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愛 換個角度

愛 換個角度


聖言啟航
丙年將臨期第四主日

梁展熙

  數天之後,就是普天同慶的聖誕節。雖然對商家來說,這是個銷售旺季之外;但基督徒都明白,這本是個充滿悲悽的日子。我們特別容易想起,《路加福音》中的臨盆孕婦卻沒處容身,只好在馬槽中生產的一幕。然而,這一幕總帶點以耶穌為中心(Jesus-centered)的角度。不過,從瑪利亞的角度來看,情況其實困難重重得多。

  《路》常有激起讀者捨棄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人們習以為常的看待世事的角度,而取用社會中弱小的、地位較低的一群的角度,例如婦女的角度。這就是《路》有「婦女福音」這別稱的原因之一。依撒伯爾,一個過了生育年齡卻一無所出的女子,在高舉傳宗接代的傳統文化中,儘管她的丈夫沒有嫌棄她,她斷不可能沒聽過鄉里口中的竊竊私語,猜測她是否帶罪在身──無論是她自己的還是祖先的,猜測她的不育是否天主的懲罰。同樣,一個青春少艾,剛訂婚卻仍未過門的小女子,腹部漸見脹大,在納匝肋這細小村落中,只怕流言蜚語不脛而走。

  的確,天主行事的時機,對這兩位女子來說,都太不是時候了。如果天主在依撒伯爾身體曾是更靈活敏捷的時候讓她有孕,對她來說負擔輕鬆得多!如果天主是在瑪利亞過門若瑟之後才讓她有孕的話,對她的來說,心理負擔又會輕鬆得多!

  天主所選的地方,同樣不令人驚艷。與壯觀宏偉、熙來攘往的首都耶路撒冷相比,白冷不過是個平凡到沉悶的地步的小材落。縱然這是歷史傳頌的君王達味出生地,但這並沒有為小村落帶來任何的光彩。白冷的牧羊人,不過是在山丘上放牧、居無定所之徒,與一般的牧人無異。

  不過,「厄弗辣大的白冷」這地方還有點用處,至少讓我們記起另一位女子。在《創世紀》第卅五章中,雅各伯喜愛的妻子辣黑耳,在他們二人離開了貝特耳之後,突然感到痛苦萬分。儘管她的兒子本雅明逃過一劫,但她自己卻難產而死:「辣黑耳死了,葬在去厄弗辣大,即白冷的路旁。雅各伯在她墳上立了一塊碑;這塊辣黑耳墳上的碑,至今尚存」(創35:19-20)。

  今天,在醫學昌明的地區,孕婦在因妊娠或生產而死亡已成罕見。但即便如此,按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的報告【註】,世上每天有1500名孕婦因妊娠或生產而死;當年全球共有536千名孕產婦死亡。當中絕大部分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也許先知文學中以孕婦產子來描述人民希望的傳統(見《依》七章),是有其智慧的。生產是痛苦的,是冒生命風險的。生命的恩賜,是祝福;但它同時擁有奪去生命的潛在風險,是詛咒。生命的奧秘,是自創世紀起到默示錄都寫不完、說不明的奧秘。或者真正的痛苦,不在痛苦本身,而是在於活在痛苦隨時會降臨的陰影之下的那種不安、那種徬徨。正正因此,到嬰孩誕生的一剎,一切不安痛苦才可一掃而空,幸福溫馨的感覺才可從心底湧出。

  可幸的是,天主沒有讓人獨自面對痛苦。祂以嬰孩的姿態來到這世界,把自己交託給人生的自然過程,把自己交託在脆弱的雙手中。天主的光榮與救恩,不在於排山倒海的淹沒我們;而是陪伴我們,與我們這些脆弱的、微不足道的人一起面對痛苦波折、磨難困境;讓我們明白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以及每個生命的偉大。

  畢竟,這並非是天主必須這樣來到世界,而是祂選擇了要這樣來。坦白講,從人的角度看來,天主的道成肉身計劃根本是瘋狂的。祂所揀選的人,太過微不足道,也太過脆弱了。但正正因此,這為我們才是最好的。祂生在我們之中,在我們之中成長;祂來成為我們的一份子,儘管他是天主在我們中間。

  耶穌的喜訊(=福音),並非世上已無痛苦;而是天主願意與人一同受苦。教宗方濟各在一次訪問中指出(見下期號角報:神學展望),那就是慈悲,來自天主的愛。愛是免費的,但卻要人耗費一切。一個人產生愛的感覺,是毋需付款的;但愛一旦產生了,就耗掉整個自己。天主就這樣耗掉了自己。我們呢?

謹祝大家聖誕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