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SYNOD(主教會議?)沿革

神學展望

SYNOD(主教會議?)沿革


梁展熙

   數週前,本報有文提及「[Ecumenical] Council」([大公]會議)與「Synod [of Bishops]」([主教]會議)之間的關係,引起我的極大興趣。為此,我作了些資料搜集,旨在深入了解後者的沿革及與前者的關連。

合久必分?

的確,作為今天的神學及教律術語,兩者已分工。「Council」(會議)指有轄權的教會人士就教義或紀律問題作出有代表參與的轄區都受其效力約束的共同決定的非經常聚會。「Synod [of Bishops]」([主教]會議)則現為諮詢機關,在有需要時為教宗作出建議。

不過,從中譯可見,其實兩者的本義皆為「會議」,足見兩者在意義上的相近。事實上,兩者在字義上是完全相同的,不過字源不同。「Council」(會議)來自拉丁語「concilium」;而「Synod」(會議)則來自希臘語「synodos」。而且,在1965年之前,在教會官方文件中,這兩字是完全可以交換使用的。如,脫利騰大公會議文件就多次自稱為「Hæc sacrosancta, œcumenica, et generalis tridentina synodus」(=這神聖、大公和普及的脫利騰synod;【1】)。而且,與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有關的文件匯編的書名,也是《Synod的紀錄》(Acta Synodalia;見圖)。

教會初期的「Synod」(會議)

其實,早在教會史上首屆大公會議(Council)──尼西亞大公會議(325年)之前,各地方教會就已舉行過大大小小的「synod」(會議)不下數十次。而在早期教會中,「synod」(會議)並非純粹的諮議機關,而握有教義與紀律的實權(doctrinal and disciplinary power)。當中的(由教義與紀律交織起來的)權鬥在聖三論和基督論的教義之爭中尤為驚心動魄【2】。如第三世紀末的敘利亞安提約基雅主教撒姆撒他的保祿(Paul of Samosata)就在269年舉行的安提約基雅會議(Synod of Antioch)中被罷免【3】,並因而被流放。現在被視為教義正統的聖亞大納削(St Athanasius)就曾被335年的提洛首屆會議(First Synod of Tyre)被罷免流放;而現在被視為異端的亞略就在次年的耶路撒冷會議(Synod of Jerusalem)獲重新納入教會共融。當然,他最後也被判為異端,因尼西亞大公會議而被流放異鄉。

此外,選舉主教也可以是當時「synod」(會議)的職能之一。例如,在320年舉行的敘利亞安提約基雅主教會議,就選出了亞略派的對手猶斯提(Eustathius)為主教。是次「synod」(會議)並定了一份信經(creed)──【按:當時幾乎舉行每次討論教義的會議,都定出其信經。今天用的《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即現用較長的那篇),就是基於尼西亞大公會議,並融合了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修訂的信經】。該信經指出:聖子『由聖父所生』,而非從虛無而生【4】。當時的與會主教都贊同,除了三位主教之外。其中的一位,就是被尊為教會史祖師爺的猶西比(Eusebius)。事實上,他是亞略的追隨者。在該次事件中,出乎意料的是,會議決定再舉行一次「synod」(會議),讓那三位不同意的主教再以他們的信經來為其立場辯護。而舉行的日期,正正就是尼西亞大公會議前的數月。

中世紀的「Synod」(會議)

在中世紀,「Synod」(會議)同樣不只是個無實權的諮詢機關。舉一例說明──埃爾福特會議(Synod of Erfurt)。這是於932年在德意志圖林根地區召開的,由德意志王亨利一世主持【按:當時政教合一】。僅列出其所頒佈的法規(canon)的其中兩條。一)所有守夜禮(vigil)必須守齋,從晚禱(vesper)到晨禱(matins)為止【5】;二)王國內所有猶太人,凡不願領洗入教者,必被驅逐出境【6】。有興趣者甚至可考查中世紀著名的殭屍會議The Cadaver Synod, aka the Cadaver Trial; 拉丁:Synodus Horrenda

Synod」(會議)的三階段發展

及至進入第二個千年時,「Synod」(會議)的性質一直不變。按教會史學者、耶穌會士奧瑪里(John W. O'Malley)所言【7】,這情況持續到1870年,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界定了教宗首席權和無錯失性(infallibility;見【8】)。他認為,這是「Synod」(會議)發展史的第一階段。此兩者的界定抑制了「Synod」(會議)的存在。原因之一是人們逐漸相信羅馬有能力──而且應該──處理一切問題。此是為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始於1965年,教宗保祿六世建立主教會議(Synod of Bishops),並[也許]重新界定其為一個諮詢架構,而非決策機關。

Synod of Bishops」(主教會議)不是會議!

其實,許多時慣用的中文翻譯未必能幫助我們了解原意,反而帶來曲解誤會。把「Synod of Bishops」譯成「主教會議」,我們就無可避免地把我們對一般會議的理解套進去。一般來說:一)會議是為解決問題,做有約束力的決定而召開的;二)會議是有時效性的,例如:短的會議有從早上十時至十一時,規模較大的從週一至週三。但這兩點都不適用於「Synod of Bishops」(主教會議)。

1965915日,保祿六世頒佈《宗座關懷》(Apostolica Sollicitudo)手諭。當中寫道:「我們[按:皇家複數,指教宗本人]特此在羅馬為普世教會成立一個恆久的主教議會(Episcoporum consiliium),直接隸屬我們權下。其正式名稱是『Synod of Bishops』(拉丁:Synodum Episcoporum;現慣譯:主教會議)」【9】。

