩爾及舍根通知其他人(創34:20-23)。

左15) 狄納的弟兄與哈摩爾及舍根達成割損協議,並公告當地人

16~18) 最後三幅是後來的作品,主題也完全無關。

中殿右側的18幅中,有15幅是屬馬賽克組。當中描繪的是出谷紀、戶籍紀,以及若蘇厄書的畫面,作為見證天主以奇事相助,引領以民進入福地的見證。這整組馬賽克,就是為至尊(par excellence)奇事--天主子的聖言取血肉--作準備。

1) 一幅與主題無關的馬賽克。

2) 上方:身穿羅馬士兵軍服的梅瑟,被法老女兒收養(出2:9-10);下方:梅瑟與一眾哲學家辯論。這一幕並非出自《出》,而是來自第一世紀猶太裔哲學家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的著作。

右2) 梅瑟被收養;與眾哲賢辯論

3) 上:梅瑟迎娶米德楊司祭的女兒漆頗辣(Zipporah)(出2:21);下:上主在荊棘叢中召叫梅瑟(出3:1-4)。

右3) 梅瑟娶漆頗辣;上主在荊棘中召叫梅瑟

接下來的三幅馬賽克,因要為大殿右翼的西斯都五世小堂(Cappella Sistina)製作圓拱而被毀。

4) 整幅馬賽克:橫渡紅海(出14:16-31)。

右4) 橫渡紅海

5) 上左:以色列民潺潺抱怨梅瑟和亞郎(出16:2-3);上右:天主對梅瑟說話(出16:4-5)。
下:鵪鶉奇蹟(出16:13)。

右5) 以民抱怨、天主對梅瑟說話;鵪鶉奇蹟

6) 上左:以民投訴水苦不能喝(出15:23-24);上右:梅瑟求天主使水變甜(fresh water),上主則命他把木頭放進水中使之變甜(出15:25)。此木是為十架之預表(type)
下:梅瑟命若蘇厄與阿瑪肋克人作戰(出17:9)。

右6) 梅瑟活水;並命若蘇厄與阿瑪肋克人作戰

7) 整幅:因著梅瑟、亞郎和胡爾在山上祈禱,得以戰勝阿瑪肋克人(出17:10-13)。

右7) 戰勝阿瑪肋克人

8) 上:偵察應許之地者回報(戶13:26-33);下:以民欲用石砸死梅瑟、若蘇厄和加肋布,得上主榮光保護(Caleb)(戶14:10)。

[按:根據戶14:10,以民應該是「『正說要』用石頭砸死他們時」,上主榮光顯現說話。換言之,他們應該是未出手的。但馬賽克卻描繪成以民『已經』擲出石頭,而上主榮光保護了他們。]

右8) 偵察福地者回報;以民用石砸梅瑟、若蘇厄、加肋布

9) 上左:梅瑟把法律書交給司祭們,要他們放在約櫃旁(申31:24-29);上右:梅瑟卒於乃波山上(申34:1-5)。
下:若蘇厄命司祭們攜著約櫃,走在以民的前面(蘇3:6)。

右9) 梅瑟逝世;若蘇厄命令約櫃先行於百姓

10) 上:奇蹟般橫渡約但河(蘇3:14--4:11);
下:偵察應許之地的二人先蒙妓女辣哈布(Rahab)匿藏於屋頂,並呼攏了耶里哥王派來的兩名派員(蘇2:1-6)。

右10) 橫渡約但河;辣哈布匿藏以色列偵察員

11) 上:上主軍旅的元帥向若蘇厄顯現(蘇5:13-16);下:得辣哈布協助,偵察員得以逃離耶里哥,回到營中向若蘇厄匯報(蘇2:15-24)。

右11) 若蘇厄神見;偵察員逃離耶里哥

12) 上:耶里哥城牆倒塌;下:約櫃圍著耶里哥城遊行,並吹響號角(蘇6:1-18)。

右12) 耶里哥城牆塌下;約櫃圍城、並響號角

13) 上右:以色列的盟城基貝紅(Gibeon)被五個阿摩黎王圍攻;上左基貝紅訊兵告若蘇厄告急。
下左:上主向若蘇厄顯現;下右:若蘇厄親征,拯救基貝紅(蘇10:1-9)

