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聖地朝聖筆記2018】第三天上午:聖殿山、西牆(哭牆)

【聖地朝聖筆記2018】
梁展熙

第三天上午:聖殿山、西牆(哭牆)

可列印版本按此下載

這上午的朝聖,行程表上寫得有點空洞,我唯有把這些地方最著名、最重要的地點寫出來,希望不會與到時實際的朝聖行程相差太遠。

聖殿山


先看下面這幅耶穌時代的耶路撒冷地形鳥瞰圖:

圖片來源

上圖正中紅色框著長方形,內有淺粉紅粗邊和白色底的,就是聖殿山。從上圖可見,耶路撒冷本身就有著一個從南向北爬升的地勢,聖殿山只是這整個地形上地勢最高的地點。

另外,比較下面左右兩圖(左邊的是古耶路撒冷;右邊的是現代的):


雖然圖片本身不算清晰,但若細心的話,會發現其實聖殿山平面的面積是增大了許多的。原因主要在於,在大黑落德統治猶大期間,他銳意取悅猶太人,因此推行了擴建聖殿建築群的計劃。他把聖殿的外邦庭院擴闊,在庭院四周又加上羅馬式的走廊,等等。因此,他必須把聖殿的地基擴大。由於他的設計超過天然山體所能承載的,因此他又要在聖殿山基底的四周輔以撐壁(retaining wall)支撐,作為力牆。下圖就是考古學家重構當年黑落德所建成的聖殿山建築群的模型:


主曆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軍隊攻陷,聖殿被毀,遺下滿目瘡痍。雖然在基督信仰取得合法地位之後,聖地不少地方都大興土木建聖堂,但唯獨聖殿山仍淪為廢墟。當然,這不是沒有原因的。當時教會認為,聖殿廢墟正正就是耶穌的話-- 「有些人正談論聖殿是用美麗的石頭,和還願的獻品裝飾的,耶穌說: 『你們所看見的這一切,待那時日一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路21:5-6) -- 的應驗,因此應任由它,不應修復處理,甚至淪為廢棄場。

聖殿被毀時被推下聖殿山的石塊,二千年來它們仍舊如此躺著,彷如亂葬崗(圖片來源

因此,在第七世紀,當阿拉伯攻下了耶路撒冷後,很容易便控制了這『廢墟』,並按他們宗教的說法,視這裏為聖地,建造了不少伊斯蘭宗教建築。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 Dome of the Rock (圓頂清真寺)。

圓頂清真寺



其實,「圓頂清真寺」是個錯誤的翻譯(因為常見,我唯有沿用)。雖然這是一座伊斯蘭教建築,但它並不用作正式伊斯蘭祈禱禮。證據之一,就是這個八邊形的建築,裏面並沒設有指示祈禱方向的 mihrab 壁龕【按:穆斯林每天五次的祈禱禮拜必須面向麥加】。事實上,伊斯蘭在「尊貴聖所」(al-Ḥaram al-Sharif;即聖殿山)上的清真寺,其實是在聖殿山廣場南端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


回到『圓頂清真寺』。在主曆691年建成,它是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伊斯蘭建築。雖然外牆上的瓷磚和金色的拱頂是經過重修的,但整個建築結構以及內部的瓷磚馬賽克,大都是來自第七世紀的。

它外文名稱「Dome of Rock」的本義是:「大石圓拱頂」,那麼,是哪一塊大石呢?就是下面這一塊:

圖片來源

鳥瞰圖:

圖片來源

這塊石有甚麼特別,使伊斯蘭教要在聖殿山上建造他們自己的建築?首先,從較世俗的角度來看,這是耶路撒冷的制高點。在聖城最高之處,建造一座莊嚴的宗教建築俯瞰全城,是伊斯蘭教自視為猶太教和基督信仰這兩個『失敗』的一神信仰的繼承者的清晰訊息。

這訊息也見諸這座『圓頂清真寺』的建築設計。首先,其裏裹外外的彩色大理石柱及希臘格林多式柱頭,是循環再用自耶路撒冷中不少已成廢墟的拜占庭希臘聖堂【註:當時耶路撒冷屬基督信仰希臘傳統】的:


另外,圓頂內的馬賽克雖大部分是幾何圖案和植物花草圖案,但也有拜占庭特色的珠寶圖案:


