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聖言啟航】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 付出 莫問收獲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付出 莫問收獲


Gerbrand van den Eeckhout, Elisha and the Shunammite woman, 1649.

《列王紀》(上、下)的記述,涵蓋古以色列的歷史前後足足四百餘年,從達味建國,傳位予自己的兒子撒羅滿而奠定達味王朝,到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國(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及至由撒羅滿於耶路撒冷建造的聖殿於主前587年毀在巴比倫軍之手為止。《列》紀綠了大量無能而且殘暴不仁的君王,他們的決定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古以色列國破家裂,精英階層悉數充軍流徙收場;但與此同時,《列》也記述了兩位願意致力推行宗教改革的好國君—希則克雅和約史雅。說到底,舊約史書作者(們)之所以要把古以色列國的歷史寫下來,並非單純想要解釋事情何以發展至此。他(們)的寫作目的,是希望在那些親眼看到達味血脈的最後一位君主戰敗、充軍巴比倫的同胞們,能夠保存信仰之火,未至熄滅殆盡。

《列》中載有先知厄里亞及徒弟厄里叟的故事。他們的先知職務,主要是宣講天主對祂的盟約信實不變。在今天的讀經一(列下4:8-11, 14-16)中,厄里叟遇上了一位叔能地區的婦女,她想為天主的事業盡一分力,便盡情款待厄里叟先知,卻並不奢求任何回報。不過,到時機成熟之時,她的服務得到了賞報。厄里叟向這位膝下無兒的婦人許諾,她要生下一個兒子。事情,也就照樣發生了。

今天的答唱詠是選自《聖詠第八十九篇》。詠八九甫開始,作者都頌揚上主的「仁慈」和「忠誠」。更值得細味的是前者,也許因此,禮儀把詠八九的首句「我要永遠歌頌上主的仁慈」(詠89:2上)定為答唱詠重句。這裏的「仁慈」,譯自希伯來語「ḥesed」,英直譯為「steadfast love」,可見原文雖有「慈愛」的意思,但意思也包括上主對祂層與人所立的約的那份「至死不渝的忠誠」。從上文下理來看,這篇聖詠的作者所側重的是上主與達味(王室)所立的約。上主曾承諾他說:「我同我揀選的人立了約契,向我的僕人達味起了盟誓,我直到永遠鞏固你的後裔,世世代代將你的寶座建立」(4-5節;禮儀從略;參撒下7:16)。可是,自第38節起(禮儀從略),聖詠的氣氛一沉再沉。天主子民現在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應許之地慘遭蹂躪,一片狼藉;達味王朝御座上的君王,現已空無一人;王冠也已失去了主人,如遺物一般棄於地上;達味家族的血脈,已被悉數充軍塞外,流徙於巴比倫。難道上主已經收回與達味所立的盟約?難道祂已忘記了祂與達味的承諾?聖詠作者並不這樣想。他仍然滿懷信心,向上主祈求。他仍然期望著上主出手救助達味家族和以色列民,以滿全祂的諾言。當然,上主履行祂諾言—或更好說:計劃—的方式,遠超過聖詠作者的想像。生為達味後裔的耶穌,以萬民的首生者的身份,將永遠為王。只是,祂『為王』的方式,不再是以軍、財、權來由上而下的統治人民;而是以交出祂的生命,以愛來團結所有人,使萬眾歸一。

今天的福音選讀(瑪10:37-42)是接續上主日的(26-33節)。這兩節段都取自耶穌的同一番話,就是在祂派遣他們去傳福音前的囑咐(見瑪10:5-42)。從耶穌的公開傳教生活開始(《瑪》第三章),耶穌的事工一直沒有受到阻礙。可是,自第九章起,宗教領袖們開始挑戰耶穌的教導。因此,耶穌心知,眼下有需要先讓門徒們做好心理準備,使他們能夠勇敢地面對各種的抗拒甚至迫害。情況嚴重的話,甚至連他們自己的家人也可能成為他們的仇敵。在耶穌時代,猶太人普遍相信「上主之日」快要來到。這「上主之日」,指的是上主再一次為一名命中注定的達味後裔傅油,並藉天搖地動,輔以天軍神將來拯救猶太人於羅馬的帝國主義統治,猶太民族重新獨立,復興達味王國,不再被外邦人統治。同時,他們相信,世人將被分成兩批,光明之子將會得救;非光明之子的人即黑暗之子,他們將注定滅亡;而且,在同一個家庭中,有的會是光明之子,有的卻是黑暗之子。換言之,到了「上主之日」,有些家庭也會被分裂起來。正正因為當時瀰漫著這樣的宗教思潮,耶穌告誡門徒們,要為了天主國度的緣故而犧牲一切。他們不可讓任何人或任何事妨礙他們承行基督的任務,履行他們的使命。

凡是願意追隨基督的人,必須把福音喜訊置於一切之先。凡是不願意「揹起十字架」跟隨祂的人,都不配作祂的門徒(參38節)。就像古時候的先知一樣,他們必須準備好,為了宣講天主的話而受苦。與此同時,凡是款待傳報基督喜訊者的人,或是對他們慷慨大方的人,就是款待耶穌,就是對祂慷慨大方。他們對天主的傳訊者的善意,終得賞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