右13) 基貝紅告急;若蘇厄往救

14) 上:若蘇厄與五阿摩黎王作戰(蘇10:10);下:作戰期間突有一陣大石(希伯來:אֲבָנִים גְּדֹלוֹת=big stones;不少譯本詮釋為冰雹)從天降在敵軍上(蘇10:11)。

右14) 若蘇厄與五阿摩黎王作戰;天降巨石

15) 整幅:日月皆靜止於基貝紅上空(蘇10:12-14)。

右15) 日月皆靜止於基貝紅上空

16) 上:五王被解往若蘇厄;下:若蘇厄下令懲罰他們(蘇10:22-25)。

右16) 五王戰敗被俘

17~18) 最後兩幅畫作皆為後來所繪,而且與主題不符。

***

至聖馬槽(Sacra Culla)


讓我們回到聖母大殿的平面圖:




我們可看到,在中殿(nave)的盡頭,有個 Sacra Culla (Holy cradle=神聖馬槽)的標誌。事實上,在有華蓋的主祭台(high altar)下方,有個小地窖(crypt):


從圖中可見,小地窖中有個人像,遠遠的向著一個祭台跪著。這個人像就是教宗庇護九世(Pius IX):


大家也許會猜想,是個怎樣的祭台,會有一位教宗長跪之前呢?這祭台當然大有乾坤。在上面放著一個聖龕,聖龕上塑有小聖嬰,相傳裏面裝著的耶穌出生時睡在其上的馬槽碎片(傳統上稱:聖髑),而這聖髑又相傳是當耶路撒冷於638年落入穆斯林手中時被帶回羅馬的:


聖髑於每月廿五日明供,讓人敬禮。

順帶一提,傳說在把馬槽聖髑從耶路撒冷帶回羅馬時,聖經拉丁通行本的譯者、教父聖熱羅尼莫的遺體也一同被帶回來,葬於此小地窖中。

***

主祭台及華蓋


從小地窖回到地面,我們可看到主祭台(High Altar)是由一個美輪美奐的 Baldacchin(華蓋)所罩。繞在華蓋四條斑岩(porphyry)柱上的,是象徵殉道者的棕櫚枝。另外,相傳祭台中藏有在猶達斯死後被填補空缺而選出(宗1:26)的聖瑪弟亞的聖髑。[把(一位)聖人的遺髑藏在祭台中,是教會傳統的做法(見教律1237 §2)。]

聖母大殿的主祭台及華蓋

上仰聖母大殿華蓋

***

半圓殿室(apse)拱頂上的馬賽克

雖然聖母大殿最初是由教宗西斯都三世(432-440年在位)建成的,但當時所繪製的馬賽克早已不復存在。及至教皇尼哥拉斯四世(Pope Nicholas IV;1288-1292年在位)時,才出資委託意大利畫家及馬賽克師傅、方濟會士 Jacopo Torriti(托里提)製作一幅新的馬賽克。


托里提在1291年開始著手聖母大殿的這組馬賽克。他大致上保留了原本馬賽克的主題:Incoronazione di Maria(Coronation of Mary =聖母加冕),在下層製作了一組五幅馬賽克 Storie di Maria(Stories of Mary =瑪利亞生平):〈聖母領報〉(左一)、〈救主降生〉(左二)、〈賢士來朝〉(右二)、〈獻主於殿〉(右一)。置於正中的,是跳脫了順序的〈聖母安眠〉(Dormitio Virginis =The Dormition of the Virgin)。這幅馬賽克的位置,使之與在其正上方的〈聖母加冕〉互相呼應。


事實上,把聖母加冕與她肉身的復活聯想起來,早在十二世紀已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地區出現。然而,在意大利,這幅馬賽克則是首個把此兩者聯繫起來的藝術作品。

