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聖言啟航】 名同實異 人慮天思

聖言啟航
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名同實異 人慮天思



James Tissot (1836–1902). “Rétire-toi, Satan”.  Brooklyn Museum.

不知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你正和人對談,你們提到同一個名字或同一件事物,但你們對這名字或事物的理解卻有如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這正好描述了今天福音中所發生的事,但當然意義就要深遠得多。

今天的福音選讀,是關係耶穌與門徒們之間對話的一部分。他們一直在旅途中,路上有講有笑乃平常不過。言談間,耶穌突然問了一道相當認真的問題:「人們說我是誰呢?」。不要少看這道問題。在《谷》筆下,這問題出現在福音中大約正中的位置,而且,他們正從十城區(見上主日)往斐理伯凱撒勒雅下去。沒錯,他們正由北向南往耶路撒路走去。我們都知道在耶路撒冷將發生甚麼事,但在《谷》中的門徒們卻尚一無所知。按《谷》所載,此時耶穌公開傳教的生活已完成了一半,祂大概也想知道自己在群眾心中是個怎樣的人。

按門徒們的回答:「有人說你是洗者若翰,別的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這答案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早在耶穌派遣十二門徒二人一組外出傳教後,黑落德王也聽到相同的匯報(見6:14-15)。因此,我猜耶穌的第一條問題只是熱身,耶穌真正想問的是:「你們說我是誰呢?」。的確,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是一回事;這群日夜跟隨自己,親耳聽過祂的教導,親眼看過祂的奇事的人,又對自己有多少了解?伯多祿,以及其他門徒,似乎都感受到,與上述的大人物相比,耶穌的身份更深藏不露。再根據當時的猶太信仰傳統,那麼耶穌就只可能是那一位了。所以,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

問題來了!何謂「默西亞」?大家也許都知道,「默西亞」一詞音譯自希伯來(亞拉美)語形容詞「Māšîăḥ」,本義是:被傅油的(anointed)。在以色列民族伊始,傅油是委任派遣儀式的一環,代表受傅的人獲上主揀選,以履行獲派的任務。早期(在古以色列進入君主制之前),先知和司祭皆藉傅油而立。後來,在選立君王時,也以傅油確認。隨著以色列—猶太傳統發展,傅油的象徵最終轉向並集中於王權。因此,「受傅者」(音=默西亞)自主前第二世紀起在猶太人心中就只限於指他們相信上主終要從達味血脈中指派一位以復興以色列王國的君王。可以說,在伯多祿(以及其他門徒)心目中的「默西亞」,就是肩負民族復興使命的政治軍事領袖(當然,古時並無政教分離的概念,這領袖身份自然也包括其宗教層面意義)。

不過,耶穌顯然要他們放棄他們固有對「默西亞」的理解。在伯多祿宣認「你是默西亞」之後,耶穌馬上「教導」(原文:didaskein;參拉:docere)他們。異於傳統的想象,按耶穌的教導,「默西亞」並不是統領三軍,以暴易暴,位高權重,一將功成萬骨枯,享盡榮華富貴的君王;相反,「〔默西亞〕必須受許多苦,受長老、司祭長和經師遺棄,且被殺害,但三日後必要復活」。可是,耶穌才剛教導完,「伯多祿將耶穌拉到一邊,設法『諫阻』祂」。

把伯多祿的行動譯作「諫阻」(或《思高》:諫責),其實並不準確。「諫」,是臣下為免皇帝犯錯而作的勸說。但如果我們回到原文,伯多祿的行動其實更為嚴重。原文中伯多祿要「epitiman」耶穌。事實上,「epitiman」也出現在福音選讀別處:耶穌「在眾門徒面前『責斥』伯多祿」中的『責斥』,原文同樣是:「epitiman」。換言之,伯多祿其實並不只是「諫阻」耶穌,而是「斥責」耶穌。伯多祿只要光榮的「默西亞」而不要苦難的「默西亞」。對耶穌來說,這就成了「撒殫」!

話說回來,伯多祿的衝動是可以理解的。他們一行人拋棄了一切,包括:職業、父母、妻子、兒女,來跟隨耶穌。當時他們日思夜想,追隨耶穌可出人頭地,希望成為「最大的」(見9:33),要求在光榮中成為君王的「左右手」(見10:35-45)。即使在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在祂升天前的一剎他們還在問:「主,是此時要給以色列復興國家嗎?」(宗1:6)。可見門徒們對「默西亞」的理解,其實一直停留在政治軍事(也包含宗教)層面。但現在耶穌卻告訴他們,祂心中的默西亞將不為當時宗教體制擯棄,並將以死告終(此二者對伯多祿來說也許打擊太多,以致他聽不了最後那一句)。他們大概接受不了。

然而,耶穌要門徒們明白,要領受光榮,就要先接受苦難;縱然趨吉避凶,愛樂惡苦乃人性使然。正正因此,耶穌才責斥伯多祿說:「因為你所思慮(phronein;拉:sapere)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耶穌更要他們了解,「默西亞」無關征服世界,而是以愛打動眾生,所以祂對群眾和門徒說:「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36節;禮儀從略)。

因此,《雅各伯書》教導其讀者,信顯於愛(「善行」),愛見諸行。默西亞並無免卻十架的光榮,世上也沒有無需付出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