有藝術史和藝術考古學家認為,這些元素都明示暗示伊斯蘭教優勝基督信仰,並有將之納入吸收的意思。

從宗教情操的角度看,情況就更複雜。一方面,在聖殿山(『尊貴聖所』)上重建一座宗教場所,是繼承一個古老的(猶太信仰的)神聖地方。另一方面,根據《可蘭經》第十七章,穆罕默德在主曆621年七月的一個晚上,被天使哲伯勒依来(相當於猶太--基督信仰中的加俾額爾)從麥加帶到最遠處(al-aqsa),踏在一塊石上,然後發升七重天。在第六重天,他遇見了穆撒(相當於:梅瑟)。到第七重天後,他先見到了天堂和火獄,然後真主命他要穆斯林每天禮拜五十次。當穆罕默德回程時,途經第六重天,穆撒提醒穆罕默德,每天五十次禮拜遠超穆斯林所能負擔。於是穆罕默德哀求真主減少次數。減至五次後,穆罕默德才願意回到人間。這故事,在伊斯蘭教中稱為 〈夜行登霄〉(Isra and Mi'raj = the Night Journey)。不久,伊斯蘭傳統把「最遠處」(al-aqsa)解讀為耶路撒冷聖殿山,於是尊這塊石為「登霄石」。【沒想到,梅瑟這種為人求寬免的特質,似乎在伊斯蘭傳統中也保留了下來】。為紀念這件事,他們便在聖殿山上建造宗教場所。

然而,視這塊石為神聖的,並不只是伊斯蘭教。對猶太(-基督)信仰來說,這塊石也有其神修意義。首先,猶太傳統有說,當年亞巴郎奉獻依撒格的地方,就在這塊石上。其次,其實這塊石下方,別有洞天。如下圖所示,朝聖者可通往石的下方:


經梯級下來的這個小石洞,按伊斯蘭教傳說,稱為「亡靈井」。這稱呼來自一個中世紀的伊斯蘭傳說,他們相信亡靈死後會在這裏等待審判之日。亡靈的聲音與水滴的聲音混雜起來,亡靈也會隨著水滴滙入地下水,經水流到達天堂。後來,凡在這裏禮拜過,並在上層繞石一周之後,可獲得一張證明。穆斯林相信死時用這證明陪葬,便可直登天堂。不過,這做法已早成過去了。:


另外,由於這塊石其實是整座天然山體的最高點,學界普遍認為,已現被毀的聖殿主體部分原本就建在其上(這塊石因而又被稱為「foundation stone」〔基石〕),而且這塊石有可能就是聖殿「至聖所」之所在:有可能建在石上,也有可能就是這個石室。

金門



這道大門,在基督信仰文獻中通稱為「金門」(the Golden Gate),曾經是聖殿山東面的唯一出入口。考古學界對此門的確切建造日期仍有疑問,但大都同意是在主曆第七世紀(拜占庭時代末期)至第八世紀(阿拉伯時代初期)之間。由於考古學者在現存的『金門』底下發現到一座拱門,因而推斷這位置有可能就是耶穌時代聖殿山東門之所在。由於穆斯林主要經南門上「尊貴聖所」,東門空無所用。早在第八世紀,非穆斯林禁止上聖殿山起,『金門』被封。及至十字軍重奪聖城後,「金門」每年開啟兩天,分別是聖枝主日(詳見下)和光榮十字架節。「金門」這名稱,也是從此時起開始通用(詳見下)。後來,阿拉伯軍隊再度攻下聖城,自始「金門」長關,直到今天。


希伯來--猶太傳統稱這道門為「שער הרחמים」(慈悲之門)。在中世紀時期,猶太人主要是在金門外祈禱(哀哭耶路撒冷),懇求上主慈悲的。但這其實只是折衷。因為直到中世紀時代,猶太人仍被禁止進入聖城。因此,由於聖殿山剛好座落在聖城的東邊(見上圖),而金門就是聖殿山的東門。因此,他們迫不得以的唯有在金門祈禱。現在,他們已能夠自由進出聖城,在哭牆【稍後的朝聖點】祈禱。

在聖殿山裏看『金門』

另一方面,在《厄則克耳先知書》中,也有提到聖殿的東門。當時,撒羅滿所建的聖殿已被巴比倫軍摧毀,厄則克耳本人也身在巴比倫流放之列。按《厄》所載,上主以神視方式讓他看見「新聖殿」,先知記述如下:
祂領我回到聖殿朝東的外門,門卻關著。 祂對我說:「這門必關閉不開,任何人不得由此門而入,因為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已由此門而入,為此常應關閉。 至於元首,因為他是元首,惟有他可坐在裏面,在上主前進食;他由門廊的路而入,亦由原路而出。」(厄44:1-3)
因此,在猶太傳統中,也有小部分人認為默西亞來臨時【猶太人認為默西亞還沒來】,此門會打開。因此,有少部分猶太在東門為默西亞的到來而祈禱,也不無可能。