***

讓我們先看主馬賽克:Incoronazione di Maria(Coronation of Mary =聖母加冕)。可見這幅〈聖母加冕〉主要由中、左、右三部分組成。


***

正中部分當然是〈聖母加冕〉的主畫面。在第十三世紀末,這幅〈聖母加冕〉是前無古人的壯麗。在金色背景下,天上有一圈空間頓成蔚藍,使御座下的月(左)、日(右)及諸天星宿淪為陪襯。坐在御座上的基督,迎接聖母來到至高之天。基督和聖母二人都身穿金衣,他們二人對稱平衡地分享著畫面的正中位置。基督用右手把后冠放在聖母頭上,同時,聖母轉向祂,以代禱者的姿勢舉起雙手。大群天使湧往參與這天上儀式。基督和聖母的御座左右,也各有一隻色辣芬(Seraph;兩翼裹身、兩翼裹腿、兩翼飛翔)。


基督袍下印有由希臘字母 X 和 P 組成的符號。這是希臘語中的基督(Χριστός=Christos)的首兩個字母:X = Ch;P = r 。

基督左手拿著一本書,上面寫著:Veni electa mea et ponam in te thronum meum(Come, my chosen one, and I shall put you on my throne =來吧,我所揀選的!我要把妳放在我的御座上)。傳說,當聖母進入天堂時,這是耶穌對她說的第一句話。

至於在蔚藍天圓下方,分別金底藍字(上)和藍底金字(下)所寫的兩句話。上句來自榮福瑪利亞日課經(Officium Beatae Mariae)中早禱(Lauds)第二聖詠(詠99篇)的答唱句:Maria virgo assumpta est ad aethereum thalamum, in quo rex regum stellato sedet solio. (The Virgin Mary is assumed unto the heavenly chamber in the which the king of kings sits upon his starry seat. =童貞瑪利亞已被提升到天上宮房,在那裏萬王之王坐在他那如繁星閃爍的御座上。)。下句則來自聖母被提升天節(Assumptio Beatae Mariae Virginis =The Assumption of Blessed Virgin Mary)日課經的短答句(responsorium breve =brief / short response):Exaltata est sancta Dei genitrix, super choros angelorum ad caelestia regna.(The holy mother of God has been exalted / elevated,  above the choirs of angels, to the heavenly kingdom. =神聖天主之母已被舉揚,高於諸眾天使,直到天上王國)。這句話,也呼應了圍在蔚藍天圓兩旁的一眾天使。

至於理解整個主馬賽克的底部背景和正中金色背景上所長出的植物,也許要回到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的禮儀改革前的聖母升天節的第二夜課經(nocturn;以前的三篇夜課經今天已合成晨禱前的誦讀日課(the office of readings))中的第四篇教父著作誦讀,是取自大馬士革的聖若望就榮福瑪利亞安眠的第二篇講道的。當中有一句:Hódie Eden novi Adam paradísum súscipit animátum, in quo solúta est condemnátio, in quo plantátum est lignum vitæ, in quo opérta fuit nostra núditas.(=This day the Eden of the new Adam welcometh the living paradise of delight, wherein the condemnation was annulled, wherein the Tree of Life was planted, wherein our nakedness was covered. =在這一天,新亞當的伊甸園迎接那喜樂的常活樂園,藉著它[=她](我們的)有罪裁決已獲免除,在它[=她]內生命之樹已被栽種,藉著它[=她]我們的赤裸已得蔽體)。換言之,瑪利亞就是新伊甸園。在馬賽克底部正中,我們可看到四條河流的源頭,那些就是創2:10提到的,從伊甸園流出的四條河流。在馬賽克中在兩對河流中間的,由革魯賓(cherub;複數:cherubim)看守的由城牆圍著的,就象徵著伊甸園。另外,馬賽克中繪出的依河而活的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與則47:1-12所描述的相似(在這段文字中,那賦予生命的活水是從聖殿的右邊湧出的)。