換言之,「Synod of Bishops」(主教會議)不是一個會議(meeting)。事實上,稱之為「議會」也許更為合適。那麼,究竟它可否作有約束力的決議呢?也許保祿六世的原文可直接解答:「按其本質,『Synod of Bishops』(主教會議)具有提供資訊和給予意見。當羅馬教宗賦予其作決議的權力時,則可享有之;在這情況下,核准『synod』(會議)所作之決議的屬他[權限」」【9】。

教宗方濟各於2014-15家庭主教會議中的創新

教宗在主持這次主教會議中,主要引進了兩項新措施。一)他透過秘書處要求各主教把有關問卷分送到各堂區,因此會議可考慮到平信徒所關注的事項【10】。二)他確保所有與會教長都要自由地說話,不必擔心「這樣不可以講,那句與教宗的意見相左」,只有是與議題相關便可。而且這次會議並沒有既定的結論【11】。

教宗方濟各心目中的「同行」(synodal)教會

2015年家庭主教會議舉行期間,教宗為紀念「Synod of Bishops」(主教會議)成立五十週年致辭【12】。當中,教宗回歸「synod」一字的字源:「syn + [h]odos」,即「同+路」。換言之,就是「平信徒、牧者、羅馬主教同行(walking together)[按:留意順序」,這是說易行難的概念」。

此外,由於梵二的宣告:「信友的全體由聖神領受了傅油(參閱若一2:20, 27),在信仰上不能錯誤;幾時『從主教們直到最後一位信友』,對信仰和道德問題,表示其普遍的同意,就等於靠着全體子民就信仰有關問題的超性意識,而彰顯這特質」(《教會憲章》,12段;另見《福音的喜樂》,119段)。因此,「就是基於這份信念,我決定在是次主教會議的籌備階段,就諮詢天主子民的意見」。「一個同行的(synodal)教會就是個聆聽的教會,她知道聆聽『不只是單純的感覺』。彼此聆聽,就是每個人都有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些事。信友、主教團、羅馬主教:我們都在彼此聆聽;我們全都在聆聽聖神,那真理之神(若14:17)」。

教宗並提出,以金口聖若望的一句說話來理解聖統制(即教會內的各級神職及平信徒的階級制度)。「金口聖若望說過:『教會與會議(synod=同行)乃同義詞』。由於教會的意義就只有是天主羊棧在歷史的路上一同旅行邁向與主基督的相偶,那麼我們就明白到在教會內,無人能被抬舉於任何人之上。相反,在教會內,每個人都需要被『貶下』,為了在路上服務他或她的弟兄姊妹」。

「我確信,在一個同行的(synodal)教會內,我們將可更清楚地理解伯多祿首席身份(Petrine primacy)。教宗並非獨自在教會之上;相反,在其內,他是受了洗的人之中的一個,在主教團中是主教們之中的一個;但同時身為被召成為伯多祿繼承人──來領導羅馬教會藉愛德來統領所有個別教會」。

總結

Synod」(會議)在歷史中經歷了許多變遷。可幸的是,教宗方濟各一方面追溯到「Synod」(會議)的起初,然後以搬字過紙的方式直接把二千年前的「Synod」(會議)制度套在今天的教會制度中。相反,他尋求的,是「Synod」(會議)一開始時的理念,去蕪存菁,並在「辨別」(discern)過時代的徵兆之後靈活地把這理念應用到今天的教會制度中。

但願所有教會的領導階層都明白現任教宗苦心,同他一起與天主子民在世上這條從不平坦的路上同行。


-------------------------------------------

1】散見於:Sessio Tertiahttp://www.ccel.org/ccel/schaff/creeds2.v.i.i.i.html);Sessio Quarta http://www.ccel.org/ccel/schaff/creeds2.v.i.i.ii.html);及Sessio Quintahttp://www.ccel.org/ccel/schaff/creeds2.v.i.i.iii.html)等等。
2】有關這段歷史,本人誠意推薦由德國烏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rzburg)初期教會史及教父學教授頓祖(Franz Dünzl)所著的:A Brief History of the Doctrine of the Trinity in the Early Church (T&T Clark, 2007)
3】見:Eusebiu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Book 7, chapter 30
4Dünzl, A Brief History, 51.
5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5647a.htm
6Benjamin Z. Kedar, Expulsion as an Issue of World History,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7, No. 2 (Fall, 1996): 165-180, see:168.
7】見:http://americamagazine.org/content/all-things/how-synods-work-21-questions-john-w-omalley-sj
8】天主教會華語界慣把「inerrancy」和「infallibility」都譯作「不能錯性」。然而,在近代神學史,中,兩者並非完全對等的概念。有機會另文詳述。
9http://w2.vatican.va/content/paul-vi/la/motu_proprio/documents/hf_p-vi_motu-proprio_19650915_apostolica-sollicitudo.html
102014特別主教會議問卷事宜,見:http://wayback.archive.org/web/20141027095239/http://press.vatican.va/content/dam/salastampa/it/bollettino/documentazione-linkata/Documento-preparatorio-IIIAssGenStraod_ENG.pdf;及:http://www.romereports.com/2013/11/06/vatican-releases-public-questionnaire-to-prepare-for-synod-on-families2015,見:http://www.news.va/en/news/secretariat-publishes-lineamenta-for-next-synod-on;及:http://www.cruxnow.com/church/2014/12/09/hot-button-issues-remain-in-new-questionnaire-for-2015-synod/
11】見:http://www.cruxnow.com/church/2014/12/06/are-us-bishops-really-resisting-pope-francis/

12】全文英譯見:http://www.ncregister.com/blog/edward-pentin/pope-lays-out-vision-for-a-more-listening-decentralized-chur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