在基督信仰傳統中,根據一本聖經以外的典籍,託名於雅各伯的《雅各伯所著的耶穌誕生福音》(Protoevangelium of James)第四章,在上主的使者向年老不育的亞納宣佈她將有喜懷孕生女(即後來的瑪利亞)之後,亞納與若亞敬就在聖殿山的東門相會。雖然這件事不在聖經之內,但教會一直容許這故事在民間流傳。尤其在中世紀時代,這一幕成了藝術家常用的主題,例如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著名的佛羅倫斯畫家祖圖(Giotto)的作品:


由於瑪利亞無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是在1854年才被教宗庇護九世確立為信理,因此,在中世紀時代,信友多以這一幕來紀念瑪利亞在她母胎中成孕的。

另外,鑑於上述《厄》的經文,也有傳說耶穌榮進耶京是由此門進的。

還有,有人也提出,東門就是《宗徒大事錄》中伯多祿醫好天生跛子的麗門(3:1-10)。事實上,現在『金門』的稱呼,拉丁原文:aurea,也可能音轉自「美麗」的希臘原文:horaia。

順帶一提,伊斯蘭教為大門的兩邊定了不同的名稱:「慈悲之門」和「懺悔之門」。他們相信,在最後審判時,義人會經這兩邊門進入「尊貴聖所」(=聖殿山)。

撒羅滿馬廄


圖片來源

在中世紀時代,十字軍取得耶路撒冷後,便開始為他們所發現到大小地方命名。當時,來自歐洲各地的各個騎士團獲得了聖城不同區域的控制權。被劃得聖殿的,自然被稱為「聖殿騎士團」。他們在聖殿山底層發現了一排排的拱形建築,以為這裏是撒羅滿王用來存放馬匹的地方,因為這裏曾經是撒羅滿所建的聖殿所在,便稱這裏為「撒羅滿馬廄」(Solomon's Stables)。

不過,根據一代又一代學者的考證和分析,這些拱形建築始於主前第一世紀末,由大黑落德下令建造的。理由很簡單,由於他決心要擴大聖殿山廣場面積,天然山體的錐形無法承托,他便填平山體,然後以這些拱形建築作為支點,承托因擴大面積而延伸出來的廣場部分。之所以使用拱形建築,是因為這樣的設計使受力垂直下垂,不會一直向外牆施力而其塌陷。

遺憾的是,此景不再。話說在1996年冬天,管理伊斯蘭教管理他們在耶路撒冷的產業的 Waqf (=財產信託基金),聲稱為了能在伊斯蘭齋戒月中的雨天仍能祈禱禮拜,便向耶路撒冷市政府申請並取得許可,在下雨天時獲准非經常性地使用位於聖殿山廣場底層的「撒羅滿馬廄」作為禮拜場所。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有考古學教授就提出,此舉其實是巴勒斯坦人(國教為伊斯蘭教)為了避免將來兩國政府建立最終協議後,該處會成了猶太會堂之故而先發制人。果不然,在取得使用批准後不久,伊斯蘭耶路撒冷財產信託基金會卻對外宣佈,決定在該處建立一座在以色列國中最大的、能夠容納一萬人的清真寺。


在沒有市政府准許,也沒有文物保護專家的監督下,伊斯蘭耶路撒冷財產信託基金便開始用拖拉機及重型機械等進行挖掘,粗暴地違反了聖地維持現狀法令(the Status Quo)。此舉遭考古學界大力抨擊,認為會破壞文物,並危害南牆的結構安全。在他們進行挖掘期間,聖殿山南邊圍牆發現向外凸出,急需重大維修。維修工作草率,而且在用料方面並沒有配合使用適合的石塊,為聖殿山南牆留下著眼白色區塊(見上圖)。


最終,這所清真寺在「撒羅滿馬廄」原來地方開啟使用(上圖)。

西牆(哭牆)



在大黑落德擴建聖殿的過程中,他為聖殿山四邊建起圍牆。西邊的圍牆,或許是因為是四面牆之中最貼近聖殿主體建築的一面(最接近基石;見下圖),因而覺得它特別神聖(畢竟聖殿本身已不復存在)。自聖殿被毀起,猶太人聚在這裏哀禱喪失聖殿,逐漸成為猶太教的傳統。

威爾遜拱門



當然,二千年前的時候,這拱頂並不是叫做「威爾遜拱門」的。這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十九世紀時,這拱門是由一位探險家 查里斯.威爾遜(Charles William Wilson)發現和鑑定的。