***

在蔚藍天圓左右兩旁,都有聖人在側參與。左方的聖人,從內到外分別是 S. Petrus(聖伯多祿)、S. Paulus(聖保祿)和 S. Franciscus(聖方濟各)。出資委託這組馬賽克的教皇尼哥拉斯四世(Nicholas IV)看來跪著朝拜坐在御座的基督和聖母,但他大小就小得多,遠較天使們及站在他後方的聖人們為小。


在伯多祿手持的卷袖上,寫有他在回應耶穌的問題:「那麼,你們說我是誰呢?「時的回答:TU E[S] CHR[ISTU]S FILI[US] D[E]I VIVI(You are the Christ, the Son of the living God =你是基督,常活的天主的兒子;見瑪16:16;谷8:27-30)。

至於保祿,手執卷袖首末兩端,所示的字太少,我不肯定內容為何。我猜測可能是保祿在《致斐理伯人書》中所寫的一句話:michi (=mihi) [enim] viv[er]e Ch[ristu]s [e]s[t] (To me, therefore, to live is Christ =因為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1:21)

方濟各則身負五傷。

***

在蔚藍天圓右方的,同樣是三位聖人加一位大小細得多的當時教會高層。三位聖人從內到外分別是:S. IOHS B.(=Sanctus Ioannes Baptista =St John the Baptist =聖若翰洗者)、S. IOHS EVAG.(=Sanctus Ioannes Evangelista =St John the Evangelist =聖史若望)以及 S. ANTONIVS (=St. Anthony =聖安多尼)。那位大小細得多的,跪著敬拜御座上的基督和聖母的,是於1288-1297年間擔任聖母大殿總鐸(arciprete =archpriest)的 Giacomo (o Jacopo) Colonna(哥隆拿)樞機。


洗著若翰手持的卷軸,上面寫著:Ecce Agn[u]s D[e]i(=Behold the Lamb of God!),也就是他在《若望福音》開書不久時所說的:看啊!天主的羔羊(1:29)。

至於聖史若望手持的卷軸,上面寫著:In Principio erat Ver[bum](=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也就是《若望福音》開書首句:在起初已有[聖]言。

***

在下層的五幅馬賽克依次是:

一)Annunciazione(=Annunciation)天使報喜(慣稱:聖母領報):


二)Natività(=Nativity)救主誕生:

細心的話,可留意到畫面中並沒有助產士(midwife ;粵:弄婆、執媽)。而且,馬槽並不在洞穴裏,而在一座建築物中。不過,在這幅中世紀中葉完成的馬賽克中,某些拜占庭元素仍然可見,如:童貞瑪利亞仍身在一個類似洞穴的空間內,在構圖上她是與嬰孩耶穌分開的;若瑟左手托腮,稍事休自;馬廄被設想成一個希臘的古典式殿宇或早期的羅馬巴斯利卡式聖堂。在建築物後,有一位天使向兩個牧人宣佈救主誕生。

天使手持的卷軸上所寫的,大概是 Natus est vobis hodie Salvator(=A Savior is born for your today;一位拯救者今天為你們誕生了;見路2:11)的縮略版。


三)Adorazione dei Magi(=Adoration of the Magi)賢士來朝(又稱:三王來朝):


四)Presentazione al Tempio(Presentation at the Temple)[慣稱]獻主於聖殿:

在耶穌滿四十天時,他的父母把他帶到聖殿,去滿全首胎應獻於上主的要求(路2:22-38;見出13:2, 12)。按肋12:1-8的規定,生男嬰的婦女七天不潔,另加卅三天潔血期,合共四十天。在左邊,若瑟拿著兩隻鴿子,是為在儀式中奉獻用的。在中間,瑪利亞把聖嬰抱過祭台,交給西默盎。西默盎雙手有布覆蓋,有如拜占庭宮廷中,凡向皇帝上呈禮品或從皇帝處領受禮品的慣例。在祭台上有一本沒打開的書。

