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七天上午 -- 納匝肋:聖若瑟堂、會堂教堂、耶穌顯聖容堂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七天上午 -- 納匝肋:聖若瑟堂、會堂教堂、耶穌顯聖容堂


可列印版本下載請按

今天上午,我們仍會留在古納匝肋城的中心部分,朝聖點就是主題所提及的三座聖堂。

聖若瑟堂

雅各伯生若瑟、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 衪稱為基督。所以從亞巴郎到達味共十四代, 從達味到流徙巴比倫共十四代,從流徙巴比倫到基督共十四代。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衪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當他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衪起名叫耶穌,因為衪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這一切事的發生,是為應驗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看,一位貞女,將懷孕生子,人將稱衪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若瑟雖然沒認識她,她就生了一個兒子,給衪起名叫耶穌。(瑪1:16-25)

圖片來源

從聖母領報大殿往考古博物館方向走,過了博物館,其實就已到達聖若瑟堂的了。傳統相信,這裏就是以技工為業的若瑟的家(及工場)。由此推論,這裏當然也相信是後來聖家三口的住處。不過,此說尚未有考古理據支持。

順帶一提,聖若瑟職業為「木匠」的說法,來自:「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嗎?」(瑪13:55)。這句中的「木匠」,譯自:「τέκτων」(音:tektōn),本義其實要更廣一些。譬如,今天英語「technology」(技術)一字,字源很可能就是這個希臘單字。因此,把若瑟的職業譯作「技工」(包含木工但不只是木工)可能更為適切。

把聖堂地點視為若瑟的家、耶穌成長的地方,最早見於第七世紀一些朝聖者的文字紀錄。到十七世紀,方濟會取得此地,先在1754年,在一座十字軍時代的聖堂遺跡上建了一所小堂。現時的新羅馬式建築風格聖堂,是在1911-14年間建成的。

在方濟會到達此地不久,就已開始進行發掘。他們在遺址地下發現了個有馬賽克地板,狀似浴埸的地方。另有一些石室和地窖,是可經聖堂的地下小堂到達的。

聖堂的公眾出入口在南門,門旁有聖家三口的聖像: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進入聖堂後,右手邊有梯級到地下石室。據考證,裏面的石室和地窖是羅馬時代居住者曾使用過的。平面圖如下:

圖片來源

地下石室群中設有小堂:

圖片來源: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祭台後方彩繪窗所描畫的,是若瑟和瑪利亞的婚禮:

圖片來源

這些羅馬時代的石室或地窖,其中有一個在教會初期時代被改用為聖洗池,並在地板鋪上馬賽克:

圖片來源

聖堂旁的聖地會院(Terra-Santa convent)前的花園,放有考古發掘中出土的一些遺蹟:

圖片來源

會堂教堂

衪來到了納匝肋,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按他們的慣例,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並站起來要誦讀。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衪;衪遂展開書卷,找到了一處,上邊寫說:『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衪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佈上主恩慈之年。』 衪把書卷捲起來,交給侍役,就坐下了。會堂內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衪。衪便開始對他們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眾人都稱讚他,驚奇他口中所說的動聽的話;並且說:「這不是若瑟的兒子嗎?」他回答他們說:「你們必定要對我說這句俗語:醫生,醫治你自己吧!我們聽說你在葛法翁所行的一切,也在你的家鄉這裡行吧!」衪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我據實告訴你們:在厄里亞時代,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起了大飢荒,在以色列原有許多寡婦,厄里亞並沒有被派到她們中一個那裡去,而只到了漆冬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裡。在厄里叟先知時代,在以色列有許多癩病人,他們中沒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在會堂中聽見這話的人,都忿怒填胸, 起來把衪趕出城外,領衪到了山崖上,──他們的城是建在山上的──要把衪推下去。 衪卻由他們中間過去走了。(路4:16-30)

自第六世紀起,就有朝聖者在日記中記錄他們曾在納匝肋朝聖期間,到那所耶穌曾宣讀《依撒意亞先知書》、講道,然後被群眾驅趕的猶太會堂【事實上,耶穌既然自小在納匝勒長大,這會堂也就是祂從小每星期六學習祈禱,研讀梅瑟五書,舉行成人禮的地方】。可惜,他們都沒有具體記下那所會堂的實際到點。

到第十四世紀,一位來自Verona 的雅各(Jacob)修士,在距聖母領報大殿不遠處看到有所(已停用的)猶太會堂,裏面有希臘東正教的修士居住,便以為這裏火耶穌曾在裏面講道的那所會堂。到1741年,(天主教)方濟會納匝肋監護 布路諾(Bruno de Solerio)購得此地,並完成修復工作。1771年,此地轉入天主教希臘教會手中,他們把會堂改作聖堂使用。後來,在1882年,他們又在會堂旁建造新聖堂。

經圖中左邊門口進入會堂聖堂,右邊進入希臘天主教會新建的堂區聖堂:

圖片來源

會堂聖堂內觀:

圖片來源

希臘天主教會堂區聖堂內觀:

圖片來源

耶穌顯聖容堂

六天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前變了容貌:他的衣服發光,那樣潔白,世上沒有一個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厄里亞和梅瑟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伯多祿遂開口對耶穌說:「師傅,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張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他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為他們都嚇呆了。當時,有一團雲彩遮蔽了他們,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他們忽然向四周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同他們在一起。(谷9:2-8)

