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痛苦盡頭的希望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苦難聖枝主日

痛苦盡頭的希望


耶穌苦難聖像畫(十六世紀中期)
克里特島的Theophanes (1490–1559)
現藏於:希臘阿索斯山Stavronikita隱修院。

在聖週期間,(主日及平日)彌撒中絕大部分的舊約讀經都取自《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即依四十至五十五章)。《二依》所反映的,是主前第六世紀時以色列民充軍巴比倫的經歷。這一週內的選讀,都集中在一位稱為「上主的僕人」的人物身上。他雖然柔情,卻身負重任:要在大地上建立正義,要復興天主的民族,並要成為萬民之光。儘管他的身份始終成謎,但他的使命顯然與天主子民的如出一徹。《二依》有時把他視為以色列,但有時卻又指出他的使命是為了以民而執行的。

今天的讀經一節錄自《依》五十章。這位上主之僕說話了。他先稱他從天主那裏接收了啟示:「我主上主開啟了我的耳朵」。接著,他細緻地描述他所受的恐怖的苦痛:「我將我的背轉向擊打我的人」。最後,他仍然宣告:「我主上主會救助我」。

這位上主之僕代表著大約在主前538年僑居巴比倫的古以色列充軍社群。那社群已受了半個世紀的苦,並一直嘗試理解這段痛苦經歷究竟有何意義。當他在找到希望時說出「我主上主會救助我」一句時,他是代表著受苦者社群說話。無論邪惡還是壓迫,都無法克勝希望的力量。

這份受苦社群的團體感,以及在受苦中對天主救助的希望,也隱含在答唱詠以及福音選讀中。今天的答唱詠,節錄自聖經中悲痛抱怨聖詠之最的聖詠第廿二篇,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所忍受著的強烈痛苦,他對上主的希望:「上主!請速來扶助我!」,以及身陷痛苦時仍對其他受苦者的關心:「貧困的人必將食而飽飫」(27節上;禮儀從略)。

在《瑪竇福音》中(跟隨《馬爾谷福音》),耶穌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這可是聖詠第廿二篇的第一句話。藉著背誦這句話,耶穌把自己與每個時代的受苦者連繫於一起。對耶穌來說,成為人的意義就是與人一起經歷痛苦。由於十架之刑可算是古時西方最殘忍的刑罰之一,所以耶穌會在這極度痛苦中唸著聖詠第廿二篇的開首句,並不令人意外。

雖然《瑪》(和《谷》)中的耶穌很可能是因為(按《瑪》和《谷》所載)被所有人拋棄及背叛而純粹只想說出「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一句,基督信仰傳統很難不把聖詠第廿二篇的的後半部分視為耶穌最終於三天之後復活的隱含預言。聖詠作者在這篇聖詠後半部分中所描寫的,是天主如何拯救了聖詠作者,並為他洗脫冤情。保祿在《致斐理伯人書》第二章中所引用的初期基督徒頌歌(見今天讀經二),正好呼應了這一點:從耶穌的蒙冤(後來被視為頂替人類的罪)受苦:「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到天主證明耶穌無罪(vindication / justificação):「天主極其舉揚他」。

那麼,耶穌究竟為何而死?相信今天絕大部分基督徒都會答說:「是為了從罪惡中拯救我們」。事實上,即使在新約中,已就耶穌之死提出了不少不同的神學解釋。《瑪竇福音》,透過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祝禱杯爵時的說話(26:28),是唯一提出耶穌之死是為寬恕罪過的。可以說,《瑪》並沒有視耶穌的死亡為贖罪祭,這呼應著在天使向若瑟預報耶穌誕生時所說的:「[瑪利亞]要生一個兒子,你[=若瑟]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1:21)。按《瑪》所載,耶穌惹來殺身之禍的原因,是因為他實踐自己的教導、自己作為新梅瑟而對梅瑟法律所作的新詮釋,以及他在榮進耶京後詮釋他關心弱小的教導(分別見12:1426:4)。此外,正如梅瑟當天藉把祭祀過的牛血灑向以色列民來建立盟約(見出24:8),今天新梅瑟──耶穌──以自己的血來建立天主與祂子民間的新的盟約。

藉著洗禮,世上不論種族,所有人都能參與這盟約,成為天主子民。活在世上,所有人都在不同層面上受著不同程度的痛苦。尤其死亡,是所有人都躲不過的。能夠解除這些因罪而生的痛苦的,就只有耶穌的寬恕所帶來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