在右方的女先知亞納最為有趣。在唯一載有〈獻主於聖殿〉一幕的《路加福音》中,亞納從沒說話。她手中所拿著的卷軸上所寫的話,是在耶穌成年後講道時有位不知名的婦人對他母親的讚美說話:Beatus venter q[ui] te p[ortavit](=Blessed is the womb that bore thee! =懷過你的胎是有福的!;見路11:27)。


五)Dormitio Virginis(=Dormition of the Virgin)貞女安眠


在畫中,基督把祂母親的靈魂抱在懷中,帶上那充滿天使和聖人的天堂。在聖母壽禮右方,有正在喪哭的聖若望,在左方有聖伯多祿正在奉香,其餘十位宗徒侍奉於左右兩側。在後方,左右分別尚有不可勝數的神職人員和平信徒。在壽體正前方有三個小人物,包括左右各一位方濟會士,以及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白帽的人。

***

Regina Pacis(=Queen of Peace =和平之后)


在聖母大殿某邊走道(side ails)上,我們可找到一個名為 Regina Pacis(=Queen of Peace =和平之后)的聖母雕像。這雕像是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而製的。留意聖母出手作『停止』的姿勢。在她的右邊有隻白鴿,而小耶穌也手持橄欖枝,兩者都是和平的象徵。



***

la Cappella Sistina(=The Sistine Chapel =西斯汀小堂)


這當然不是指梵蒂岡境內,聖伯多祿大殿側,今天用來遴選教宗的那所西斯汀小堂。如上所述,在最初構造時,聖母大殿是沒有側堂的。及至十六世紀末葉,教皇西斯都五世(Sixtus V)為自己選了一所聖堂來作為長眠之所。於是,在1585年,他便斥資開闢了聖母大殿的右側,是為西斯汀小堂。這小堂同時也是聖母大殿的至聖聖體小堂。

事實上,西斯都五世可算是現代羅馬城的設計師。他大興土木,新建了也翻新了不少歷史悠久的建築。與此同時,他也拆毀了不少古蹟(這一點,在下一站的拉特朗大殿可見端倪)。在這方面,可以說,他是毀譽參半。


走出西斯汀小堂時,轉右(背向西斯汀小堂),會先經過貝尼尼之墓(見下),再往裏走,會看到一個由著名的哥斯瑪(Giovanni di Cosma)為羅德禮(Consalvo Rodriguez)樞機於1299年用大理石建成的哥德式墳墓,上面有幅十分美麗的馬賽克:



***

la Cappella Paolina(=The Pauline Chapel =保祿側堂)


於1605年六月,來自博基斯(Borghese)家族的教皇保祿五世(Paulus V)決定在聖母大殿中為自己家族建一所小堂,並要求平面圖要按照教皇西斯汀五世在二、三十年前建於同殿右側的西斯汀小堂。教皇保祿五世和克萊孟八世分別長眠於兩面側牆上。


這所小堂中最值得留意的,是正祭台上的那幅拜占庭式聖像畫(icon):Salus Populi Romani(=Health / Salvation of the Roman People =羅馬人民之佑)。Salus Populi Romani(羅馬人民之佑)這句話,據查是來自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異教宗教儀式。及至主曆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下米蘭敕令後,這稱謂獲准用來稱呼聖母。

這幅聖像畫中所畫的,是抱著孩提耶穌的聖母。在左右兩上角分別寫有希臘語大楷字母:MP ΘY。這是縮略語,全寫:Μήτηρ Θεοῦ(=Mother of God =天主之母)。小基督左手拿著一本書,推測可能是福音書。祂右手舉起,作祝福狀。但直接看著賞畫者的,不是小基督,而是聖母。

羅馬人民之佑 聖母大殿

這幅畫年代遠古,從一點細節可知:畫中聖母雙手交疊。然而,今天常見的天主之母(Theotokos=God Bearer=lit. 懷有天主者)拜占庭聖像畫中,聖母有一隻手是指著小基督的,彷彿向賞畫者介紹祂的神性身份。

A Dionisius version of the Theotokos of Smolensk (ca. 1500)

