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 活水之源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活水之源


The Water of Life Discourse between Jesus and the Samaritan Woman at the Well
by Angelika Kauffmann, 17–18th century

水,是維持人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今天的讀經一和福音,講述的都是人需要水,但求的人的態度不同,他們得到的也就不完全一樣。然而,在兩幕之中,我們都感受到天主—生命之泉—都渴望人得到生命。

讀經一選的,是《出谷紀》第十七章。以色列民剛剛出離埃及,橫渡海水後,正在往西乃山的路上。未幾,以民因為口渴而鼓躁。面對著臭牌氣的群眾,梅瑟和天主的反應不盡相同。梅瑟按捺不住,氣上心頭;天主卻想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梅瑟以手杖敲石,天主藉以闢石出水的一幕。以色列民的長老們見證著這一幕,因此,儘管此事非比尋常,以民即使想不相信也不行了。天主既已召叫了以色列民走上邁向應許之地的路上,當然希望看見他們走完這趟旅程,也自然就會為他們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在今天禮儀的脈絡中,這篇讀經可算是福音的序章,準備我們去聆聽那篇預示聖洗聖事的章節。

今天的答唱詠,取自聖詠第九十五篇,也提到讀經一所記述的那一幕。只是,天主於此並不如在《出》中那般忍讓了。祂並沒有隨以民心意的順應他們的渴求,相反,天主為當年以色列民的後代給了以下的命令:「你們⋯⋯不要像在默黎巴那樣心硬,不要像在曠野中瑪撒那天,你們的祖先看到我的工作,在那裏仍然試探我、考驗我」(8-9節;答唱詠第三段)。簡言之,聖詠作者在提醒他往後世代的天主子民,不要好像他們的先祖般任性,而要以更好的心態與天主相處。

雖然讀經二所選取的保祿宗徒的《致羅馬人書》第五章中,主題並不是水,但由於當中借用了水的形象來描寫我們藉聖神而得的超性三德。正如天主在曠野中向以民傾注水泉,以給予他們生命之泉,以解口渴;同樣,天主在基督徒心中傾注聖神的恩寵。事實上,《羅》的這一章,可算是全信最需要不斷細味的一章。而在今天所選的節段中,保祿就嘗試探討超德:基督徒因對天主的信心〔信德〕而成義,並從而得到對直到永遠的生命的希望〔望德〕,因為我們已領受了天主的愛情〔愛德之源〕。保祿使用了『傾注』的暗喻,也為禮儀所用,把書信中的這一段與其餘兩篇讀經相連起來。

順著讀經的脈絡,我們來到了福音選讀。一開始,這不過一位女子在日常生活的慣常事務中所發生的一段不尋常對話。可是,這就成就了《若望福音》中最生動的對話之一。

先回顧些少歷史背景。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與撒瑪黎雅人是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在很多很多代以前,當猶太人從巴比倫充軍回歸故土,重建聖殿的時候,撒瑪黎雅人原想出手相幫,卻被猶太人藉口斷言拒絕;其後,撒瑪黎雅人因好意遭拒而與之反目成仇,並去信波斯帝國斷其重建財源而起(見厄上第四章)。由此可見,當身為一個猶太人的耶穌向這位撒瑪黎雅女子要水喝時,已是在『擦邊球』了。不久,他們的對話更是在烈日當空,兩人都極需要水份的時刻,花時間把話題轉到討論真正的朝拜之地,就更是展示出他們兩位都真心想要直截了當地探究致使兩地人民彼此仇視數百年的問題的核心。其實,耶穌想要的,不只是討水喝;祂更想看見這位女子得到信仰。祂層層剝開她的心房,向她展示出祂先知性的知識,對她的一生瞭如指掌,並同時展現祂願意解她心底裏最深層次的渴求。祂要給她活水。而耶穌就是這水,能夠解人心之渴,使人不再『口渴』(=乾涸),不再失去生命力,不再漫無目的地僅僅存活。耶穌想這位女子把祂『喝下』。

這位撒瑪黎雅女子又把話題轉到信仰,畢竟以色列先祖的口渴也未曾得到這樣的消解。同時,她也在心中猜測,祂是否就是要來的默西亞—基督?就在一口水并旁,耶穌的自我介紹呼應著上主當年在荊棘叢中向梅瑟啟示的聖名:「我就是」(I AM;當年的啟示,原文直譯為「我就是我[之所是]」〔I am that/which/what/who I am〕;參葡:«EU SOU AQUELE QUE SOU.»)。面對著這啟示,撒瑪黎雅女子有如『宗徒』般行動【宗徒,外文本義為:被派遣的〔人〕】,她把其他的族人帶到耶穌跟前,使他們也得到信仰。

在教會禮儀史中,這篇福音很早就有在四旬期第三主日中誦讀的歷史。據不少資料所示,這是因為教會很早就在這主日舉行考核禮,讓候洗者為聖洗作好準備;因為,撒瑪黎雅女子成了所有追尋信仰的人的榜樣。不過,四旬期不只是為候洗者而設,更是所有基督徒都必需為逾越三日慶典中復活守夜時重宣信仰所作的準備。屆時,為聖洗而準備的聖洗將會灑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那是使我們能夠向世界宣告耶穌就是默西亞的活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