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死與新生

聖言啟航
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五主日

死與新生


耶穌哭了(Jésus pleura. 1886-1894)
James Tissot(1836–1902)
現藏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

死亡,即使在科技和醫學發達的今天,尚且徘徊於人間揮之不去。在耶穌徐徐步向自己的受難和死亡的旅程之中,即今天的福音選讀,死亡也悄然出現。

〈復生拉匝祿〉,是《若》中耶穌所行的七件超乎常人的大事之一。這些大能之事,大部分中譯本稱其為「神蹟」。但《若》作者在稱呼這些大事時(如12:18),用的其實是sēmeia(拉:signum),即「標記、指示」(sign)。〈復生拉匝祿〉是《若》中耶穌所行的最後的,也是最重大的一件,甚至可算是《若》作者用來注釋耶穌的「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的一段敘述。

當然,早在《舊約》中已有死人復活的一幕,取材於《則》卅七章著名的谷中枯骨神視的讀經一即為一例。先知厄則克爾在神視中看見他的人民起死回生;他看到他們的枯骨重新長出血肉。事實上,這一幕神視是為了讓在主前六世紀充軍巴比倫的以色列民重拾希望的一個比喻:看似已死去的民族將得以重生。然而,上主能夠在萬劫不復的深淵中帶來希望,這一點已逐漸在以民的思想中成形。至於義人(於末世一同)復活,則是於主前第二世紀中葉瑪加伯起義時成形。

回到〈復生拉匝祿〉。雖然耶穌使拉匝祿起死回生的一幕絕對是這一段敘述的高峰,不過更值得回味的也許是瑪氏姊妹與耶穌的對話,以及耶穌與他們三姊弟之間的情誼。

從《若》的筆觸來看,瑪氏姊妹被視為基督徒邁向深層信仰的模範。甫看見耶穌,簡單地相信耶穌是個行奇蹟者的瑪爾大馬上說:「主,假使你在這裏,我的兄弟絕不會死」。她甚至在那時仍然相信天主會應允耶穌的任何要求。然而,一如慣見於《若》,耶穌沒有直接回答瑪爾大,只是說了句:「你的兄弟必將復活」。於此,我們又遇到《若》中常見的「誤解」手法,瑪爾大誤以為耶穌所指的只是世界終結時的義人全體復活。

位於整段敘述中央的耶穌回應,是在喪禮中為人帶來安慰的說話:「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然生活;所有生時信從我的人,永遠不會死」。然後,他問瑪爾大:「你相信麼?」。奇怪的是,瑪爾大的回答與復活看似沒直接關係。她的回答──「是的,主,我一向深信你是默西亞,是天主子,是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位」──反而與伯多祿在瑪16:16-18中的宣認出奇地相似。《若》作者似乎想藉此表達,想要經驗耶穌那克勝死亡的真生命,我們必須接受他為獲天主傅油的兒子。

畫面一轉,我們看到瑪利亞與耶穌的會面。瑪利亞一直在家中哭著,但仍起來與其他的喪哭者一同去與耶穌會面。她俯伏在耶穌腳前,也說了類似瑪爾大那番簡單信仰的說話。但耶穌這次沒有像瑪爾大那時般馬上反應,反而「心靈憂傷,神情激動」。《若》作者以如此強烈的措辭來表達出耶穌對死亡的忿怒,及對其蹂躪的傷痛。耶穌走到墳墓面前,走到那分隔著他和他的摯愛的死亡之門面前,「耶穌流淚了」。

在墓門前,耶穌再感傷痛,並要人移開石門。仍陷誤解之中瑪爾大的說話──「主,恐怕有臭味,因為已四天了」──更實在地讓讀者感到死亡的可怖。在向他的父祈禱後,耶穌高聲喊說:「拉匝祿!出來吧!」。「那已死的人」尚纏著殮布的走出來。拉匝祿將會再死,但那將會把殮布留在墓中的耶穌,是那永不會再死的首生者。

隨著我們邁向聖週,今天的福音選讀主題有許多讓我們默想的地方。我們習慣把耶穌所給予的生命稱作永生,並視之為只有在死後才開始。不過,禮儀希望藉著《若》讓我們明白,所謂永生,其實指的就是真實的生命,完滿的生命。這生命藉信仰成了血肉的天主子而開始。《若》作者藉今天的敘述說明了,永生雖然沒有廢除死亡,但克勝了死亡。而且,在死亡面前,我們並非不可傷心,只是不可失望,因為我們所相信的,就是我們的復活,因為祂就是我們的生命。因著復生拉匝祿,猶太人宗教領袖決定置耶穌於死地(11:46-53)。耶穌成了為所愛的人捨生的模範,而這一幕,就在下一週展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