拜占庭聖像畫在天主之母主題上的這手法演變,我們稱之為 Hodegetria。這字來自希臘語 Ὁδηγήτρια,本義就是「她那展示道路者」(She who shows the Way)。

羅馬人民之佑 聖母大殿

回到羅馬人民之佑。雖然畫中聖母和小基督二人頭上都沒戴皇冠,但我們隱約可見聖母右手拿著一條巾(那條穿過她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巾)。那是一條 mappa (或:mappula),是有刺繡的儀式中手帕,原本是羅馬執政官的象徵,後來成了羅馬皇室的象徵。換言之,這幅聖像畫很可能意指瑪利亞為 Regina Coeli(=Queen of Heaven =天上皇后)。順帶一提,傳說謂這幅聖像畫是由聖史路加所畫的,但藝術史家估計,此畫最早於第五世紀才繪成。

至於何以這幅聖像畫會被稱為 Salus Populi Romani(=Health / Salvation of the Roman People =羅馬人民之佑),話說在教宗額我略一世在位期間,在東羅馬帝國皇帝尤斯丁尼一世(Justinian I)在位時發生瘟疫,病毒的傳播更超越東羅馬帝國國界,經地中海沿岸海港向西方蔓延,直逼羅馬。瘟疫期間,有說君士坦丁堡日死萬人,史稱尤斯丁尼瘟疫。此時,教宗額我略一世手持此聖像畫在羅馬城遊行,終保羅馬免受瘟疫之害。故此由來。

另外,在這幅聖像畫上方的金浮雕,內容就是聖母大殿的起源,即教宗利伯略儒在一片雪地上勾劃出原本大殿圖則的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當代教宗對這幅聖像畫的敬禮尤其用心。尤其教宗方濟各,他在當選後第二天就前往該聖像畫前祈禱。而且他每次外訪出發前,以及外訪回到羅馬後,都會到這幅聖像畫前祈禱。

教宗方濟各在羅馬人民之佑前祈禱

***

Tomba del Bernini(貝尼尼之墓)




讓我們再回看一次聖母大殿的平面圖,就會發現我們還有一處重要的地方未提到,就是 Tomba del Bernini(Tomb of Bernini =貝尼尼之墓)。沒錯,還記得第一天我們會到訪的四河噴泉嗎?那些雕塑就是出自他雙手,而且,在往後幾天,我們也會一直看到他的作品。所以,他的墓上才會刻上:

IOANNES LAVRENTIUS BERNINI
DECUS ARTIUM ET URBIS
HIC HUMILITER QUIESCIT

英譯: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honor/glory of art and the City
here humbly he rests

中譯:
約翰 老楞佐 貝尼尼
藝術及此城之光
謙卑長眠於此


下一級也刻有:

Nobilis Familia Bernini
Hic 
Resurrectionem Expectat

英譯:
The Noble Family of Bernini
Here
waits for resurrection

中譯:
尊貴的貝尼尼一家
於此
期待復活

看來,長眠於此的,除了貝尼尼大師之外,還有他的家人,免他於地下要受孤獨之苦。

的確,貝尼尼是藝術名家。約翰●貝尼尼的父親伯多祿●貝尼尼的藝術造詣也十分厲害。聖母大殿洗禮小堂中的聖母升天浮雕,就是出自他雙手:




***

下一站,我們就要前往拉特朗大殿。



參考書目:

  • BARBER, A.B. Pilgrim's Rome. A Blue Guide Travel Monograph. London: Somerset, 2012.
  • HINTZEN-BOHLEN, Brigitte. Art and Architecture: Rome. With contribution by Jürgen Sorges, translated by Peter Barton, Anthea Bell and Eileen Martin. Potsdam: Ullmann, 2005.
  • Papandrea, James L. Rome: A Pilgrim's Guide to the Eternal City. Eugene, Oregon: Cascade, 2012.
  • WALSH, Michael. Every Pilgrim's Guide to Rome. Norwich: Canterbury Press, 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