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神學展望】 求同存異:信義宗(Lutheranism)與 天主教 (四)聖經與傳統(Scripture and tradition)

【神學展望】

求同存異:信義宗(Lutheranism)與 天主教

(四)聖經與傳統(Scripture and tradition)


為了2017年與信義宗(Lutheranism;或譯:路德宗)紀念宗教改革五百週年,天主教宗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Pontifical Council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Unity)早於2013年與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聯合發表了題為《從爭執到共融:信義宗與天主教共同於2017年紀念宗教改革》(FROM CONFLICT TO COMMUNION: Lutheran-Catholic Common  Commemoration of the Reformation in 2017)的文件。

文件內容講及的議題甚廣,讓我們集中閱讀當中從信義宗--天主教交談的角度下看四大議題:成義(justification)、感恩祭(eucharist;或譯:聖餐)、聖秩職務(ministry)及聖經與傳統之間的關係(Scripture and Tradition)。

以下譯文,為求閱讀暢順,行文中註腳從略。另外,文中所引簡稱為《ApC》的文件,是指由宗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及世界信義宗聯會共同組成之羅馬天主教--信義宗聯會合一委員會於2006年所發佈的《The Apostolicity of the Church: Study Document of the Lutheran- Roman Catholic Commission on Unity》(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信義宗--羅馬天主教合一委員會的研習文件)。此外,還有該委員會較早時(1994年)所發表的《Church and Justification》(教會與成義)。另外,解稱《CA》的,是指《Confessio Augustana》(又稱:《The Augsburg Confession》,即:奧斯堡信條),是信義宗的基本信仰宣認。由於上述文件尚無官方中譯本,故下文全屬本人拙譯。

***

翻譯:梁展熙

206. 因著聖經更新運動,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天主聖言:啟示憲章》(Dei Verbum)也受其啟發,我們已能從大公合一的角度來理解聖經的角色和重要性。正如大公合一的文件《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指出:「因此,天主教教義並不抱持那宗教改革神學所恐懼並不計代價地避免的,即聖經的權威(authority)來自那頒佈教令(canon)的教會當局」(ApC 400)。

207. 在對話中,天主教徒一直強調與宗教改革相同的看法,如:受聖神默感的聖經文字有效地「傳達那塑造心神的被啟示的真理,就如弟後3:17所確認,以及梵二所指出的(DV 21-25)」(ApC 409)。天主教徒補充:「這效力一直在教會內運行,不單在個別信友之內,並在教會傳統之中,既在高層級的教義表達,如:信仰準則(rule of faith)、信經、大公會議訓導、以及在公共崇拜的主要部分中⋯⋯聖經臨在於傳統之中,後者因而能夠扮演一個重要的詮釋角色。梵二並沒有說傳統產生超越聖經的新真理,但說傳統肯定了有聖經作證的啟示」(ApC 410)。

208. 對信義宗神學來說,大公合一交談的成果之一是,其對天主教信念的開放,即聖經的效力不只在個人層面上,也在整個教會的層面運作。證據之一,是在信義宗各教會(the Lutheran churches)中《協同書》(the Lutheran Confessions;德:Konkordienbuch)所扮演的角色。

聖經與傳統(Scripture and tradition)

209. 今天,羅馬天主教會對聖經與傳統的角色與重要性的理解也因而與路德的神學對手有所有不同。關於對聖經真實可信的詮釋(authentic)的問題而言,天主教徒已作出解釋:「當天主教教義持守『教會的判斷』(judgment of the church)在真實可信的詮釋中扮演著一個角色時,意思並非指教會訓導(magisterium)對詮釋享有壟斷。宗教改革的追隨者對這一點的恐懼和反對,也是正確的。早在宗教改革之前,主要的神學家已指出在教會中詮釋者的多樣性⋯⋯當梵二說教會有『最終的定斷』(DV 12)時,就是避免宣稱一個壟斷性的宣言,避免說教會訓導是詮釋的唯一機關,對這一點的確定,即見諸世紀以來對天主教官方對聖經研究的提倡,以及在《啟示憲章,12》承認釋經學在教會訓導成熟之路中所扮演的角色」(ApC 407)。

210. 因此,信義宗信徒與天主教徒能夠作出共同總結:「就聖經與傳統[的關係]而言,信義宗信徒與天主教徒所同意之處是何等廣泛,以致他們各自不同的強調本身並不需要維持現時各教會的分裂。在這範疇,在已修和的多樣性中,有著合一」(ApC 448)。