大博爾山(Mount Tabor)的半圓山形完美,令人神往。自古以來就被不同的人視為靈山。著於主前第八世紀的《歐瑟亞先知書》,就曾譴責一批不按正統行事的以色列民在大博爾山上朝拜(見歐5:1)。對耶肋米亞先知來說,大博爾山則好比巴比倫王拿步高的軍事力量,勢不可擋(見耶46:18)。無怪乎,基督信仰傳統最終視這山為耶穌顯聖容的地方。

但這座山最早在聖經出現的一幕,卻早得更多。按舊約的時序,在主前1125年,女民長德波辣(Deborah)和巴辣克戰勝哈祚爾王的戰事所發生的地方,就是大博爾山和在它後面的依次勒耳谷(Jezreel Valley)(見《民長紀》四至五章)。

山頂的地方現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屬希臘東正教,另一部分屬天主教。天主教的部分,由方濟會託管。要進入方濟會的土地範圍,必先經過一道拱門:風門(the Wind Gate;或稱:大馬士革門)。在第十三世紀初期,已落入穆斯林手中的山頂位置(在十字軍時代是本篤會修院),面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04年)的威脅,哈里發 al-Adil 下令在山頂加築圍牆保護(雖然是在10年後由他的兒子 al-Mouadzam 完成的)。這門就是當年圍牆的出入口。 

圖片來源

自第四世紀起,大博爾山就成了基督徒的朝聖熱點。自第六至第九世紀間朝聖者留下來的記錄,有些說山上有三座聖堂,分別敬禮耶穌、梅瑟和厄里亞,但另有一些記錄卻說山上只有一座聖堂。學者認為,很可能是山上原本只有一座聖堂,但聖堂內卻另設小堂敬禮梅瑟和厄里亞。

在第十一世紀末,十字軍攻下聖地後,加里肋亞王丹格勒特(Tancred)特別關心大博爾山。本篤會士也被派往山上建立修院。然而,他們建築的保衛設置薄弱,全體會士在1113年被穆斯林軍隊屠殺淨盡。不久之後,本篤會再派會士往大博爾山,重建修院及聖堂。他們把原本拜占庭時代所建的聖堂拆除,以建一座新羅馬式建築風格的聖堂。

無奈,穆斯林軍隊在薩拉丁的領導下重奪聖地。未幾,在1263年,馬木留克王朝蘇丹拜巴爾一世(Baibars)公開宣佈大博爾山為穆斯林的土地,下令拆毀聖堂及修院,把大博爾山改為王公貴族的狩獵場地。

雖然控制權已不在手,基督徒在這段時期仍前往大博爾山頂祈禱,從未間斷。及至第十七世紀,方濟會獲准到大博爾山,在頹垣敗瓦之間建造了一所小堂。直到第十九世紀中,他們能夠建造一座大聖堂時,發掘工作才正式展開。

然而,建築工程要一直拖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8年)結束後才正式動工,為時五年。

回到拱門入口。走過拱門後,有一條小路通向一度小閘口。小路兩旁有柏樹和矮牆:

圖片來源

小路附近也遍佈古蹟,包括:中世紀時期的瞭望台遺蹟。這是蘇丹拜巴爾一世的建築工程的一部分,石材取自十字軍所建的聖堂:

圖片來源

另有默基瑟德小堂遺蹟。據希臘傳統,這裏就是亞巴郎為了替羅特奪回被搶財物得勝後,與默基瑟德會面(見創14:17-24)的地方: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另外,在方濟會會院西邊的,還有「下山小堂」(Descentibus chapel)。根據第三世紀的一位苦修士所講,這裏是耶穌在顯聖容後,「囑咐他們,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後,不要將他們所見的告訴任何人」(谷9:9),的地方: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聖堂入口上方有石牌,寫有:

圖片來源
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直到人子從死者中復活【參:谷9:9】
古老說法作證
主警告宗徒們
就在這裏附近
為記此〔事〕,古時基督徒們
建造了一座聖所
因時間的蹂躪而崩塌
完全修復
於主曆1923年

回到聖堂本身。外觀:

圖片來源

經過聖堂大門後,進入聖堂前庭,上方有一塊刻有《瑪竇福音》第十七章 〈耶穌顯聖容〉 一段的拉丁語章節:

圖片來源

聖堂樓高且深,營造出一種神聖的氛圍。主祭台設於高台上,其下另設小堂:

圖片來源

正祭台天花上的馬賽克,描繪的就是聖堂的主題:耶穌顯聖容。下面寫著:ET TRANSFIGVRATVS EST ANTE EOS(祂就在他們面前改變了容貌)。


下層小堂祭台後的彩繪玻璃窗兩旁有各有一隻孔雀。古希臘人相信,孔雀死後屍身不會腐爛。由此,他們便把孔雀視為永生不死的象徵。在祭台後繪畫孔雀,大概是因為指出基督的追隨者將獲得永生不死的生命。


最後,在聖堂旁邊的,就是中世紀時期分別由十字軍和穆斯林所建造的圍牆:

圖片來源

參考資料: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a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RAPP, David. Churches and Monasteries in the Holy Land. NY: Arcade Publishing, 2015.
  • 方濟會聖地監護處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