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聖言啟航] 甲年復活期第六主日 -------- 天主不在的臨在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六主日

天主不在的臨在


Iain McKillop. Pentecost. Guildford Cathedral, England

來到今年復活期的最後部分,禮儀讓我們在讀經一中見證著初生教會的發展。初生教會一度只停留在耶路撒冷及鄰近地區,現在卻已擴展到撒瑪黎雅地區。如果大家已經讀過整部《宗徒大事錄》的話,也許乍看之下,會覺得斐理伯的撒瑪黎雅之旅與保祿的傳教旅程有些相似。然而,事實上,斐理伯此行本非自願。只要我們往禮儀截段之前數節(宗8:1-4)看看,就會知道,當時仍未皈化的掃祿(即保祿)迫害初生教會,幾乎把所有基督徒都趕出耶路撒冷。大部分人躲在猶太地區,但有一些人,譬如斐理伯,最終流落到更遠、更北、更偏遠的撒瑪黎雅地區。

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些迫害完全沒有影響到教會的職務。初生教會被趕出耶路撒冷,乍看確是迫害,但卻反而成了初生教會把福音帶向更多民族的催化劑。斐理伯自己很可能不過是因為避開危險而逃出耶路撒冷,但很明顯,他的信仰並沒有被打敗。透過聖神的德能,他能夠說服大批的撒瑪黎雅人相信耶穌。那些很可能從未聽說過耶穌的人終於很到救贖,至少部分原因是信友較早前在耶路撒冷所遭受的迫害。一個團體或民族當下所面對的窘境,天主很可能會轉危為機,化壞事為好事。因此,在身陷困境時,基督徒毋而對天主有所怨懟,反而要堅定信心。這一點,禮儀會以答唱詠來呼應。

今天禮儀所選的這篇聖詠——《聖詠第六十六篇》——是《聖詠集》中頗獨特的一篇作者在形式、對象以及圖像等層面上都有輪替改變的情況這篇聖詠時而是個人的讚美詩,時而則是整體的讚美詩;有時是在對上主說話,有時則是對群眾說話;要不起用出谷事件的圖像,要不使用充軍巴比倫的圖像。

雖然作者在寫作手法上變化不定,但他的訊息卻是十分明確的:無論在天主子民身上發生了甚麼事,上主都不會對他們置於不顧,拋諸腦後。聖詠作者之所以讚美天主,是因為當年,當法老的軍隊快將把以色列民驅趕,快要把他們迫著跳入海水中淹沒之際,上主為他們分開了海水。儘管在曠野中,他們無法通過天主的試煉,祂仍然把他們安全地引領進入應許之地。甚至當祂子民犯了罪,又或當聖詠作者自己犯了罪的時候,天主仍舊一直在他們身旁,準備著去寬恕他們。

無論有意無意禮儀藉讀經二讓我們回到如何正確地面對迫害的主題。《伯多祿前書》的作者,剛剛才告訴他的讀者們,要為做對的事而受苦,那麼就是有福之人了(見上主日讀經)。現在,他力勸我們不要懼怕那些因為我們做了對的事而傷害我們的人。相反,他說,我們要尊崇基督,並要隨時準備好為我們所懷有的希望作見證。《伯前》作者更勸告我們,不要尋求報復,即使義怒也不要發洩出來,反而要以德報怨。我們的行為要十分體面,以致那些誹謗我們的人蒙羞。《伯前》說,我們要勉力達致這境界,因為這就是基督向我們展示出的表樣。

最後,我們來到今天的福音選讀。禮儀今天所選的福音(若14:15-21)基本上是接續上主日的(若14:1-12)。在上主日的選讀中,耶穌已指出祂與父原是一體,而且當門徒們也共享這合一時,父將更受光榮。今天,耶穌說得更加直接,指出真正愛祂的門徒,理當遵行祂的命令。而這些命令中最重要的,祂剛剛就告訴了他們:「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13:34-35)。

從耶穌今天所說的話看來,祂似乎已『聽』出了門徒們的內心獨白:『祢怎能期望我們這些普通人好像祢一樣地去愛呢?!』。耶穌的確希望我們好像祂一樣地去愛,但祂並不期望我們單靠自己獨力地完成。因此,祂將向我們派遣聖神。透過聖神,耶穌繼續與祂的門徒們一起生活,引導他們,並幫助他們遵行祂剛剛給予他們的那道命令。

耶穌在《若望福音》中的這份許諾,既是對《若》的讀者所作出,也是對我們所作的。儘管我們尚未親眼目睹耶穌,祂既非擯棄了我們,也不要是任由我們單靠自己來完成祂的愛的誡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