話說大黑落德在擴建整座聖殿山綜合結構的同時,也為了讓人們能夠更方便地上聖殿山而建造了多道拱橋和大門。這裏首先談的,是西牆(哭牆)左下方的拱門(見上圖)。如圖所示,耶路撒冷今天的城市地面,已經高出了二千年前的許多,以致現時可見的只有拱門的頂部。



當然,進入聖殿山的入口,不在拱門的下方(見上圖)。大家如果留意到的話,拱門上方的磚塊有兩種。下層的看上去較古舊,上層的則較新。其實,上層(有窗口)的是後來人們自行建造的。這道拱門本身並不單獨存在,而是一條跨過 泰羅邊山谷(Tyropoeon Valley;亦稱中央山谷)連接市中心與聖殿山的拱橋的最後一個拱頂部分,如下圖所示〔右邊箭嘴指示哭牆(Wailing Wall)位置;左邊箭嘴顯示今天的威爾遜拱門(Wilson's Arch)的位置〕

圖片來源

如上圖所示,其實耶路撒冷的天然地形的高低不平的。除了在兩邊包圍著聖城,並在南端匯合的兩座山谷外(右邊的克德龍山谷就是昨天的朝聖點所在),在耶穌時代的耶路撒冷範圍,在正中其實還有一座山谷,即「泰羅邊山谷」(Tyropoeon Valley;亦稱中央山谷)。當然,經過二千年的城市發展之後,現在這山谷已幾乎被完全填平。


今天,拱門內部已配置成一個猶太會堂(synagogue),並設有華麗的梅瑟五書經櫃(Torah Ark;見上圖)。順帶一提,與伊斯蘭教清真寺一樣,這所猶太會堂分男女區,婦女區域在閣樓。當然,位於耶路撒冷的猶太會堂大部分都屬於正統保守,在世界各地(尤其大城市)會有一些較現代前衛的猶太會堂,不再劃分男女區域。

西門(巴克利門)


圖片來源

如上圖所示,巴克利門(Barclay's Gate)在哭牆的另一邊(右手邊)。這道門是在十九世紀由美國領事巴克利發現的,故名。倚牆而建的房舍,當然也是後來人們所建的。

圖片來源

如上圖所示,巴克利門今天已面目全非,要相當仔細地看才發現其遺跡。現在可以看到的,包括門楣上的過樑石(Lintel Stone),以及隨年月過去而被細石填滿了的入口。

圖片來源

在聖殿山內部,今天我們仍可找到巴克利門過樑石的位置(見上圖)。

羅便臣拱門



所謂羅便臣拱門(Robinson's Arch),是在1838年由聖經學者 愛德華.羅便臣(Edward Robinson)從其遺跡中辨認出來的(見上圖)。它位於西牆的最南方:

圖片來源
與威爾遜拱門(Wilson's Arch)相似的是,它們其實都是拱橋連接著聖殿山的最後一個拱位。兩者之間不同的是,據考古學家的發現和推斷,羅便臣拱頂本身的橋,並不用來橫跨中央山谷往西邊的耶路撒冷上城區(the Upper City),而是會在中間轉彎,導向中央山谷然後通往下城區(the Lower City):


耶路撒冷上、下城區地圖:

圖片來源
重構西牆(哭牆)兩拱一門原貌:

圖片來源

胡耳達門(the Hulda Gates;שערי חולדה)


戶達門東邊的三重門入口

雖然未知行程會否包括聖殿山的南牆,但也談談好了。與西牆的兩拱一同不同,南牆大門的名稱由來已久。取名「胡耳達」(Hulda;希伯來:חולדה),可能是因為相傳女先知胡耳達(事蹟見:列下22:14-20)的墳墓就在這裏附近;也可能是因為經胡耳達門內進後,地道縱橫,儼如地鼠(mole;希伯來語也作:חולדה)洞穴。

胡耳達門前的大石級(見下圖)表明,此門是古時朝聖者進入聖殿山的主要入口。古時門外設有大型的取潔禮用水池,再往南也有史羅亞池,供朝聖者取潔後朝聖。此外,胡耳達門合共兩組。東邊的三重門(見上圖)為入口。入口部分後來被細石封閉。


西邊的一組門為出口。西門的大部分已被中世紀時代十字軍所建的高塔遮蓋,遺跡只餘半邊門(入口也已被細石封閉)及其橫楣石:


整組胡耳達門還原草圖如下:


參考資料:
  • MAGNESS, Jodi. The Archaeology of the Holy Land: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Solomon's Temple to the Muslim Conques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 MURPHY-O'CONNOR, Jerome (O.P.). The Holy Land: An Oxford Archaeological Guid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1700. Fif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