展望:福音與教會

211. 除了讓天主教徒能夠更好地明白馬丁路德的神學之外,大公合一交談,以及歷史和神學研究,讓信義宗信徒(Lutherans)和天主教徒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教義,彼此重要的相同點,以及其他仍然需要對話的議題。在這些討論中,教會一直是個重要的議題。

212. 在宗教改革之時,教會的本質是個備受爭議的議題。最根本的問題是天主的拯救行動與教會之間的關係,而後者是在聖言和聖事中接受和傳遞天主的恩寵。在國際性的信義宗--羅馬天主教對話的首階段,福音和教會之間的關係就是主題。因著馬爾他報告,以及後來的其他大公合一文件,今天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信義宗和天主教的立場,並找出彼此相同的理解以及仍須更多思考的問題。

教會:按信義宗傳統的理解

213. 信義宗傳統理解教會為「在其中福音被純淨地教導以及聖事正確地施行的聖徒聚會」(CA VII)。這意味著靈性生活是以聚在講道台和祭台的地方團體為中心的。這也包括了普世教會的幅度,因為每個個別團體得以彼此相連,就是藉純淨的宣講以及正確地舉行聖事,而教會的侍奉職務正是為此兩者而成立。我們必須記得,路德在他的《大教義問答》(Large Catechism)中稱教會為「透過聖神所啟示和宣講的天主聖言誕下每個基督徒的母親⋯⋯聖神會存留在那神聖團體或基督眾信徒之中,與他們一起,直到最後那天。透過這團體祂把我們帶到基督那裏,利用這團體祂教導和宣講聖言」。

教會:按天主教傳統的理解

214.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萬民之光》(教會憲章;Lumen Gentium)中的教導,對天主教對教會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與會教父們以聖事性的語言,從救恩史的脈絡來解釋教會的角色:「教會在基督內,好像一件聖事,就是說教會是與天主親密結合,以及全人類彼此團結的記號和工具」(LG 1)。

215. 為解釋這對教會的聖事性理解,「奧秘」(mystery)這基本概念不斷重現,並確認了教會可見的與不可見的部分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與會教父們這樣教導:「惟一的中保耶穌基督在人間建立祂的聖教會,並時刻支援她,使她成為一個信望愛三德的團體,也是一個有形可見的組織,並藉着她向眾人傳播真理與聖寵。但,這包含聖統組織(hierarchical organs)的實體,與基督奧秘的身體,並不可視為兩個不同的真實體;那可見的聚會與靈性的團體也不可;地上教會與富有天上事物的教會也不可;相反,兩者同時是一件複合的真實體,包括着人性的的與神性的成分」(LG 8)。

邁向一致看法

216. 在信義宗--天主教對話中,出現了一個清晰的一致看法,就是成義的教義與教會的教義同屬彼此。這份共同的理解,在《教會與成義》文件中已記錄下來:「天主教徒與信義宗信徒一起,為那只在基督內授予、唯藉恩寵(或譯:恩典),並藉信德領受的救恩作證。他們誦唸相同的信經,宣認那『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one holy catholic and apostolic Church)。罪人的成義與教會兩者都是信仰的基本條目」(Church and Justification, 4)。

217. 《教會與成義》也指出:「嚴格並正確地說,我們所信靠的(believe in),既非成義亦非教會,而是信靠天父,祂已垂憐了我們,並在教會中聚集我們,成為祂的子民;我們也信靠基督,祂使我們成義,而祂的身體就是教會;我們並信靠聖神,祂聖化我們,並居住在教會之中。我們的信仰包含成義及教會作為天主聖三的工作,這工作只有在祂內的信德方能正確地接受」(Church and Justification, 5)。

218. 儘管《教會與成義》及《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這兩份文件已就天主教徒與信義宗信徒之間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就以下議題,更多和更深入的大公會一對話,仍然是必需的:教會可見性與不可見性之間的關係、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的關係、教會作為聖事、在教會生活中聖秩聖事(或譯:聖事性按立;sacramental ordination)的必要性、主教聖秩(監督按立;episcopal consecration)的聖事特質。未來的討論必須考慮到在這兩份及其它文件中已完成的工作。這任務相當迫切,因為天主教徒與信義宗信徒都未曾停止一同宣認在那「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中的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